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指一种具有迅速变异能力,直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可破坏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逆转录病毒。是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感染职业性艾滋病的病原体。

森林脑炎病毒-职医

林脑炎病毒(forest encephalitis virus),指蜱传虫媒病毒B组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具有单股RNA结构,可通过叮咬感染的蚊子(尤其是三带喙库蚊)传播,职业性森林脑炎的病原体。

伯氏疏螺旋体-职医

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指革兰氏染色阴性单细胞疏松盘绕的左旋螺旋体,有3~10个稀疏的螺旋,电镜下可见每端有7~15条鞭毛,职业性莱姆病的病原体。

布鲁氏菌-职医

布鲁氏菌(Brucella),指革兰氏阴性专性需氧菌,在严格厌氧环境中不生长,不活动,无鞭毛,无芽孢,光滑型菌株有荚膜,职业性鲁氏菌病的病原体。

炭疽芽孢杆菌-职医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指革兰氏阳性需氧芽孢杆菌,菌体较大,两端钝圆,芽胞居中呈卵圆形、排列成长链,呈竹节状。在宿主体内形成具有抗吞噬作用和致病性的荚膜,职业性炭疽的病原体。

生物危害因素-职医

生物危害因素(biological hazards),指职业活动中,可通过吸入、皮肤接触、生物媒介传播等途径侵入人体并引发感染性疾病(如病毒、细菌)、过敏反应(如真菌孢子、动物皮屑)或生物毒素中毒(如蛇毒、植物毒素)的活体病原体或生物活性物质。 ...

电离辐射-职医

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指能使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而形成离子对(离子和电子)的辐射。包括各种带电粒子射线和高能电磁波(X射线、γ射线)辐射。

激光-职医

激光(laser),指基于粒子(如原子、分子)受激辐射放大原理产生的一种具有高相干性、高单色性、高亮度和高方向性等特性,波长介于200nm~1mm之间的光。

紫外辐射-职医

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指波长范围为100~400nm、介于电离辐射与可见光辐射之间的电磁波。

可见光-职医

可见光(visible light),指波长范围380~780nm、能使人眼视觉系统产生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波。

红外辐射-职医

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指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红外波段的电磁辐射。

微波-职医

微波(microwave),指频谱范围为300MHz~300GHz、波长为1mm~1m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

超高频辐射-职医

超高频辐射(ultra high frequency radiation)又称“超短波”(ultrashort wave),指频谱范围为30MHz~300MHz、波长为10m~1m的电磁辐射。包括脉冲波和连续波。

高频辐射-职医

高频辐射(high frequency radiation),指频谱范围在100kHz~30MHz、波长范围为3km~10m的电磁辐射。

工频电场-职医

工频电场(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指工频周期(50Hz或60Hz)随时间变化的电荷产生的极低频电场。工频,指交流电力系统的标称频率值,中国电力系统的工频为50Hz。

极低频电磁辐射-职医

极低频电磁辐射(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指频谱范围在0~300Hz的电磁辐射。通常以工频电磁场为主,如输电线路、变电站、电气设备、家用电器等产生的辐射。

射频辐射-职医

射频辐射(radio frequency radiation)又称“无线电波”(radio wave),指在无线电频率范围内传播的电磁辐射,频率和波长范围通常在100kH~300GHz和3km~1mm。

非电离辐射-职医

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指能量强度不足以引起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主要包括:射频辐射、微波、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辐射和低频电磁场。

电磁辐射-职医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指电场和磁场交互变化产生的电磁场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的现象。依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为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

全身振动-职医

全身振动(whole-body vibration),指职业活动中,劳动者通过足部或臀部等支撑面接触的外部振动源(如振动的车辆、机械、平台、座椅等)产生的动能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的机械振动。
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