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抗作用-环卫

拮抗作用(antagonism),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毒效应,低于各种毒物单独作用的毒性效应总和。

基因组学-环卫

基因组学(genomics),指研究生物体基因组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学科。包括全部基因的核酸序列、遗传标记图谱的构建、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等内容。

污染物排放量-环卫

污染物排放量(pollutant discharge amount),指由污染源排入环境或其他设施中的污染物的数量。对于特定污染物,其是污染物产生量与削减量之差。

环境质量调查评价-环卫

环境质量调查评价(environmentalquality survey assessment),指对某特定环境的质量做出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估。

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环卫

环境质量评价模型(environmentalquality assessment model),指一种评价环境质量的方法,通常分为指数模型、分级模型等。

大气质量评价-环卫

大气质量评价(atmospheric qualityassessment),指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大气质量进行定性描述或定量评估。

居住环境-环卫

居住环境(dwelling environment),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场所和条件,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

天然污染-环卫

天然污染(natural pollution),指由于地质活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宇宙辐射等原因在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

物理转化-环卫

物理转化(physical transformation),指污染物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一种或多种过程来实现形态改变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的现象。

二次污染-环卫

二次污染(secondary pollution),指环境发生污染,污染物被净化后再次释放至环境中造成污染的现象。

相加作用-环卫

相加作用(additive joint action),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作用于同一靶部位时,总效应等于相同剂量的单一物质单独作用时效应的总和。

自然疫源地-环卫

自然疫源地(natural epidemic focus),指传染疫病的病原体、媒介及宿主(易感动物)存在于特殊的生物地理群落,形成的稳定地域综合体。其中,病原体没有人类参与也能在动物间长期流行并反复繁殖。

化学因素-环卫

化学因素(chemical factor),指环境介质中容纳和运载的各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单质与化合物,以及这些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等变化和相互作用而具有或产生的作用。

表型-环卫

表型(phenotype),指由构成基因型的等位基因的优势关系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使机体所产生的、可观察或测定的特征。

面源污染-环卫

面源污染(area source pollution),指各种没有固定排放口或地点,呈广泛大面积、易于扩散的污染。如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位点分散难于确定和定量的污染。

污染物转归-环卫

污染物转归(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在化学、生物或物理等作用下发生空间分布或形态变化、或转变成新物质的过程。

超标倍数-环卫

超标倍数(exceeding standard fold),指对空气、水、土壤、食品以及其他样品中特定成分的测定值超过相应标准限值的倍数。

数理统计法-环卫

数理统计法(mathematical statistics),指运用统计学手段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的方法。

污染物标准指数-环卫

污染物标准指数(pollutantstandard index),指将常规检测的几种污染物的浓度简化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环境质量状况与污染程度的指数。由美国于1976年公布,主要用于评价大气质量的逐日变化。

空气质量预报-环卫

空气质量预报(air quality prediction),指基于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和未来该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地形条件、气象因素以及周边地区的相关影响,对某一区域未来空气质量进行的预测。
123456789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