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ob

[会议培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成功策略系列谈

[复制链接]
huanyan 发表于 2009-3-30 17: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呈现出那么精彩的讲解给大家,但是我们还得不断努力学习,有了您的理论指导我们会进步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fan 发表于 2009-3-30 2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计---好马须要配好鞍(三)
无疑,好的参考文献就会和立题依据一样组成一副最瑰丽的图案,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种理论,我们摘引了登刊在《南方都市报》上的一则新闻(原谅我,不是我偷懒,实在是网络光出问题),我们用这则新闻来比喻好的参考文献的价值。
在新闻里,文字就像是立题依据,无论写的多感人,我们都很难体会,但看到那副图后,你才真的会非常感动。
这副图就相当于核心文献,最打动你的第一视觉!我们看一份标书,评价其好坏和是否有价值,不用看立体依据,真的瞟一眼参考文献,如果我们能准确地判断出核心文献来,我们其实真的就知道了这份标书是不是有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fan 发表于 2009-3-30 21: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ngfan 于 2009-3-30 21:15 编辑

谢谢版主,我看看能不能再把剩下的那部分补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fan 发表于 2009-3-30 21: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ngfan 于 2009-3-31 01:30 编辑

第七计---好马须要配好鞍(四)
不知我这样说对不对,一份好的立题依据引用的文献在核心文献、外延文献、支持文献和垃圾文献之间合适的比例应该为30%:50%:15%:5%,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笔者长期研究的“科研成果”,通常比较理想的参考文献数量不低于25篇,太少让人看起来觉得论证不充分;但不宜超过40篇,太多感觉有些堆砌,因此最好介于25~40篇之间,当然也不是太绝对。
按照这个比例进行推算,核心文献应该不低于7篇,外延文献为13-15篇,支持文献在5篇左右,垃圾文献则应该尽量压缩,当然也不是说不用,有时候垃圾文献也是非常有吸引评委眼球的效果,所以垃圾文献在必要的时候也是需要的,但最好不要超过3篇。现分析如下:
核心文献通常是对过去国内外研究的review, 通常的要求是高IF,引用率较高,如果你研究的是热点,有充分自信的话,最好在立题依据中进行文献的标示。但你是那种明不见经传的小字辈,建议不要选用当前的研究大热点的课题,最好是研究热点中的冷点,体现在核心参考文献中的表现就是相对少的nature、scicence、cell的应用率,引用这类期刊文献也基本上是往年的,但你引用文献不乏你这个学科领域最高期刊的当年文献;如果你选题属于冷点中的热点,文献通常会表现为较少高IF文献,但引用高IF文献通常为当年文献,而且期刊IF应用呈现为梯度,从高IF到相对低的IF期刊,相对分布合理。我们最好在写完我们的标书后对我们的参考文献中的核心文献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评价自己选题的竞争力。
我们这儿推荐一个公式,即用15%Σ(IF/n)/Σ(IF/n)来计算你选题的竞争力,公式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总结提出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分子表示在你申请的学科领域中top15%影响力期刊中引用文献的IF*n的和,IF为期刊的影响因子,n表示的是年代因子,当年的为1,当年的上一年为2,依次类推,如果这个值超过50%,表示这个选题面临较强的竞争,若低于15%,竞争不强,但可能也没戏;我对本人中标的标书进行计算,基本上介于25~40%之间。
这个公式非常有用,在外延文献中计算的是我们选题的创新性,支持文献中计算的是我们的可行性。采用全部文献进行计算则可以算出在同等文字表述水平、同等研究基础的标书中,我们标书的中标率,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评价标准。
我们将在下一次中介绍如何引用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fan 发表于 2009-3-31 0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计---好马须要配好鞍(五)
我们通过文献来计算竞争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这可以作为对我们标书的自我评价。但必须指出,很多人在写标书的时候,虽然引用了中文文献,但常常把这一点忽略掉,在我们正式开始计算的时候,也须要把这部分计算进去,影响因子可以参照国内发布的期刊IF。
有了评价公式,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立题依据进行一个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就有了改进我们标书不足的着力点,是我们标书写的可能偏颇,还是创新性不足,或者不具备可行性(这里主要指的是你的思想)。通过加强和弥补,就有可能将我们的立题依据写的丰满和完善。
同样,我们根据我们以上的公式,可以大致将我们的立体依据分为三部分,分别对应于三类文献,一部分是近一年来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对应于外延文献的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第三部分是对应于支持文献的可行性论证。那么这三部分引用的文献也同样需要进行精心的雕琢和修饰,必须指出的是,最后显现在你标书正文中的标书是明显经过润饰的,和原始的引用文献可能存在一定距离,这种距离表现在:
一. 原始文献包含的数目更多,更广泛,但表现文献更具有代表性和吸引评委眼球的功能。
二. 你写的这篇标书的灵感最主要的是来自于原始文献,但表现文献显得更“冠冕堂皇”,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佐证你立体依据的“完备、可行和可信”。
三. 原始文献相对表现集中,在某个领域数目更多;而表现文献更具有选择性,特别在交叉领域表现更为明显。
如果明白以上的不同,也就很自然地了解如何在原始文献中挑选表现文献了;如果了解我们提出公式的含义,也就会很有技巧性地塞入垃圾文献了。
可能有人会说,评委通常不注意参考文献的,我也有同感。但别忘了,你只要选择好参考文献,其实你就对立题依据的书写“胸有成竹”了。
呵呵,原来深意在此!那么我们接下来将正式进入本成功策略系列谈的最核心部分---立体依据的书写。
第八计----------谁敢横刀立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fan 发表于 2009-3-31 01: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计----------谁敢横刀立马
正如诸位知道的那样,06年资金申请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 资金批准额度拉开幅度大,凡是有较好基础的通常给的金额比较大。
2. 青年基金申请成功率高,但金额相对比较小。
3. 那些具有较好滚动发展项目的容易受到支持。
为了应付这些新出现的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我们的思路,跟着形势走,永远没错。
但如何选题,尽管很重要,却并不是令每一个人都头痛的问题,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是老油条了,在申请基金这条锅里滚打摸爬已经有些许年限了,大家对申请什么都已经心里有数了。
我知道大家都很关注怎样写才能成功,其实概括一句话,就是,“太热的太难成功,太冷的太不容易成功;热中选冷的有戏,冷中选热的有门”。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大家去评说。
本人最近身体不太好,腰痛,可能需要住院作手术。这个凝聚我心血的帖子看来在07年申请基金到来之际只能为大家提供这么多的帮助了,不过,3月份后,我将继续书写,直到完全地完成这份成功策略系列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engfan 发表于 2009-3-31 01: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将版主还没有转载过来余下的一部分从丁香园中都给转过来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8-11 21:39 , Processed in 0.055045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