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51|回复: 0

[分享] 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艾滋病病毒复制新机制

[复制链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2-25 12: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艾滋病病毒复制新机制
, f/ q9 N" h% |+ [+ r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c5 l6 ^# h. F3 r5 e5 r2 M9 b9 {" [

7 |  e8 n: _8 k3 p 9 L4 Q; j# L! L) f- @8 n
日前,《免疫学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唐宏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阐述了天然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信号分子TBK1控制免疫缺陷病毒(HIV-1)复制的新机制,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 q: V- y  H- O$ a
3 C- ^; b4 D) I  t: D
当病毒侵入机体时,天然免疫细胞会立即启动识别病毒和激活抗病毒反应,产生抗病毒功能分子,如干扰素(IFN)、炎性细胞因子等。其中,IFN通过诱导产生上百种功能因子实现抗病毒作用。因此,宿主细胞IFN的诱导产生及其后续信号传导机制既是机体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更是免疫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 M- V# }' ~0 J6 k# _; [# [# c) r. t
7 {- p8 o9 w4 m  C2 c6 YTBK1激酶在RNA病毒感染并诱导细胞产生IFN的信号通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调节干扰素与细胞因子等抗感染机制外,近几年的研究还表明,TBK1还以不同的方式调节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内源性免疫反应。例如,TBK1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吞噬囊泡膜上蛋白表达,防止被吞噬的细菌繁殖并感染其他细胞。
3 c! w1 q9 y' S 4 p" O6 ]) ^8 E( X; H
唐宏课题组的最新研究结果首次证明,TBK1与胞内负责蛋白质运输的多囊泡小体(MVB)结合,并严格控制着HIV-1的成熟和释放到细胞外的出芽过程。因此,在抗病毒过程中,TBK1不仅可行使激活干扰素的功能,可能还通过控制病毒复制本身,来实现抗感染的分子功能。$ \" [: g# n. S5 m" h

% y/ q4 e- _" w; _$ a6 X逆转录病毒(典型的包括HIV-1、小鼠白血病病毒MLV、马传贫病毒 EIAV等)复制周期的最后步骤称为出芽,即病毒的核酸和蛋白组装成病毒颗粒并经过细胞膜释放到细胞外。
5 o: s4 J) z+ X1 Z- i 0 A: [- Z( f$ V* Q% C. i. a
逆转录病毒出芽需要“绑架”宿主细胞的MVB系统,利用其蛋白质转运的功能,将病毒颗粒运送出细胞。而病毒为了能开启这个“后门”,随身也佩戴了“钥匙”(例如HIV-1利用其p6蛋白的PTAP基序、MLV利用其p12蛋白的PPPY基序、EIAV利用其p9蛋白的YPDL基序等),打开MVB中运输必需内涵体分选复合物(ESCRT)这把“锁”,进而安全“出境”。! }( {( T9 o' C8 F% X, d, S, e) x
. Z1 S! d0 L  i4 s9 q. V! W7 o
在研究员唐宏指导下,研究生达琦和博士杨选明发现,HIV-1出芽过程中,PTAP“钥匙”要打开的其中一把“锁”叫作ESCRT-I复合体,其“锁芯”除了之前发现的Tsg101、MVB12和VPS37C等蛋白组成的“珠簧”外,还有TBK1。
- `) y0 Z: J' U" [7 C8 { . h( q) H: A0 p
这一发现令人惊愕和费解,研究人员花了近5年时间,终于搞清楚TBK1这个“锁簧”是如何工作的。
' ?1 b7 q6 a4 r1 |
; H* Y2 d  a1 e2 K$ a2 p: G首先,位于ESCRT-I复合物中的TBK1并不影响MVB的超微结构和正常生理功能,但TBK1的多寡及其激酶活性的高低与HIV-1出芽速度成反比。更有意思的是,TBK1对病毒出芽的调节功能,只针对携带PTAP“钥匙”的HIV-1,MLV、EIAV均不受其控制。
& |" M0 ?- X! b
- B6 ~* h1 H2 \更重要的是,TBK1对HIV-1出芽速度的控制,并不依赖于其激活干扰素等抗病毒信号通路,而是通过特异的磷酸化VPS37C实现的。因此,这项研究揭示了天然免疫调控激酶TBK1在抗病毒过程中的一个全新功能,即除了产生干扰素之外,TBK1还可能直接参与到病毒复制周期中。! p! @/ `9 y! p- D) |6 f" w
# ~  Y' y! K( p* ]- y/ c7 ^
该研究还提出许多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关心的问题,例如在HIV-1感染的细胞中,位于ESCRT-I复合物中的TBK1激酶活性是如何被启动的,以及人们如何利用TBK1在ESCRT中的抑制活性,实现或者辅助抗病毒治疗等。
3 F3 w+ U, y. d) { + N" B9 J" v  p% Z6 H; T" |
该项研究得到了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高光侠、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程根宏、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苏立山的合作支持。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资助。(丁佳)2 g  h, I: U, }) ^- \
8 Z! {; K! g6 R8 e% y$ h
1 s. c% z5 M7 K% Z, w. i* n

- s: v, H( n5 ?1 }7 y" }
% ^; f5 G8 I  r
$ p$ z2 ^: o9 {
2 y$ {. V. ?7 ?7 J6 j
) Z0 [+ \) J+ j4 D( j- R$ A6 j) d* G; n7 Z# V/ v# Y- I

, j& u! W' l% u( e9 X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2/244276.shtm" J, M( w2 ~3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5-5 13:38 , Processed in 0.052814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