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aoliu

[百科] 全国各地疾控中心简介【锁定,请前往公卫百科http://wiki.epiman.cn】

  [复制链接]
海风茜茜 发表于 2008-9-10 23: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都不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aoliu 发表于 2008-9-11 0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单列市CDC简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aoliu 发表于 2008-9-11 00: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市CDC( r1 d) s8 {- ~5 M( `4 w; {/ `
; N  o+ I! A3 W& _& n1 n. [* n
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位于美丽的亚洲第一大广场——星海湾广场的东侧——大连市沙河口区太原街78号。它背靠地域独特、中国唯一的莲花山景区,北临繁华的西安路商业圈。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5 L7 h+ O6 _5 b- k

1 q* o: Z  |4 w/ f3 P  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卫生体制改革中于2002年2月6日在原大连市卫生防疫站、市劳动卫生研究所、市健康教育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的新型综合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担负着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的七大职能。
1 z" p0 M: P' u; l中心七层办公大楼的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350余万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ICP等离子反射光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现有职工212人,各级各类专业人员187人,占职工总数的88%,其中高级技术人员68人,中级56人,分别占技术人员的36%、30%。中心设主任办公室(含应急办)、党务办公室、后勤管理科、财务科、质量管理科、信息管理科、老龄科、产业管理科、艾滋病性病防制所、健康教育所、安全保卫科、预防医学门诊部、传染病防制所、地方病防制所、免疫规划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消毒监测所、病媒生物防制所、环境职业卫生防护所、理化技术检验所、卫生微生物检验所、放射卫生防护所等22个科(所)。
8 A- o( i8 C6 ?7 f/ D+ S自成立以来,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贯坚持“责任、诚信、创新、高效”的文化建设理念,高度重视各项技术质量工作。2002年,中心提出“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创建国家实验室”的工作思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心配备了近260台同检测任务相适应的分析检测仪器,设备总价值1000多万。2003年11月,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评审专家按照国家标准,对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严格评审,中心一次性全部通过国家评审,符合国家实验室的标准要求。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为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了“中国实验室证书”。从此,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报告在50多个国家获得承认。目前中心有12类600余项检测项目通过计量认证。近期,中心实验室又被列为“国家流感中心网络实验室”和“HIV确证实验室”。中心获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乙级资质。/ k. \2 q' U9 o

$ G& V+ s, P* k  2007年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建设评审中,我中心达到了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的标准,获得了省的最高荣誉。2007年,我中心正式与大连医科大学签订了教学基地协议,协议的正式签订,标志着我中心已与大连市的最佳医学学府--大连医科大学建立了正式的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医学管理领域等诸多方面的合作已从初步阶段进入到了广泛合作、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b5 ?) c& I+ r2 y: k9 R6 B

7 j8 k+ m5 L, O9 D( a) t7 C* c  几年来,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共同努力,锐意改革,注重创新,开拓进取,时时刻刻把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保证市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人均期望寿命为79.86岁。中心每年有几十篇科技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已获得科技成果80余项,其中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0余项,疾病预防控制中多项专业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中心还获得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辽宁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辽宁省“诚信服务杯”竞赛先进单位、大连市先进集体、大连市先进党委、大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e1 f) M/ e9 v& R: C% I
1 ~& }) p9 N4 A5 t" Z
  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锐意改革,突破传统医学模式的束缚,积极探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路子,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实现大连市经济建设跨跃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8 ]# \+ A  W, |# X- E

& g6 A4 h8 O1 ?4 V
! H  m; g: g5 L; a2 Z3 K6 X 地址 大连市沙河口区太原街78号
; h, d! ~- g) Y6 r$ z 邮编 116021
$ m2 Z2 h- E& x 电话 86-0411-84335915 7 G' b% n5 h6 y
网址 http://www.dlcdc.com.cnwww.trophymedia.com
2 b4 i: h3 X2 a* t8 v6 k/ x7 M 邮箱 webmaster@dlcdc.com.cn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aoliu 发表于 2008-9-11 00: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市CDC
- o7 }( i/ M) d& K
- \( t) R  B) i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市卫生局直属的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的专业技术机构。在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实施全市卫生防病工作的技术保障部门,同时承担对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考核和技术示范职能。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宗旨和使命是:预防控制健康危险因素、疾病、伤害和失能,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_* n" ~' R# ]4 S4 @% \
0 ^3 b1 T- G/ ~'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编制185人,现有在职人员185人,其中大学本科生67人,硕士以上研究生43人,博士研究生6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有11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34人。于6月初完成了内设机构调整,调整后共设科室22个,其中行政后勤科室8个,业务科室14个,流行病学科、劳动卫生检验为卫生局重点学科和特色实验室;拥有高17层的办公业务大楼,中心实验室用房达6000余平方米,各种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1000余台(件)。2000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2005年通过复评审,出具的检测报告能够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双边和多边互认。目前的检测能力为15大类616项参数/标准,涵盖卫生理化、卫生微生物、消毒、卫生毒理等。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实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加强了对外的合作与交流。中心不仅是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习基地、青岛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还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岛教学科研基地,并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卫生中心、南加州大学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研究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极大地带动了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的发展提高。
! t1 a; s6 t5 q) k. h' ?8 Q7 f% m+ P* Q4 W0 }2 U
近年来,在市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为主线,切实做好了人力资源和内设机构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中心凝聚力不断增强,中心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任务,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aoliu 发表于 2008-9-11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市CDC' O) J2 u: y4 H) W

) J0 `' M. ?0 R% [% R) z中心简介 4 R6 b0 u: O0 h7 Q. x3 r. s. g5 f

) x! P3 O" j" \, ~3 X: U1 l* U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原宁波市卫生防疫站基础上于2001年12月组建而成。组建后的疾控中心是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全市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指导中心和技术咨询、服务机构。中心现有职工138人,其中高、 中级职称分别占员工的27%和31%,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50%。中心设有4个职能科室和16个业务科室,有工作用房9000多平方米,拥有气质、液质联用仪等一大批高精仪器设备。系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计量认证单位及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批准的实验室国家认可单位。
! m; l2 i0 t. J! M $ U1 K0 @' {( q5 d/ v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探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路子,坚持走"科教兴防"的道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设备优势,广泛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向社会提供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方面的技术咨询、检验检测和卫生评价等技术服务,为消除疾病、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p& f3 U" P9 |
6 Y5 G6 }; C: y5 O

  f; f" y% k6 \工作职责
: K+ d" J0 B2 B: ~ 0 u' x! ~1 k1 o7 T
  (一)对影响人群生存环境、卫生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进行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学校卫生等卫生学监测,对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病、非 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学生常见病及意外伤害、中毒等发生、分布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并制定预防控制对策。 * f3 R% P+ J- V9 d' c6 r8 f
  (二)为拟定与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 p6 n7 X1 j! @  (三)拟定并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案,对方案实施进行质量和效果评估。
& n& d9 D8 I- @/ D+ P) Q1 Z  (四)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和中毒、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为救灾防病和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8 p( Q' {$ ?  l9 w
  (五)实施预防接种,负责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使用与管理。
5 x( h8 K- |& X7 {8 ^' a, Z3 `' T  (六)负责人员培训、指导、技术规范和技术措施的实施。
9 f) B3 F8 U5 Y. X/ f* o  (七)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促进社会健康环境的建立和人群健康行为的形成。 9 `# E: Z0 Y. l
  (八)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及有关公共卫生信息的报告、管理和预测,为疾病预防与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6 s2 K- L) p* e( n  (九)开展卫生防病检验和实验室质量控制,受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承担卫生监督监测检验、预防性健康检查、食品及健康相关产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健康相 关产品的技术审验和卫生质量检验、鉴定;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竣工验收进行卫生学评价。
7 Q& s/ ^0 y( P# ]9 P  (十)进行应用性科学研究,开发和推广先进技术。
- X* {8 \+ \! w; m" U8 u0 T, N% W9 H  (十一)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
1 T: u  n2 Z8 X, {3 i  (十二)向社会提供相关预防保健信息、健康咨询和预防医学诊疗等专业技术服务。 ; |) T8 Z  l1 |
  (十三)完成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交付的其它任务。
7 ?4 R/ \. n' u% J; a( f6 _  Z. A5 V& x5 b, Q2 K7 s

& a! r0 {( [6 h2 n) ~: `) |/ L单位名称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 \1 i% z# x. t
公开电话 0574-87680163, w% }! w7 q3 G: j# @1 y, G
单位地址 宁波市永丰路237号
2 {( ^! ~) F& M4 C' y邮政编码 315010. r0 d5 P0 b$ q0 u3 c* D- S0 m( f% r
值班电话 0574-876800421 o5 X9 f6 Z- A( z( _7 h7 d
监督电话 0574-87680151
0 t# }) D+ }1 {( P) F/ f电子邮件 pub@nbcdc.org.cn
! t9 f8 A# V6 x6 I: b单位网址 http://www.nbcdc.org.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aoliu 发表于 2008-9-11 00: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市CDC' y$ M; c% e# Y& K) l

0 K" `( f1 L6 l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初在原深圳市卫生防疫站(1979年成立)基础上重新组建,2003年5月正式独立运作,是深圳市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服务于全市超过1200万人口。 - u% g$ q* n) N6 s0 V' I9 _

7 V: i% N0 d' f3 ^职能 专业人员
. `9 a: s! I) C4 ?9 J  疾病预防与控制
. P1 e3 T$ ]" U. t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1 D) x! m+ [4 l  \9 z8 `7 N
  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 L& G% y. j$ y, F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
% d# D+ T4 U5 }7 r! g  实验室检测评价分析
9 f* w/ q4 W+ O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8 h0 X3 D) ~9 N- E0 X& B9 S1 t2 O
  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 ]' w3 Z# a) t% `0 K9 r# _
# O4 Z+ u+ L" P 单位编制218人,现有人员264人;
2 c! W9 X2 R; A/ g" _4 P. I  现在编人员中:9 ?" u3 h# [( J' F
    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53人;8 M) l0 D' h2 D. d/ [4 ^
    博士10人,硕士42人,本科71人;
+ ]* H1 ^' P9 v- ^    博士生导师: 3名;硕士生导师: 8名。
4 \9 w+ v, B1 o! S9 |0 f0 K  L
" o  {- @) R6 W3 Y) T5 D  L  
6 f' a- c* O0 @+ z7 t! P/ E6 E深圳市疾控中心迁址重建设计效果图 新领导班子视察重建新址;刘安国(党委书记),程锦泉(中心主任),彭朝琼(中心副主任) ; j4 T( f% w( A

) x8 |8 J7 p3 E/ y* z9 H科室设置:
( p! F" g- G- Z* }, R9 g1.行政职能科室(7个):6 P: A8 W) ]1 Y7 I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保卫科、财务科、科教质管科、公共卫生管理与信息科、总务设备科。& l. ~2 o0 Q( T6 L+ b: v
2.业务科室(18个):3 j, N$ j' ^" }( M; C
  ☆疾病预防控制(4个):# p2 ]: t% L5 s1 v& a, ~9 t
  传染病防制科、免疫管理科、艾滋病防制科、消毒与病媒防制科;
2 S5 S" m0 Z. b. \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5个):
" a/ J2 }2 c! ]7 f9 ?4 l2 F  营养与食品卫生科、环境卫生科、学校卫生科、预防性卫生评价科、健康教育科;
( @2 x/ `7 D) Y0 F& D7 a. Z. ~  ☆实验室分析与研究(6个):1 l  r: Q: t# {
  理化检验中心、微生物检验中心、毒理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转基因研究室、二噁英研究室;
1 T) C# l* b) l. k1 O* a- w  ☆服务部门(3个):
4 p  Z& v2 Y5 O! |7 E6 N( N  门诊部、检验检测服务部、消毒杀虫服务部。
! _. @! ^4 O  d. ?0 V( ]2 t( i" T& a4 c4 f, d! ~
- @: M! C8 I' N' E0 h& q% z) P6 N0 {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田贝一路21号  电话:0755-25505782 2 \5 P. \% `5 n- W4 E0 u
邮箱:service@newhealth.com.cn  主页:http://www.newhealth.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aoliu 发表于 2008-9-11 00: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市CDC
( J0 ^5 V6 t4 Q+ C6 {$ k3 S; H& T4 j1 f0 E( @! h% d# F: G8 c$ f2 t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原厦门市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于 2003 年 7 月组建而成,是全市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指导中心和技术咨询、服务机构,是政府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2 G. ?" l9 {0 L+ g9 R. b3 y1 Q

# q8 |0 D. O$ Z; m0 z( v2 g7 d    中心编制数 118 人,设有 3 个职能科室和 10 个业务科室,有办公和实验场所 18000 平方米 ,拥有核酸测序仪、 PCR 仪、 ICP-MS 、液质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 1998 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 2001 年取得 HIV 抗体初筛中心实验室资格, 2002 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 2004 年被评为福建省唯一的“非典”检验平行实验室; 2006 年通过国家 HIV 确认实验室现场评审。中心还是福建医科大学和厦门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基地。
3 O+ M  C! P- G: v5 D) x- r2 d7 l  j. K! f9 h& a$ D' m  L: \/ K
    在全体疾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卫生防疫防病先进集体”、“全国乙肝疫苗接种先进单位”、“全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结核病防治先进单位”和“厦门市防治非典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03-2005 连续三年获市直机关 “文明单位”称号, 2006 年被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2 l/ J& x" _, @; C. ~6 H& Q

% U1 n# L  Z' |* }( |* K% g! @, V7 r; P$ N$ [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 z# O" ]" x, o% L. ^/ v    制订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对策和措施,并负责指导和组织实施;7 Z3 `0 h9 g2 b! U/ q$ R6 N
    为拟定与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相关的法规、规章、政策、标准、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R  B) i/ }; E* A; U: C  Z0 y
    负责疾病预防和控制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及疫情报告;, M9 h2 b( R3 Q2 a' G
    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监测技术和科研、培训、咨询、疾病预防指导和开展公众的健康教育与促进;
6 l2 U( K' J- Z% I! D; @+ ]" m2 x    负责对生物性、社会性、职业性等因素所致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及卫生学评价等任务;3 S" u! b/ E# b  [6 n# b. C2 \
    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8 p- l2 M2 u! _! v
    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认证,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及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检验、出证,涉及公共卫生相关场所的卫生学评价;
* U* k! Q: f: r    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承担救灾防病工作;8 k+ B: j( y  V3 s1 B  z8 `9 Y- y
    进行应用性科学研究,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发、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 u3 X$ x7 L0 k3 h
    完成卫生局交付的其他任务。
/ }+ X' h5 }, `    厦门市疾病控制中心将积极探索疾病预防控制的新途径,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优势,广泛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为消除疾病、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x" L0 v( p5 }; z  v' s1 [6 n# y
0 S/ C* X7 I5 t4 X( g

1 u# T, H5 b8 K3 s1 w7 Z3 Y% |中心地址:厦门市集美区盛光路681—685号: t" g0 o( n* m& O0 L
邮编:361021
6 X' `8 O1 f5 U9 u+ t电子邮箱:xmcdcbgs@xmcd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aoliu 发表于 2008-9-11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市CDC6 {/ ?# J# T4 A1 M# T+ R3 f2 N5 g

1 E7 F/ z& D/ v- ^( a3 L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初在原深圳市卫生防疫站(1979年成立)基础上重新组建,2003年5月正式独立运作,是深圳市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服务于全市超过1200万人口。
! ^+ |9 N. C. N5 E" K职能
( I7 U  U; u: g" x  疾病预防与控制
. ~3 T: o& M* p2 ]: _+ n* P/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 D1 H( w0 x7 k8 J& [# M3 `  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 L* Z4 \" f" w/ {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 f8 |1 f; Q; y6 i
  实验室检测评价分析, O0 F/ D* I4 \- u0 Z; t.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e! {# \5 P1 X  n- _' m( j
  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5 {* ~8 q6 y- @* s
+ }0 J8 h7 @0 y. v' r8 p" k8 Z专业人员
$ g! U- s; @4 B5 Q: I5 ]    单位编制218人,现有人员264人;4 j! r9 j4 z) N, ^% l$ q( V
  现在编人员中:
, f; P6 F* i& N# H1 C    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53人;
# u" Y+ B% M1 y4 T* F* d- i    博士10人,硕士42人,本科71人;
: @, f! ]  u6 o& Y    博士生导师: 3名;硕士生导师: 8名。
6 A5 ]9 @8 d0 w- S5 u% y4 w& q9 g" `科室设置: ( T) ]. ?* @6 h
1.行政职能科室(7个):
# \0 p( g  T  F* U6 E) J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保卫科、财务科、科教质管科、公共卫生管理与信息科、总务设备科。
3 F6 B/ l/ a- p, Y) Q! [2.业务科室(18个):
4 f6 D5 }. ~, I5 l0 ?  ☆疾病预防控制(4个):
( k0 B3 \( x5 u0 ?2 N  传染病防制科、免疫管理科、艾滋病防制科、消毒与病媒防制科;# F! V( G; z1 f& t8 w. F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5个):% z$ j! R8 U, w
  营养与食品卫生科、环境卫生科、学校卫生科、预防性卫生评价科、健康教育科;
( w0 i/ H  |5 `4 R: U4 C  ☆实验室分析与研究(6个):6 m3 N: j, _6 h0 g, ?
  理化检验中心、微生物检验中心、毒理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转基因研究室、二噁英研究室;8 S8 S- C0 Z$ U. D8 ^
  ☆服务部门(3个):) b2 w& m9 o6 Q  L
  门诊部、检验检测服务部、消毒杀虫服务部。 " x' @  z) |$ [' S2 I2 p
重点实验室: 9 Y7 Q8 M( R9 K8 p% s
  1.二噁英研究室. x, R5 [9 r& O9 Z3 g: _
  国家卫生部二噁英检测专业实验室、深圳市重点医学实验室。实验室投入总资金近一千万元,配备了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技术梯队。能够开展以二噁英、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为主体的高难度持久有机污染物的超痕量检测分析和研究。近年来,参与了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十项,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和深圳市科技进步奖各一项。# q2 W  U" B0 ^# W8 b2 l! n- O& }
; o, q/ U- `/ _  `: i
  2.卫生毒理研究室
! o% U7 Y4 T' Y3 N" G" w  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医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已形成了以博士和硕士为主体的人才梯队和研究团队。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庄志雄教授,现任中国毒理学会理事长和亚洲毒理学会理事。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立项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省级和市级科技成果奖共7项。现拥有800多万元可进行细胞、基因组及蛋白质组水平研究的先进仪器设备。实验室同时负责接受客户委托,对食品、消毒剂、一次性卫生用品等产品进行毒性检测和安全性评价工作。/ Q) C, |2 x- c

7 `' ]8 f( y2 `, f1 K8 N  3.分子生物研究室# [5 E8 Y+ S5 O$ \  X
  深圳市卫生系统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率先在全国防疫系统组建并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认定为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拥有国内先进的分子生物学仪器设备和技术。主要从事病原生物学及慢性遗传和非遗传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新技术的应用开发,承担广东省“五个一”九五攻关课题《深圳市中国人群基因档案库的构建》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 q6 v; Y) O- l$ r! i# j+ x
- m" v$ B; Z' ~1 ^. ?  4.艾滋病研究室
2 R' o5 E! F7 j! b* |, v. h  拥有卫生部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是深圳市卫生系统重点实验室。科室己形成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人员为主体的人才队伍。拥有流式细胞仪等高新设备。开展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涉及HIV核酸检测、亚群分析、耐药性突变等,多项课题获省、部级奖,拥有专利一项。目前,研究室与十余所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0 y5 @3 ]: y  ]2 s5 T
% T3 Q( A  ?& r& E4 I! y
  5.转基因研究室# \% p  x# n& b6 J9 p" g$ _
  全国疾病控制系统少有能从事转基因检测和研究的单位。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建成。现有食品卫生安全、营养保健、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承担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科技局下达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验技术的研究工作。荣获“转基因检测”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4 ~" @  H6 i9 Q# w
' c) n0 j4 M" C1 `! L! k3 V2 V  6.微生物参比实验室& T. `; b9 |$ G; Y& n( N
  深圳市病原微生物参比实验室;深圳市重点医学实验室;具有以高级技术职称和博士、硕士为主的人才队伍;拥有P2及P3级生物防护实验室等从事微生物检验研究必备的场所,配备了千余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建立起微生物快速检测、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研究的技术平台,为全市病原微生物研究诊断提供服务。荣获“食物中毒快速检测”等国家发明专利;能对百余种不同的微生物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
# J! r* l/ f! |* {" S1 D. Q( G+ A; A; H% f+ a
  7.理化检测实验室
  W- ?$ {: b: f7 {8 i" ~+ |% o  z  具有以高级技术职称和博士、硕士为主的专业人才队伍;配备液相色谱/窜联质谱仪、ICP-MS、气质联用仪等大型精密分析仪器二十余件。集日常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为一体,已开展苏丹红、孔雀绿、丙烯酰胺等400余项检测项目。同时还开展场所、健康相关物品的健康危害因素的预测、预警和分析;碘缺乏病、食品营养素检验;放射性总α、总β检测;负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检验。近五年,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市级课题21项,参加国标研制13项,多项课题获省、市级奖励。 $ z. y9 F0 F/ r: Q: `" I: ~

% r9 [- s0 k3 N. k7 k& r7 {资质认证:
; s& ?; v+ d& j, f& i4 ^+ F3 u  1993年6月,通过省计量认证;
# n% E8 _' H, I) ^  1996年10月,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资格获卫生部批准;6 S( m+ H1 c' g
  2000年3月,在全国卫生系统率先通过了“实验室国家认可”;
5 i5 o" T, W# n8 }4 v  2002年12月,获省卫生监督检验检测机构认定;. O; X! a: o+ `2 M# D3 r( c! e4 z
  2003年5月,通过卫生部组织的临床基因诊断实验室现场评审,成为全国疾控系统第一家通过该项目评审的单位;4 g+ p" _. N' ]* {7 J
  2004年4月,通过广东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职业健康检查资格评审。
( ~, `9 x* W5 [# \4 N- X  获各类认定的检测领域包括食品、化妆品、涉水产品、消毒产品、职业卫生、空气、生物样品、疾病控制等共575项。
: q2 k+ G2 j, {4 s% X4 k
! W5 `" a( ^1 h& W' ^信息化建设:
2 P" P$ \0 W) U2 l2 q- F" Q  2002获得市信息办“信息化应用示范单位”,2003年被评为全省信息化应用示范单位;, b8 h$ ^3 D3 c0 p3 O2 @
  2003年实现全市的健康体检联网,建立健康证网上查询系统和电话语音查询系统;+ X6 ^: z' ^) }! j6 q9 g" q: e8 k
  2004年全市计划免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顺利完成升级,260多个接种点已全部实施新版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 p7 J+ s7 K" {  全市传染病疫情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运转良好,已纳入88个用户终端,包括市、区疾控中心8个终端、68间医院和12个慢病、结防机构,涵盖了全市的公立、集体以及部分企业、私营的医疗卫生防疫机构。 * {1 l' _% Q7 F7 O7 f' D3 b  [

* ?0 n. Q( Z' p$ B/ C科研与教学:
/ k1 R1 `/ q, m- K% c1 r  1.科研立项
) u% X# K  }+ c2 @/ A+ C, Q  s  2002-2005年,中心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5项:
5 x) b2 d: J# 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独立承担、负责单位);! M, v# I1 b  m* z' s
  国家973项目:2项(分题负责单位);
  ~8 t4 _. ^7 t# }! n0 w  国家十五项目重大项目:2项(合作单位);
9 R% D- j% X$ ^8 m3 ~  国家863课题:1项(合作单位);
8 ], k0 _1 l  z' {0 n* n" @  国家卫生部课题:5项;0 q) g! u& J3 n
  省级项目:22项;# O/ C, f/ J8 l
  市科技项目:47项;3 A3 L* O: k, ~
  国际合作项目:12项;
+ S1 h  R! l5 E/ H; S  2005年,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我国CDC系统中(除国家CDC外)是受资助项目最多的单位;在深圳市排名第二(深圳大学第一)。
, V1 W; T& `# q/ m+ ]! q  d$ x' J4 l6 }& P+ Z
  2.科研成果( R1 G$ u" c0 D; Z; j& a6 R
  2002-2005年获得各级科研成果13项:
" i+ b. s. Z+ k4 z& _  省科技进步 特等奖 1项 二等奖 1项5 \- F* c3 Y/ t4 H$ A( r
  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 2项 二等奖 3项 三等奖 4项; E  i, x! P. K# h
  中华医学科技 二等奖 2项(合作完成人)
6 y! z6 L( ^% u  北京科技进步 二等奖 1项 # R+ U  l: X  h, {

/ u; N# f7 Y6 D: u  3.研究领域( [. P0 b" d, n
  ☆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疟疾、SARS、军团菌等;
/ |; u4 ^- y  R+ `) @  ☆非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 u7 r% @8 o2 H, i% y4 U! Y6 _
  ☆寄生虫病:疟疾、肝吸虫、隐孢子虫等;
. I0 N' N* o1 |$ G  ☆伤害:交通、职业、学校等;
3 m. K, m+ L& x% y5 }  N0 Y  ☆营养、环境、职业、社会、心理等健康危害因素;
4 t( ~0 ~$ p# ?& Q/ V* C. E* J  ☆学科层面:现场流行病、分子流行病、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毒理(生化、分子)。
! ^0 F! F( k# v: F, u, }
* F9 B1 l; ~% f4 W  4.学科带头人
. U4 W$ n3 f% Y! R  ☆庄志雄教授、主任医师:中国毒理学会理事长;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预防医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亚洲毒理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卫生毒理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等16份杂志副主编、编委。
6 b* f% i$ h) T  F  ☆程锦泉教授、主任医师: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委员;中华慢病杂志主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副主编;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编委;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编委;中国防痨协会理事;广东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 g1 j+ z5 t4 l) G5 c
  ☆吴少庭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寄生虫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热带医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学会理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委;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编委;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学科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3 W0 C( B3 M, X: |  H0 {7 w& C- L: M& o8 B; F8 R
  5.教学  Y/ V/ J- C7 h
  ☆中山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 [( n# \2 f0 l8 M# X) V- P
  ☆已同以下高校建立高等院校教学基地(含研究生、本科生):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 k3 @3 Y3 Y. \1 ?
  ☆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30多名、博士后3名。 3 p/ |& ?4 q- ~' _8 N) q; ?' a
- I  r4 [3 t( P2 P/ s
迁地重建:   ]* T9 m9 t6 t$ \$ X
  目前,一个占地3.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由一栋综合业务楼、一栋预防医学门诊楼、一栋后勤服务楼和三栋实验楼组成的新的疾控中心迁址重建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预计至2008年,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深圳疾控中心将在瑭朗山绿树红花的映衬下,呈现在世人面前。 # D$ B( X' ^' J4 \
& a  j  m7 S* f: C+ w, H7 y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田贝一路21号  电话:0755-25505782 3 f3 h2 h8 x( m" X. A- b
邮箱:service@newhealth.com.cn  主页:http://www.newhealth.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aoliu 发表于 2008-9-11 08: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市CDC. H; F, K- W+ T1 w- ~

- }: P6 |) w- g4 I/ y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位于美丽的亚洲第一大广场——星海湾广场的东侧——大连市沙河口区太原街78号。它背靠地域独特、中国唯一的莲花山景区,北临繁华的西安路商业圈。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 M# ~' ?* J4 ]$ S  t  g: ]* g5 W' U% l: q4 b% Z
  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卫生体制改革中于2002年2月6日在原大连市卫生防疫站、市劳动卫生研究所、市健康教育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的新型综合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担负着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的七大职能。" h% n+ r* {6 R( S  t/ t
中心七层办公大楼的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350余万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ICP等离子反射光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现有职工212人,各级各类专业人员187人,占职工总数的88%,其中高级技术人员68人,中级56人,分别占技术人员的36%、30%。中心设主任办公室(含应急办)、党务办公室、后勤管理科、财务科、质量管理科、信息管理科、老龄科、产业管理科、艾滋病性病防制所、健康教育所、安全保卫科、预防医学门诊部、传染病防制所、地方病防制所、免疫规划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消毒监测所、病媒生物防制所、环境职业卫生防护所、理化技术检验所、卫生微生物检验所、放射卫生防护所等22个科(所)。  D: G, K$ Y) r; H- K9 Z
自成立以来,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贯坚持“责任、诚信、创新、高效”的文化建设理念,高度重视各项技术质量工作。2002年,中心提出“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创建国家实验室”的工作思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心配备了近260台同检测任务相适应的分析检测仪器,设备总价值1000多万。2003年11月,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评审专家按照国家标准,对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严格评审,中心一次性全部通过国家评审,符合国家实验室的标准要求。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为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了“中国实验室证书”。从此,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报告在50多个国家获得承认。目前中心有12类600余项检测项目通过计量认证。近期,中心实验室又被列为“国家流感中心网络实验室”和“HIV确证实验室”。中心获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乙级资质。+ P2 v( N1 N& f5 q! t

7 b  P1 ~; @  y$ f5 H/ l. ?' u  2007年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建设评审中,我中心达到了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的标准,获得了省的最高荣誉。2007年,我中心正式与大连医科大学签订了教学基地协议,协议的正式签订,标志着我中心已与大连市的最佳医学学府--大连医科大学建立了正式的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医学管理领域等诸多方面的合作已从初步阶段进入到了广泛合作、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6 B+ v' `! j$ `3 d1 j' h  z6 E( a- d0 L' @) [% o; i
  几年来,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共同努力,锐意改革,注重创新,开拓进取,时时刻刻把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保证市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人均期望寿命为79.86岁。中心每年有几十篇科技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已获得科技成果80余项,其中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0余项,疾病预防控制中多项专业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中心还获得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辽宁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辽宁省“诚信服务杯”竞赛先进单位、大连市先进集体、大连市先进党委、大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 e9 x3 |; \% o7 @9 a# i4 K( t# }) O  k3 T6 F& E6 R, s* ?7 H  u
  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锐意改革,突破传统医学模式的束缚,积极探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路子,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实现大连市经济建设跨跃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 ~* y" d. u& q+ r  {

6 _' l& G8 l. t: F& v
/ B4 l) U) V- {# K8 I  t) \地址 大连市沙河口区太原街78号
' `% ?# i/ L, ?/ N邮编 116021
6 Z  e( m0 a) g, y电话  86-0411-84335915
! v) D3 a# v5 s5 f: @8 s 主页 http://www.dlcdc.com.cnwww.trophymedia.com
) n, c8 K  B7 T/ K* t8 T0 p( p邮箱  webmaster@dlcdc.com.cn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aoliu 发表于 2008-9-12 13: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市CDC/ \1 {. H$ k! {# b8 W9 c
: s, d% K6 K, r/ |( [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市卫生局直属的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的专业技术机构。在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实施全市卫生防病工作的技术保障部门,同时承担对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考核和技术示范职能。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宗旨和使命是:预防控制健康危险因素、疾病、伤害和失能,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4 z) ?/ a  L, V( E( _; Q' z: A7 I, C# H, W! k8 U# x1 l; b7 b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编制185人,现有在职人员185人,其中大学本科生67人,硕士以上研究生43人,博士研究生6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有11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34人。于6月初完成了内设机构调整,调整后共设科室22个,其中行政后勤科室8个,业务科室14个,流行病学科、劳动卫生检验为卫生局重点学科和特色实验室;拥有高17层的办公业务大楼,中心实验室用房达6000余平方米,各种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1000余台(件)。2000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2005年通过复评审,出具的检测报告能够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双边和多边互认。目前的检测能力为15大类616项参数/标准,涵盖卫生理化、卫生微生物、消毒、卫生毒理等。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实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加强了对外的合作与交流。中心不仅是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习基地、青岛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还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岛教学科研基地,并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卫生中心、南加州大学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研究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极大地带动了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的发展提高。 9 L/ g0 A8 U# `! L! G' p

3 w1 q6 W( g2 n5 u) A+ c) M0 w近年来,在市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为主线,切实做好了人力资源和内设机构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中心凝聚力不断增强,中心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任务,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8-17 15:17 , Processed in 0.060925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