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jswxb

[求职] 对“准公卫人”应考《申论》的几点建议

  [复制链接]
小胖墩儿 发表于 2015-10-12 20: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otte427 发表于 2015-10-15 01: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一直看不下去政治这类的文章……看来还是得沉下心好好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acindasun 发表于 2015-10-17 21: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用心的前辈啊,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木木yz 发表于 2015-10-19 00:3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公卫人,准备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思逸云 发表于 2015-10-19 16: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坛主所言甚是,多谢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annan2430 发表于 2015-11-6 10: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啦,支持一下 顶顶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jswxb 发表于 2015-11-9 16: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帮助大家整理了部分题目?有感兴趣的吗?如果感兴趣我就发上来给大家参考一下。
% d( ?- S/ z/ G$ r3 ~( i我觉得这种形式对大家的复习有好处,主要是学会官话怎么说。通过复习其中的规律性,明确考虑问题的思路! {  p+ X+ v0 w2 a" W"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jswxb 发表于 2015-11-9 17: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城乡平衡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强必须农业强,中国美必须农村美,中国富必须农民富。
9 r2 G& [( F2 R( T8 ^   基本储备

, C, C& b0 d) `( k( M/ C- T& m9 I   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结构,关键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动城乡一体化。+ g, I9 ?3 }( G5 V6 z2 y- V( \
   1、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8 p  O  O# i& u
   坚持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让农业人口融入社会,平等享受社会文明发展成果。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玻璃门”,逐步消除户籍壁垒,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Y( Y& J4 i% N! U
   坚持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W/ u/ R2 @4 d   坚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合理地宏观布局,形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市与城镇布局,严守耕地红线,集约利用、高效配置土地资源。
2 i5 C! Y3 A4 ?, o   坚持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资源。
4 p. c" N7 y  T4 K: V" I   坚持文化传承,体现差异性,提倡多样化,发展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彰显城市经济活力、文化内涵、社会文明。
, d: X- ^0 b' D$ Q! s/ s   2、推动农村改革发展。- ^9 g% q2 p3 _8 P7 A5 Q  s
   解决好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 e; F& Q* I2 r0 @3 R1 v# \! @3 B' W   推动农业现代化,夯实发展基础。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加大“三农”投入,集中力量干大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
9 o( d  @3 L. J: F1 G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激发发展潜力。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新途径。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w6 I- d0 T8 _( f6 p6 ~' v) q   # B, h( T6 J! s
: B; C$ C0 d: r# j
二、可持续发展: d: B9 q" `0 ~* g& I8 @
   基本储备

( r5 e% K) H! G: a) j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就是核心竞争力。老百姓由“盼温饱”变为“盼环保”,由“求生存”变为“求生态”。
" d0 N# s9 j; @6 c) {1 V   1、更新观念。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概念,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不越雷池一步。
7 ]+ ]/ [8 ~1 G/ ?* I) S/ l   2、加强系统治理。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相结合,常态治理与应急减排相结合,本地治理与区域协作相结合,多错并举,多地联动,由“阅兵蓝”到每天蓝。
2 k/ @% O2 r" [. F9 d% t   3、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构建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和农业发展、生态安全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
, G. d' q) Z2 N" J6 f5 `2 T   4、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使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有收益、愿意干。
1 L( }" d3 a2 v; j( H6 L   4、严肃法治和制度。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和管理法制,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的重大案件,依法严惩。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得好处的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奖惩和责任终身追究机制。* ?* Y" m( n+ c9 I. z7 H
2 V2 _: ^5 D/ v3 x# F) B! W: j

. i6 X! Z0 d& k) W# Z三、收入差距《蛋糕要做大 更要分好》- X2 M& k; Z7 `: _' B: Y
   基础储备
6 h( u9 [1 R3 ?4 ~4 X8 E# v/ `) }" @. I
     贫富差距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反差,产生强烈的公正失衡感、相对剥夺感和社会不满感。& o/ W. E& v; b4 o" ~
     先富带后富是一个历史进程,在经济总量攀升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使利益分配更公平合理,最大限度体现人民共享。
  ?% p' F- B- d8 v. O4 T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推动向民众、普通劳动者倾斜,增强资本、技术、管理各要素参与分配的公平性,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 Y: N0 p7 F# g% p   2、完善再分配手段,更加注重公平。发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作用,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形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分配差距。    3、完善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合理的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健全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健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分配。4 X  x* j+ @9 V1 v9 {) n; S
   4、优化制度环境,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普通劳动者获得财产收入的步伐,如企业持股、村集体资产改革后持股、土地等依法流转;' }& {1 @% {5 p  U, l
   5、提高劳动者科技能力和素质。提供收入上升渠道,让群众看到希望。
0 @  y2 S  @% S# y  f/ l' _0 A   6、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规范分配秩序。建立政府与群众的利益协调机制,在征地拆迁、城市扩大、开发区建设的政府补偿方面,确保群众利益;建立企业与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健全群众之间利益协调机制,包括经营权纠纷、债务纠纷等;建立救济救助机制,解决特殊弱势群体的困难。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居民,将最短板加长。  I0 i9 k# u# Z! e! D+ f! }
& |) j5 v( ~" W- P  |

' M' s- ~7 m) V/ A先发上三个题目,给大家一个提示,如果有人感兴趣,再发其他的。
5 W9 O+ }/ Y+ `$ e2 P大家觉得这种复习形式怎么样?是不是比泛泛地看书好呢?这是在我指导学生时的独创啊,希望大家尊重我的知识产权。供大家一阅就行,不要传播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钢镚 +100 收起 理由
epiman + 100 积极发布原创帖子内容,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ohaizi111 发表于 2015-11-12 10: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期待前辈继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jswxb 发表于 2015-11-16 1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版主给奖励了,再发几个题目吧。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找出规律,看官话怎么说。
  L4 c1 T- ?5 z8 p再声明一次啊,是本人的经验总结,不一定准确,不要以此为标准答案) \* O9 T* j  ^& T8 S3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11-28 16:09 , Processed in 0.055877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