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mashaoming

关于编辑这件事儿

[复制链接]
epiman 发表于 2008-2-14 17: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编辑的痛苦来自哪里?! {# c+ L0 @; X7 T; P2 k. w
前面已经说过,编辑的种种不利因素,诸如辛苦、繁忙、无名、钱少,等等。这些都是做编辑以后很快就能体会到的,但我以为这还不是最痛苦的。
; }. ?5 a6 U# M如果你做编辑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真正的痛苦来自你自己的感觉。# z) e/ V, I6 T3 V- \
出版作为一个行业,图书就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要按照市场规律去追求利润,否则连生存也谈不上。所以好编辑在一定程度上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人。
' ^! {0 D+ w) d  b8 t但如果是单纯的商人也就简单了,偏偏你生产的是文化产品,要对的起你自己的良心。如果一个编辑完全不顾编辑基本是职业道德,只想赚钱,什么烂书只要能挣钱就干,那也就失去编辑最基本是意义或者说乐趣了。所以你又必须是一个文化人。1 M9 O6 A  w0 O
这种双重身份的矛盾才是编辑最大的痛苦。尤其近年来,学术的躁和市场的无序竞争在出版领域正好集中体现,出版也早不是印象中的一方净土了。当编辑有时真要有点书生气,不能全部看钱。有时师傅会说,真要那么想挣钱,当初就不要当编辑了,当医药代表肯定比这挣的多。既然选择这一行,这辈子就别想发大财了。
9 t0 W6 R5 k2 O4 A! p问题是这不光是你个人想不想挣钱是事,而且关系到整个部门甚至整个出版社。一个企业要发展,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靠实力,在一段时间内,实力就是收入、就是销售量、就是品种数,所有大企业都是从原始积累过来的,在某些时候,编辑必须屈服于市场。关键是这个限度在哪里。有时候,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就是不能拿,那种滋味也不好受。就在半个月前,我们还刚刚放弃了这样的一个发财机会。另一方面,有时你知道稿子还没有达到你理想的要求,也知道如果继续完善可能更好,但市场需求放在那里,不出不行,也只好放行,然后你就留下一个遗憾。
$ {9 D& s4 p# t# L编辑做长了,这种事情会很多,需要你能慢慢承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piman 发表于 2008-2-14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编辑的快乐来自哪里?
/ s/ E8 `/ u' O3 B; T  W编辑当然也有很多乐趣,否则阿捷早开溜了。
* D5 V) J) u" O: e% N% f, \/ u一般的乐趣大家也猜的到,比如总能接触新知识,能接触各种各样的作家,可以全国各地到处跑,可以和很多大家成为忘年交,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多、成就感来的快,再比如设计封面、设计书名都是很好玩的事,甚至看稿也很好玩,如果你给院士挑出一堆错,那也是相当得意的,而看到作家为你的工作而由衷的感谢你时,不管你表面多么谦虚客气,心里一定乐开花了。
/ N* N) [1 {1 u. A, [不过真正最开心的,是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都实现。对于策划编辑。想出版什么书是自己决定的,你是任何创意都有机会付诸实施。编辑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你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运用到编辑工作中,当你调动自己的智慧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方案,而实施之后确实得到读者的热烈反响,那感觉爽了去了。这比医生强,医生恐怕不能选择病人,但编辑可以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题目。: X  B/ n8 P6 F9 ~  A0 O5 o& J
以我为例,我自己就有几个设想,打算在我的编辑生涯中完成,其中一个已经实现了,就是当了一回药典的编辑,另一个正在实现,就是把马丁代尔大药典翻译到中国,还有两个现在还没有条件,争取10年之内启动。
! b" B7 m& ?, u+ {/ P9 v# u$ {+ J7 Y如果编辑的能力够强,甚至可以领导几个编辑,把某一个板块的图书作出特色,让这个圈子里的专家、读者都认可您的产品,把原来的竞争出版社统统挤下去,成为市场霸主,那种感觉也很不错。要知道,许多出版社在其强势领域甚至能垄断70%的市场份额!绝对是大哥中的大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piman 发表于 2008-2-14 17: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22.编辑的上岗资格是什么?
) F& J, k6 F1 Q以前的编辑,只要到出版社的编辑部工作,就是编辑了。而现在就复杂了,也要经过国家的职业资格考试,这个考试就是“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这项制度出台于2001年,第一次考试是在2002年,我正好赶上了。" X; y1 K6 w0 ?4 U! L9 C
出版资格考试适用于在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单位中从事编辑、出版、校对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出版专业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统一证书。出版专业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目前只进行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的考试。
  P$ S/ s6 J3 Y. b7 u4 y出版专业实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后,初、中级将不再进行该专业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也就是说是“以考代评”,所有在行业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初、中级人员,都必须通过相应的专业技术考核,任何人无一例外。而高级资格将来也是要考的,至少副高要考,而且是考评结合。但至今还没有开始考试,仍然是评职称。
- W! _! d1 x: ^* M有关规定可以参看下面的链接。
+ h. P& P0 U" R+ o2 y/ D考试简介:http://www.bjpta.gov.cn/ksxx/zhiyzg/cb/cb_ksjj.asp
: s1 G$ i' S3 A# V5 y' K- h& V4 W2 n报考条件:http://www.bjpta.gov.cn/ksxx/zhiyzg/cb/cb_wtjd.asp8 h1 ]6 c7 c4 {; y5 y+ @6 m# C3 q
考试安排:http://www.bjpta.gov.cn/ksxx/zhiyzg/cb/cb_ksap.asp5 }: T3 J' }  W% y5 z8 q4 I0 l
这个考试比较麻烦,因为面向编辑、出版、校对等多个岗位,而且不分专业,无论电子编辑、医学编辑还是音乐编辑,都是一样的试卷。所以其考试的内容都很基础,或者说对专业编辑来说距离较远。) C2 {" F; E' R9 T& E4 Q
不过这个考试并不容易,通过率比较低,像今年的考试,全国的通过率大概是40%左右,我们出版社因为对编辑的培训一向比较正规,所以每年考试成绩都不错,今年我们出版社参加考试的通过率是80%以上。. B: ~* X8 F% w; e* \& J
这个考试有一项规定,如果一个人参加过三次考试仍然不能通过,就不能再报名了,也就是说,如果考了三次还不通过,这辈子就别打算当编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piman 发表于 2008-2-14 17: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23.编辑的职称是什么?
. l" i' I- @% \  [5 ]编辑的技术职称自成系列,分别是助理编辑(初级)、编辑(中级)、副编审(高级)、编审(高级),相当于学校里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7 T2 ]2 Q7 s% I' J1 o: h/ q9 V9 A
现在助理编辑和编辑都是考试通过,不用评职称。但资格是有了,还要出版社聘,如果出版社不聘,你的资格也没有实际意义。9 Q# i0 [# W, I" a! ^7 x! q( S
这个职称也和学历挂钩,硕士毕业,从事编辑工作两年以上就可以上中级,博士毕业两年以上就可以上副高。当然前提是已经通过国家资格考试。不过由于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刚工作两年的博士要想评上副高是很难的,因为你可能连一本书还没有出过,拿什么和那些出过上百本书,得过一堆图书奖的老编辑竞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piman 发表于 2008-2-14 17: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24.出版社是事业单位吗?/ ?( ~# h( d2 R7 _  J
目前出版社还是国家事业单位,享受事业单位的相关政策照顾,比如可能每年能得到一点事业经费。不过比起日常生产所需的资金量,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现在的出版社基本全靠自己经营,所以生活水平也差距很大。, i( C7 V  p' Z# ~
特别是,国家已经正式宣布,三年内,国内全部出版社改为企业,推到市场自己生存去,没本事的就被淘汰。而且由于出版社的竞争,大家都拼命扩大生产,疯狂招兵买马,而每个单位的干部编制名额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出版社出现大量聘用制编辑,他们不在事业单位的体制中,档案放在人才中心,待遇完全由出版社决定。和企业没有差别。' {0 a: p9 C5 k0 e
这样以来,出版社的编辑就被分为两种,有些是单位编制内的,属于国家干部身份,另一些干的活完全一样,却是合同制的,属于打工一族。如果出版社好一些,这两种编辑的待遇能够基本相同,但我知道有些出版社里差距非常大。
6 z$ C$ N/ x# Y, @$ }1 N9 E0 b所以应聘编辑时一定要问清楚是在编制内的,还是编制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piman 发表于 2008-2-14 17: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25.国内医药领域的知名出版社有哪些?/ }7 L( }  i: J& G: t6 J: c
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出版社不少,但有市场影响的主要是以下这些:人卫、科学、高教、军医、化工、医药科技、中医药、北医、协和、军事医学,再往下还可以数出科普、北京、学苑、金盾、科技文献等。地方出版社也有一些,比如上海科技、江苏科技、广东科技、辽宁科技、天津科技等。
8 a( K; B, E) S" a6 R! I8 D7 g在医学领域,按市场占有率排名,人卫是第一,军医是第二,医药科技和中医药大概是第三。其中人卫的优势非常明显,无论教材还是其他,地位不可动摇。
; S+ T. z- S6 m& w) ^在药学领域,按照市场占有率,人卫还是第一,化工是第二,医药科技是第三。分别大概是30%、25%、6%,加起来已经是60%以上了。6 _$ p9 x2 a: I: z
在生物领域,按市场占有率,科学是第一,高教是第二,化工是第三。分别大概是35%、20%、15%,集中度也非常高。
7 X/ [9 C0 `; G: A) t3 R. V人卫无论声望、资源还是目前的市场占有率,都是医药学出版社中的老大。由于把持着医学教材这一块,所以日子一直非常好过,其年产值约10亿,70%来自教材。虽然人卫是我的对手,但应该说,学医的能到人卫还是不错的。3 `0 G8 w- \+ Z
人民军医出版社在目前的医学市场上大概可以排第二。虽然是部队编制,但其正式编制只有20几人,而目前全社已有160多人,几乎全是招聘人员。和地方出版社几乎没有区别。军医社近年规模增加比较快,产值已经达到1个亿,由于几乎没有教材,所以基本靠市场竞争(人卫除去教材,大概专业书也就2-3亿,与其他社差距不是特别大)。军医社有军队院校和军队医院两大资源,基础应该不错,但管理上可能还要提高。# ~% {, Y: ~. C" r8 f
第三位应该是医药科技出版社。他的优势本来是在药学领域,因为是国家药监局的下属单位,不过医学也做了一些。前段时间因为管理问题,大批骨干流失,出版社产值从最高的7000万下降到3000多万。现在的社长是来自医药报社的王社长,此人口碑不错,但要重振旗鼓还要艰苦努力。- K0 |. ]. p4 `
科学是一家很有特色的出版社,其整体实力应该在国内500多家出版社中居前15位。其生物技术板块占市场30%以上份额,霸主地位无人可及。但与生物紧密相关的医学目前却一直没能立起来,十分可惜。
4 {3 F" O1 N: I' E  O7 M! ?化工社在全国科技出版社中排名第二(第一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以前基本未曾涉足生物、医药领域,在医药圈子里真正有点影响也就是近4-5年的事情,不过上升很快。我2002年刚到社里时,生物、药学这两块还刚起步不久,年产值大概是600万,到今年已经达到4300万了,名次也窜到前三位。化工其实在生物、医药领域传统资源不多,主要是整个出版社的管理水平比较高。所以新闻出版署将每年的全国青年科技编辑培训班就放在我们出版社。而且从明年开始,化工社将不受书号限制,这在全国仅有两家(另一家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也说明其管理规范,是总署信的过的出版社。化工社进入医学领域是从去年才开始,所以现在市场上的影响还比较小。不过医学属于另一个分社,不在我的主业当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piman 发表于 2008-2-14 18: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26.科普图书编辑比专业图书编辑容易吗?
5 E2 h' i, ?" n现在不少出版社都进军科普市场,也经常招聘科普编辑。有人觉得这可能容易,其实恰恰相反。! V2 i3 _" t. _& @% E# m
在如今的出版界生存是比较难的,尤其专业性图书,往往被有实力的国家级专业社瓜分,因此许多出版社都大力发展科普图书,因为低水平的科普书作者好找,门槛低。但实际上,以我的工作经验,做科普比专业书更难,因为你能想到的点子别人早想过了,很难出新,而没有新意的科普书是没有市场的。现在科普书折扣很低,利润很薄,并不容易作好。您觉得许多科普书档次底,就是因为编辑或者出版社不用心的结果。其实看国外的科普书是非常好的,但如今国内很浮躁,难以作好。
9 m! F$ b# G- q* M2 q3 Z做科普编辑要有极强的市场敏感性和极强的创造性,笔头还要相当过硬,并有较高的审美品位,要比较时尚,没有这几条,科普书很难作出味道。同时,科普书要求极强的图书发行能力,如果出版社的发行平台不行,作的再好也很难作大,编辑会非常辛苦。
  S4 z6 W5 `1 R2 ]我的建议是:科普编辑本身是有趣味的,但首先这个人是喜欢思考、喜欢创新的,而且出版社必须有较高的出版品位和强大的发行实力,如果上述几个条件都具备,你就可以考虑这份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piman 发表于 2008-2-14 18: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27.选择出版社的标准是什么?7 _: A4 Q" W5 ?0 t
找工作时,影响因素是很多的,比如为了和对象分在一个城市,为了解决一个户口,为了赶快挣钱,都是很实际的。如果这样分析,那就没有标准了。所以这里的前提是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比较出版社。- k- M- l/ X9 E( u& n6 a5 P% @
由于出版是周期长,环节多,所以必须考虑出版社对你工作的支撑力度。因此,大型的出版社、已经在市场上建立了巨大影响的出版社是当然的首选,在这样的单位,其他部门是可靠的,你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就有得到回报的可能。而在影响小的出版社,你即使很努力,由于其他环节的支持不稳定,也可能使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L2 U/ x8 s# Y. U$ o9 {, v4 ^# u
第二,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这包括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人文环境比较好,大家心情愉快,能相互合作。编辑是脑力劳动,心情好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如果大家有相互交流的氛围,而不是简单的激烈竞争,那对于新人显然有利。二是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因为如果一个单位中已经有人和你是相同的专业,甚至就是你的师兄师姐,那你自己的空间无疑就被压缩了。有些人觉得有师兄师姐照顾,会方便一些,其实正好相反。你熟悉的老师人家全熟悉,又比你资格老,哪还有你的机会,这样你起步的时候,母校的资源几乎没有,肯定更辛苦。
% @, |* R) f* A6 _# g  @第三,单位的领导是稳定的。在中国,领导是决定一个单位兴衰的关键,如果单位领导总在变化之中,内部必定混乱,工作一定有大量内耗,该做的事做不了,不该出的事接二连三,那你肯定会受影响。编辑工作的效益要到几年后才能拿到,如果单位不稳定,到时候就可能白忙一场,这与其他行业的单位有较大差别。别的行业发现单位苗头不对可以立刻跳槽,编辑就惨了,因为你已经辛苦了好几年,正要开始收获,这时你要走,前面几年可就白干了。所以为了减少这种风险,最好是找一家内部稳定的出版社。
7 `  G8 T5 s$ I% }  F1 {正常的选择单位时,合同期不应该是最先考虑的问题,重要的是在可以预期的一段时期内,这家单位能帮助您在这一行业中达到何种高度,能使您得到多少竞争资本,以及给您的报酬和您的付出是否相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piman 发表于 2008-2-14 18: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28.应聘出版社前应作哪些准备?
  o* ?  `8 _, \2 K7 I基本的功课相信大家都知道:你应该知道这家出版社的历史、市场地位、品牌特点、目前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说出为什么选择这家出版社而不是其他。要知道他们最著名的产品,已及他们的竞争对手,知道你所要应聘的部门的出版方向。在去出版社之前,连书店都不去一趟,不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不说别的,对自己也是太不负责任了。: I1 P( G, x& R& h1 Q9 {+ x
因为大多数人对编辑工作都比较陌生,所以如果你显得对出版社及其产品非常熟悉,对出版工作不是一无所知,就很容易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 i- M8 e1 J' G  q" w另外,要注意自己的表现,不能太闷,那样对方会认为你缺乏沟通能力,不适合做编辑,但也决不要使劲的表现自己,对方会觉得你很浮躁,不谦虚,这种人怎么可能赢得作者的好感呢。较好的做法是展示你的理解能力,就是无论对方提到什么,都能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跟上思路,谈出自己的意见。从容一点,轻松一点,大概是最好的。: ~; Y# X7 {+ U1 C5 x! `  q4 J
至于其他的准备我看也没法准备,不论考你的写作还是专业熟悉程度,都不是能准备出来的。
, y6 K( i& S  q% ~+ c9 y" B, d通常来说,思维敏捷、开朗外向比较受欢迎,同时注重细节、礼貌周到也能加分。7 y# [" n) X/ ^! m$ V
当然各个出版社的要求不同,或者这时恰好他们就想要一个能吃苦干重活的,那咱就没办法了,我说的是通常情况。大家如果按上面的方法作了但没有通过,可不要赖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piman 发表于 2008-2-14 18: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29.阅读编辑出版方面图书对应聘编辑有用吗?! Y) K4 f- p  q9 N( q
有的战友问,在面试前学习有关出版方面的图书有没有用,我的意见当然比一窍不通有用。但如果你看的是编辑概论之类,那你的收获都是面上的,一到具体的问题就答不上来。至于编辑规范等业务上的,人家肯定不考,因为这些都要上班之后从头学的。
: ~% Y( v8 `+ Q8 W+ @我以为,如果你把上面的帖子都仔细看了,应付一般的场面应该没问题了,至少到现在,我还没有见过一个应聘者能了解上面这么多的信息。
+ f; I4 E7 t( ^如果你时间比较多,而且确实很想争取这份工作,我可以推荐一本书,叫做《我是编辑高手》,是一本翻译书,印象中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橘红色的封面,不太厚,也不太贵。虽然是国外编辑的角度,但理念是一样的。对于编辑来说,是值得一看的。对于应聘的人员,只要看个大概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8-20 19:01 , Processed in 0.083730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