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卫人 首页 考试进修 查看内容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精品课程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2014-5-17 00:59| 发布者: epiman| 查看: 520| 评论: 1|原作者: epiman

摘要: 名词解释1. case control studies2. matching3. admission rate bias4. over-matching5. odds ratio6. detection signal bias7. time effect bias8. confoundingbias填空题1.控制混杂因素的常用的方 ...

名词解释
1.    case control studies
2.    matching
3.    admission rate bias
4.    over-matching
5.    odds ratio
6.    detection signal bias
7.    time effect bias
8.   confounding  bias
填空题
1.控制混杂因素的常用的方法有                                                  
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的来源可为人群中的___________,也可以是来自医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是来自病人的__________________等。
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来源可来自_________,也可来自_________。
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其中首选者应为_____________。
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进行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单项选择题
1.在一项有500名病例和500名对照的研究中,分别在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中发现可疑病因因素。具有该因素的人发生该病的相对危险度是
A.80%   B.40%     C.20%    D.由上述资料不能计算
2.与队列研究相比较,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弱点是  
A.花费大,时间长
B.确定可疑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
C.确定疾病结果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
D.难以保证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
3.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估计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
B.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的结局
C.有可能确立该病的发病率
D.可用于研究罕见病的病因的研究  
4.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他研究的条件是:选择100例确诊新生儿黄疸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调查产妇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
A.回顾性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临床随访研究   
D.现况调查研究
5.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探索或验证疾病的病因假设,它的研究对象为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
B.试验组与非试验组
C.患病组与非患该病组
D.试验组与对照组
6.病例对照研究按其目的可分为两类,即  
A.描述性和检验性
B.观察性和实验性
C.前瞻性和回顾性
D.探索性和检验性
7.在一次原因不明的慢性病病因研究中,流行病学工作者从各种因素中逐一探索哪一种因素是可能的危险因素,这种研究为
A.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B.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C.双向性队列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8.广泛搜寻可能的危险因子的分析性研究是
A.双向性队列研究.    B.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C.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究    B.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C.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9.在研究设计上需要对病例或对照组作出较多规定或限制的研究方法是
A.生态学研究
B.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C.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D.双向性队列研究
10.病例与对照只要求随机但不要配对的调查研究适宜于
A.生态比较研究
B.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C.双向性队列研究
D.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11.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A.病例较对照难选择
B.对照较病例难选择
C.病例与对照都容易选择
D.病例与对照都不易选择
12.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的对照来源中,下列哪组最接近全人口的无偏样本
A.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班同学等
B.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
C.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居委、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患者
D.社会人口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的抽样
13.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来自
A.社区    B.医疗机构   C.学校团体    D.化验确定报告   
14.能提供较可靠信息的病例是
A.现患病例    B.已康复的病例   C.新发病例    D.死亡病例   
15.匹配过头指匹配的变量太多
A.难以获得对照
B.造成分析困难
C.使病例和对照的人数都减少
D.将疾病的危险因子当作匹配因素
16.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大小的取决因素
A.所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B.欲研究因素所致的发病率P1
C.估计的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或暴露的比值比
D.所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α
17.病例对照资料分析中,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
A.分析暴露与疾病的统计学关联
B.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C.考核两组资料之间的可比性
D.检验病例与对照组的频数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8.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检验表示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即
A.相对危险度   B.比值比    C.超额危险度   
D.归因危险度   
1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项对研究因素的选择是不正确的
A.与目的有关的变量绝不可少,与目的无关的变量一个也不要
B.每项变量要有明确的定义,尽可能采取国际或国内统一的标准
C.每项变量都要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尽量使用定量指标
D.通过良好组织,由病例提出可疑的因素作为研究变量
20.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病例,谁是对照易发生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21.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描述性统计的内容
A.病例和对照的居住地和既往病史分布
B.危险因素的比值比
C.病例和对照的年龄、性别
D.病例与对照二组的频数比例
22.病例对照研究的推断性统计主要检验
A.病例和对照的年龄、性别分布
B.均衡性检验
C.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差异
D.相对危险度
23.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
A.适用于常见病的研究
B.可检验有明确假设的危险因素,又可广泛探索尚不够明确的众多因素
C.省时、省钱、省人力
D.较易组织
24.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缺点
A.难于避免选择偏性
B.难于避免回忆偏性
C.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高的因素
D.较难控制混杂的影响
25.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
A.根据既往死亡或发病情况,对将来疾病的发生作出估计
B.根据所积累的有关某病与某因素的关系的假设,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进行的既往研究作分析
C.为了解病例和对照中欲研究因素的相对频率,获得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病史及其他信息
D.在已戒烟的男性和尚在吸烟的对照中,研究癌症的相对危险度
26.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其OR值为
病       例
对       照
合       计
暴       露
18        
9        
27        
非暴露
10        
20        
30        
合计
28        
29        
57        
A.0.25    B.4.0   C.2.0   D.0.5   
27.一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12.36,P<0.05,OR=3.3, 正确的结论是
A.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28.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1∶M配比,但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
A.2    B.3   C.4   D.5   
29.比值比主要应用于
A.描述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3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会造成
A.对研究结果无影响
B.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C.低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D.降低研究效率
31.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
A.控制选择偏倚    B.控制混杂偏倚   C.控制信息偏倚   
D.提高分析效率   
32.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A.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择对照
B.从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该病者中选择对照
C.从病人的亲属中选择对照
D.从病人的同事中选择对照
33.在一项200名病例与2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160名病例与5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其中病例和对照均有暴露史的对子为30对。据此可计算出其OR值为
A.12    B.6.5   C.3.1      E.不能计算
3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
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
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
C.该疾病与暴露无关
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35.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中,计算比值比公式中的分子的含义是
A.病例暴露、对照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
B.病例和对照均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
C.病例和对照均不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
D.以上都不是
3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要求是
A.未患某病,与病例组具有同质的人
B.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某病,而且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的人
C.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的疾病,而且某些可能影响暴露与疾病关系的因素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人
D.未患某病,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的人
37.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   
38.在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
A.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
B.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
C.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因素
3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
A.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B.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C.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
D.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40.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比例最常用
A.1∶1   B.1∶2    C.1∶4   D.1∶6   
4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
C.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
D.便于研究对象回忆暴露因素
4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的含义是指
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
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43.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
A.匹配   B.标准化    C.多元回归分析   D.分层分析   
44.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若从一所医院选择病例,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较易进行
B.病例的代表性较差
C.可减少选择偏倚
D.其结果推论到全人群的可信程度较低
45.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若从全部目标人群中选择病例,则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较难进行
B.花费较大
C.选择偏倚较小
D.其结论推及该人群的可信程度较低
46.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征
A.花费较少
B.可由比值比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
D.  对既往暴露的评估可能发生偏倚
4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使用新发病例的主要优点是
A.需要的样本量较小
B.减少回忆偏倚
C.病例好募集
D.对象容易配合
48.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程度进行配对,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临床试验   
D.回顾性队列研究   
49.为研究儿童肿瘤与胎儿宫内X线暴露史的关系,某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病例组中宫内暴露于X线者比对照组要多,对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2.01,P>0.05,其结论为
A.有宫内X线暴露史的儿童发生肿瘤的危险件要高2倍
B.无效假设是正确的概率为95%
C.宫内X线暴露史的儿童发生肿瘤的概率大于5%  
D.“X线暴露史的差异”可能由随机误差所致的概率大于5%
50.对某地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5/10万,而不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子宫颈癌的危险因子。这个结论是
A.对的
B.不对,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  
C.不对,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D.不对,因为可能存在生态学谬误
51.某研究者调查了某年内发生的200例死产,将其与200例活产比较。发现死产婴儿母亲中,65%的人劳动时间长于12小时;而活产婴儿母亲中,只有11%长于12小时(P<0.05),据此,认为母亲劳动时间长于12小时可导致胎儿死亡。该结论
A.可能不对,因为没有得到高水平的统计显著性
B.可能不对,因为在影响生殖结果的其他重要因素方面,劳动时间长于12小时的母亲可能不同于那些劳动时间短于12小时的母亲
C.可能不对,因为用了患病率而不是发病率
D.B、C均对
52.某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在糖尿病病人中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数比对照组的多,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10.85,P<0.001,由此得出结论
A.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发生糠尿病的危险度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几乎高11倍
B.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比例之差为10.85%,出现此差异的概率小于1‰
C.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现高血压家族史的概率小于1‰
D.出现这种家族史差异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概率小于1‰
53.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某研究因素OR值的95%可信区间为0.3~0.75,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   
简答题
1.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好选择什么样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2.      病例对照研究具有什么特点?
3.      为了探讨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 李医生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他选择了病例153人,对照178人,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表1 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部分结果
口服避孕药
心肌梗塞病人
非心肌梗塞病人
合计
39
154
合计
请计算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比值比(OR), 并解释该比值比(OR)含义。
4.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有哪些?
5.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6.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论述题
1.  考虑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饮用咖啡是否引起膀恍癌。
1)对照应就下述哪些变量与病例进行配比:年龄、性别、饮用咖啡浓度、咖啡加糖和吸烟,请说出你的理由。
2)如果进行调查,要询问近期咖啡应用情况吗?
3)你会对温习每个病例的病理报告感到厌倦吗?
4)如果应用医院病例做对照,应当避免具有何种特殊疾病的病人?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病例对照研究  指选择一组患研究疾病的病人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2.匹配  每个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匹配可提高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并能控制某些混杂因素。
3.入院率偏倚   当选择医院的病人作为病例或对照时,由于病例只是该医院的特定病例,对照是该医院的某一部分患其他疾病的病人,可能因种种原因具有不同疾病的人入院率有所不同,因此而产生的偏倚。
4.匹配过度   就是将一些被研究因素或者因果链的中间变量,或者将一些不必匹配的因素作为匹配因素,而造成得不出研究结果(如将被研究因素作为匹配因素),或者真实的结果被歪曲(如将与被研究因素密切相关的中间变量作为匹配因素),或浪费工作量(如将不必匹配因素作匹配)。
5.OR   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可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是无暴露者危险性的倍数。是表达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重要指标。
6.检出征候偏倚  病人常因某些与致病无关的症状而就医,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致使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而产生的系统误差。
7.时间效应偏倚  对于肿瘤、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从开始暴露于危险因素到出现病变,往往经历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因此,在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时,那些暴露后即将发生病变的人、已经发生早期病变而不能检出的人、或在调查中已有病变但因缺乏早期检测手段而被错误地认为是非病例的人,都可能被选入对照组,由此而产生了结论的误差。
8.混杂偏倚  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
填空题
1.配比,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
2.非病例,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亲属、同事、邻居等
3.人群,医院
4.新发病例,现患病例,死亡病例,新发病例
5.成组比较,配对比较
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A  5.C  6.D  7.A  8.C 9.C  10.D  11.B 12.D  13.A 14.C  15.D  16.B  17.C  18.B  19.D  20.B  21.B  22.C  23.A  24.C  25.C  26.B  27.D  28.C  29.C  30.C  31.B  32.B  33.B  34.D  35.A  36.C  37.B  38.C  39.B  40.A  41.A  42.C  43.D  44.C  45.D  46.C  47.B  48.D  49.B  50.D  51.D  52.B  53.D
简答题
1.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好选择什么样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可以是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但最好是新发病例。因为他们对调查给出的应答信息的可靠程度各不相同。比较而言,新发病例由于发病时间较短,对疾病危险因素的回忆比较认真而且清楚,提供的信息较为可靠;现患病例则不然,可能掺入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在内;死亡病例的信息主要由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可靠性较差。
2.      病例对照研究具有什么特点?
病例对照研究在探讨、检验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时,应用社会学、统计学、逻辑学和医学等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推导和分析,使病例对照研究相对于描述性和实验性研究来说具有独特的方法学色彩,因此,在流行病学方法学上分属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在分析暴露与效应的关系时,通过设立专门的比较组,使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获得“反面”的证据。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现在”的病例“过去”的暴露史,即研究方向由果及因,因而具有回顾性的研究性质。正是由于“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则难以避免各种偏倚对研究的影响,因此,它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被限定在“探索并检验病因假设”,而不是“验证病因假设”上。此外,病例对照研究还具有适合于对罕见病的研究和省时省力的优势。
3.  为了探讨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 李医生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他选择了病例153人,对照178人,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表1 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部分结果
口服避孕药
心肌梗塞病人
非心肌梗塞病人
合计
39
154
合计
请计算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比值比(OR), 并解释该比值比(OR)含义。
答:OR=ad/bc=39×154/24×114=2.20
含义:假如有统计学意义,口服避孕药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是未口服避孕药的2.20倍。
4.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病例对照研究所需样本量小,病例易获取,因此工作量相对小,所需人力、物力较少,易于进行,出结果快;可以同时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适合于对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进行研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对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做出初步的评价。
缺点:易出现回忆偏倚;外部变量的控制可能不完全,混杂因素不好控制;选择对象时易出现选择性偏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难以判断;没有办法确定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疾病的发病率;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此外,不能计算暴露与无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只能计算OR。
5.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1)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时疾病已经发生;
(2)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3)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回顾性获得;
(4)若按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已发生,由果推因;
(5)根据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6.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1)选择偏倚:由于选择的研究对象不能代表总体人群而产生。
(2)信息偏倚:主要有回忆偏倚,其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弱点,很难避免。
(3)混杂偏倚:病例对照研究常遇到很多混杂因素,其可能掩盖或夸大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的估计。
论述题
1.  请考虑一  个病例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饮用咖啡是否引起膀恍癌。
1)对照应就下述哪些变量与病例进行配比:年龄、性别、饮用咖啡浓度、咖啡加糖和吸烟,请说出你的理由。
2)如果进行调查,要询问近期咖啡应用情况吗?
3)你会对温习每个病例的病理报告感到厌倦吗?
4)如果应用医院病例做对照,应当避免具有何种特殊疾病的病人?
答:1)应当予以配比的变量是年龄和性别,因为这些变量既与膀胱癌危险有关,又与饮用咖啡量有关。另一个可以配比的变量是吸烟,由于饮用咖啡和吸烟经常相互关联,而后者在膀胱癌中可能发挥作用。就咖啡浓度和加糖或糖精进行配比是不适宜和无用的。因为这些变量只有在是否饮用咖啡这一主要调研的因变量确定之后才有可能加以确定,它发生在对照选取后资料收集期间。将这些变量作为附加的有关因素予以研究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要这样做,在询问咖啡饮用情况时应把它们包括在内。
2)由于人们认为癌症要在暴露于致癌因子若干年后才出现,所以应询问受试对象整个一生或发病前10-20年间通常咖啡饮用情况。另外,鉴于他们已染疾患,所以病例中新近咖啡饮用可能已经有所减少。
3)检查病理学报告是一项十分值得做的工作,因为这有助于确立该病是否存在。另外应记录其组织类型,原因在于每种类型〈如移行性细胞,鳞状细胞〉可能有不同的病因从而分别予以研究。
4)有些病人可能需要予以摒除。例如那些因消化性溃疡而住院治疗的病人。溃疡病患者经常被劝告避免引用咖啡,如果包括这类病人,会使对照组咖啡饮用情况人为地降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biostat 2014-5-21 11:15
赞 一 个。。。。。。。。。。。。。。

查看全部评论(1)

公卫论坛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6 09:34 , Processed in 0.08462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