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9|回复: 3

[分享] “Placebo”与“Nocebo”:我们谈论前者更多,而谈论后者更少

[复制链接]
sampson2010 发表于 2014-9-1 19: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ampson2010 于 2014-9-1 19:11 编辑 3 n8 h8 w! T; U$ n

, q# y/ |' ]9 W5 C9 Y* FClinical Trial中我们常常听到“Placebo”(安慰剂)或“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却很少听到“Nocebo”(反安慰剂)或“Nocebo effect”(反安慰剂效应)。Placebo与Nocebo二者有什么关系呢?
* l3 S2 ^. q0 `- ](以下主要内容来自“北医三院临床流行病和循证医学中心”微信:傻傻分不清的术语——Placebo和Nocebo 2014-08-31 陶立元,赵一鸣); y' `( q' z: o

7 U7 M  a* ?/ y9 r- k. [! MPlacebo,中文叫安慰剂,它源自拉丁语,大意是“I shall please(我将被安慰)”。安慰剂是一种物质或者治疗过程,它本身并没有治疗效果,在RCT的研究中常用作对照组使用,以凸显治疗组的疗效。但是在实际治疗中,安慰剂也是有一定效果的,这一效应叫做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获得的虽然是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这一治疗有效,而让患者的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 A5 _2 s. A/ {" L/ p" u) k+ M, V0 [2 o0 L2 P, Z, h4 f! }; N
安慰剂效应与英格兰一个叫Elisha Perkins(1741-1799)的大夫有关,他做出一种具有磁力的金属棒(Perkins’ sticks)并称可以治疗疾病。他太过信任他的棒子,在黄热病流行时期他拿着棒子颠颠地跑去纽约给人治病,没想到最后感染了黄热病并死在了那儿。随后,一名叫JohnHaygarth的大夫用Perkins’ sticks做了一个实验,他找来一些木棒并把它们油漆成跟Perkins’ sticks一样。用这两种不同的棒子去给风湿病的患者治病,John观察到了同样的疗效,这是对安慰剂效应的首次研究。(参阅:Jacobs B:Biblical origins of placebo. J R Soc Med 2000;93:213-214.)# C& E  ~+ N4 w( X. K- O
' K1 n8 e* M' u7 }+ e

4 N7 l. S9 Q' E3 ANocebo,中文叫反安慰剂,它也是源自拉丁语的“I shall cause harm(我将被伤害)”。反安慰剂也是一种物质或治疗过程,它本身对疗效毫无意义,但是由于患者认为这种物质或治疗方法对健康不利,所以使患者的疗效更差。它使患者的疗效变差的程度大小,称为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
5 \( z( u/ A* F1 b- t& n% Q3 H4 Y( u$ ~- g+ r. b7 [/ H" A
Nocebo最早是在1961年由Walter Kennedy首次提出的。他在科技文献中看到大量关于Placebo的报道,认为Placebo是人们对于治疗的一个“愉快”的反应,于是他觉得人们对于治疗应该还有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所以他就创造了反安慰剂效应。同时,他强调:并不存在反安慰剂效应,而是存在反安慰剂反应,即人们对于安慰剂的反应导致的不良结果。(参阅:http://en.wikipedia.org/wiki/Nocebo_effect#cite_note-kennedy-8)。. ?( o+ I4 ~9 Q0 I5 ?( \3 k

# C% |3 s0 X/ T) h1 ]目前对于反安慰剂效应的研究和认识没有对安慰剂效应那么多。对于反安慰剂效应的一个通俗的描述是,有人被一条无毒的蛇给咬伤了,虽然蛇无毒,但是人却吓死了。至于反安慰剂效应的大小,跟安慰剂效应一样,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大小。在以后我们会再继续讨论安慰剂/反安慰剂效应的大小。
- b. o9 R5 E: }1 L  E2 {3 E- T. r: F6 G: K  Q. t! W
进一步理解“Placebo”与“Nocebo”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文献,一下附件仅供参考:
; ^( O' x. m6 D9 f4 T1 d书籍:2 e7 B5 O  i+ X, }: S/ r
The Placebo Effect in Clinical Practice (OUP,2012)
+ u+ }( T& W( B9 \) Q, G) H/ t) e) h- z+ c" P% k2 Q! t8 R- d1 L/ g
PAPERS:
: T' }- ^  u! g8 p* `/ `$ z Nocebo The Power of Suggestibility.pdf (170.82 KB, 下载次数: 2)
0 x- ~- q. v+ |: C The Nocebo Effect History and Physiology.pdf (131.53 KB, 下载次数: 2)   }# M# {7 \5 L+ m- S
The Nocebo Phenomenon Concept,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pdf (203.19 KB, 下载次数: 2)
% k/ D) L" u$ v  A The Placebo Effect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pdf (169.18 KB, 下载次数: 9) 8 Z' K, z( j( G9 O
* R' s: [' L2 F
来自群组: RGCE

评分

参与人数 2钢镚 +71 收起 理由
震动模式beta + 21 很有意思,鼓励
hoozoo + 50 答疑解惑,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yewkim 发表于 2014-9-7 08: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知道安慰剂,不晓得反安慰剂。mark
7 S  H7 V9 i  t8 e2 ~$ q
/ u0 n7 d) q#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f521chf521 发表于 2014-10-6 20: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iostat 发表于 2014-11-6 0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8 17:31 , Processed in 0.06495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