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卫人 首页 疾控中心 查看内容

四川133人服预防药后起不良反应 1名儿童死亡

2010-7-16 21:47| 发布者: epiman| 查看: 2265| 评论: 18

摘要: 7月12日,四川省内江市发生一起因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内江预防性服药不良反应事件已收治133人,1人死亡,出院28人。 当日一名3岁女童服药不到两小时即不治身亡,7月15日,内江卫生局发布简报,此次事件中死 ...
7月12日,四川省内江市发生一起因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内江预防性服药不良反应事件已收治133人,1人死亡,出院28人。
当日一名3岁女童服药不到两小时即不治身亡,7月15日,内江卫生局发布简报,此次事件中死难的3岁女童孟雨珊体重不足20公斤,她服用的预防药物超正常量6倍。负责发药的卫生部门人员或面临追责。



新华网成都7月14日电(记者党文伯 谢佼)记者14日在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内江预防性服药不良反应事件已收治133人,1人死亡,出院28人。截至记者23时发稿时,仍有2名病重患者,但均已脱离吸氧。

记者在内江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部看到,医院过道内有限空间内已布满病床,患者病情稳定,病重的成年患者已脱离吸氧。

内江市委市政府快速反应,先期进行了有效处置。四川省卫生行政部门已于13日凌晨派出专家紧急赶赴内江,连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制定医疗救治方案,全力开展救治。省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已派员前往内江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内江市委书记唐利民、市长刘成鸣指示:全力救治病人,尽快查明原因,快速妥善做好善后工作。目前事件原因尚在调查当中。

12日下午,内江市东兴区椑南乡麻湾村为预防疟疾进行预防性服药后,部分村民陆续发生不良反应。

四川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死者系1名儿童

7月12日下午,市、区疾控中心和椑南乡卫生院工作人员组织曾与患者接触的麻湾村村民共143人进行预防性服药。药物尚未分发完时,其中一名先行服药的儿童孟雨珊出现头痛、脸色苍白、无力等症状,椑南乡卫生院对其进行紧急处置后,立即送至椑木医院抢救,最终因抢救无效于12日20时左右死亡

http://v.ku6.com/show/JQ0Qs6tEGPo2v4SL.html

http://news.163.com/10/0716/02/6BMBSQN40001124J_2.html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虫预防控制研究所副所长肖宁。

这个孩子是因为药物过量引起死亡的

记者:村民们普遍服药后的反应:呕吐、头晕、恶心,这只是“不良反应”?

肖宁:发放的磷酸氯喹片和磷酸伯氨喹片是两种常用的抗疟药,在国内已经使用了几十年,按照临床统计,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是90%。

记者:现在对死亡小孩的调查有没有结果?

肖宁:通过国家级专家和省级专家的联合调查情况来看,这个孩子是因为药物过量引起死亡。我们目前没有掌握孩子有基础性疾病的证据,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记者:仅仅“药物过量”就会导致死亡这么严重的后果吗?

肖宁:当然,如果药物剂量(不当)的话可能会出现死亡,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几种:一是儿童敏感性本身就比较强,还有药物本身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两种原因结合起来会出现一些死亡的情况。通过国家级专家和省级专家的联合调查情况来看,这个孩子是因为药物过量引起死亡的。

发药人有资质,应该知道该发多大的量

记者:作为发放这个药品的人,难道不知道原本应该发多大的量吗?

肖宁:他应该知道,因为他是有资质的,这个应该是个失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发药的过程中,他忽略了这点。不过,最开始给12个儿童发药后,这些孩子说自己有不良反应,他们发现问题后,给后面儿童的发药量就减少了。

记者:发药的人是市疾控中心的还是当地卫生院的?

肖宁:具体发放的人,据我们了解是2个人,一个是乡医院的负责人,还有一个是乡医院的防保员。

记者:他们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吗?

肖宁:我相信他们应该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儿童最多服用了4片,最坏可能是死亡

记者:这两种药在用于治疗和预防时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的分别是什么量?

肖宁:治疗用量要大一些,预防要小一些,特殊情况下治疗和预防可以等量。治疗性用药首剂是600毫克,预防性用药是1半,300毫克,这是成人。儿童要根据他的公斤体重进行计算,治疗是每公斤体重一般对应8毫克到10毫克,一片磷酸氯喹片是0.155克。

儿童用药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递减,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作为任何一个有资质的临床医生,应该知道这是最起码的原则,成人剂量和儿童剂量不可能一样的。

记者:当时儿童最多的服用了几片?

肖宁:4片。

记者:服用4片最坏的可能是什么?

肖宁:最坏的可能就是因为用药过量而死亡。

记者:这个药本身有问题吗?


肖宁:这个药经过上海药监局和内江市药监局检验,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记者:5月2日已经确诊疟疾,为什么7月12日才采取措施?

肖宁:这个病人前后治疗了几个疗程,5月2日他在椑南乡住了20多天。后来这个病人主要都是在城里头住,包括现在都是在东兴区,城里头不需要做任何预防性服药的,因为城里头不存在疟疾的媒介,所以没有必要对人群进行预防性处理。

记者:现在他治愈了没有?

肖宁:现在病人已经没有症状了,但今天我们还跟病人进行了交流,希望他再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症状没有了,但疗程还没有完。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zuliw 2010-7-15 22:01
偶合,跟抗疟药没关系。一定要坚持。可尸检吗。
引用 lixiaoyu337 2010-7-15 22:51
算是暴发流行吧?得查明原因,为什么楼上说跟抗疟疾药无关呢?
引用 xinfeitaba 2010-7-16 08:37
期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公布!
引用 WWY2009 2010-7-16 22:04
过量了,按体重算的。
那两个发放的人,怎么了……
引用 hixiaoniao 2010-7-17 08:35
关注结果,警示后来人。
引用 zhangyifa 2010-7-17 20:51
不实地调查,没有发言权
引用 z807315 2010-7-17 21:48
悲剧啊。以后必须做好必要的预防啊
引用 csj135 2010-7-18 15:56
所以讲医学行业人士得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性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引用 csj135 2010-7-18 15:57
虽然我们的待遇很低,但是我们承担的风险是绝不可小觑的,生命诚可贵啊
引用 人生如画 2010-7-18 21:17
凡事都不可大意,特别4是干我们这行的,一定要小心谨慎!
引用 yangbcdc 2010-7-19 09:39
说得好!!
引用 君临天下二 2010-7-19 09:42
期待进一步检查,探明原因
引用 youaiguo 2010-7-19 09:54
小心驶的万年船!
引用 shxiaopeng112 2010-7-19 10:01
觉得原因待查,药物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呢,是不是所有服药的人都有不良反应呢。还有哦那两种药的不良反应达90%?不可思议哦
引用 macerlong 2010-7-19 12:26
关注中。。。。。
引用 jinju2007 2010-7-20 14:15
生命岂可儿戏?太没有责任心了!
引用 845132523 2010-7-23 21:23
我现在不怎么相信媒体,但是我也明白我国目前的乡镇卫生院的状况。我个人认为归根结底在于国家的政策。根据流行病学的理论我们知道疾病都会存在,只要是散发,方能获得持久免疫.
引用 helen.yan 2010-7-30 20:00
我觉得是地方疾控不够重视,发病跟治疗的时间间隔也太久了吧,我觉得发药的人肯定没有资质,要不怎么有这么多人都发过量了,都出现了症状。要不就是药品出问题了。我觉得我们疾控工作虽然没有很多事情,但是平时任何一个工作都要用心去做,要不出问题就是大问题了,预防本来在中国就不受重视,如果在出点预防工作,那以后我们的工作就难做了

查看全部评论(18)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9-18 13:47 , Processed in 0.06426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