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4|回复: 0

[情感] 古老畲乡换新颜

[复制链接]
楼明贤 发表于 2012-10-3 06: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楼明贤 于 2013-1-13 06:45 编辑 + _9 |7 d' m' M' R- C
6 n/ F! n% b- [6 a' c! I4 c: _
                   畲节•畲歌•畲师 8 w- n) G1 w1 ~. q
( E9 L0 K7 i# F9 `! b# K
  畲族起源于东夷,后来南迁至广东潮州凤凰山一带,繁衍生息。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和第二故乡。畲民信仰凤鸟图腾。畲妇戴的凤冠就是凤鸟图腾的遗迹。《凤凰山》长歌,反映了畲族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印迹。《传师学师》中也有迁徙路线的记载。古老的畲民散居在闽、浙、粤、赣、皖等省的山区、半山区里。盘、蓝、雷、钟四姓族共有68万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是浙江畲族的发祥地。全国有37个畲族乡镇。浙江有18个畲族乡镇。畲民们与汉人杂居,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
/ Q6 Y; F# R0 M, J  V: z$ F/ Z: C: h4 M& w% k0 ~6 u- C9 N
  晋朝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理想境界。据考源址在今湖南省桃源县境。宋状元沈晦笔下的“浙南桃花源”是在美丽的松阳县。有趣的是,我们的兄弟民族之一畲族,也有一个“桃花源”,却鲜为人知。有连畲歌叫《封金山》的就唱这件事。他们在崇山峻岭中,经过艰辛的劳动和开发,开荒打猎,重建家园,繁衍后代,休养生息,使之成为茂林修竹,桃林遍地,风光旖旎,令人赏心悦目的远离闹市的一方乐土。这连时政歌共有32条128行,在畲乡广为流传,它是畲民反抗封建压迫,追求幸福自由,向往没有剥削生活的心声,并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蓝图。
8 C1 z, d5 x4 N  Y. b
! ]6 c1 M8 @1 r7 g% ], U) U5 E" ^  但是阶段的压迫,民族的歧视,又使他们不断迁徙,颠沛流离。如唐高宗时代就爆发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畲民起义。时间是在公元712年3月3日。这一天,畲民们载歌载舞,庆祝胜利,以后就形成“三月三”畲族歌节。畲民起义前后经历45年,终被封建统治者所镇压。畲民多么希望有一方乐土,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因此,在清朝中叶,就产生了《封金山》畲歌,以寄托畲民一种美好的愿望。 3 k" X* e( E9 e! g
  X& M% k$ G6 t$ \7 D- Z- |/ ^
  畲民不但勤劳勇敢善良纯朴,而且历来热爱生活,喜爱唱歌。无论是婚丧节庆,还是待客会友,都唱歌、对歌,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后,由于兵燹、民族压迫与苦难而被迫南迁。其民歌起源于情歌,与春秋时期的“郑声”、汉晋时代的“乐府”、“子夜歌”和唐宋以来的“竹枝词”、“畲田调”一脉相承。叙事歌、时政歌、劳动歌、小说歌、祭祀礼仪歌与识理斗智歌等,是畲族民歌的发展。畲歌的丰富多采,充分显示畲民的智慧,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 9 B6 {: ?9 U0 Q
: b4 d3 E$ D; y' J% a9 [
  畲歌系畲族的民间文学,传唱内容广泛,可以说无所不歌,俗不离歌。在苦难深重的旧社会,畲民们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漫漫长夜他们唱的是忧愤、抗争之歌。一唱雄鸡天下白,畲民们盼星星、盼月亮,迎来了中国共产 党这个各族人民大救星,使畲民翻身解放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心中有唱不完的欢乐幸福之歌。他们用高亢的歌喉,热情讴歌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高歌畲民在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沐浴下,走上了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畲歌曲曲颂党恩。让我们在畲歌的海洋中撷取一朵朵浪花吧。如《党的恩情比海深》、《山歌唱来别有情》、《赞三中全会》、《党是日头我是花》、《歌唱十五大》、《党的政策暖心房》、《忆伟人》、《千歌万曲向党唱》、《中华崛起在今朝》、《社会主义好》、《庆香港回归》、《民族团结歌》、《开放歌》、《改革歌》、《畲民跟党永向前》、《歌满青山情满怀》、《畲民与党心连心》、《歌唱三月三》等等。大量丰富多采的新歌,在畲乡广为传唱,在三月三歌节上达到高潮。你听,抒情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曲调,让人们经久难忘。嘹亮的歌声萦绕在畲乡上空,余音袅袅,不绝于缕。每届的“桥竹柳新”三月三歌会,宾客用膳时热情的畲家主人仨都拿桶盘,口唱敬酒歌,歌词大意是欢迎远方来的客人,多吃酒菜。客人们纷纷以红包为赠。会堂内灯火辉煌,一排排,一对对男女歌手拉开架势摆歌台,一唱一回,比睿斗智,通宵达旦。他们出口成歌,此起彼伏,激情昂扬。女歌手唱得清婉嘹亮,男歌手出声高亢雄浑,歌词都“引物连类,委曲譬喻”,“语带双关,纤徐有情”,“自然合韵。”
+ X6 m, X- @# X* ?& o
& z4 Y, z/ f6 l$ @# h7 d% u1 o  三市县之间早有联系。在明朝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庆元人叶宗留领导矿工起义死后,其部下丽水人叶希八、宣平(武义县)人陶得义又率部攻占遂昌,并发动遂昌矿工和松阳板桥鹞子岩(老鹰岩)银矿矿工于1448年围攻处州城(丽水市),后退守在老竹和柳城一带,至1455年才被官府镇压。有连叫《老鹰岩》的畲族叙事长歌就唱这件事。解放前,原松阳县县长祝更生率部起义后把驻地迁至板桥,后到丽新马村与丽水的起义队伍会师,召开庆功大会,成立丽、松、宣、遂游击队,建立跨县根据地。建国后,“浙东义勇纵队”股匪1300余人窜聚丽新黄弄村,当地土匪组织“忠义救国军”更加嚣张,竞在丽新畎岸村挂出“丽、松、宣联络站”的牌子,活动猖獗。当时,丽水、松阳、宣平三县武装大队即联合行动,毗邻乡镇人民紧密配合,同仇敌忾,英勇杀敌。于1949年11月全歼顽匪,捍卫了革命政权,确保了老区人民的平安幸福生活,高奏了一曲三县畲、汉人民团结抗敌的凯歌。如今,“新桥竹柳”四个民族乡镇之间互通信息,开展治安联防、经济开发等合作,成效显著。现在,这些年轻有为的畲乡领导们目光远大,保留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把改革致富奔小康之路推向深入。据悉,宝岛台湾也有从大陆迁移过去的畲族人。畲族同胞们盼望着两岸早日统一,这样的话,我们诚请台湾畲胞前来参加三月三畲族歌会活动,以促进两岸畲民的民间文化交流,以增进两岸畲胞的友谊,友谊天长地久。 8 t# o' E  R5 e8 w
: P& x6 `; I5 k  k* Y
  我在板桥畲乡歌会上邂逅已从松阳县民族中学退休的雷陈鸣老师。他作为畲族子民,关注畲乡文化建设。他看到一些报刊关于对畲族历史文化报道有误。于是,他感到有责任站出来致力于畲族文化“打假”行动,以正本清源,还畲族本来面目。他对三月三歌会情有独钟,倾注了大量心血,创作了不少歌词,供歌手们传唱。在此,我对他即兴采访。他总结说:“综观歌会深受畲乡人民欢迎的秘密,就是因它是政府牵头,各方支持,民间参与,以弘扬畲族传统文化为主体又具有多功能载体的形式。”他见笔者对畲族文化有浓厚兴趣,连镶边的直襟上衣都穿在身上,眉飞色舞,话题又聊开了。我问道:“雷老师,请你谈谈畲族队伍的建设问题好吗?”他回答说:“好的。畲族民间歌手队伍的组织,要注意以老带新,以扭转畲族艺人结构严重老化的局面。平时要加强学习传统文化,不断创新,采用各种方式培养年轻歌手和舞美人才,不断发现新人,增添新鲜血液。”我又问道:“畲乡歌会重头戏是什么内容?”他的话匣子又说开了:“歌会的重头戏之一是长夜赛歌,是比睿斗智,广泛交流,促进歌会的赛歌评奖,评出优胜歌手和积极工作者,给予奖励,这个做法很好,值得推广,使畲乡歌会更上一层楼。” * k) p# w% y+ W/ L4 z# s/ W% f

9 ~7 n% n- n* ^8 D                   畲乡处处有欢歌 % C+ z; \6 V5 l* j
  , X+ E  H* v! l4 S
  谷雨前夕,山花烂漫,层林尽染。1999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畲族人又迎来了一个传统的节日——三月三。这天上午,我们乘车经过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层峦叠嶂的武义县柳城畲族镇,这里是武义县唯一的畲乡。街上,“宾朋欢聚三月三,歌舞纵情午溪畔”的横幅和彩旗飘飘,大红灯笼高高挂,熙来攘往的畲民披上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涌向镇金穗民族中学大操场,组成一个欢乐的畲乡海洋。
0 f: Y5 f4 g2 M  i: m4 c  K  Q$ C  l( T8 ^: q
  本届三月三畲族歌会由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人民政府主办,来自浙江省、地、县分管民族事务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共计200余人参加。4个乡镇上百名畲族歌手欢聚一堂,引吭高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畲汉群众数千人观看了隆重热烈的开幕式。
4 z( |/ y( J$ L5 m2 @% l, ?% X
+ b1 N6 ~' `9 o  下午1时30分左右,金穗民族中学大操场上挤满了红男绿女。一阵阵鞭炮声响,开幕式开始了。先是奏乐,只见饰有凤凰图案的会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紧接着的是一场由柳城各界群众精心排练制作的广场文艺演出,有传统器乐联奏《欢乐》,有龙腾虎跃的《龙狮舞》,还有一群小朋友表演的《欢乐的畲乡》,煞是好看。高潮戏是曾荣获电视吉尼斯冠军获得者,义乌市后宅高跷表演队骆金宝一行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3 Q8 U  X/ x0 G5 B( _( Y1 {; Y) f. k' q
8 ~  R  w! _2 U5 W3 V8 s
  畲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畲族“三月三”歌节与“食乌饭”之俗并行。1991年,松阳县第二届畲乡歌会发出倡议,丽、松、武三市县毗邻的老竹、柳城、丽新和板桥四个畲族乡镇,每年三月三轮流联办畲乡歌会。于是,一个崭新的“竹柳新桥”三月三畲乡歌会在1994年正式开始,并得到丽水市委、市政府和金华、武义等县(市)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至今已连办六届,而且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特色。 0 d* j, i9 i6 {! V$ c( |( j

: U' f/ c5 j& z! t  晚上,大家驱车来到离柳城镇三四千米路的畲寨白马下村,村会堂、民居和林间广场上,篝火熊熊,是激越的山歌擂台,台上灯火通明,是精彩的畲乡歌舞,周围人头攒动,指点品评,热闹非凡。一对对、一群群身着鲜艳服饰的畲族歌手,女歌手头戴凤冠,身着拦冠衫,男歌手身着镶花边的上衣,他(她)们精神抖擞,拉开架势,与兄弟歌手比睿智,长夜对歌,切磋歌艺,交流思想,以歌会友,增进了解。特别是姑娘、小伙子们,以歌为媒,以歌传情,萌发春意,三月三为他(她)们提供了难得的恋爱场所——爱情的伊甸园。 " r" q* Q: K8 S8 Y, v  n5 [5 v" [

/ `( _" V  z/ B! E" S  欢乐的歌声唱不完,朋友们期待着明年丽新的盛会吧!
9 D& z: D" M4 [! ?8 c! Y
+ \" F9 C, E* v: _& M' V0 t                 山歌唱来别有情
% [/ G" p8 T  s6 O. m' u8 O8 t- t, {/ ^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莺飞草长。1997年4月9日,是畲族传统的“三月三”歌节,那天,由松阳县板桥畲族乡、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丽水市老竹畲族镇和丽新畲族乡联办的“桥竹柳新”畲乡歌会,在板桥乡中心学校隆重举行。来自浙江省民族宗教委、丽水市民族宗教局、武义县和松阳县的领导及三县市统战部、民族宗教局的领导、畲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和热心支持畲乡建设的各界代表共计300余人,济济一堂,与当地千名群众欢度“三月三”畲乡传统歌会。这天下午两点左右,天下着毛毛细雨,人们撑着雨伞观看了开幕式。板桥中学运动场上,畲汉群众挤得水泄不通,沉浸在一片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主席台上,竖幅飘扬,歌手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轮流在台前一字形排开,用畲语畲调引亢高歌《“桥竹柳新”处处歌》,欢迎来参加歌会的贵宾,拉开了歌会的序幕。畲族老师蓝小玉分别用景宁、文成、广东等7个不同地区的唱腔,演唱了《山歌唱来别有情》,令人耳目一新,动听极了。景宁歌手周巧珍,清唱了一曲《畲乡美》,赢得了观众的喝采。
. L( m4 j" y% G$ d: F' k2 R
  x0 G2 e5 S9 l/ i2 K. T0 ~  晚会对唱场地选在畲族村寨金村,会场放在蓝炳花老师家里,中堂灯火辉煌。乡村路上竹筒油灯,似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会餐时的劝酒歌令人难忘。一对对畲族男女歌手,手拿桶盆,放在餐桌上,唱起了劝酒歌,客人们纷纷送红包回赠,使歌会达到高潮,小小的金村沉浸在歌的海洋里。
2 U1 b) A  S, b0 X8 \
& y. c8 k4 T1 h7 T5 l/ s6 D& W% r  畲族起源于东夷,后来南迁至广东潮洲的凤凰山。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和第二故乡,解放前畲族人被人称为“苗族”。195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命名为“畲族”。景宁是浙江畲族的发祥地。板桥乡是松阳县唯一的畲族乡,它与毗邻的象溪、裕溪、雅溪四个乡镇共计有畲族人口6000人左右。畲族有盘、蓝、雷、钟四姓族人,崇拜凤鸟图腾。他们对外交际时讲汉语,内部用畲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支,没有文字,用汉字及少量的自造字、假借字。其民歌是畲族的百科全书,丰富多彩。畲族人热情好客、勤劳刻苦、团结互助,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的新赞歌。
. I( m, b  k, e( @: n4 A& K+ E; x# q) M- M8 l7 ~
“畲军领袖蓝奉高,万兴(雷万兴)威勇逞英豪。 $ E5 A8 ~, a- ?3 U& h: _- e
勤劳勇敢兴传统,歌源把敌气成痨。”
) e( D6 e( w: o! E$ `“阳鸟报春山花开,请到我伲(们)畲乡来。
# z! Y0 x& ^" H  y7 a( D$ E9 T# ^彩虹流云传喜讯,三月三日摆歌台。”
1 D4 G, k3 e" o% k$ q: I“手把伞子迎贵宾,歌句唱来表表心。 6 W5 U$ Z( T* V6 i0 v6 u, z
感谢专家来指导,今哺(今日)相会格外亲。” 1 {$ ~+ i6 d6 {
/ |; l" Q" n6 ]7 b5 o% ?) o
  对歌现场,男女歌手各排一行,周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畲民惯于以歌代言,陈志趣、抒衷情,争巧愚,尚美德,比睿斗智,即兴演唱,此起彼伏。女歌手唱得清婉嘹亮,男歌手出声高亢雄浑,而都“引物连类,语带双关,自然合韵”。 " c  B7 _" W; [+ A

$ W0 K+ n+ Z) W+ M9 ^2 o2 r! c“板桥畲乡是清秀,传统文化得保留。 : X: w( l$ `8 [5 C! @, M
板龙马灯畲乡美,还有狮子滚秀球。”
* B. d# @/ v; b' M“党的政策暖人心,十分感谢众贵宾, 3 u) M& ]1 h( ]- ^
畲汉各族团结紧,四化路上奔前程。” 7 L9 X3 R" H5 B& T
“心想唱歌尽情唱,扶贫工作迎入乡。 ) y$ O& d+ t' f/ t+ y$ m5 i5 U
句句讲的知心话,点起明灯皓朗朗(亮堂堂)。 3 ~# v* z* T9 x  D7 w, H1 @# N
山歌唱来别有声,春风送其到北京。
  \0 E, C" w- X% w* }$ b感谢我党设计师,永远不忘邓小平。” 9 _3 @4 r* V) x( H/ K9 V9 N
“公元一九九七年,华夏同庆喜开颜。 ! g( |6 h. p8 o
百年奇耻今雪洗,香港回归理当然。”
0 D! E# ]9 d' T& X2 j9 c. z' @- }
8 n( T; B% \' Q- Z  解放前,民歌唱的是苦难,迁徙和受压迫。解放后,畲民们在党的民族政策阳光沐浴下,继承勤劳勇敢的传统,劳动之余仍喜爱唱歌。民歌虽来自民间,但其内容却更加丰富多彩。歌是畲族人民的传家宝,是畲民的百科全书。姑娘小伙通过对歌产生爱情,拦路、做表姊、作亲家伯都需唱歌,气氛隆重热烈。 9 h& }  P7 u$ h1 n) X  `
6 ?, b0 O! i3 k: I( t% E, {
  畲乡歌会活动,加强了横向联系,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广交朋友,交流经验,对于发展民族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为各地政府所支持,广大畲民所认可。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畲歌唱了一夜仍唱不完。你听:
6 m, H' G+ b. O4 @2 k  u  ?/ x4 o# ^8 Y& C4 r; n; E. ]- i
“一路红旗一路歌,请您贵宾上位坐。 ' ^5 B) f% J/ I2 U8 R* u
感谢党的领导好,收益年比一年多。” % O1 X9 s' Q1 r8 d. v, [+ K% J% W
“山上毛竹迎风摇,社会主义是金桥。 , e0 B/ E; G0 \+ p% Q: {$ z
永记党的领导好,畲民跟党唔(不)回头。” ) l5 \& a3 A9 t& z( v9 v
' H# a7 X3 i- B, c0 I% z
  他们的歌声,正表达了67万畲族同胞的共同心声。
/ x- C# o- C7 B0 L* m4 k9 c
- @' s4 t8 @; |. o                  三月畲乡歌如潮 , c5 @1 B# r" K
- M$ D9 R# L2 M
  “畲汉欢聚三月三,歌舞纵情东西岩”。一九九八“竹柳新桥”畲族三月三歌会在美丽的东西岩举办。阳春三月,春风拂面,艳阳高照,山欢水笑,畲族人又迎来了一个欢快的节日三月三。三月三是畲族人传统的以歌抒怀的节日,古老的老竹畲族镇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看,大街上的横幅:“老竹畲族镇欢迎您”,显得格外醒目。沙溪畲寨至东西岩风景区公路右侧电线上都悬挂着象征吉祥的红灯笼,煞是好看。“竹柳新桥”畲族三月三举行的歌节已是第5届了,同时也是第二轮歌会的首届。来自丽水市的有关方面领导及浙江省畲族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及热心支持畲乡建设的各界代表共计500余人,欢聚一堂,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5000余名畲汉群众共同欢度这三月三歌节。
7 q! {. g! R7 }, i* o; x# [. D! w# E% V9 T5 |4 c+ n
  会场设在风景秀丽的东西岩脚停车场,广场呈扇形,扇形的东西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流水潺潺。山脚下临时搭建一个台,早上8点左右,早有群众入场等候,人们手里擎着五颜六色的太阳伞,拿着矿泉水,上午10点不到,东西岩会场上,已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畲乡,一路鲜花,一路红旗,一路笑语,一路歌声。
8 ^3 D# Y; ?9 s% @+ n7 D/ G' ?7 V: ]+ e% t; r
  上午10时正,由东道主老竹镇的领导主持了隆重简短的歌会开幕式,地委副书记兼行署专员钟小毛代表地委、行署对歌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接着举行升旗仪式,鞭炮齐鸣,在欢快的《迎宾曲》中,印有凤凰图案的歌会会旗在欢歌笑语中升起。 & V; m* D+ [" d% x, Y3 X" p; s/ a
8 `& H/ K4 K9 _0 I, O! i  W: X
  正午时光,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在主会场观看了祖仗、兰冠衫、凤凰装等畲族文物展览,还看了龙腾虎跃的狮子舞,下午1时30分在水库大坝观看文艺演出《民族团结舞》、《畲乡唱晚》,一首首歌曲在畲乡山峦回荡: 3 v1 w1 @# k# v: R% t) j" r
5 t( I; S! @6 Q- _# `
党的恩情比海深,畲民跟党心连心;
" P8 u4 e4 b& B/ N* v0 I9 ^刀山火海紧跟党,海枯石烂不变心。
! k  N% F7 k- ]( \& F1 V( F% C) B党是日头我是花,阳光雨露勤浇洒;
7 V7 \- {4 \3 K3 K花开十重因日暖,党暖畲乡千万家。 # E* ?& z, u! j9 d
神州天地红旗飘,锦绣江山分外娇; ( z5 K2 k+ R0 G9 E
灿烂前程无限好,中华崛起在今朝。   M4 }+ j2 N( z: ]. S3 ^7 v# S
喜鹊飞来叫喳喳,畲汉团结似一家; 5 a0 R& p* y5 e$ I/ C0 [9 G& I% C
党的民族政策好,全国遍地开红花。   e9 }! |6 M! \# v
…… - t. p2 r; ]4 I$ T+ `0 P: _7 Z
  这次三月三歌会活动还与游览东西岩景区相结合,不仅有歌还有景,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导游小姐还把我们带入西岩洞农户家,观看畲族婚礼。尔后,经过穿心洞,在东明洞外一块平地上欣赏歌伴舞《畲家的歌》及表达畲民祈盼丰收的《丰收舞》: 2 w" k' q# K+ g% d6 I

4 R$ k+ J$ a) a5 G1 _三月阳鸟鸣声响,畲乡节日披盛装; 1 B4 f6 J  K$ ?+ m3 S3 C2 W
东西岩下摆歌会,口唱山歌上歌场。 & i% x  Q1 o9 v/ M6 \
春风吹拂百花香,伴我来到沙溪洋;
: C& x' l% t4 L国泰民安世世盛,心中美似食蜜糖。 8 X9 D9 \  z) N& }$ ]) y* }
春阳明艳高天照,锣鼓喧天红旗飘;   ~6 c: z) B4 Y* L3 p, r
百花盛开当春好,三月畲乡歌如潮。 ; l# f6 G5 X% O4 X' ^) R7 U6 ?$ }
: {- l, h$ t" y6 M
  歌会最精彩的戏要数晚间的篝火晚会,一对对胸中藏有大量民歌的畲族男女歌手,身着民族服饰,来到晒谷场,开始男女对唱,用歌声斗智斗勇,观众喝采阵阵,沉浸在一片民族团结的氛围之中。 6 x! B) u) t, ~" O2 z$ u: l' y2 R  ^
2 F2 S- }% \6 E% U
                  歌满青山情满怀   X7 j4 r$ [# h# O; D; L

/ k1 u; \" R6 Q' F: `5 ^+ T  “阳鸟报春山花开,请到我伲畲乡来。彩虹流云传喜讯,三月三日摆歌台”。二000年4月7日,由丽水市丽新畲族乡、老竹畲族镇、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松阳县板桥畲族乡二地区三县(市)四乡(镇)轮办的第七届月三月三畲族歌会,在丽新畲族族乡丽新中学操场上隆重举行。在“丽新人民欢迎你”的横幅下迎来了浙江省民宗委主任钟小毛,丽水地委委员、丽水市委书记张成祖,丽水地区行署副专员庄志清和地区有关部门、丽水市、松阳县及武义县等有关部门的领导,迎来了浙江省南明旅游学校师生及福建、江西等省的专业工作者,还有各地畲族歌手和数千名畲、汉群众,把人们带进独特的节日气氛中。今日的畲乡,一路鲜花,一路红旗,一路火把,一路欢歌,一路笑语。 & T0 m3 h) Y3 E

* g- Y$ V* Y6 ^8 z                  畲乡春风扑面来 . z3 B* v. \. X+ s$ I  |

+ a/ k7 S) n1 k: @/ L+ H; T) c/ f5 G$ ~. Z  本届歌会会场设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宣平溪畔,丽新畲族中学大操场上。场地不大,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装点得绚丽多彩,主席台右侧,挺立着两根旗杆。主席台左侧竖幅上写着“推陈出新,畲汉同唱世纪新歌”,右侧竖幅上写着“改革开放,友邻共创千年伟业”。主席台两侧彩旗迎风招展。主席台对面的一个大红充气拱形彩红门上双龙戏珠,吉祥如意。彩门上写着“2000‘新桥竹柳’三月三畲族歌会”的字样格外引人注目。操场的四面挂着横幅上写着“龙腾虎跃展畲乡风采,载歌载舞扬民族文化”。“促进畲乡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展示畲乡风情,弘扬民族文化”。该操场容纳几千名群众。上午8点左右,就有群众队伍陆陆续续进场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车行人流拥进会场。群众中,有清早从松阳车站出发一路乘中巴车赶到会场,也有的毗邻乡镇的农民或乘车、或步行赶来了,到了上午10点左右,丽新中学会场上队伍熙熙攘攘,红男绿女,穿着五彩缤纷服饰,成了一个人海,穿梭走动像海上波浪。
) O$ W* u) |8 `) a. K
4 z$ s% v2 t$ n4 i' R+ _  V" X1 G                  畲乡盛会喜空前 ! c$ h8 U( ?* O, _* d
2 c! K$ _; H1 p6 r3 L7 M
  上午10点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顿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幽微的火药香。来宾在主席台上就坐完毕,本届歌会正式开始了。中共丽新畲族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沈建祖主持了开幕式,他宣布大会第一项:“全体起立,奏国歌,升国旗”。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畲乡旗手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接着又奏“新桥竹柳”会歌,升会旗,红色的会旗是由凤凰图案组成的。这具有畲族标帜性质的畲族妇女世代佩戴的凤凰发髻,乃是畲族信仰凤鸟图腾的遗迹。凤凰被誉为百鸟之王、神鸟。会旗显现出畲族特色和歌会的主题,也记载着畲族古老的传说,寄寓着畲民美好的憧憬。还表达着他们自强不息的无畏精神和热爱生活、祈求安宁、向往光明、“丹凤朝阳”的民族共同心态。丽新乡乡长钟金亮用畲语致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本届歌会的举办进一步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乡镇之间的友谊,提高民族地区的知名度,达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省民宗委主任钟小毛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竹柳新桥”三月三歌会举办的积极意义。他说:“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是我们的工作方针。”丽水市委书记张成祖的一席话,更是说到畲乡人民的心坎上。他说:“加快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步伐,大力发展旅游等无烟工业,与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下一届歌会的承办者,是毗邻的松阳县板桥畲族乡,该乡女乡长蓝周花也在大会上作了表态发言。她表示回去后要积极筹备、精心准备,争取把下届歌会办得更好。并且谦虚地说这是来向兄弟畲乡学习取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7 q8 u1 {/ j+ R/ Q1 _' y, X7 W% L3 p4 E& N
                 凤凰腾飞看今朝
: e8 k7 f4 O3 n1 ~7 N. ?, j3 ]8 O* r/ D+ i
  开幕式结束后,东道主为大家精心组织了十场精彩的节目。首先出场的是丽水灵山武校学生们表演的民俗节目“四彩龙舞”,男女两队分别舞着两条栩栩如生的金龙,翩翩起舞,龙腾虎跃,龙年大吉,煞是好看。你看,二龙时而腾挪,时而盘绕,时而飞开,时而抢珠,令观众大饱眼福。浙江少数民族师范学生的表演,则带有浓厚民族风格的民间体育活动“稳凳”,只见一对男学生坐在长板凳上上下下飞旋,有转、翘、摆、蹬为基本动作,演员们像猴子似的迅速地从地上捡起塑料圈准确的投掷到旗杆上,给人以飞动之美。灵山武校表演的“中国功夫”、“威风锣鼓”展示中华武术的精华,那一面大锣鼓敲得响彻云霄,令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接着是浙江少数民族师范学生表演的“花舟”。瞧,一群女生身着绿色紧身衣,婀娜多姿,似水柔情,千姿百态,少女蓬勃向上,魅力无限,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这歌声、音乐声、掌声、鼓声,交织成声声祝福,畲乡您好。在这音乐声中,热情的畲民来到现场打糍粑表演。他们抬上石臼,手拿木槌,把精心制作的糯米粉放进石臼里用力槌打,一会儿功夫就把糍粑打好了,再粘上喷香的芝麻粉。服务小姐盛上一碗碗糍粑分送给来宾和现场的观众品尝。全场轰动,风味独特的新鲜糍粑被观众当场抢吃一空。大家都赞不绝口,这样可口的畲乡风味小吃。 5 t. R' |5 v0 ^( n" N' t
" S$ B, g/ o' Z" e
                 挑战畲乡“吉尼斯” % p5 ^% y& {# t- ?# z+ ~
/ q8 d0 P' I  k
  下午1点30分,在丽新中学操场上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四比赛一展”活动。丽新、板桥、老竹、柳城四个乡镇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片展,内容丰富,表达形式生动巧妙,吸引了大批观众。四赛即:赛力、赛歌、赛巧、赛笔。这四项比赛是历届歌会中所没有的项目,乃本届歌会之首创。第一个项目是畲乡大力士比赛,四个乡镇各选出两名畲族队员,每次二人各挑若干水泥砖走30米称重,以挑得最重者为优胜。场上大力士你争我夺,把水平发挥到极限。结果来自丽新的选手兰海贵以单挑234千克赢得了“畲乡大力士”的称号。第二项比赛是编织彩带。在畲乡,编彩带是衡量畲族姑娘们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你看,畲姑们的巧手编得多快呀,就像那天上的织女编织天锦一样。一条条色彩鲜艳花纹美丽的彩带就摆在评委们的面前,结果又是东道主的蓝留凤快速织带赢得了“畲乡巧手”一等奖。松阳的蓝根女获得巧手织带二等奖。赛歌会为唱畲歌和流行歌曲两个小项。来自老竹的屠工钟其荣把歌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其悦耳动听的歌声赢得了“畲乡歌手”一等奖。书法比赛则要求每人大写一个“龙”字,并到裁判那里抽取一段文字,只见选手们凝神屏气,挥毫泼墨,龙飞凤舞,挥洒自如。武义县柳城的蓝永宁以力透纸背的书法艺术赢得了“畲乡妙笔”一等奖。
- ]2 T3 Z% H: U$ ]
6 E5 `9 ]% J$ Z5 t4 w                   追根溯源话畲歌
0 ~4 x% Z  K, l- _  U! r! J& d) T8 M. p- }- R* Z' d' `
  晚上对歌现场选在离乡政府驻地畎岸1.5千米处的畲寨――咸宜村。村外200米处用松枝搭起了一个彩门,上书“欢迎光临三月三歌会”。公路两侧火把数百盏,灯火通明,指引人们涌向村集体会堂内。宾客用膳时,热情的畲家主人手拿桶盘,口唱敬酒歌。歌词大意是欢迎远方来的客人,多吃酒菜。客人们纷纷以红包回赠。堂内灯火辉煌,一排排,一对对,男女歌手拉开架势摆歌台,一唱一回,男唱女回,比睿斗智,通宵达旦。出口成歌,此起彼伏,激情昂扬。女歌手唱得清婉嘹亮,男歌手出声高亢雄浑,而都“引物连类,委曲譬喻”,“语带双关,纤徐有情”,“自然合韵。”每届都参加歌会的板桥畲族乡后塘村歌手蓝林生只有小学文化,却喜爱唱畲歌,他的山歌多得三天三夜也唱不完。你听,他又唱起来了:“三月三日文化节,祖传一千三百年。兄弟姐妹来相会,有讲有笑乐绕天。”“三月三日最吉祥,高朋贵宾坐满堂。请君多饮畲家酒,民族团结万年昌。”“山上毛竹根底深,畲民全靠党翻身,竹鞭生在泥土内,党的恩情记在心。”畲族人民不但勤劳勇敢,善良纯朴,而且,历来热爱生活,喜爱唱歌。无论是婚丧节庆,还是会友与待客,都唱歌、对歌,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据考证,古老的畲族起源于河南的东夷,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后,由于兵燹、民族压迫与苦难而被迫南迁。其民歌起源于情歌,与春秋时期的“郑声”、汉晋时代的“乐府”、“子夜歌”和隋唐以来的“竹枝词”一脉相承。叙事歌、时政歌、劳动歌、小说歌、祭祀礼仪歌与识理斗智歌等,是畲族民歌的发展。在苦难深重的旧社会,他们唱的是哀怨悲愤之歌。如“畲客历来受苦辛,朝朝代代到如今。官府唔管民死活,生出花样税来征。”“开年大旱田难做,饿死百姓人几多。穷人有苦无定讲,听我唱连《苦旱歌》。”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唱的是造反抗战之歌和革命山歌。如“共产 党,是英明,全心全意为人民。领导百姓打天下,人民解放会翻身。”“中国出个毛泽东,组织红军红又红。生哈人民都拥护,人人都想当红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又创作了大量的新民歌。热情歌颂中国:)民族团结政策好,歌颂畲家新生活。如“社会主义到畲乡,粮菜畜牧油菜香。”“神州大地旌旗飘,社会主义是金桥。唱起山歌劲头大,中华崛起在今朝。”畲族民歌的丰富多彩,充分显示了畲民的智慧,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 ' F* ~0 F7 @, C5 B- l

; ]* L8 \  `7 f/ H' [6 N                  盛会联谊情更浓 9 s1 R. K" Y3 ^% G3 z; W) e, n3 o

  x* A8 U8 a7 d  m# O  三市县之间早有联系。在明朝正统年间(1446年),庆元叶宗留领导矿工起义死后,其部下丽水人叶希八、宣平人陶得义又率部攻占遂昌,并发动遂昌矿工和松阳板桥老鹰岩银矿矿工于1448年围攻处州城(丽水市),后退守在老竹和柳城一带,至1455年才被官府镇压。有连叫《老鹰岩》的畲族叙事长歌就唱这件事。解放前,原松阳县县长祝更生率部起义后,把驻地迁至板桥,后到丽新马村与丽水的起义队伍会师,召开庆功大会,成立丽、松、宣、遂游击队,建立跨县根据地。如今,这些年轻有为的畲乡新一代乡(镇)长们目标远大,保留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把改革致富奔小康之路推向深入。据闻,宝岛台湾也有不少从大陆迁移过去的畲族人。畲族同胞们盼望着两岸早日统一,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邀请台湾畲民前来参加三月三畲族歌会活动,以促进海峡两岸畲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甚至经贸活动。“新桥竹柳”三月三对歌会推陈出新,谱写着畲汉团结、畲乡繁荣又一新篇章。 7 z. z' A& J( r1 M' X' B
, x  i/ _1 m4 |
                 畲乡老师话衷肠
9 P! L# k3 X9 Z) t: D& U3 Z7 x3 z  ~7 Z$ P$ ~' g
  我在歌会上邂逅已从板桥中学退休的现已定居丽水的雷陈鸣老师。他作为畲族子民,关注畲乡文化建设。他看到一些报刊关于对畲族历史文化报道有误。于是,他感到有责任站出来致力于畲族文化“打假”行动,以正本清源,还畲族本来面目。他对三月三歌会情有独钟,倾注了大量心血,创作了不少歌词,供歌手们传唱。在此,我对他即兴采访。他总结说:“综观歌会深受畲乡人民欢迎的秘密,就是因它是政府牵头,各方支持,民间参与,以弘扬畲族传统文化为主体又具有多功能载体的形式。”他见笔者对畲族文化有浓厚兴趣,连镶边的直襟上衣都穿在身上,眉飞色舞,话题又聊开了。我问道:“雷老师,请你谈谈畲族队伍的建设问题好吗?”他回答说:“好的。畲族民间歌手队伍的组织,要注意以老带新,以扭转畲族艺人结构严重老化的局面。平时要加强学习传统文化,不断创新,采用各种方式培养年轻歌手和舞美人才,不断发现新人,增添新鲜血液。”我又问道:“畲乡歌会重头戏是什么内容?”他的话匣子又说开了:“歌会的重头戏之一是长夜赛歌,是比睿斗智,广泛交流,促进歌会的赛歌评奖,评出优胜歌手和积极工作者,给予奖励,这个做法很好,值得推广,使畲乡歌会更上一层楼。” 4 S) q3 R+ P, z  Q
/ x! s. L& D1 w* v; ?) Y6 y2 o
                歌犹未尽情未了
3 m1 O4 Z+ f% @3 i: S3 {3 M+ t, L% c7 H- k; P
  “千歌万曲唱唔尽,唱得阳鸟忘转窠。”晚饭后又在咸宜畲寨集体会堂前燃起篝火,挑灯夜战,对歌了。一旁观看的几位汉族女青年也情不自禁地“哩啊――噜――”学唱起来。热情好客的村民像过节一样,烧出一碗碗美味佳肴,拿出了畲乡特产,拿出了自酿的老酒,喜气洋洋,盛情款待歌手与来宾。畲歌唱了一夜仍唱不完。你听:“出来应,水来和,改革开放新歌多。”“千歌万曲唱唔尽,唱得幸福满山坡。”“搞开放,奔小康,歌潮滚滚似长江。歌声飞人京城去,曲曲献给党中央。”他们的歌声,正表达了67万畲族同胞的心声。“三月三”真是畲族人民的大节啊。“百花盛开当春好,三月畲乡歌如潮”。深夜,我告别了革命老区丽新,告别了横贯畎岸宣平溪,告别了咸宜村的父老乡亲。但历史不会忘记这天,这个难忘的畲乡三月三歌会。再见吧,丽新,再见吧,畲乡人民!
& c0 }! C; f: ~1 Q: T
' A6 n2 |# v4 S; R+ r               我的畲族老师雷阵鸣 # x+ Z. U5 K# j+ K" R  N5 o

# `" U) A; s) h1 c  1995年冬,我接受了外地一家文化单位的委托,准备撰写有关畲族婚俗文化的文稿。但我忐忑不安,因为自己对畲族知之甚少。怎么办呢?却此时,浙江松阳板桥畲族乡卫生院长雷根翠为我提供了一重要线索,她的一位亲戚在板桥中学生任教的语文老师雷阵鸣先生精通畲族文化。我决定去拜师学艺。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日,我乘车前往板桥畲乡采风。在雷根翠医师带领下,踏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们来到了一个竹树掩映的畲族山寨——后塘村。雷老师的家是在毛竹山边一幢普通的三间泥瓦房。门口有一个自流水池,水质清澈。雷老师一家热情地招待我。他瘦高的个子,脸色黝黑,一副饱经风霜的脸孔。在他的卧室兼书房里,我看到了两大书架的民族方面内容的书籍,在山乡如此丰富的藏书,确实不多见。雷老师酷爱畲族历史与文化研究,笔耕不辍,发表了不少有关畲族方面的论文,这种刻苦写作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说明来意后,雷老师与我聊起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畲族文化时,竟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尽管只有我这样一个编外学生,他也毫无保留的把畲族文化精华传授给我。那晚,我就住在他家,长夜交谈,无所不谈,不知不觉我也融入到畲乡文化的海洋中去了。从此,我们开始了合作交往,彼此像亲戚一样往来。如今,我如鱼得水的遨游在畲乡文化的海洋中,发表了一些畲族文化内容的小文章,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我们俩也结下了师生情、父子义。我的畲族情结也越结越深,无不得益于雷老师的帮助。记得雷老师的得意门生辛飚曾填词《水调歌头•敬呈恩师雷阵鸣》写得很妙:
6 ?# }& S. I+ U5 k; q; ?4 G. `* w. Z# `0 ^. |
  别后平安否?朝暖骤夕凉。人道老当益壮,华发又何妨。犹记少时二载,若渴如痴案下,得益总难量。园角寻春晚,伫看数蜂忙。违愿事,十八九,自古常。浮禄虚名过眼,是非任平章。莫负诗书满腹,更喜娇孙贤伴,美景最斜阳。绕户桃千树,此际正芬芳。 5 y% c" M, O& O& W& d% ]$ B. R) X1 P
# ^# z& _" x9 I  a
  雷老师,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学术上的论争,他据理力争,评述毫不相让;对于文友师生之交,亲切热情,通体透明;对于平民百姓,他平易近人,助人为乐。他说:“我常感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你对我评价这么高,我是一个也承受不起啊。”
, o0 r4 p& W0 S0 u3 w( I2 p  N: K0 ?2 l4 A9 S1 C0 e( s! ~. M
  从与雷老师的交往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为师之难,任师之荣,拜师之幸,与尊师之必要。
& `# R: z: `, @, ~) d0 {5 m. c4 u. q$ I1 ]# k( x+ I5 y
               畲族桃花源——封金山   1 M. `5 |9 t0 P. ?" h3 U

( S9 ^; T8 E0 o  W  W" P' J. _  晋朝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理想境界。据考源址在今湖南省桃源县境。宋状元沈晦笔下的“浙南桃花源”是在美丽的松阳县。有趣的是,我们的兄弟民族之一畲族,也有一个“桃花源”,却鲜为人知。有连畲歌叫《封金山》的就唱这件事。畲族起源于东夷,散居于河洛一带。后来由于战乱和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被迫南迁到闽、粤、赣三省交界一带山区,所以人称广东潮州凤凰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和发祥地。他们在崇山峻岭中,经过艰辛的劳动和开发,开荒打猎,重建家园,繁衍后代,休养生息,使之成为茂林修竹,桃林遍地,风光旖旎,令人赏心悦目的远离闹市的一方乐土。这连时政歌共有32条128行,在畲乡广为流传,它是畲民反抗封建压迫,追求幸福自由,向往没有剥削生活的心声,并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蓝图。
# K" t3 C% D6 W' B+ T' y; S& S0 D6 {9 k$ p* |) E. s% K: E' S
  但是阶段的压迫,民族的歧视,又使他们不断迁徙,颠沛流离。如唐高宗时代即派侩子手陈政、陈元光父子等上山围剿畲军,企图扼杀畲民起义,终于爆发了以雷万兴、蓝奉高二位卓越的起义将领为首的畲民起义。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抗争,于公元712年3月3日这一天大败唐军,主帅陈元光被蓝奉高刺死,真是大快人心。畲民们载歌载舞,庆祝三月三日军事上的胜利,以后就形成“三月三”畲族歌节。畲民起义前后经历45年,终被封建统治者所镇压。畲民多么希望有一方乐土,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因此,在清朝中叶,就产生了《封金山》畲歌,以寄托畲民一种美好的愿望。你看:“封金山上好田场,三万七千串心洋。新开田地无粮纳,冬来收转谷满仓。封金山上树木长,杉树杂树满山藏。山水地盘十分好,年长月久采不光。封金山上好世界,蓝雷钟姓人丁齐。住落封金开田地,旺出子孙有大细。” $ \6 `5 a) G; ?) n9 ~6 G

" {2 l! C2 V' n6 c: T3 N$ ]% A+ n  虽然多次的畲民起义终因寡不敌众都失败了。畲民们四散奔逃,形成了现在分布闽、粤、赣、浙、皖、黔、湘各地的格局。但是,勤劳勇敢的畲民仍然坚定不移,相信黑暗的社会终将为光明所代替。他们信仰凤鸟图腾,现在我们见到畲族妇女世代佩戴的凤冠,就是凤鸟图腾的遗迹。“三月三”记载着畲族古老的传说,寄寓着畲民美好的憧憬,吉祥的凤凰飞过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只有社会主义的今天,迎来了畲民洋溢着幸福和欢乐的笑脸。畲民们在党的民族政策沐浴下,才真正过上了“世外桃源”式的美好生活。
3 j4 U! g/ U! C9 x1 F) j  E! ?) L# v; R1 v( r
  “共产 党,得人心,畲民翻身当主人。光芒万丈照天下,好似黑夜照明灯。党的恩情比海深,畲民跟党心连心。刀山火海不动摇,海枯石烂不变心。”这是在“竹柳新桥”三月三畲乡歌会上一位畲族歌手唱的畲歌,道出了畲民歌颂中国共产 党英明领导的心声。古老的畲族人民散居在我国南方闽、浙、粤、赣、皖等省的山区、半山区里。盘、蓝、雷、钟四姓族人共67万余。畲族的历史悠久,起源于东夷,后来南迁至广东潮州凤凰山一带,繁衍生息,所以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和第二故乡。他们信仰凤鸟图腾,至今畲族妇女们戴的凤冠乃是凤鸟图腾的遗迹。《凤凰山》长歌,反映了畲族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印迹。《传师学师》中也有迁徙路线的记载。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浙江畲族的发祥地,全国有37个畲族乡镇。板桥是松阳唯一的畲族乡,它与毗邻的靖居、雅溪等乡镇共计有畲族人口6375人。他们与汉族交错杂居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畲民勤劳勇敢善良纯朴。他们热爱生活,喜爱唱歌,以歌抒情,比睿斗智,消遣娱乐,无所不有,歌是畲民的传家宝,又是他们的“百科全书”。 4 x: Z- X8 d5 C8 Q( H7 B
' A. c1 `) A* }$ F, ?
  畲歌系畲民的民间口头文学,传唱内容广泛,可以说无所不歌,俗不离歌。但是在苦难深重的旧社会,畲民们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不得翻身,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漫漫长夜他们唱的是忧愤、抗争之歌。一唱雄鸡天下白,畲民们盼星星、盼月亮,迎来了:)这个各族人民大救星,使善良的畲民翻身解放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心中有唱不完的欢乐幸福之歌。他们用高亢的歌喉,热情讴歌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高歌畲民在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沐浴下,走上了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欢庆港澳回归……畲歌曲曲颂党恩。让我们在畲歌的海洋中撷取一朵朵浪花吧。如《党的恩情比海深》、《山歌唱来别有情》、《赞三中全会》、《党是日头我是花》、《歌唱十五大》、《党的政策暖心房》、《忆伟人》、《千歌万曲向党唱》、《中华崛起在今朝》、《社会主义好》、《庆香港回归》、《民族团结歌》、《开放歌》、《改革歌》、《畲民跟党永向前》、《歌满青山情满怀》、《畲民与党心连心》、《歌唱三月三》等等。大量丰富多采的新歌,在畲乡广为传唱,在三月三歌节上达到高潮。你听,抒情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曲调,让人们经久难忘。嘹亮的歌声萦绕在畲乡上空,余音袅袅,不绝于缕。这民族风情浓郁的畲乡,人们怎能忘怀?
7 U0 d) T3 \1 @: V% K; P7 \  g+ |2 B% {6 ^) p
                   畲寨漫步   ' n- ]: A1 |2 w

+ z9 m& U1 G! T( Y' B, S& ~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九日,我走进板桥畲乡,兴致勃勃地来到后塘畲寨。这是个浙南寻常的村寨,座落在山弯一个小盆地里,周围是大片的松树林、毛竹林,尤其是村后的三片大松林,老远就引人注目。村里泥墙灰瓦,错落有致。远看青山连绵,层峦叠嶂。近看山路弯弯,屋舍俨然,民风淳朴,犹如一幅浓装淡抹的山水画。当地畲民面慈友善,我遂放心往前走。
8 e2 T. D% ^! I; t7 d/ a- v7 u& [( R- P6 B1 p
  我曾查阅新版《松阳地名志》“后塘村”条目云:“82户,364人,其中汉族3人,余均畲族。村在山后水塘边,故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0.8公里。”它是与大凸、靛青弄、枝树坳和黄碧岗四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的。我到村支书雷俊法处,他正在家带孙女,儿女们均在外地工作、打工,家里只剩下他们爷孙仨。聊起家常,使我了解村里不少人事的变迁。后来他提到自己说:“当了二十几年村干部,畲民生活还是无起色,甚感惭愧。”我安慰他说:“你已经尽心尽力,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不要太为难自己了。” ; T& R! i# {% |5 U" E
8 E' S% h0 @! Y  g0 s, N, p" b
  这畲乡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可他们祖先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翻山越岭、历尽艰辛,好不容易才到此落脚。他们祖辈留传下来的宗族、亲房观念颇深。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建立家园,繁衍子孙,生生世世,经受了无数的风雨。他们平日的穿戴已与汉族无异,若不深入了解,诚然不知。 ; p: {1 l1 b6 j1 D# K# k- G
: w5 P& D6 s; j6 N* v* D- K+ U/ }
  畲族文化的传播者雷阵鸣先生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古老的畲族衍生于中原华夏热土,源远流长。蓝、雷、钟各姓畲民乃畲族的分支,绵绵窳迭,有稽可查。他们崇拜凤鸟图腾,其妇女所戴的凤冠头饰即此图腾标帜的遗迹。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而较早地南迁到闽、粤、赣交界一带繁衍生息。雷姓一支始于雷公之后,出自方雷氏部落,后以国为氏,单姓雷。清初,后塘雷姓始祖德龙公始居后塘之时,曾备受地霸搔扰之苦,多亏板桥周姓汉族同仁和丽水丽新等处畲民鼎力相助,才得以立足安家拓荒立业。 0 z7 ?3 j" [7 Z" X! h  g

' I; I9 {4 {' y* K, h; e0 @) B% I" M如今发展成为板桥畲乡最大的纯畲族村居住。在党的民族政策沐浴下,参任工、商、政、教、医等业后代日多,村民安居乐业,文明之风吹进畲乡,曾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文明村。”
1 t: W3 C& a% X2 Z: g) O7 S1 I2 l
# }2 C  V( T5 t( a3 b8 J+ T7 ^  如今姑娘小伙们不安分于深居山坞之中,大多外出闯世界,增长见识,更新观念。他们付出了才智和勤劳,换回的是知识和财富。今日畲乡,已不能与往昔同日而语了。 ! Q$ m  o" i0 C" z! |

- m5 G0 C/ k# ]# d% Y  畲民历来不排除族外婚,如畲族的吴、李等姓,就是族外婚的明证之一。但因经济条件关系,多为族内婚,也有小伙子从毗邻县、乡来赘婿的。因为他们语言相通,风俗相同,亲热有加。我见到一位丽水入赘靛青弄的,即畲族民歌手蓝林生。我一到蓝林生家,一股茶香便扑鼻而来。只见大厅里放着许多刚采回来的新茶。老蓝的民歌唱得多又好,是远近闻名的“歌先生”。我与他在“竹柳新桥”三月三畲歌会上见过多次。领略到他那美妙动听的歌声。他的爱人也会唱山歌,他的大哥还抄录、创作了不少歌词,拿出来给我看。啊,这真是一个山歌之家。 & M6 w5 t, Z, b( v

$ q' A3 C7 o/ b% i$ b  中午时分,阳光照耀畲乡,后塘古寨呈现一派古典的神韵。我告别了热情好客的雷老师一家,走出村来。石子路边站着几个畲族姑娘小伙在憨笑,目送我离开。我突然想起乾隆二年(1737)福建省督抚部宪郝卢具奏朝庭的话:“普天之下,最善良者莫若畲民也。男耕女织,恪守法纪,风俗近古。”朝庭颁旨绘画畲民图册进览,仍准畲民不编丁甲,免派差徭,循例古法,勒石示谕。 $ `, L* D! f; P8 j% `

( o  w6 I2 |$ L& q1 ?1 H2 Y  畲乡,更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8 O  d1 R$ Z3 U. n- C& S" g! l

" Z1 c+ z5 G( t: f; ]5 S5 i              民族风——松阳民族中学观感  
  t: z- |7 @; i9 {   ' b( T" K* p: n: [5 o+ c' @2 n
  二○○四年一月十日,风和日丽,我们走进座落在松阳一中与龙丽公路之间崭新的松阳民族中学,一股春风扑面来,校门口,李坤水副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带我们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一幢幢教学大楼拔地而起。绿阴环绕的校园,宽广的运动场,宽敞的学生公寓。校园一游,给我们的感觉是广场大,心旷神怡,目不暇接,凉风一吹,神清气爽,走来走去,脚底发热,是个锻炼身体的好场所。经过弯弯曲曲的走廊,踏进窗明几净的教室,见到的是崭新的课桌椅,朗朗书声传来,声声入耳。我一声感叹,哇,不错的学校,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3 @7 P. H" |: {" {5 j

3 J( z8 Z" t3 A5 ~0 B6 Y) l  该校校长翁成威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于二○○三年九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近100多亩,校舍面积27429平方米,总投资3450万元,有42个班级。已建三幢教学楼,三幢学生公寓,一个300米标准田径场、学生餐厅及其配套设施。教职员工131人,学生1500名,其中有畲族学生172名。该校还配备有两个多媒体教室,两个微机房及智能广播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招生对象为象溪镇、板桥、阳溪、裕溪、三都、四都、望松等乡镇的初中学生和小学毕业生,集中基层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质量,开拓办学新思路,使乡村学子们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条件。
, {7 d5 s1 F! G% ~2 q- n9 R! g$ u: x% D4 ?* V$ P$ K- w7 m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贵校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建成这么好的学校,其间倾注了师生领导们的几多心血。校办林樟明老师给我拿来一叠校报——《民族风》,打开一看,有师生的作品,还有兄弟民族——畲族简况,令人耳目一新。散居民族畲族,是一个勤劳善良纯朴的伟大民族。畲家子弟成名成家的不少。《民族风》每月办一期,印发给广大师生参阅,同时也带给家长们看看,了解学校发展的动态消息。智能广播系统按时传达学校的声音,听起来特别亲切。莘莘学子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认真看书学习,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子们从乡下进城读书,教学条件改善啦,教育质量提高啦,家长们感到欣慰啦。他们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这么好的办学条件,学生们不好好读书,行吗?
* `; M. L* @, ~0 H) U
' U, W/ r& z+ g9 V2 t5 ^2 t  百年之计,在于教育。二战后,德国、日本一败涂地,但是他们抖掉身上的灰尘,振作精神,深知人才为本,于是狠抓教育,几十年过去,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吸取。是的,教育为本。国人尊师重教,是个好传统。松阳民族中学继往开来,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狠抓教育质量。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老师认真教书育人,学生勤学苦练。机遇与挑战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松阳民族中学的全体师生们干劲很大,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为把民族中学建成“两高”普九的示范学校,为把民族中学建成丽水市一流的现代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_: c$ K+ \: l3 Z. i
1 c; v$ T) y9 D$ L  L& u, c" \3 \新华网主页 - 新华副刊 6 m0 i$ c: ~  v" E4 \9 w0 [6 O
. @. ?% e" h2 N0 D, k4 `
http://news.xinhuanet.com/xhfk/2011-06/05/c_121497044.htm) z+ e) g: d1 I: ~

! h) a$ g, @# @; I" P新浪网   E8 K; Y: ~0 {0 e! j* q, x
- O( G+ Z+ p( J
http://hi.news.sina.com.cn/news/jd90zw/display.php?id=7067 ]% V; m! @+ S  _# ^+ K5 K

% h, {1 C: q" q" j1 }, R6 u
新华网获奖证书.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5-18 17:25 , Processed in 0.06709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