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浓度-职医

接触浓度(exposure concentration),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实际接触的工作场所空气中职业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粉尘、蒸气等)的单位体积含量。评估时通常需结合接触时间(如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接触强度-职医

接触强度(exposure intensity),指劳动者在特定时间内接触某种危害因素时的作用强度或能量水平,可能涉及时间、空间上的综合作用。通常应用于接触物理因素(如辐射、噪声、振动)、能量传递等场景。

机体反应-职医

机体反应(physical response)又称“生理反应”,指在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或内部生理变化时,机体为保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

电磁辐射-职医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指电场和磁场交互变化产生的电磁场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的现象。依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为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职医

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指能量强度不足以引起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主要包括:射频辐射、微波、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辐射和低频电磁场。

超高频辐射-职医

超高频辐射(ultra high frequency radiation)又称“超短波”(ultrashort wave),指频谱范围为30MHz~300MHz、波长为10m~1m的电磁辐射。包括脉冲波和连续波。

微波-职医

微波(microwave),指频谱范围为300MHz~300GHz、波长为1mm~1m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

可见光-职医

可见光(visible light),指波长范围380~780nm、能使人眼视觉系统产生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波。

电离辐射-职医

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指能使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而形成离子对(离子和电子)的辐射。包括各种带电粒子射线和高能电磁波(X射线、γ射线)辐射。

布鲁氏菌-职医

布鲁氏菌(Brucella),指革兰氏阴性专性需氧菌,在严格厌氧环境中不生长,不活动,无鞭毛,无芽孢,光滑型菌株有荚膜,职业性鲁氏菌病的病原体。

非常规工时制度-职医

非常规工时制度(unusual work schedules),指与常规工时制度(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共40小时,休息2天)不同的工时制度的统称。

职业紧张-职医

职业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又称“职业应激”,“工作压力”(workstress),“工作场所压力”(workplacestress),指由于工作岗位的要求与个人的能力、资源或需求长期失衡导致个体产生的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若持续存在不能得到缓解,可导致身心健康损害。 ...

工作场所歧视-职医

工作场所歧视(workplace discrimination),指通过制度设计、管理行为或组织文化等,以不平等态度对某些劳动者实施的系统性区别对待。歧视的目标较多指向种族、阶层、职业、籍贯和性别等。

职业病发病机理-职医

职业病发病机理(pathogenesi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指职业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过程和原理。涉及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是研究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发生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经皮肤接触-职医

经皮肤接触(dermal contact),指化学危害因素直接与皮肤或黏膜接触并透过完整的皮肤黏膜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系统的过程。特点是不经肝脏解毒,毒作用发生快。

接触频率-职医

接触频率(exposure frequency),指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次数。

全身振动-职医

全身振动(whole-body vibration),指职业活动中,劳动者通过足部或臀部等支撑面接触的外部振动源(如振动的车辆、机械、平台、座椅等)产生的动能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的机械振动。

工频电场-职医

工频电场(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指工频周期(50Hz或60Hz)随时间变化的电荷产生的极低频电场。工频,指交流电力系统的标称频率值,中国电力系统的工频为50Hz。

高频辐射-职医

高频辐射(high frequency radiation),指频谱范围在100kHz~30MHz、波长范围为3km~10m的电磁辐射。

红外辐射-职医

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指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红外波段的电磁辐射。
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