全局莫兰指数-统计

全局莫兰指数(global Moran's index),又称“全局 Moran's 指数”,指一种度量全局空间自相关性的指标。通过空间权重矩阵和相邻空间单元在某随机变量上的协方差关系构建,可揭示该随机变量在空间上的聚集或离散模式。

全局吉尔里系数-统计

全局吉尔里系数(global Geary's coefficient),又称“全局Geary's 系数”,指一种度量全局空间自相关性的指标。通过空间权重矩阵和相邻空间单元在某随机变量上的差异平方构建,可揭示该随机变量在空间上的聚集或离散模式。 ...

空间分层异质性-统计

空间分层异质性(spatial stratified heterogeneity),指每个空间层内观测属性值同质而空间层间异质的现象,即不同空间层内方差小于空间层间方差。

协方差函数-统计

协方差函数(covariance function),指某单个或多个自变量构成的随机过程或随机场在两个时间点或空间点处的随机取值的二阶混合中心矩,用以表示两随机取值间的相关性的一种函数。

生存率-统计

生存率(survival rate),又称“生存函数(survival function)”,指观察对象经历若干个单位时间段(单位时间常用1 月、1 年等)后仍存活的累积可能性。

空间自回归模型-统计

空间自回归模型(spatial autoregression model),指在普通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融入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性指标,从而形成能处理空间自相关性的空间线性回归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统计

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bin model),又称“空间 Dubin 模型”,指同时考虑了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空间交互效应,将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空间滞后项同时纳入模型,从而形成的空间回归模型。

有序样品聚类-统计

有序样品聚类(ordinal clustering methods),一种专门用于处理有序数据的聚类方法,对于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据,要求在聚类过程中保持原始顺序不被打乱。通过分析数据点之间的顺序或序列关系,将序列划分为若干连续的区段,使每段内部样品之间的差异最小,而不同区段之间的差异最大。 ...

主成分-统计

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指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旨在以较少的综合变量概括原始数据蕴含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而达到降维的目的。

常规荟萃分析-统计

常规荟萃分析(conventional meta-analysis),指对具有对照组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的方法。

自回归模型-统计

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指基于时间序列既往若干期的观测值,构建出的用于预测当前值的模型。

距离矩阵-统计

距离矩阵(distance matrix),指根据空间元素间的距离关系设定权重的一种矩阵,当空间元素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时给予权重,否则权重为0。

距离阈值法-统计

距离阈值法(distancethreshold),指计算空间元素间的距离,当距离小于预先定义的距离阈值时赋予权重1,否则为 0 的赋值方法。

空间异质性-统计

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指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隔离,系统或系统属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匀性、复杂性和变异性的一种特性。

比例风险假定-统计

比例风险假定(proportional hazards assumption),简称“PH 假定”,指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主要前提条件,即协变量对生存率的影响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只有满足该假定前提下,模型的分析预测才是可靠有效的。

空间回归-统计

空间回归(spatial regression),指考虑空间相邻因素和空间相依性影响的回归模型,根据模型形式可分为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等。

最短距离法-统计

最短距离法(最短距离法),指以两类中距离最近的两个样本或变量之间的距离来进行聚类的方法。

最小相似系数法-统计

最小相似系数法(minimum similarity coefficient method),以分属两类的两个对象两两距离 (相似系数) 的最小值,做两类间距离(相似系数)的一种系统聚类法。

合并效应量-统计

合并效应量(combined effect size),指将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合并成某个单一的效应大小或效应尺度,即用合并统计量反应多个独立研究的综合效应。

随机效应模型-统计

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 REM),指当多个研究的效应统计量存在异质性,且效应统计量之间的差异由非抽样误差来解释时,用于合并效应量的模型。
1 ...303132333435363738... 4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