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死亡率-流行病学

粗死亡率(crude mortality rate),指未经过调整的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同异共求法-流行病学

同异共求法(joint method of agreement and difference),指从一致现象中和差异现象中同时获取病因假设的推理方法。

标准化率-流行病学

标准化率(standardized rate),指按选定的标准调整后计算得到的率。目的是消除比较组间年龄、性别等构成不同的影响,使资料具有可比性。

累积发病率比-流行病学

累积发病率比(cumulative incidence ratio),指暴露组累积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累积发病率之比。

生物病因说-流行病学

生物病因说(biological cause theory),指认为所有疾病都有特定的生物学病因的一种学说。

病因轮状模型-流行病学

病因轮状模型(causation wheel model),指把可患病的人或动物放在中心位置,周围是他们生活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病因模型。

病因网络模型-流行病学

病因网络模型(web of causation model),指从病因到发病的联系的整体过程以网状结构展示的一种病因模型。

建立假设-流行病学

建立假设(establishing causal hypothesis),指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和因果假设产生的法则,形成病因学假设的过程。

暴露-流行病学

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

新生儿死亡率-流行病学

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指年内产后 28 天以内死亡的新生儿数与同年活产数的比值。一般以千分率表示。

生态病因模型-流行病学

生态病因模型(ecological model of causation),指以具有一定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的人体为中心,然后将其他病因归类,按照它们与疾病产生的远近关系分成不同的层次,并强调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对疾病以及健康的影响的一种病因模型。 ...

疾病因素模型-流行病学

疾病因素模型(disease factor model),指将疾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两个层次的一种病因模型。外围的远因包括社会经济、生物学、环境、心理行为和卫生保健等5大类主要因素,内层的近因主要是与发病直接相关的医学生物学因素,如致病基因、生理性缺陷或病理性改变。各种因素的作用可以是独立的,也可 ...

病因网-流行病学

病因网(web of causation),指多个病因链交织在一起的反映多个病因与疾病关系的一种网络结构。

组分病因-流行病学

组分病因(component cause),指组成充分病因的一个组成成员或亚单位。

去失能期望寿命-流行病学

去失能期望寿命(disability-free life expectancy),指基于现有死亡和残疾模式,某人群在无失能状态下预期存活的平均年数。

病因链-流行病学

病因链(chain of causation),指将一系列有因果关系的事件,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连接起来构成的一条反映病因发展的链条。

求同法-流行病学

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指从一致现象中获取病因假设的推理方法。如果在不同情况下的某疾病病人中均观察到与某因素的联系,那么该因素则有可能是该病的病因。

求异法-流行病学

求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指从差异现象中寻找病因假设的推理方法。如果两组人群某种疾病的发病率不同,而某一(些)因素在这两组人群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别,那么这一(些) 因素极可能是该种疾病的病因。

标准化发病比-流行病学

标准化发病比(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指在研究人群中,某种疾病发病数与该疾病预期发病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其中,预期发病数量是假设研究人群的发病率与标准人群或另一已知人 群发病率相同的前提下,所推测的发病数。 ...

穆勒法则-流行病学

穆勒法则(Mill’s canons),指19世纪哲学家穆勒(John Stuart Mill)提出的因果关系逻辑推断五项法则,即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共求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1 ...34567891011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