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辐射-职医

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指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红外波段的电磁辐射。

微波-职医

微波(microwave),指频谱范围为300MHz~300GHz、波长为1mm~1m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

超高频辐射-职医

超高频辐射(ultra high frequency radiation)又称“超短波”(ultrashort wave),指频谱范围为30MHz~300MHz、波长为10m~1m的电磁辐射。包括脉冲波和连续波。

高频辐射-职医

高频辐射(high frequency radiation),指频谱范围在100kHz~30MHz、波长范围为3km~10m的电磁辐射。

工频电场-职医

工频电场(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指工频周期(50Hz或60Hz)随时间变化的电荷产生的极低频电场。工频,指交流电力系统的标称频率值,中国电力系统的工频为50Hz。

极低频电磁辐射-职医

极低频电磁辐射(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指频谱范围在0~300Hz的电磁辐射。通常以工频电磁场为主,如输电线路、变电站、电气设备、家用电器等产生的辐射。

射频辐射-职医

射频辐射(radio frequency radiation)又称“无线电波”(radio wave),指在无线电频率范围内传播的电磁辐射,频率和波长范围通常在100kH~300GHz和3km~1mm。

非电离辐射-职医

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指能量强度不足以引起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主要包括:射频辐射、微波、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辐射和低频电磁场。

电磁辐射-职医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指电场和磁场交互变化产生的电磁场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的现象。依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为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

全身振动-职医

全身振动(whole-body vibration),指职业活动中,劳动者通过足部或臀部等支撑面接触的外部振动源(如振动的车辆、机械、平台、座椅等)产生的动能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的机械振动。

手传振动-职医

手传振动(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又称“局部振动”(segment(local)vibration);曾称“手臂振动”(hand-armvibration),指职业活动中,因手持振动工具或加工受振工件,直接作用或通过手-臂系统传递的、频率范围为8Hz-1000Hz的机械振动或冲击。 ...

脉冲噪声-职医

脉冲噪声(impulsive noise),指持续时间小于等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A)的噪声。

非稳态噪声-职医

非稳态噪声(non-steady noise),指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大于等于3dB(A)的噪声。

稳态噪声-职医

稳态噪声(steady noise),指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小于3dB(A)的噪声。

生产性噪声-职医

生产性噪声(industrial noise;productive noise),指生产过程中因设备运转、机械振动、气体排放、物料撞击等原因产生的,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可能损害劳动者听力或健康的声音。

生产性热源-职医

生产性热源(industrial heat source;productive heat source),指在生产过程通过能量转换或物理化学过程主动释放热能的各类装置、系统或介质。其功能是将化学能、电能、辐射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通过热传递/回收实现热量集中释放。 ...

不良气象条件-职医

不良气象条件(adverse weather conditions),指生产过程中产生或者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异常气温、气湿、气压及气流等物理危害因素。

物理危害因素-职医

物理危害因素(physical hazards),指生产过程中产生或者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能够危害劳动者健康的物理因素。包括不良气象条件、电磁辐射、噪声、振动等。

混合粉尘-职医

混合粉尘(mixed dust),指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飘浮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由两种及以上不同成分固体颗粒混合形成的粉尘。

有机粉尘-职医

有机粉尘(organic dust),指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漂浮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机固体颗粒。包括植物性、动物性和微生物性颗粒物。
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