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99|回复: 1

[分享]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专家建议》开展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学历学位教育

[复制链接]
insjoke 发表于 2021-10-8 23: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insjoke 于 2021-10-8 23:59 编辑
$ a: F+ |: j, {# R/ V$ ]
, A8 d7 i: O8 _2 k& H医防协同是指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体系中以医院为主体的临床诊治工作系统与以疾控机构为主的疾病预防工作系统协调运行,共同提供涵盖疾病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的系统服务,实现全方位连续健康服务,提升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效能。为推动“医”“防”系统协同运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2020年12月26日,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联合组织专家研讨,形成了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的专家建议。
! u5 u2 W) q: N6 a; L5 A9 O( i3 q6 E% P. e, v/ B- E1 t7 d9 K# I
一、医防协同成为必然趋势
! T  Q& G$ B& L8 K7 i# |3 R: G现代公共卫生体系是西方国家为应对高度工业化引起的环境危害而建立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低成本消灭或控制烈性传染病,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重治轻防的观念日益盛行,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作用相对弱化,与临床医疗服务脱节。老龄化加剧、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及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疾病经济负担快速增长;同时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无不警示我们: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在发展医学科技,开展医疗实践的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当将预防贯穿于诊疗照护全过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与医疗机构紧密衔接,将防控关口前移,最大程度地消除疾病的影响和诱发因素,形成医防协同的高效工作机制。
6 C) w: I3 t  j  a: \. k. h4 r, `$ w  z# w$ E8 D
二、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的必要性
1 v7 A' {! @3 |& _7 C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这一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主题,要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医”和“防”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两大主要工作系统,是卫生健康体系最重要的基础支柱,只有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成功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卫生健康体系的整体效能,实现人民健康效益的最大化。
. H+ ?3 b. @& R7 W. {& `& V! T' h
. _: U0 [0 s3 }8 l9 z( f)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是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是医药卫生事业的四大支柱体系,在过去十数年的新医改历程中,中国一直重视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领域的“三医联动”配套改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现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衔接依旧不够紧密。加强医防协同,是在新时期构建高效医疗卫生照护体系的内在需要。3 L9 k9 ?: M0 O5 ]7 _3 F+ }

9 r3 D; Q8 l! x  N- j: o" V5 J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是实施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战略的需要。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负担,同时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传统传染病依旧威胁人民健康。单纯依靠临床医学无法解决这一系列卫生健康问题,需要转变服务模式、调整服务结构,从单纯的疾病诊治模式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发展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综合协调、相互促进的健康服务模式。
4 i; I/ Q0 M4 M$ h! h0 Y6 v
% V' O4 V8 [* o& k三、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的建议
% \1 M1 P& y, V) a5 O" q. h  _6 S创新医防协同,需要在投入保障、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人才培养、医保完善、绩效考核方面形成综合完善的机制,参与研讨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9 L1 k5 Q  o, a- q' f- s  Z) Q% N" B4 A4 O# [$ }) l
(一)完善医防协同投入保障机制
  ]$ ~6 I  X$ Q9 `' ]1. 加强投入保障。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基本建设、设备配置、重点学科建设、科研、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等方面加大投入保障,加快建立与现代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相适应的软硬件能力保障体系。同时加大对大型综合公立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构建“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 H. \% V$ m. F6 W

3 d: S6 x- H& k2. 探索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按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防协同中承担的工作职责合理投入专项经费,并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资源梯次配置、服务系统可持续发展。$ r9 N- q" o" Q0 Y0 f0 f. m! w
; S9 Q$ i- I* T
(二)落实医防协同资源共享机制
$ O! J6 a% l4 B; Q/ D7 u1. 畅通人员双向流动渠道。医院可安排优秀的临床医务人员专、兼职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加强对疾病的监测、预防、控制;畅通公共卫生医师报考临床执业医师渠道,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也可直接安排优秀的公共卫生医师到医院和社区参加临床实践,提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能;医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可互派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深入科室工作、挂职锻炼。
6 m7 ~( [* ?( G2 L8 h! U7 V# H- I5 Q, D( j( f/ L7 g
2. 打通信息互通渠道。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及机构,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医疗卫生体系信息系统的多元化建设、多层次布局,整合分散的医疗、健康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区域健康信息中心。推动实现医院诊治患者症状、症候(症候群)、检测检验信息的自动抓取和实时上报,实现传染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的早期预警;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及时记录并上传监测数据,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见效,促进健康风险管理有效实施,降低慢性病治疗和管理的成本。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监测信息反馈机制,提升各类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6 x6 M0 t8 B" G& q6 g5 }; O" N3 b. O
3. 开辟资源互享机制。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公共实验室空间、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共享共用。共享研究成果,建立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实施科研项目、共享研究成果的机制。做好疫情应对的需求评估和资源储备,出现紧急情况时人员和物资能够统筹调配,不断提高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对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发现报告、评估决策和应急预警的处置能力。
' y7 G- N& I: U* L
% C3 L& P; ^* Y# g. ?% x(三)健全医防协同分工协作机制9 Z) N4 Q- B0 \. f% l' C" h) y) g
1. 明确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在医防协同的功能定位。赋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卫生健康事业的布局和引领作用的职能,在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健康知识宣教、组织群防群控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专业培训,扩展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诊疗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融合程度。落实医院的公共卫生责任,在诊疗服务过程中有效发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职能,并通过加强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相关科室建设,实现传染病监测预警关口前移,赋予医院预防性接种等公共卫生职能。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医防协同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职能,承担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筛查、疾病分诊、转诊以及基本隔离观察等工作,并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健康知识宣教,协调群防群控,通过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加强与医院的联结,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加强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协作。
) R$ c/ L1 x/ T
$ Z3 H; K% i% l5 [2. 推动医防协同的组织协调机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医防协同组织和联络机构,对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医疗卫生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工作调度安排,围绕医防协同的重点工作,定期召开例会,共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协同推进工作开展。加快推进专科医联体和区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一起解决疾病防治中的问题,形成利益共享、行之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进一步巩固医防协同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施效果。& ]  V9 {& [1 W& R
1 `0 K5 }' ~  G2 Z0 r
(四)改革医防协同人才培养机制; p  K9 Y% w. ^5 g1 X9 L
1. 将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对学历教育,要在科学合理完成临床医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预防医学和群医学知识技能教育,组织临床医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公共卫生调研实践。进行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选拔临床业务能力强、责任意识好的临床医师,以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应用型公共卫生博士等高端交叉专业性人才培养方式开展学历学位教育,进而发挥其在临床队伍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在部分高校开展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毕业生开展临床学历学位教育,进而发挥其在公共卫生队伍的引领作用。
! }. p% _3 A% f) _# a3 _/ E! R# {# I& y8 G
2. 发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平台和临床医生继续教育平台作用。在完成临床医学培训的基础上,加强临床医生参与人群随访、健康教育能力,同时关注临床诊疗、人群健康、疾病预防意识的培养,树立以预防为导向的诊疗理念。在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增加针对传染病、常见慢性病和多发病的临床实践内容。3 L0 E# x& B/ \) h  z5 {
" p% Y) c& x2 v2 O7 ]5 L) F
(五)创新医防协同的医保筹资支付机制
+ {6 R5 Q6 O( C+ n! N1. 统筹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使用。对艾滋病、结核病等当前能够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可采取将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合并至医保,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对慢性非传染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于基层卫生人力资源不足、不同部门联动协同合作不足,服务质量与精细化程度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流于形式、甚至出现敷衍和造假情况,可考虑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统筹资金使用,将基本管理经费与诊治的基本医疗保险经费按人头打包给供方,激励整个卫生体系形成资源节约意识,提供预防性服务,形成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和康复整合协同的一体化慢性病管理体制。
2 D9 p3 w; Y3 e. y8 ?  c( B. B) F/ N/ T- r% r! e+ d  N6 O
2. 推动健康风险因素管理和疾病预防服务纳入辖区医疗保险总量包干风险因素管理。实施以总额预算管理为总框、住院病组和点数单值相结合、门诊家庭医生签约和按人头包干相结合的综合型复合式改革。将医疗保险与健康风险因素管理服务相结合,用大健康理念完善现行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偿范围向疾病预防和健康风险因素控制延伸,引导向居民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维护、慢性非传染病管理等服务,实现由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险方向发展,以降低健康风险、减少疾病发生、降低疾病负担。
) ^# E. C1 M  o3 `
5 A% C7 Z1 d& F4 v% R% G3. 加强医保支付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完善医保数据的标准化和分析利用,加强对医保支付标准、支付流程、支付绩效的优化管理和过程管控。将“预防为主、医防协同”的基本策略结合运用到“事前健康管理、事中诊疗监控、事后赔付核查”三个环节,形成医疗保险与医防协同的一体化模式,引导资金投向健康管理,实现关口前移,达到节约经费和维护健康双赢目标。$ U7 g, t1 h; f- z+ f
, b. W# ^  n) q7 C6 G; {8 ]
(六)建立医防协同绩效考核机制: {- V* C! w* c" P
建立涵盖不同医疗机构参与医防协同的绩效考核机制。打破各机构相对孤立、各自为战的格局,对综合医院,要结合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将临床医师承担的人群随访、健康教育、预防咨询、疫苗接种等临床预防性服务工作与绩效挂钩。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引导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推动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深度融合。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将面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培训、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导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绩效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其对公共卫生工作的引领作用。
+ M* t, R: W, z: O: p4 [" E; C
共识撰写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曹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陈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冯录召(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韩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何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冷志伟(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李六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梁晓峰(中华预防医学会);孟庆跃(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牛建军(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施小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唐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陶芳标(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魏均民(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吴安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吴沛新(北京协和医院);杨维中(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张旭东(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7 n! |7 `' L; q7 A3 C# J8 j2 C) `4 C, L, Y3 K: C& }! L
邓瑛(北京市预防医学会)、顾清(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胡志斌(南京医科大学)、庞星火(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长颢(哈尔滨医科大学)、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健(中华医学会)、王宁利(北京同仁医院)、吴浩(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鸣(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尊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天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专家对本共识的指导和帮助
 楼主| insjoke 发表于 2021-10-8 23: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策略与实施路径学术研讨会”专家组.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专家建议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32) : 2505-2507.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10408-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7 20:20 , Processed in 0.05648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