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807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分享
精华
威望 旺
钢镚 分
推荐 人
|
本帖最后由 yjswxb 于 2012-7-11 20:16 编辑 9 L8 H4 f0 q) ?; j \; P8 R
+ s- { r+ r" L0 f9 C, N* B5 A* z
看了很多网友的回帖,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信任和支持。一一回复我很难做到,毕竟我有工作,年龄也大了,在这里系统的回答一下,这样可能针对性差点,敬请谅解。
8 p5 Y; [, `6 i6 y6 G. G很多朋友询问就业的问题。* V: [6 {4 z0 ^9 B% S( B3 }
从总体上来说,公卫就业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公卫的重视程度。大家都知道公卫的工作干好了没人感谢,干不好上级就找你的责任。一个人不会为自己没得传染病支付任何成本,也不会给服过疫苗建立免疫屏障的人一分钱,所以很大程度上工作靠的是责任感和良心。一项工作靠良心来维持是很难的,需要一定的精神境界的。因此,虽然都知道预防第一,但多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二是工作基础薄弱。我国对公卫的基础还是毛爷爷时代的爱国卫生运动,灭四害,在基层特别是乡镇、社区以下,公卫人员相对队伍不足、素质偏低,甚至没有编制。三是政府的投入不足。尽管这次医改把公共卫生作为产品向公众提供,但项目少投入不足,今年人均仅25元,地方政府还感到压力很大。四是就业的机构偏少。一个县仅有一个疾控机构、一个监督大队,一个乡镇也就两三个防保员,总共才多少岗位啊?况且学了5年、8年这个专业,专行也难。
' z4 Z" i* f% S. t- V" x9 z7 w9 p" Q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有利条件:一是国家逐步重视,加大投入。卫生部最近下文,要求二级以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科院都要设立防疫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重点是公共卫生。这就扩大了我们的就业渠道。二是现在疾控机构队伍普遍老化。据调查,全国疾控机构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3岁。也就是说,近几年将有大量人员退休,为我们就业提供了空间。三是专业机构发展迅猛。随着经济发展和医改的深入,结核、精神卫生、皮防以及职业保护等专业卫生机构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就业可能。
, Q3 c6 m8 D7 g' _ 所以,我们有压力,也有前途。关键是机会来了,自己能不能抓住。机会从来都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警察的枪可能一辈子都不用,但是不能没有子弹。因此,第一要务是把专业搞上去,学得精,用得活。我不否认就业中有所谓的后门和潜规则,但是从总体上讲,还是用优秀的学生的。
& D8 E- O4 n6 p! K" h0 K 我不强迫大家接受我的观点,仅提供点信息,! l# k2 E- Z% f+ j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