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ane_100403

[博士入学] 华西2014年流行病学博士入学考试真题希望各位踊跃答题

[复制链接]
jun2015 发表于 2015-11-9 14:59:53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华西流病考博真题有人愿意回答莫?: 1.试从通径分析角度分析混杂因素的机制,并同时要求作图表达。 2.归因危险度和人群危险度的计算关系及各其意义。 3.简述从传统流行病学到现代流行病学再到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un2015 发表于 2015-11-9 15:00:06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华西流病考博真题有人愿意回答莫?: 1.试从通径分析角度分析混杂因素的机制,并同时要求作图表达。 2.归因危险度和人群危险度的计算关系及各其意义。 3.简述从传统流行病学到现代流行病学再到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un2015 发表于 2015-11-9 15:09:52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华西流病考博真题谁能解答?: 1.试从通径分析角度分析混杂因素的机制,并同时要求作图表达。 2.归因危险度和人群危险度的计算关系及各其意义。 3.简述从传统流行病学到现代流行病学再到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nqihao111 发表于 2015-11-13 22: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加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经纬102 发表于 2016-2-14 19: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1.病死率和死亡率受哪些频率指标的影响?它们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有何不同?8 e) p. b: G: ?2 L9 v% O$ ?5 c* m: [! b) V* |/ N
病死率和死亡率受的发病率的影响,病死率高且发病率也高时则疾病的死亡率会高。$ L9 C9 U8 B( G9 N% o
. U% i; P% W/ d' Q$ }; k% [/ m; P病死率用于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价不同医院的防治水平(需要注意医院间的可比性)。& }; Q/ A, C" \: q) a/ ^; b3 ~# D  C" U- H' u
死亡率反映了人群因为该病死亡的概率。某些死亡专率可用于评价当地卫生、经济水平。( P* J: |7 B! I( N/ {7 U! u' W" O- o0 Q3 T$ [2 M
8 p& R7 [1 T3 `5 d+ O
2.在病因推断中,“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和“研究设计的因果论证强度”三者间有何联系?' X9 T$ w- a4 K' O* h: Q2 @5 J& I/ w
关联可重复性反映了不同研究者在不同地区开展的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关联的合理性说明研究结论与现有知识一致,符合疾病的自然规律;研究设计的因果论证强度从时间先后,偏倚的控制方面说明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成立。三者从不同角度相互支持,使病因的关联更为可信。" g6 q1 l6 w5 Y7 j6 m- `* ]+ G# p$ N& ~/ |2 I" t) Z0 Q# p6 J
3.如何理解“混杂因素不是研究因素与结局的中间变量”这句话?% a5 Q' f. K  }
这句话说明了混杂因素识别的一种方法,混杂因素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它独立于研究因素。混杂因素可以通过匹配控制,如果是因素与疾病的中间变量,匹配中间变量,则会是疾病与因素的关联发生误差。如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的关系研究,肝硬化是肝炎到肝癌的中间变量,肝硬化则不能是混杂因素。如果肝硬化被匹配了,肝癌和乙肝病毒感染的关联会出现偏倚。3 C1 s. G/ }8 H( ~; d6 z
- W2 E% W, \# W  S7 q1 H- \/ e+ w- ~, q
4.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统计分析上有何异同?& T, D% P! y3 d0 q% s9 x0 D# G- H( ^( X4 r! I
相同点:两种研究分析都会用到关联强度,说明因素与疾病的联系。3 R: K, o. t! y( j% `8 e
不同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优势比替代相对危险度;病例对照研究多会用分层分析,匹配等方法;而队列研究则会采用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等指标。' g6 P' C2 X% g  B
# [+ E( q- f: }0 \& D0 T% g5 k5.从疾病预防控制效果角度来看,我们应选择哪些传染病进行疫苗开发?! R) i0 l0 U- D( V' {3 V9 y) q* f# q6 ~' D5 w
疾病的预防控制效果是指对人群中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中个人群的健康水平。所以应选择患病率高的疾病预防控制。如:结核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D+ _* r$ n% K4 t, ^-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8 00:12 , Processed in 0.05761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