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效应-职医

病理效应(pathologic effect),指因疾病或病理状态引起人体的生理生化、细胞或组织的异常变化和反应,从而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或损伤。通常与疾病的进展和组织损伤密切相关。

失代偿效应-职医

失代偿效应(decompensation),指某些器官或系统长期承受超负荷或发生损伤后,机体自身的调节和代偿能力无法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器官系统的功能衰竭或明显的病理生理变化。

代偿反应-职医

代偿反应(compensatory response),指机体某个器官或系统遭受损害或功能减退后,机体通过一系列生理或心理调整或补偿机制,以维持内环境稳定和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机体反应-职医

机体反应(physical response)又称“生理反应”,指在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或内部生理变化时,机体为保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

生物转化-职医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指化学物质在体内经酶催化或非酶作用下发生的代谢转化过程,具有解毒和增毒的双向效应。

毒物代谢-职医

毒物代谢(toxicant metabolism),指毒物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的全过程。

接触频率-职医

接触频率(exposure frequency),指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次数。

累积接触水平-职医

累积接触水平(accumulative exposure level),指长期连续或间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后的总的接触浓度(强度)。

接触强度-职医

接触强度(exposure intensity),指劳动者在特定时间内接触某种危害因素时的作用强度或能量水平,可能涉及时间、空间上的综合作用。通常应用于接触物理因素(如辐射、噪声、振动)、能量传递等场景。

接触浓度-职医

接触浓度(exposure concentration),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实际接触的工作场所空气中职业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粉尘、蒸气等)的单位体积含量。评估时通常需结合接触时间(如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接触水平-职医

接触水平(exposure level),指应用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得到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定时间段内实际接触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反映整体接触程度,包括浓度、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时变接触-职医

时变接触(time-varying exposure),指一类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接触。

短时间接触-职医

短时间接触(short-term exposure),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不超过15分钟的接触。

长时间接触-职医

长时间接触(long-term exposure),指与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或特定有害工作环境或条件持续数月以上时间的反复接触。

接触持续时间-职医

接触持续时间(exposure duration),指一次连续接触或者间断累积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时间长度。可分为短时间接触、长时间接触和时变接触。

经口摄入接触-职医

经口摄入接触(oral ingestion exposure),指化学危害因素经消化道进入身体而被吸收的过程。

经皮肤接触-职医

经皮肤接触(dermal contact),指化学危害因素直接与皮肤或黏膜接触并透过完整的皮肤黏膜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系统的过程。特点是不经肝脏解毒,毒作用发生快。

经呼吸道吸入接触-职医

经呼吸道吸入接触(respiratory inhalation exposure),指化学危害因素通过呼吸道吸入,并穿透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进入全身循环的过程。

接触途径-职医

接触途径(exposure route),指化学危害因素进入机体的方式。包括经呼吸道吸入、皮肤黏膜接触、经口摄入,以及直接暴露或者经生物媒介传播等途径。

接触路径-职医

接触路径(exposure pathway),指职业危害因素从产生的源头到进入人体的物理过程。包括危害发生源、危害源的释放、播散、接触点和接触途径。
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