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盲-统计

揭盲(unblinding),指在试验结束后,正式的统计分析前揭晓试验中受试者的治疗分组信息的过程。

层次先验-统计

层次先验(hierarchical prior),指参数本身有其先验分布的情况下,该先验分布的参数又有另外的先验分布的结构,允许在多个层次上共享信息。适用于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或组间变异,可以考虑到不同的信息源,并更好地估计模型参数。 ...

威尔逊计分区间法-统计

威尔逊计分区间法(Wilson score interval method),指威尔逊于1927 年提出的一种计算总体率置信区间的方法。

缺失数据-统计

缺失数据(missing data),又称“缺失值(missing values)”,指一组数据中由于某种原因而缺失掉的数据。通常分为完全随机缺失、随机缺失和非随机缺失三种类型。

自由度分解-统计

自由度分解(decomposition of degrees of freedom),指将总自由度按照方差分析中总变异的分解方法分解为若干部分的过程。

事前两两比较-统计

事前两两比较(planned comparison),指按照资料收集前的研究设计,确定某一对或几对在专业上有特殊意义的均数之差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统计方法。

同质化富集-统计

同质化富集(reducing heterogeneity strategy),指通过减少受试者间的异质性以提高临床试验的检验效能的一种研究策略。

平均存活年数-统计

平均存活年数(average years lived),指在某年龄组中,每位死亡者平均可存活年数。

趋势卡方检验-统计

趋势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 for trend),指分析多个率是否与等级变量间存在线性变化趋势的方法。

因子旋转-统计

因子旋转(factor rotation),指因子分析中,通过调整因子载荷矩阵来提高潜在因子可解释性的数学变换技术,通过对原始潜在因子作线性变换转化为一组新的潜在因子,使得新的潜在因子与可测变量之间的因子载荷向0 或1 两极分化,旋转后原可测变量隐含的潜在因子的个数及实际意义不会改变,有正交旋转和斜交旋转。 ...

相关系数-统计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指描述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间联系强度的统计量。

结构模型-统计

结构模型(structural model),指描述潜在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部分。它是结构方程模型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分析和验证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预测关系。

路径图-统计

路径图(path diagram),指反映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路线图。应展示观察变量对潜变量的回归系数,潜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与观测变量相关的测量误差,潜变量预测值的残差4 个方面的内容。单箭头表示因果关系,双箭头表示相关关系。 ...

导出模型-统计

导出模型(generative model),指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时,对原始模型作限制、简化、扩展或调整参数而产生的次级模型。

约束参数-统计

约束参数(constrained parameter),指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根据研究者的理论假设,通过设 定等式或限制条件以规定其取值的参数。

矩结构-统计

矩结构(moment structure),指样本矩阵(样本数据的协方差或相关矩阵)与模型参数和总体矩阵(总体协方差或相关矩阵)之间的关系结构。

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统计

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with standardized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指年末某地区城乡居民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人数与常住人口数之比,是疾病控制的统计指标之一。

错误结果限值-统计

错误结果限值(limits for erroneous results),指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视为错误结果(不一致)的限值。

残差平方和-统计

残差平方和(residual sum of squares),指因变量的观测值与基于回归方程得到的因变量预测值之差的平方和。代表在总变异中无法用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部分。

皮尔逊相关系数-统计

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指又称“Pearson 相关系数”。用于度量两个连续型变量之间线性关联程度和方向的指标。数值介于-1 和1 之间,其中1 表示完全正相关,-1 表示完全负相关,0表示不相关。
1 ...515253545556575859... 9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