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卫人 首页 考试进修 查看内容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精品课程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2014-5-17 01:00| 发布者: epiman| 查看: 1207| 评论: 2|原作者: epiman

摘要: 名词解释1.incidence2.prevalence3.attackrate4.prevalenceof infection5.secondaryattack rate6.casefatality rate7.mortalityrate8.survivalrate9.petentialyears of life lost10.sporadie11.outbreak1 ...

名词解释
1.incidence
2.prevalence
3.attack  rate
4.prevalence  of infection
5.secondary  attack rate
6.case  fatality rate
7.mortality  rate
8.survival  rate
9.pe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10.sporadie
11.outbreak
12.epidemic
13.secular  trend
14.distribution  of disease
15.periodicity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是
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
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
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
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
E.甲地诊断不如乙地准确
2.在100名血吸虫病人中,60名有游泳戏水的历史,据此可以推断
A.游泳戏水是血吸虫最主要的感染方式
B.游泳戏水引起的血吸虫病发病率为60%
C.该组血吸虫病人中,60%有游泳戏水的历史
D.避免在疫水中游泳戏水可使60%的人不患血吸虫病
E.游泳戏水得血吸虫病的可能性较其他途径高60%
3.某地高速公路交警统计,发生车祸的司机65%都是酒后驾车。因此,认为酒后驾车是高速公路发生车祸的主要原因,该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比较不是在率的基础上
C.不正确,因为没有比较组
D.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显著性检验
E.不正确,因为患病率代替了发病率
4.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脑卒中发病率的差别可以用如下方法判断
A.直观两组人群发病率
B.对两组发病率进行显著性检验
C.对两个率按年龄、性别等有关因素标化后再进行标准化率的显著性检验
D.这两个率无法比较
E.男女分别比较
5.疾病三间分布指的是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病因、宿主、环境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6.描述一个人群中某种疾病的频率指标,最常用的三个指标为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
C.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
D.发病率、患病率、生存率
E.死亡率、患病率、续发率
7.可通过下列指标来测量人群中患病的危险性
A.发病率
B.发病率乘以疾病的平均病程
C.患病率
D.患病率乘以疾病的平均病程
E.发病率除以患病率
8.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9.某病患病率是指
A.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E.某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10.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11.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
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l0万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l0万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某病累积发病率为20/10万
12.某医师检查了1000人的HbsAg,结果发现100人阳性,该调查最合适的描述指标为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生存率
13.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
A.总发病率     B.二代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
14.评价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是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生存率
15.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评价其预防效果的指标是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死亡率
16.1994年某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感染率      D.患病率     E.续发率
17.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100%
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患有该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E.(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18.某镇多年未发现伤寒,某年秋季发现一例伤寒后,在同一街道相继发生了3例二代伤寒病例,这可能是伤寒的一起
A.散发     B.爆发     C.带入      D.大流行    E.复发
19.为了正确反映慢性疾病各年龄死亡趋势,可用
A.横断面分析
B.交叉分析
C.年龄死亡相关分析
D.出生队列分析
E.抽样调查
20.下列哪条不是续发率的用途?
A.比较不同传染病相对传染力的大小
B.比较家庭大小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C.比较不同经济卫生条件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D.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E.病因不明疾病的病因调查
21.在一个城市里,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每年3~5月份有升高,这种现象称为疾病的
A.爆发      B.流行     C.季节性      D.周期性     E.长期变异
22.某防疫站通过该区全年“传染病报告卡”的整理分析,可计算出传染病的
A.患病率       B.实际发病率     C.报告发病率      D.罹患率     E.续发率
23.疾病的季节性研究
A.仅用于传染病
B.仅用于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疾病
C.仅用于人畜共患疾病
D.不仅用于传染病,也用于部分非传染病
E.不仅用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也用于统计地方性疾病
24.出生队列研究是
A.将同一社区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B.将同一年龄组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C.将具有共同暴露因素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D.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E.将同一种族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25.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
A.暴露对疾病的影响
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D.家庭对疾病的影响
E.种族对疾病的影响
26.研究疾病的地区分布按哪一种划分方法能较完善地收集到人口学的资料?
A.按行政区域划分地区
B.按城乡划分地区
C.按风俗习惯划分地区
D.按自然地理条件划分地区
E.按经济条件划分地区
2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
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
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
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E.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不会发病的人
28.罹患率可以表示为
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
C.(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100%
D.(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
2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30.1990年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爆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载有350名乘客、50名船员。8月1日前的一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1/7的乘客遇难。8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随后的一周内又有20人发病,但无死亡。8月7日(8月份第一周的最后一天)军团病的患病率是
A.0.045       B.0.075     C.0.143      D.无法计算       E.以上答案均不是
31.患病率指标来自
A.现况调查资料
B.门诊病例资料
C.住院病例资料
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32.某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值加大,见于下列何种情况
A.该病病死率高
B.该病病程短
C.该病病程长
D.该病治愈率低
E.以上情况均不影响该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值
33.死亡率是指
A.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B.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C.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
D.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
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期末人口数之比
34.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
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
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
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
E.以上都不是
35.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爆发
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
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
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
E.以上都不是
36.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是
A.期初的人口数
B.期初人口数加期末人口数被2除
C.  期末的人口数
D.健康人口数
E.患病人口数
37.  某地区在l周内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病的
A.患病率      B.罹患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E.家庭续发率
38.罹患率是指
A.1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期初人口数之比
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39.  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粗死亡率为
A.300/10万
B.60/1000
C.10/1000
D.100/1000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40.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结核病死亡专率为
A.300/10万
B.60/10万
C.10/1000
D.100/1000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41.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结核病的病死率为
A.6%
B.2%
C.20%
D.17%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42.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结核病男性死亡专率为
A.50/10万
B.100/600
C.100/120
D.25%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43.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时点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感染率
44.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
A.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以上均不对
45.关于患病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患病率的增加不一定表示发病率的增加
B.患病率的调查对于病程短的疾病没有多大用途
C.患病率的用途没有发病率大
D.患病率的单位是人年
E.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得出的频率
46.关于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死亡率反映一个人群的总死亡水平
B.病死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C.发病率是队列研究的常用指标
D.患病率等于罹患率
E.患病率又称流行率
问题47~49
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400人,1987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
47.该县的总死亡率为
A.300/10万
B.60/1000
C.60/10万
D.1000/10万
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
48.结核的病死率为
A.60/300
B.60/400
C.60/700
D.60/1000
E.60/10万
49.结核的发病率为
A.300/10万
B.400/10万
C.700/10万
D.300/1000
E.400/1000
多项选择题
50.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包括
A.该病在当地居民中发病率均高,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B.在其他地区的人群该病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
C.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且发病率与当地居民相似
D.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
E  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发生类似疾病
51.发病率可用来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探讨发病的因素
C.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D.提出病因假设
E.研究死亡的严重程度
52.疾病患病率升高的原因有
A.诊断技术灵敏度的提高
B.就诊机会减少
C.病死率的下降
D.治愈率的提高
E.疾病病程的延长
53.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有
A.获得与病因假设有关的资料
B.判断疾病的传染性
C.获得与流行因素有关的资料
D.掌握疾病流行规律和特点
E.可为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填空题
1.疾病的时间分布变化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疾病的人群分布可从以下几方面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等。
3.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某病发病率或__________差别,分析该病的发生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
4.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  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___________。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时要尽可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________,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6.  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  一般情况下,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10.  疾病的时间分布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11.研究疾病分布的目的的是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在非洲某地伤寒年发病率经常维持在10/10万左右,今年伤寒病人在A城发生20例,该城市30万人口,这种流行过程的强度属于____________。
13.据统计某省以往病毒性肝类发生率维持在1.6‰左右,1996年其发病率达5‰,此种流行强度属于__________。
14.在常年无白喉发生的自然村中,今秋(10月10-18日)突然发生白喉病人3例,此在流行过程的强度上称为_________。
15.疾病流行周期长短取决于流行后剩余易感者及免疫者人数的比例,比例愈小周期间隔则_____;流行后人群免疫水平持续时间愈久,周期间隔则_____;新易感者累积的速度愈快数量愈多,则周期间隔则_____。
简答题
1.研究疾病分布有何意义?
2.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疾病在不同年龄间分布存在差异?
4.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形成疾病周期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疾病季节性分布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7.形成疾病长期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8.如何判断某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
9.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区别?
10.死亡率与病死率有何区别?
11.判断地方性的依据是什么?
12.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及移民流行病学分析的原则?
13.简述疾病呈散发的原因?
14. 影响患病率的因素?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占人口数的比例。
3.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新发病例的频率。观察的时间可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在一些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中经常使用罹患率描述疾病发生情况。
4.感染率: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的人数占人口数的比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5.续发率:在某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内该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6.病死率:病死率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7.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衡量某地区一定时间内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指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是按不同病种、人群特征计算的死亡专率,可反映不同地区或不同年代特征的某病的死亡率。在比较不同地区或不同年代死亡率时要注意标化。
8.生存率: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随访满n年的病例的比例。
9.潜在减寿年数: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
10.散发: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11.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短时间主要是指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爆发往往是通过共同的传播途径感染或有共同的传染源引起。
12.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13.长期趋势: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及病原体型别同时发生显著变化。无论是传染病还是非传染病都可观察到这种变化。
14.疾病分布: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的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
15.周期性:有些疾病每隔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一次流行的现象,称为疾病的周期性。
选择题
1—5   DCBCE      6—10  BABCC    11—15 BDEDB       16—20  BCBDE
21—25  CCDDC       26--30 AEBED     31—35 ACAAA       36—40  BADCB
41—45  CEBDC      46—49  DDCA
50.ABCDE  51.ABCD  52.ACDE  53.ACDE
填空题
1.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2.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民族,社会阶层,婚姻状况,行为。
3.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原居住地人群,死亡率,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4.  病因,宿主和环境
5.  无长度,一个月
6.  SAS,SPSS,STATA
7.  普查,抽样调查
8.  保护率,效果指数
9.  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
10.散发,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探索病因,查明影响分布的因素
12.散发
13.流行
14.暴发
15.长,长,短
简答题
1.探索一种新的疾病或者健康状况通常首选的方法是描述性研究,疾病分布的研究重点是对某种新的疾病三间分布特征的描述。这有助于认识疾病的流行规律和疾病流行的特征;提供疾病病因线索,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途径;确定人群健康状况,确定卫生服务的重点,为合理地制定疾病的防制、保健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2.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疾病的高危人群及重点保护对象;探索流行因素,提供病因线索;分析传染病的年龄分布动态,了解人群的免疫状况;制定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等。
3.对于大多数传染病来说,年龄分布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在一些非传染病中年龄分布差异的原因主要与机体暴露于致病因子的强弱、暴露开始的年龄、暴露时间的长短及遗传易感性有关。
4.男女传染病发病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暴露机会不同造成的。非传染性疾病在性别分布的差异,可能与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生理解剖特点的差异、环境、行为及心理等因素有关。
5.该病的传播机制是否容易实现,是否有足够量的易感者;该类疾病的病后的免疫力,流行后人群免疫水平持续的时间长短;新生儿的增加,易感者积累的速度;病原体的变异及变异的速度。
6.疾病的季节性受当地气象因素、媒介昆虫活动力和数量、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及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生产条件、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及医疗卫生水平的影响。
7.疾病长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变化,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而导致致病因素和宿主均发生变化的结果。
8.地方性疾病大多具备如下特点:居住在当地的各人群组该病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其它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该病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迁入该地区的健康人在当地居住一定时间后可发病,其发病率同当地居民相似;自该地区迁出的居民,经一定时间后,该病发病率可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势;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发生类似的疾病。
9.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期间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②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出现情况.
10.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①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病死率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②粗死亡率反映一个人群的总死亡水平,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疾病死亡专率可提供某病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上的死亡变化,常用于探讨疾病的病因和评价防制措施,对于病死率高的疾病可代表发病率;病死率常用于急性病,用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它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
11.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
①居住在当地的各人群组该病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该病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
③迁入该地区的健康人在当地居住一定时间后可发病,其发病率同当地居民相似;
④自该地区迁出的居民,经一定时间后,该病发病率可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势;
⑤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发生类似的疾病。
12.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移入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移民流行病学研究应遵循下列原则:
1)若环境因素是引起发病率、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则移民中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其原居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居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接近。2)若遗传因素是对发病率及死亡率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则移民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地人群,而与其原居地人群相同。
13.病因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完成一定的免疫水平、有些以隐形感染为主的疾病、还有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一些传染病和某些长潜伏期的传染病。
14.(1)  能使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① 病程延长;② 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③ 发病率增高;④ 病例迁入;⑤ 健康者迁出;⑥ 易感者迁入;⑦ 诊断水平提高;⑧ 报告率提高。(2)  使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① 病程缩短;② 病死率高;③ 发病率下降;④ 健康者迁入;⑤ 病例迁出;⑥ 治愈率提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Coben 2014-4-19 14:17
这么好的楼主怎么没人给赞  赞一个!!
引用 枫桦树 2014-4-24 23:58
郑大的?,,岂不是校内网上的,,

查看全部评论(2)

公卫论坛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6 02:16 , Processed in 0.17919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