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05|回复: 5

[抉择] 关注职场人的健康管理

[复制链接]
liufq2001 发表于 2008-7-10 23: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文来源于:http://talk.39.net/0712/17/196062.html
# U% b/ h) l5 c( U, G$ p5 |1 R+ Z5 L/ F
. W; \1 Q' Z+ W' c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 m. K4 ^3 W$ j* Y
& T1 T$ B+ k) L. e, [; c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这样告诉我,他说人生就好比一组数字,后面的零越多人生越丰富,当然是在前面的1不倒的情况下,前面的1就是健康。如果前面的1倒下了,后面的0再多人生都没有意义了。今天的中国访谈一起来关注健康,为您介绍今天来到中国访谈做客的嘉宾是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副总编、中华预防医学健康风险和评估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和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建始教授。黄教授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网作客。
7 _2 o! I6 i" [/ C! B& J/ Y
" {& F& m7 s4 q" P: ^  [主持人]:刚才我介绍您的时候有一连串的头衔,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健康管理”这四个字的?
( M, A9 ~2 u$ }& D, w' n/ `
6 ^3 Z$ V) O; e% O, g6 x  [黄建始]:首先我想声明一下我在医学界还是普通的一员,并不是什么资深的专家。我具体担任的工作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做流行病学的教授,现在担任一点行政职务,我是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院校长助理兼公共卫生学院长。
& T# |: P' Z- L( _9 {& G
( q7 f" ~! z* M. l" b" {; \! t  关于健康管理我是什么时候接触的呢,首先我们要看健康管理是怎么来的。实际上健康管理的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据我有限的了解还仅仅是二三十年的历史,中国是不到十年。所以说有多长时间的历史,没有一个人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是健康管理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其实中国古代传统文献中也有健康管理的火花、现代也有、西方也有、东方也有。现代医学都是从公共卫生角度过来的,我这辈子大部分是搞公共卫生的工作,受的训练还是临床医学的训练,所以很自然的就结合起来。
  ]# V7 F. R/ w; {& y3 H0 L2 Y: U! U& ?# Z
  2003年我受中国政府邀请,回国参加非典控制工作,在非典过后我就注意到,中国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慢性非传染病的问题。很自然的要控制慢性非传染病的问题,健康管理非常顺理成章地进去了。我是做这个工作的,所以很显然开始关注、投身这个工作,跟大家一起做了这方面的推广工作,也写了几篇文章,也没有做太多事情,不敢说资深的专家。
/ r' B, G% a2 ~' o- C; l
9 R7 i* g. x" E0 n0 e  [主持人]:刚才您在提健康管理的概念时,其实生活当中很多人对这个概念并不熟悉,对很多人来讲是很新鲜的名词。什么叫健康管理?- d1 J2 O& [9 l( C
' ^5 l; u4 B0 F- I& ]
  [黄建始]:我首先讲定义,再讲具体的东西。健康管理目前全世界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是中国这几年由于发展的很快,所以2005年我们国家颁布了新的职业叫“健康管理师”。颁布这个职业以后,国家就要组织专家制定健康管理师的国家职业标准,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工作,在陈君石院士领导下参与了制定国家职业标准工作。在制定这个标准以后,中国必须要培养一批健康管理师。在编写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健康管理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当时因为这本教材是我协助陈君石院士主编的,所以我们就做了很多文献研究。我们发现中国提健康管理的人不少,但是都不一样。最权威的是韩启德副委员长提出来的。
  X6 p4 w! [$ ^3 R
& }5 E2 e  t4 |! P+ [: ^  美国也有很多,美国最主流的是美国环境和职业医学学会提出的健康和生产力管理的概念。我们综合了各种国内外的权威的定义,我们给健康管理在《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中我们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健康风险评估、健康纲和指导意见以及健康干预用来促进全体个体和群体健康的一个过程。它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的积极性,用最小的手段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所以,它的具体做法就是通过提供健康信息,帮助个体、帮助群体,包括帮助政府来用科学的方法达到健康,并采取行动,来促进健康。$ H; s6 x1 m" o) K
- Y. _6 n5 N& \6 A" w
  [黄建始]:所以,这是一个定义,学术的定义当然很长、很严谨。但是即使这么长、这么严谨,具体最后能不能给大家接受,还要经受时间考验。也许五年、十年以后大家觉得这个定义不好,重来,也许大家觉得这个定义需要修改,那么就修改,也许大家觉得这个定义好,那就接受。
2 X4 s4 b$ n! C2 y. ?5 p
8 f; R& R) i  t6 @* O; y  按照实质问题都是一样的,健康管理的实质问题是根据现有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研究。比如现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研究,包括临床医学研究发现,在人群中80%的人群基本上是健康的,20%的人群是有病,而这20%有病的人,而这20%的人里面只有1%是具有严重疾病的,还有19%是慢性病。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得了严重的疾病,19个人得了慢性病,其他80个人都相对健康。但是相对健康的这80人不一定能保证永远健康。因为在今天生活中充满着污染,充满着压力,充满着各种威胁健康的威胁因素,如果我们不想办法通过科学的方法把这些威胁因素找出来去掉,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得病。 ! J# s7 I6 J! k8 i6 n: g
/ D' M3 G3 e3 R# s& F
  健康管理所做的问题就是想办法找出健康人群中的健康风险因素,通过科学方法干预去掉,让你健康下去。对于19%的得慢性病的人,想办法找出他加快恶化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把它去掉,如果不能恢复让它保持原状。对于得恶性病,把造成花很多钱的危险因素找出来去掉,让他即使得了严重的疾病,也不要变得更糟糕,不要变成家破人亡,至少愉愉快快的死亡。所以健康管理是从最健康到最疾病的人群的实质问题都是帮助找恶化的危险因素,把危险因素去掉,让他保持健康,或者小病恢复,大病不要恶化。" s4 I9 C, B& O9 U3 U' y

9 E, X7 F! x: U# [6 W  [主持人]:我能不能这样说,刚才您举的100个人为例的例子,就是让好的更好,让坏的变好。5 O1 }' S& x& i4 L" W, f! Y* u

5 f0 o) O% b9 p  [黄建始]:让好的好保持下去。有一句大白话很多人没有理解,我一直说,对于每个人来讲,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都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有的人坏的过程快的厉害,我们就想办法让他坏的慢一点。因为40岁的健康肯定不如20岁,但是我怎么样让40岁的健康时间长一点,不能30岁像40岁,40岁像50岁。我希望40岁像40岁,最理想的就是40岁像35岁一样,但是40岁要达到20岁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是这样一个过程,让他衰老的过程变慢一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死,至少到目前科学为止发现证明人是要死的,以后怎么样我们不知道。我个人认为衰老是没有办法抗的,至少五千年的人为的历史不是这样。根据目前的证据,我们每个人都要死。但是怎么样让他死的慢一点,死的舒服点、快乐点,这实际是健康管理的目的。
- \# K9 ~+ @, {5 q+ M
/ s' q9 ~7 }  @; U# u2 A  [主持人]:说出来好象挺残酷的,但是它是事实,就是要提高生活的质量。
- d9 w" `& b) O+ @9 Q
4 G- e5 E4 X- t  [黄建始]:对,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命的数量。前几年中国人活30几岁就死掉了,现在我们活到70几岁了,好多事情没有办法,机器已经用的差不多了,你想一定像30几岁那样是不可能的。就像你刚买的新车很好,开了20年,那个车零件能和新车一样吗,但是你可以通过维修让车开的长一点。有的人买了车三年就坏了,因为他不维修,有的人的车买了20年还是好好的,我们想做的就是让他这个车开20年还是好的,但是不能说20年的车跟新车是一样的,这是不可能。9 p3 V+ H7 @* V, C
! x0 M; H* B0 k) [+ [! A( F: }
  [主持人]:您刚才举的例子非常形象,以100个人为例,您讲的概念我也听进去了,但是我想我们能不能变得更通俗一点。以我个人为例,我想做健康管理,套用这个概念我应该怎么做?6 z# W- K6 O/ [

7 W* Q- b9 G# h7 N  [黄建始]:套用我的概念,你是属于80%的健康人,也就是100个人你是属于80个人的。但是你不能保证你不变成病的20%。第一,因为你的工作有很多风险。根据我和媒体打交道的经验,你们经常会熬夜,熬夜是不好的,科学证据已经证明,通血栓拴素是有利于人体健康,它通常12点左右分泌,熬夜它就分泌少了,不利用你的身体健康。还有生物钟的打乱都会影响身体健康。科学已经证明了,科学证明就是很多人研究,改变这些你就会过愉快点,活的长一点。
* U8 X9 }  ?" Z% r9 r- N3 \/ S$ K. r. H: e
  另外,吃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吃的东西的产物。英语有一句话,意思就是每个人比如活到30岁,绝对不是父母亲带来的“原装品”,你已经是你吃的东西变成的,我们人一辈子要吃60吨食物,很多吃进去最后变成分泌物了。很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吃错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原来没肉吃,现在太多肉了,原来没肉的时候想办法吃肉,但是现在肉太多,你还要拼命吃,那就要坏死了。诸如此类的东西,每个人都不知道。
 楼主| liufq2001 发表于 2008-7-10 23: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职场人的健康管理(2)

  [主持人]:80%的人是有风险的。
( E+ H( L. _; }% Y# W5 u( }2 ^) ^, e1 f2 H0 l, z6 Q, Z7 ]
  [黄建始]:对。这个是外部环境变的,我们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调整自己。我再回到吃的问题,人为什么喜欢吃肉、吃甜的东西,这是和我们千万年前的人类来源有关。尽管我现在穿西装,你穿的很时髦的衣服,但是我们骨子里和千万年前一样,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打到一头野兽就可以吃,如果没有就没得吃。所以四、五、六个小时才能打到,我们养成一天三顿的习惯,有的时候你四五六个小时都打不到。你会发现采摘的野果不熬肚子,吃肉熬肚子。大家经过几代几代的人过来,傻的人不知道吃肉会熬肚子。所以我们的基因里面都喜欢吃肉。 0 o6 i( T$ h  e7 G% N; `

; x/ }9 t5 q8 e: b8 v* j9 x  还有饿久了以后,吃肉吃菜都没有力气,吃一点糖马上力气就有了,所以大家觉得糖可以解决问题。到了现在,我们不是不吃糖,不吃肉,对于大部分城市的人来说,感谢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对大部分城市的人来说肉多了,糖多了,再吃就麻烦了。因为几千万的基因造成我们只能吃一点点肉和糖,现在大量的肉和糖吃进去就出问题了。 . \2 z( f5 |2 }  F& Q
' ?# G- I5 Q% j, v$ l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开过车,开车每天都要加汽油,这是补充能量,我们的人也是这样,我和你谈话也是要有能量的。还有几个月你要换机油,检修一下,那等于是维修。我们人成长以后,大人有时候会掉几根头发,这些都是需要补充的,这靠蛋白质补充。而能量补充最好的是碳水化合物,什么叫碳水化合物?米饭、面条、馒头。什么叫蛋白质?米饭、面条里面也有,叫植物性蛋白质。还有动物性蛋白质,像肉、鱼、鸭。我们提供能量最好是碳水化合物,就像冬天取暖烧碳一样,烧出来没有灰。如果动物性蛋白吃多了,要么你就变得胖胖的,要么就变成能量,就像烧煤一样,有大量的煤渣,氮多了对人身体不好。0 g# R! }. [% Z4 _" u7 b

9 S1 V5 n( ^% l3 |. V  [黄建始]:我们学医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几天不大便没有问题,如果24小时不小便的话,哪个医生都要高度警惕。因为不小便的话身上的氮排不出去,那么就要尿中毒,就要脑会昏迷等等,要命的。所以你吃多氮了,身体就要拼命的排出去。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标准是每公斤吃0.8克的蛋白质,也就是像你我这样,每天吃二两蛋白质就够了。如果你饭吃够的话,已经吃掉了一两了,所以你吃肉只能一两左右,你吃多了的话,没办法,就消耗掉了,就通过肝脏、肾脏排除了,正常的人一天挑100斤可以,每天挑500斤就超负荷了。西方很多研究发现,过量的动物源性蛋白质是造成心脏病、癌症、肾脏病、骨质疏松、白内障等富贵病的一系列罪魁祸首。
/ K  `- s7 r* r
7 q) c0 G: A& C# v0 v/ G6 c  原来我们是没肉吃,现在吃的太多了,我们不知道。所以正常的健康管理就是要了解最新的健康信息。3 r: y4 I- N  @3 V0 y
. \4 O. c4 E% G
  [主持人]:这是第一步骤。! [8 p7 H: t1 C3 y, [

# `, ?( Q, T$ n( S# ^3 }$ F& M5 C  [黄建始]:对,一定要了解。我在我的一个讲座中《健康在我心中》,我说我们健康人的健康投资实际就是15个字“管好嘴、用好腿,不抽烟、少喝酒、好心态”,好心态最重要。所以这15个字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讲起来很容易。我个人感觉,中国有一种趋向,大家遵从科学,但是被误导了,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在遵从科学、相信科学,而是迷信,打着科学旗号的下面的那些技术,而且有些技术还是伪技术,所以很遗憾的造成一些误导的东西。 : [% z7 t9 [& L9 ~( |

( K4 X9 \  W( C+ m" b  比如大量的吃保健品,牛奶是牛喝的,红薯抗癌,这些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还有纳米保健品,都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其实不是科学。但是有一部分人被误导了,就不动脑筋。科学的第一个精神就是怀疑精神。而这些东西来了,它打着科学旗号,很多人不怀疑,实际是迷信的行为。所以我们关键的就是要让大家相信科学,但不要迷信所谓的科学。! N7 K! t% X# s

# L6 C5 L7 K$ u  z  [主持人]:刚才您给我们讲到了很多关于吃、饮食习惯方面,还有作息习惯,我们平时不注意的方面,其实都对健康构成威胁。像我刚才提到的,现在我意识到了,我要做健康管理,第一步是不是要做一个检测?: e6 h( }! l# y* h' v

( E7 B' {  c+ F% a0 o  j  [黄建始]:对,你首先要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少健康风险。我在这里跟大家说,每个人只要仔细检查,每个人身上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健康风险因素。比如有的人抽烟,有的人大量的喝酒,有的人开车不戴安全带,有的人体很胖,有的人一天到晚大吃肥肉,结果血压很高。现在根据卫生组织估计有中国有1亿6000万的人有高血压,也就是说,我们每10个人里面至少有1个人有高血压,但是这10个人有高血压的人里面只有5人知道自己有高血压,还有五个都不知道,不知道的话哪一天就要你的命了,你知道了血压是完全可以控制下来的。/ m  L& g2 k$ W, x: d/ ?

/ g+ P5 ^$ ?* N* }  [主持人]:做健康管理可以帮你提前发现这些健康危险因素。
9 K/ K9 p; x& t" U+ m+ y! ^) X; k" I' v- C' Z+ ^
  [黄建始]:对,然后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你把这些科学风险去掉。另外强调一点,要想健康,只能靠自己,靠谁都靠不住。即使你有健康管理师,他只是帮你,给你提供信息,最后做的事情是自己做。我举过很多适合的比喻,比如帮助人健康在某种意义是把你拉到河边,你喝不喝水是你自己的事情。健康管理师或者像我这样,只能告诉你喝水对你的好处,你不喝水要干死,你不喝水身体要怎么样,但是最后喝不喝水还是你自己的事情。
& l" }* N/ _* ^1 p
. S  M8 `3 e- m% p  所以健康的东西,最终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在提倡一个观念,叫“健康在我心中”。健康不是靠什么高科技获得的,不是靠保健品和维生素获得的,是靠你自己做,养成健康的习惯,去掉不健康的习惯才可以。比如说在没得吃的时候,经常想吃肉、吃糖,这是健康的习惯。但是今天糖和肉太多的时候就是不健康的习惯。所以同一个行为在不同的时期会有转变的,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根据现代最新的科学知识来养成健康的习惯,不断的改掉不健康的习惯。
* r7 o9 q' \) e, B* o
  ^! j% I' O& J3 n3 B) z  [主持人]:我们以前听老师讲课说,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个是知识,一个是健康。可能也像您说得那样,健康必须要自己重视起来,这是对你自己有好处的。
' N" k1 M! i/ u) ~* n& L, z3 R$ ?; Y( I; y& n! q0 r
  [黄建始]:这句话说得很对,这两样东西抢不走,一个知识一个健康我认为很对。但是还有一个排列的顺序,健康应该在知识前面,这是从观念来讲。但是中国人一直重视教育,教育从娃娃抓起,看看我们中国的孩子们多可怜,从小就上补习班。其实我要在这里劝劝我们的家长朋友,我们的孩子健康比知识还重要。看看现在中国有多少读到博士、硕士跳楼自杀的,有身体不行做不下去的。如果中国真的这样的话,我们要变成一个肥胖的、富裕的东亚病夫,你说这可怕不可怕。所以每个家庭重视孩子的健康比重视孩子的知识,如果不一定要超过至少要有一个平衡。7 y% {# ^% f/ v& H

, Y; P2 k; {4 s5 x  我们许多家长不知道,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吃很多牛奶和鸡蛋,高蛋白以为是健康的,但是我说了高蛋白是不好的东西,很多人不知道,最终害了孩子。一个人的习惯是15岁以前养成的,如果你不让孩子明白合理膳食的道理,不养成多吃米饭和蔬菜的习惯,他大了就很难改了,就等于是给他坏的习惯,而不是好的遗产。所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 w9 I. C8 U* s/ _8 B* X

6 T, Y) @# d; {1 }2 B; U  怎么样摆正教育和健康的关系,而健康不是靠吃补品吃出来的,是要靠正确的健康观念,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这个大家都觉得不重视,其实这是最重要的。很多东西是钱花的越多,结果越糟糕,这个大家多明白。美军生存手册有这么一句话,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是简单的。其实你想想,非典期间我们一天到晚讲疫苗、消毒剂、抗老素,其实中国真正控制非典不是靠高科技,是靠党中央英明领导,靠老百姓全民动员、健康知识普及,大家在家里采取措施,靠的是流行病学传统的手段,没有任何高科技在中国控制非典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主导作用是靠科学的观念、科学的、传统的方法,而不是靠高科技,不是靠打着技术名誉做的事情。我们很多是打着高科学技术名誉,实际强调的是技术,而不是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ufq2001 发表于 2008-7-10 23: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职场人的健康管理(3)

[主持人]:刚才您讲到,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相信很多家长看过这个节目应该很受启发。还有现在在企业里面,企业怎么样为员工做好健康管理,我今天在网上看一个数字,我不知道这个说法准不准确,说90%的企业和员工如果进行健康管理的话,那么他们的医药费就会降低10%。如果10%没有进行健康管理,他们的医药费就会上升到90%。
3 W# [+ h2 o0 h& E
1 [$ o9 c6 f& ?  [黄建始]:我也看过这个数字的报告,但是我很奇怪,我没发现来源。所以中国有很多事情很怪,很多引用数字没有来源,没有科学根据。所以具体是90%、10%的东西,倒不一定要计较,当然这个观点是对的,就是说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的生产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密切相关的。为什么?农业社会假如我挑一百斤,你挑二百斤,你的生产力就是我的一倍。到了工业社会,拖拉机一下能拉两千斤,你的一百斤和我的一百斤就没有意义了。到了信息社会,也就是后工业化时代,信息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的能力显得很重要。 4 E: O3 m# P. Y; R. {. j  J
6 W! @$ Z2 w9 `: c
  我打个比方,我看过一个材料,我们做了耐克的草鞋,拿到美国赚80美金,我们中国只赚一个美金,其实所有的都是我们做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赚1个美金,79个美金都给人家了,因为整个鞋的设计、核心技术、专利都是人家的。所以专利和核心技术靠的是创新和创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党和国家提倡要建立创新性社会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创造、聪明就和健康有关系?道理很简单。您是网站的主播,如果你们中国网的保安人员病了,一个星期不上班,他很容易再找到一个取代。但是您病了,就不容易找到一个取代,就影响了企业的运作,影响了企业的产出。但是要达到你的水平,找保安这种低劳动密集型的不太难找到,找你这种要经过系统的教育,要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这就不是一天两天才能达到的。而要达到你的这个水平,你身体肯定没有保安那么好了。为什么?你读书要读十几二十年,还要工作七八年才能达到现在的水平。2 A( \6 I, X( `$ }' M

. ?( h6 a* ?! n5 y* [3 }; Y) @+ u  [黄建始]:人通常过了二十岁健康就开始走下坡路,假如像我们学医的人,一般不到30、35岁,基本上不可能比较独立的对付各种病,到了30多岁,你想20多岁健康开始走下坡路,到了30岁身体已经走下坡路。关键是身体走下坡路是越来越下,而你的经验、看病的水平,或者像你的主持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好。也就是说,你假如到了50岁,健康坏的不能工作了,那么这个企业就损失很大,因为白白培养了你。也就是说,对你原来在你身上的投资回报率很低,假如能够想办法让你健康到60岁,就像买车,买三十年和十年,这个就下降了,而回报率就升高了。因为你教育的投入回报的就高了,所以为什么保持健康很重要。
. v$ A- Y$ v+ A% y7 k4 `- q1 \7 r- z! |# l$ O9 l. H
  我再举个例子,陈逸飞先生50几岁去世。他没去世前画一幅画就给国家赚几百万美金的外汇,这是国家的生产力,但是他去世就一分钱都没有。假如让他保持十年不要去世的话,这十年他可以给国家赚很多钱。所以到了信息时代,健康和社会的生产力是密切相关的。美国还有一些具体的研究,比如你是老板,我是你的公司的骨干力量,比如医院,医院的外科第一把刀。假如我生病了,我去看病,你给我报销,假如你给我报销一块钱的话,作为老板你的损失是4块钱。为什么?第一,我去看病你要给我报销1块钱医药费,第二,这一天我没有干活,就少赚1块钱。第三,我没干活的时候,我动手术要有麻醉师、护士,这些人也没事干,加起来又少赚了2块钱。所以美国研究发现,老板为这些骨干员工报销一块钱医药费,实际公司是损失4块钱的。因此,这个投资健康是划得来。
6 d. \) F' j: k% o# l2 r3 w) ^$ a# h$ }7 E; c* |5 _. n' p& H& G6 D7 T
  而且还有很多研究发现,要投资一块钱进去,搞不好收入是18块、50块,有的是无价的。比如中国造原子弹、嫦娥的人,他们的健康不是钱能够算清楚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的胡总书记说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健康在某种意义说,在今天的中国它是应该比教育还重要的,或者至少是相等重要的。但是很遗憾,今天的中国从上到下对健康的重视是远远不如对教育的重视,这是很可笑的错误。* A8 w; Y" b! y& U8 W
  I, h& d+ @2 W
  [黄建始]:我打个比方,我们每个人办学校,都在培养好学生。你听哪个学校的校长说我要办的学校是留级补考学校,我的学校是预防留级学校,没有这样的。但是我们把疾病作为留级,我们一天到晚讲的是治疗重大疾病,解决看病问题,就是说等于的是“留级”的问题。而预防问题是预防留级的问题,我们现在实际上应该做得是学习办学校的人,我们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培养三好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健康的中国人,所以我说健康中国的概念很好,健康的中国人是优秀的学生,疾病的中国人是留级的学生,我们要培养健康的,不要培养留级的。观念的改变非常重要,我关注健康的人,是关注怎么样让你这个人身上不健康的因素去掉,让你一直健康上去。所以这是观念很大的转变。
4 B- N9 X& u/ U9 Q2 ?) S* C/ q
4 s5 E( d( x, e7 S  [主持人]:刚才您说这段话的时候我在想一个标语,在很多大学都能看得到,锻炼身体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4 n3 b4 F) B: u% R2 a
: ], h, c6 q! N; B" }6 X6 r  [黄建始]:这个标语我不是很赞成,在中国规定的是55岁退休。
8 O0 I. D6 G0 f' V, S
: Z# i. U1 t3 e  e1 w& _6 H  [黄建始]:有的标语稍微片面了一点。比如“每人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这是不科学的,这是误导。因为我刚刚讲了,对于肥胖的人不应该多吃蛋白质,而且对中国人,有些对牛奶过敏。不能一刀切,应该因人因地因时,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说,如果所有的中国人吃奶,我就讲了,我每天肚子很难受,精神很愉快,就不健康。对于营养不够的人需要,我个人还是愿意喝豆浆。: e8 d0 @9 V  u3 }8 e) b

; G; e" {8 D# T; M$ |  [主持人]:您也在把健康管理的理念、思想不断向大家广而告之。我看过一个资料,从2004年开始你就在全国各地做演讲,到现在是130多场,是吗?
5 j8 m+ @. s- k0 K/ u* x" q0 q& X* o/ Z2 L3 D; F  u
  [黄建始]:就是“健康在我心中”的讲座,大概是130多场,上到中级机关、国务院机关,下到街道、居民委员会、社区,甚至是偏远地区都讲了,讲了都很受欢迎。, H3 D' a6 f! }' ~% g/ r
  A! Z3 n+ ]  r( M2 c5 z. D4 K3 f
  [主持人]:您讲的就是刚才您谈到的这些内容吗?9 h4 L* F) Z) Y4 X' j2 c
- P7 r* H4 d4 G% R$ n1 i1 r
  [黄建始]:其实就是三点。第一,要想健康只能靠自己。第二,怎么靠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健康,健康投资是你的最佳选择。第三,健康投资的精髓是健康在我心中。 2 J- V1 M$ v# B# s
& j; r* u, z6 }8 x& v1 p  _
  因为我觉得,健康的理念很重要,如果没有健康的理念,其他都是空的。打个比方,大家都知道吸烟不好,但是中国还是三个成年男人中有两个在抽烟,甚至很多医生都在抽烟。甚至还出过笑话,某一个负责制定控烟计划的人士说,我昨天熬夜抽了两包烟,你说荒唐不荒唐。像诸如此类的东西是很严重的,一定要把健康放在心中。否则的话好多东西是说归说,做归做。
+ W1 G. ~$ Q+ R( E
3 b8 q+ ?9 {4 c4 y5 O$ e  比如我们国家的很多政策很好,预防思想是从50年代建国开始就有的,但是真正你看看我们国家的财政分配,用在预防上到底用了多少钱。大量的用在大仪器上。这里面有很危险的东西,我真的希望,包括我们的决策层都能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是我们那样做,最后中国是要破产的,我们会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因为两个数字最能说明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一个是2005年美国花了两万亿美金在医疗卫生系统上,没有放在预防上的,没有放在健康管理上的,美国有3亿人,美国2万亿美金没有解决美国人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为他至少还有47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因为看一次医生相当我们看门诊,要75—100美金,看一次急诊要3000—5000美金,住一天院要5000—10000美金。北京人的家庭收入是三万人民币,我们看一次门诊挂号要100美金或者75人民币,所以中国首先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不存在的,中国人是看不起病。
) R9 G+ i) m! W* W/ D4 E- W  |8 Z
6 a/ p3 R  \3 x0 ~  p) s' d' E; U  [黄建始]:说看病难,在香港挂专科医生要等四个月,香港人到头来到广州去,这样来回还比在香港便宜。中国很多地区的老百姓看不起病,还有很多人不该花的钱花了。比如今年上半年北京流感流行的时候,北京晚报做了报道,有的人花几块钱、十几块钱、几百块钱解决了问题,有的人居然花了三千块钱还没有解决问题,这是极大的浪费了医疗的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ufq2001 发表于 2008-7-10 23: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职场人的健康管理(4)

  所以美国花了2万亿美金没有解决美国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中国根据我们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中国的整个国民生产总值,就是GDP是27000亿美金,我们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还多,所以中国怎么可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呢。我看材料,国家政府总的财政收入是5000亿美金,人家花2万亿美金没有解决3亿人的健康问题,我们整个加上2万7000亿美金我们不吃不喝水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居然中国有的大城市,高精尖的医学仪器比美国还多。所以我们要走美国的高能源、高消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是错的,一定要做健康管理,管好健康。 " ~5 f; E% S2 Y" V

$ f! K/ Z% u. M% t6 _$ r; T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普及全民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我的个人理解是让每个老百姓管好自己的健康,而不是注重办医院,而是怎么样做好全民的健康。但是我估计大部分理解的是给老百姓包起来,大病包,小病包,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是方向性的错误,我们的高级决策者也要普及健康管理理念的说明,说明他们也很需要健康管理的理念。 ( d( }- ^* S% M

3 W& F: [7 k% d  F. M9 f: L7 U  比如现在新农合提出大病统筹,小病包。大病是管不过来的,美国6%的人口占了世界上50%的医疗资源,它也不敢说能够把全国的大病包过来,我们怎么可以包的过来。所以我就觉得,如果我们真正的要做好事,要关心民生,那就应该听听老百姓的声音,算算最基本的帐。我们光说是没用的。+ e7 K2 y1 L! G0 l) q# ~
2 [3 j9 ^( x2 e: L; Y8 z
  [主持人]:我相信今年的十七大上,对于十七大报告中的医疗部分您是非常关注的。
: g2 ]2 _7 d% U/ q6 l8 w6 @: q3 I& ]9 ]4 S: z- W$ |* h
  [黄建始]:我很关注,这是非常好的。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次把老百姓的健康作为一个民生问题提出来。原来科教文都是属于上层的问题,跟老百姓没关系。现在中国民生提出来了,我觉得这是伟大的进步,这说明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的的确确开始关心这个问题了。 2 }9 d' ]3 ^( Y- l

. C+ o. e' P& e& M3 F  但是,我觉得我们的领导干部,我们的决策者不仅仅要关心,还要聪明,还要学会科学的来关心。所以我曾经在《瞭望》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做《我们要学会健康投资》,不是说花了钱放下去就行。像上次,我们大量的钱投了几百亿,投入了公共卫生上,很多好事推动了我们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但是其中浪费也极其大。我们的(CPI)已经很好了,但是还有专款专用,在现有的基础上还是进一步的做,这是很浪费的。而我们很多工作人员能力不够,但是花在培训上的钱很多,每天都是用的差不多的东西,没有系统的提高水平。
3 T$ h% S) }0 h7 e) U( {4 g5 ^) X' @1 ]9 f$ c
  像这些都是属于我们不知道怎么科学的投资,乱花钱,当然这是正常的,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仅仅中国有这种现象,美国也有。但是犯错误可以犯一两次,但是不能老犯错。这是一个聪明的民族和愚蠢的民族之间的很大的区别。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很聪明的民族,我希望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学的越来越聪明。我现在讲的很多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跟我半开玩笑说,他说黄教授你是两点钟就叫的鸡,太早了。
, n; T  U4 e% E8 ~" H
1 N2 J2 {: F' N5 N# ]  [主持人]:这是您调侃的一个玩笑。您做了100多场的演讲,我相信做完演讲之后观众会围着主讲人问一些问题,这个过程当中有什么难忘的事吗?' O3 x( }* Y. l6 Y0 g8 o
. {# O4 F2 O+ G- [
  [黄建始]:这个我感觉到,我做到这么多场,都有人帮我解围,让我多休息一下,最多的反馈就是说,你怎么不早点来给我讲。都觉得这些东西真的是对的,但是确实原来不知道。上两个星期我在协和健康大讲堂做的讲座,他们组织昌平和东城区的干部来听,听完之后有好几个人跟我讲,原来他们组织我们人来听这些东西,大礼拜六谁来啊,但是这是我听的最好的讲座。至少我讲的东西他们听进去了,这样他们就会采取行动,有一个人听进去了,对我来讲都是值得回报的。我是祖国培养出来的,我能为祖国人民做事情,不管多少都是好的事情。
. @1 T9 ?4 l! C  n+ [/ ]
- F# Q+ _& i$ E6 `  [主持人]:我注意到您还出了两本书,一本叫做《最大的回报—健康投资》,还有一本叫做《健康在我心中》。这两本书是不是跟您的讲座是传达一个理念?; A2 ]$ p1 K" q8 v4 r/ \
$ R1 N6 t5 ^# y' x* @2 Q6 z
  [黄建始]:《最大的回报—健康投资》,就是我刚刚讲的,我们大部分人80%的人是健康,但是他不一定永远健康,所以他应该懂一些如何维护健康的理念。也就是随时随地在健康投一点资,让他获得很大的回报。《健康在我心中》主要讲的是你要做到健康投资,最关键的是要把健康摆在第一位,健康要在你的心中。
) L4 E1 M4 v/ Y2 y4 }# G- ?7 n3 I  w7 B( B2 a" r
  其实这是一系列的自我健康管理方面的辅助读物,一定要相信健康重要。然后在健康的时候,怎么样保持健康。我下一本书有一个暂定的题目,即使你保持健康,但是也不可能不得病,我们得了小病应该怎么办。很多专家说,70%到协和医院看病的不应该去,去了反而浪费了资源。但是为什么要去?这很能理解,比如我头痛了,我不懂医,我肯定想我不知道头痛什么时候好,头痛了是不是得了脑瘤。但是假如有科学知识摆在你面前,知道我头痛应该问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最后要不要去就清楚了。 1 J2 b7 Z+ p; r$ P: @

0 ~" N' v- C) P$ g; c% _  所以我这本书就是综合了国内外这方面研究,我把常见的150多个症状做了流程图,有没有发烧有两条路,有没有呕吐有两条路,老百姓一开始搞不清,但是自己感觉什么了,发烧肯定知道发烧,头痛肯定知道头痛,所以我就做一个流程图,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你应该马上去医院,或者吃一点非处方要缓解一下,或者根本不用管。所以通过这样的一些方法,把老百姓对小病的恐惧心理去掉了,这就起到了很好的自我健康管理。
/ |, s0 E" ?. N9 m! _7 Z" x4 H" Y9 z, F4 [- N1 J5 T
  除了这本书之外交给出版社之外,预计明年会出来。我一共花了八年时间才把这本书做出来,主要是想第一要科学,第二还要实用,让老百姓听得懂。所以我想办法把科学语言变成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语言,而且要准确,大家要看得懂,我找了一些人画图,又找了人把关。所以我希望这本书出来能够帮助老百姓对小病的恐惧心理作用。  j% W. d# e  W! [

$ L  {) G6 R* f3 l- X$ N  [黄建始]:还有一本书是《怎么做聪明的病人》,也在写的过程中,小病不慌但是不能保证你不生大病,当你生了大病以后,这该怎么办?很多病人到医院就给医生宰掉,但不是所有的医生,地区医生也有害群之马,明明不需要做的,就去做。前几天有一个老人跟我讲,他看病,安了两个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其实他的心率是正常的,一个起搏器是十几万,两个起搏器安进去是根本不需要的。所以我就想提供一些信息告诉老百姓,到了医院不一定所有的要把医生的话当成圣旨,医生的话要听,但是要配合医生,要自己有脑筋,自己动脑筋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科学的看病,科学的和医生一起对付自己的疾病。
7 U3 _. B8 Q: [2 q
& Y& w, D. g3 E( G3 U% l; |6 v  所以我想通过一系列的书,希望提供一些信息,让老百姓知道至少健康是应该靠自己的,靠自己的工具或许能帮助你。我也希望医务界的人士都能够从病人的角度考虑,能够从中国的人实际健康考虑,多提供资源的信息,而不是一天到晚都讲病病病。我觉得应该比例正常,80%的人是健康的,所以对80%的人应该讲怎么保持健康。20%的人是病的,我们对20%的时间放在病上,或者稍微多一点,但不要所有的都放在病上面。而且这是对健康媒体的一个建议,希望你们稍微转变一下观念。我现在看来看去,这两年稍微好一点,原来纯粹都是讲病的。 % K- N" t* @! N& x  B7 O' O6 \
' m- Y0 }: o: L
  比如糖尿病治疗,我没糖尿病我看什么,90%的人不看你的这篇文章。小部分也要看,应该是100%的人都要包括进去。3 g/ @, P# f+ j2 N& ^

' }6 z" C2 ~& Z# {* E  [主持人]:您刚才讲了您即将面世的两本著作,也包括病人有病会不会发烧,发烧有什么症状,我能想象这个很繁琐。我很好奇,您有那么多的社会职务,您有时间来做这些工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iufq2001 发表于 2008-7-10 23: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职场人的健康管理(5)

 [黄建始]:所以我不是今天才做的,我是花了8年的时间,有很多工作我在美国就开始做了。实际我在1999年创办了美中医学网,2000年创办了华人健康网,这在这个过程中接触了很多健康资讯。我发现很有意思,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哪个国家都有华人。尤其我们大陆人出去都很聪明,都拿了硕士,在自己的领域很强,但是一遇到健康就傻了。有好几个朋友找到我的时候,他已经犯了不可避免的错误。 7 ]+ z/ h* T7 K) P" i, b: l; ^( ~7 g

: i5 m- e2 j4 Z  ]0 p8 m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她怀孕的时候没找我,后来医生说她的婴儿已经得了软骨病,她来找我。我说你当时没有一些症状吗,晚上脚抽筋,她说有啊,但是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说那就是提示孕妇缺钙,你就应该补钙片,等到8、9月照出来的时候婴儿已经软骨的话,孩子已经没救了,最后这个孩子一生出来就夭折了。所以其实像这个东西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普通常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 , [/ g0 s0 W7 G" D/ Y2 ?7 [4 M  u) k; @

+ B  D/ i6 t& @$ X/ y! m  比如年纪大的还要生孩子,但是生出来是畸胎的,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在怀孕之前就应该吃叶酸,可以预防这个现象。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而且是我们中国人做出的研究成果。我想与其写很多研究文章没人看,不如我把人家做好的文章做出来。全世界的华人都需要这样的文章,我就想我一天到晚讲病没人听得懂,我就想每个人的症状,每个人都有感觉,我就按这个做,而且发现书上也有不少,我就把美国的书、英国的书、澳大利亚的书收集出来,当然有些是符合美国的国情、英国的国情等等,我就把它合适中国的留下来,然后想办法把医学语言变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
7 u( W- X$ f9 ~/ y) c; d% p/ w
- g1 p8 A9 d4 e. A  后来我发现我居然花了八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这本书出来之后能不能对老百姓有点用,我希望可以有点用。希望大家可以提意见,变得这本书每家每户都有用。$ ]" ^7 c9 P/ C' \6 m
( P4 ^, u" [9 k9 q" B# U' T7 T
  [主持人]:有网友说:刚才黄教授提到了健康管理师正在培训,现在已经到了什么样的规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2 Q/ T' S4 i- I- }

6 x6 O- v6 v, l& w  [黄建始]:健康管理师是2005年国家公布的,当时我是代表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家申报,为什么中国需要健康管理师。这是很好的,是帮助中国人健康的。2006年国家组织专家制定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这个标准已经出版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出版社有卖。卫生部编写了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是2007年1月份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有卖,都是组织国内顶级专家编的。 7 Y, e0 w6 c% T  L: `5 [
: a- U0 c7 ^  Z; ]4 F
  从去年开始全国组织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卫生部的示范班是中国医科大学继续教学办的,去年办的。所以接下来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培训中心在办。今年7月份开始,卫生部人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始鉴定工作,我们通常说的就是考试。现在大概有几百个人参加了考试,第一批通过考试的人也都已经在中国人才卫生交流网上查到名字,规模不大,我估计也就是几十到几百个人之间,而且现在都在不断的办班。上个星期,我在北医给健康管理师班上课,这个星期我也在给他们上课,全国都在开展这项工作。, {( `8 H) c9 h: c! O5 K3 Z  x

4 l9 m' k% G5 g% z  [主持人]:谢谢您今天来做客,我下次知道怎么样排序了:有两样东西别人拿不走,健康、知识,谢谢您向我们传递健康知识。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anwei 发表于 2008-7-11 14: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8-21 02:26 , Processed in 0.068237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