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62|回复: 40

[讨论] 哈佛,看一眼就会明白中国缺什么!

  [复制链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0-10-22 1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哈佛大学凌晨4点半的景象
/ O  a3 m: X* j* c$ H8 y, Y) t) |
" f' {7 G% z% P  q. |2 w8 L馆训: ­
  g" o: x/ D' R9 A/ Y* k2 }" w, W. i8 H

4 x' b, T! u$ K6 P- B7 A1.现在睡觉的话会做梦而现在学习的话会让梦实现 ­
& m- u5 d2 S1 j" z# G$ K& x! c
0 U- g" u1 x7 V% t( X. L0 k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8 w6 Z0 w$ q; r( W6 j7 [: h4 R" B
' @1 T% k) P) p& t$ Z" H! U* f
2.我无所事事地度过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们所奢望的明天 ­3 y0 o- t9 `" x" h0 o; o7 h

; T( i# ~$ N" S' g0 `. w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
* T6 b: b, ^/ J! C" D  @) R2 u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 E2 x3 r( I- @3 e
; x0 V9 ~! z, c& [0 R- M
3.感到晚了的时候其实是最快的时候 ­/ }- b! z; X. k

+ m. S2 a0 y' I! ['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 A, `* u1 R( w1 Q) A: k/ V0 o
4 t9 @+ S& `' M& V7 p0 v% Y
4.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 ­
1 i* C' W  F0 D: i  N/ ?4 @: g' X8 a
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3 L; x1 Y% m2 n0 l$ ], W& n

' i" |' r% Z$ i6 r5.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 ­
/ N& k" t$ A, j+ C7 O6 _' O2 b5 @  V2 r& a
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 life-long. ­
* u" ]3 p! V& P, `6 K$ U* p" z  P" {7 T: U
6.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连学习都征服不了你还能做什么? ­
9 z, \7 @( j: E% Q7 h' `- Y4 @0 Y$ G% V% ?- N, |6 \# V4 |
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continually life part of - studies also is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also can make? ­
9 n- x: s) _; D) o8 J
7 C7 w  K' E7 ~1 X$ t6 k7.学习不是因为缺少时间而是缺少努力 ­
  K5 b" ?) e: Q( K. W/ s) D' y' |- n/ d# B, a1 h* K- ?1 G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 z6 ~3 g% t, W6 F5 W2 j% ?3 Z& Y
7 I7 z' ?$ \# O1 B/ g& }
8.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 H$ k# Y, }. @9 ~$ V7 Q3 p6 A0 Q

& F, p8 G# d( i7 C! O9 g1 {& e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self-control and the will. ­5 ]  ]  n( S& l7 h7 {( m" ?. Y' o
1 ^3 Z9 |9 o4 y4 G- w
9.无法避免的痛苦就去享受吧! ­
, r% v+ n4 _% b  a; x/ k1 j% l  i* J4 U
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
/ z: @* I( ]1 U, b* Z2 _) F. T% J, I" m8 l  f" B9 F
10.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
3 ?6 Z/ u, G9 V3 s
( {  u) M$ t8 P/ z. R: S! {* M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 w7 b) l3 S# O4 [
! @, ~( w/ g8 u3 Y) d
11.成功并不属于每个人 ­3 v; A4 a4 a5 r# W

: ~4 f0 b  O4 O3 x5 v  L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
3 e: W0 Z& M: k* I3 r9 j' ?  V1 g
: m( x8 Y. W8 U12.时间在流逝 ­( [) V3 ~! `- I: B  A" J6 d
9 ]/ i: E2 Q) r. N- R
HOW time flies ­& [! ^5 |* u! v- J: v: V

& j" w- C6 x' P- O13.今天流下的口水将变成明天流下的泪水 ­/ M4 \8 A  ^" M2 F: y
" Y" ^8 y* }/ @" Y# u9 ]
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
8 t7 S' S) {+ P# a# z
( I) J; h2 f- @' o; ^/ _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4 o  X& l; E5 U" T/ [2 t: L  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 W4 \9 R* K  F" W6 f9 p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利用时间抓紧学习,而不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打瞌睡。! A- v. K9 J2 D. v8 M) e( o
  有的人会这样说:“我只是在业余时间打盹而已,业余时间干吗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爱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朋友也告诉我说,只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2 L5 G* A5 P, ]) k7 \9 F) x
  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样一道难题,那就是2的76次方减去1的结果是不是人们所猜想的质数。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地攻克这一数学难关,但结果并不如愿。1903年,在纽约的数学学会上,一位叫做科尔的科学家通过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地证明了这道难题。
# D, `& o: @/ e! d; @- j  人们在惊诧和赞许之余,向科尔问道:“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n7 T8 \: `" F0 n8 Z
  同样,加拿大医学教育家奥斯勒也是利用业余时间作出成就的典范。奥斯勒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他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规定自己在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坚持这一习惯不改变。这个习惯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1000多本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Q0 S( J( b+ Z  b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0 i6 H, R; d3 s3 |4 n+ w+ P  闻名于世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的创始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讲座教授、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的威廉●奥斯勒在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次,他在读书时看到了一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 n, }6 W: q9 U8 |8 |' w3 t+ Q! M  对此,哈佛提醒学生说“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点实事。
" A2 B1 {, a0 E) U$ o  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学位的发明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有一次接到一个年轻人的求教电话,并与他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当年轻人如约而至时,本杰明的房门大敞着,而眼前的房子里却乱七八糟、一片狼藉,年轻人很是意外。& _: d/ C) {8 }
  没等他开口,本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然后本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 T& Z$ r+ ]! T% b! _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本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热情地把年轻人让进客厅。这时,年轻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气里漾着微波。$ ]3 O3 [3 p2 [9 Q6 y
  年轻人在诧异中,还没有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本杰明讲出来,本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
* i5 j! d2 K) p$ C; h$ T  手持酒杯的年轻人一下子愣住了,带着一丝尴尬和遗憾说:“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3 J9 ]# I* z) D! q7 s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本杰明一边微笑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 Y! G; q% g  P5 s3 [5 i) M  “一分钟……”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用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1 u% @0 M" A2 Z, L+ P" t1 {' W
  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就珍惜了所拥有的今天。哈佛的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一种人生哲学,那就是人生要以珍惜的态度把握时间,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
6 ~& ^2 S- J9 A% p0 E: J- d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7 c7 H+ u) E' O
  安曼曾经是纽约港务局的工程师,工作多年后按规定退休。开始的时候,他很是失落。但他很快就高兴起来,因为他有了一个伟大的想法。他想创办一家自己的工程公司,要把办公楼开到全球各个角落。% V+ q" f' T8 D2 B7 d
  安曼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着自己的计划,设计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在退休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实践着自己在工作中没有机会尝试的大胆和新奇的设计,不停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经典: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华盛顿杜勒斯机场,伊朗高速公路系统,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中心建筑群……这些作品被当作大学建筑系和工程系教科书上常用的范例,也是安曼伟大梦想的见证。86岁的时候,他完成最后一个作品―――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体公路桥―――纽约韦拉扎诺海峡桥。
5 W, z+ I0 o2 `' L0 {+ C; ^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你愿意开始,认清目标,打定主意去做一件事,永远不会嫌晚。
8 u2 t; |3 p. n3 Y7 U# Y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r* n- r; A( G7 N
  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醒学生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并列举如下事例:
% d: S) R5 O: N, f+ U# |  l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蜂鸟,并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为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 i# Z) n. B* X; c: I. C# J- d  休格。布莱克在进入美国议会前,并未受过高等教育。他从百忙中每天挤出一小时到国会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包括政治、历史、哲学、诗歌等方面的书,数年如一日,就是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后来他成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6 j! m9 z  V4 a3 h3 o
  一位名叫尼古拉的希腊籍电梯维修工对现代科学很感兴趣,他每天下班后到晚饭前,总要花一小时时间来攻读核物理学方面的书籍。随着知识的积累,一个念头跃入他的脑海。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计划。这种加速器比当时其他类型的加速器造价便宜而且更强有力。他把计划递交给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做试验,又再经改进,这台加速器为美国节省了7000万美元。尼古拉得到了1万美元的奖励,还被聘请到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工作。
6 t% ]) d* D# t! n0 y" X& |1 d6 S% h! L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现在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2 H0 i9 i5 u$ A: p! R* C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 M: K& E# z6 }/ I  我们说要珍惜时间,努力为实现理想而打拼,但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不要一味地拼命,也要有适度的休息和放松。对此,哈佛有个很贴切的说法,叫做“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话虽略显粗俗,但揭示的道理却很深刻。+ t0 q6 J" P' D" I# j6 V
  在哈佛,虽然学习强度很大,学生们承受着很大的学习压力,但他们也不提倡学生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他们认为,学要尽力,玩也不能忽视。哈佛的学生也说,哈佛的课余生活要胜过正规学习。而哈佛也意识到适度的课外活动不但不会背离教育使命,而且还会给教育使命以支持。因此,他们提出要像“绅士一样地玩”。
1 K( j; R3 s% l0 F3 w. e; E  在哈佛,学生们除了紧张地学习,还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多种艺术活动,比如音乐会、戏剧演出、舞蹈表演及各种艺术展览等,此外,哈佛每年还会举办艺术节,以活跃学生的业余生活。这些充满着浓厚艺术氛围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接受了艺术教育和熏陶,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f6 t/ W9 k2 J/ ]4 R4 P+ x
  哈佛的理念就是要求你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后,能够暂时地完全忘记它们,像投入工作那样投入玩耍,尽情地放松。的确,在你尽心休闲的时候,所得到的体力和精力的恢复会为你下一阶段的奋斗增添无穷的动力。所以,在前进的路上,你不仅要勤奋努力,更要学会放松。4 G, i: I# ?" T/ I
  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 I! L- Q2 |4 y8 P1 V  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了另一结局。正像哈佛所提醒的那样: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
! n% U) v0 L) G* r) \' N  我的邻居查尔斯曾经在哈佛度过4年的大学时光,他现在就职于纽约的一家软件公司,做他最擅长的行政管理工作。不久前,他的公司被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公司的新总裁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法语太差,导致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不管是多高职位的人,我们都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只有考试及格的人才能继续在这里工作。”
) f1 l" i2 d* D! C+ Y4 |& c* j  散会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拥向了图书馆,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要赶快补习法语了。只有查尔斯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了,同事们都认为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毕竟,哈佛的学习背景和公司管理层的工作经验会帮助他轻而易举地找到另一份不错的工作。
1 v- G* S$ `0 ~9 W. g3 ]/ |  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考试结果出来后,这个在大家眼中没有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原来,查尔斯在毕业后来到这家公司后,他在工作中发现与法国人打交道的机会特别多,不会法语会使自己的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他很早就开始自学法语了。他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时间,每天坚持学习,最终学有所获。
4 |" p3 l' z7 D9 P6 M! U$ j! w4 }  在哈佛,你从来看不到学生在偷懒,在消磨时间。当若干年后回想起曾经的梦想时,希望带给你的是无尽的欣慰笑容,而不是因蹉跎而流下的悔恨泪水。) B" v- R: U. Z1 e! S- Y4 U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P* |. V8 P# ]8 V9 r
  作为世界知名的学府,哈佛十分强调要有长远眼光,为未来投资。要投资未来,就要定好未来的投资方向,也就是要及早地设定人生目标。没有目标,就谈不到发展,更谈不上成功。
6 G5 E5 d+ W% Y% Q# g  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n' x) r+ y" ^& Z' t9 u
  以后的岁月,他们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B6 E+ G5 |: b6 F! f
  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 h* u; q, O& S" R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这个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N6 _8 ?+ ^  g# _9 [' D/ B

5 U2 D' @! t, N6 E5 g5 h' k
871165052919743572.jpg
123820842255121781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钢镚 +8 收起 理由
kettly6633 + 8 热心助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0-10-22 11: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 哈佛,看一眼就会明白中国缺什么
# O) f) d+ d6 \4 B / x4 Q, i+ S9 T( }

! ^0 N* \# e9 D7 y , u% {3 j/ u% Q4 w4 p2 q
: `" Y+ \. G) {, U& `
( G( H/ r/ B% O$ r! E( P
日前,两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多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
$ S' x$ e7 m8 b. M
2 w3 q/ q5 g$ Y2 ~) @1 U% X , F* l& S0 J1 Q

& x8 D/ ]6 g% [# Q- u1 P , v3 g/ w1 N8 l" |! R
; s* f, M, I3 T$ r* g  H# H7 }: {' y
% Q, O$ R6 r0 H/ ]
照片显示: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U1 Z, e+ |6 |: B% o! _
# O: ]2 e4 Z% z
0 U+ x* [! m9 ?# `, }8 {4 y% _
; Q" T- j( t  t) e
$ R, h; o; X' `+ F
" T  J9 X" ~9 g. z6 Z; O- _
8 i& q8 A0 @. h: |+ C; w3 n* Y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 q7 w) P6 k/ F6 j7 d* a; ~7 k% a) p. a* Y- I, P4 }

! M5 P& m1 n8 H  Q5 B4 C( X5 R3 p* o+ [4 X$ V& p( d9 ?
   * N9 [, K+ I4 l" o8 h; A0 S
8 e4 Q. E: w' ]; }/ E; V1 [
  p3 |5 K* L* G! g
% x; m8 E% R. e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 c; z2 v0 x$ J, n8 N3 `. ?

5 X1 B9 J, ]$ L. j" u& t 5 y( X- V& B  P& ~; g$ W
2 Z; F$ c: x" T5 N  l% p' }

5 O) Z+ x$ T8 v( J+ C6 S/ U, d2 C8 g0 Y* G8 z6 A1 q! n
2 L* m# E) q+ o. C& G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体会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激发了出来。
$ B6 Y. [" W+ H; t! u7 J# D% J* o0 l8 h% o' X2 `

' F! V& K1 R; \% v/ J: j2 Z9 N6 V/ ~7 _2 r- m  b
1 T- @6 ]9 d$ X+ H9 w
      谢娟说,在哈佛学习的一个北大女孩跟我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的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7 `' K% E% H. e# V
( _$ t2 C' C0 }7 e' b; }' n
, F1 s# P7 H; C* \* l6 }! d& Z# m3 p0 i- D, ?

# n6 Y! C( w. d  D0 S% d6 `- h: Y* @( u

3 w0 y; t4 D' K( Y; k* E& U8 r那个北大女孩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要求很大,她说,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贡献您的个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当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时间认真准备了,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之前如果不读那么多的书,你就无法参加到课堂讨论之中。
6 l3 M4 C0 X) M
! h$ b% q4 O2 J ( ^( N+ f7 `) s. e. i- u- @
, t. s6 C- }% y
9 x$ K) L/ m/ O* h9 Z# B
7 M( P. [/ T, A( t
/ D& n- I' q* M
+ [" g0 u+ h& }, w) ^

% C% {. F1 d- |: ]% K- M* `5 @% s) [4 H! b- ?1 p0 \: w8 [
我们采访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时,他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谢娟说,我也有同感,我们也对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进行了采访,但却很难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谢娟非常感慨地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6 ]0 M! E" }) _; ^1 q$ U

* v% K; U) f; R" r 0 k0 _/ f/ E! t) i1 M5 F4 u
+ L) A8 y# i+ y# s

) K0 |8 R) y* d6 S& Y7 s
' }4 J1 F% g5 i0 T, z
7 O3 A: T- h+ {/ }0 `; g说到中美大学生的比较,谢娟说,我有两点感触,一是,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的精神。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过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逃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甚至有些家长也是从小灌输给孩子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而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为此哈佛的课程安排多而且紧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
/ e5 v  K% K" N
6 p0 s) w7 C, O: _1 e5 C* \" c- B 3 {  K5 M8 M7 e7 z* D) |
7 I. D9 @3 V! V8 T- ^6 a
7 F: c8 {2 R" U; N: R& o7 K( h; ]+ a0 ^

6 a- S: \1 p! K; \9 [& x, O3 E7 T$ Z  l
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聚能量的时候,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身为中国的大学生却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旅美教师吕老师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比较中国,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于是,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n2 E: Q2 G" V- s6 @

! @' z7 S  L, l  b2 [( v* |
871165052919743572.jpg
12382084225512178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0-10-22 11: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转自人大经济论坛.
) x+ o, T: [$ h& |- R. h7 v6 y分享出来,大家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jl208 发表于 2010-10-22 14: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差距太大了,汗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fei 发表于 2010-10-22 15: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ai   ai a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ngchengsdu 发表于 2010-10-22 19: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的看完了,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duoduowdx 发表于 2010-10-22 21: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中国与美国差得太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on 发表于 2010-10-22 22: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Some reporters in CHINA always like to "Hua Zhong Qu Chong".
" l3 b7 E/ _3 V& l' m9 dIt is totally ridiculous and bullshit to spend the whole night studying, while the next day will be full of courses.
/ f1 t: _4 b) {* Q) lWhile I think what are lacking in CHINA is not hard working students, but students thinks independently. We should teach students how to think, how to study and how to make fun.
. F+ q! X' s1 \4 O
; S2 D; o% p, T% `5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piman 发表于 2010-10-29 08: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4 Q- \% m  N& ?  Ethink independently; U9 C0 p" {2 a1 O
很是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4562295 发表于 2010-11-9 12: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帖子,看看激励自己就好,想要改变现状,先把实力提升上去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9 05:34 , Processed in 0.09050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