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卫人 首页 临床试验 查看内容

脂肪肝几大主症之间关系网络的可视化过程

2010-7-8 22:34| 发布者: epiman| 查看: 4211| 评论: 1|原作者: kekerysy|来自: 公卫家园

摘要: 马上要进京参加“首届生物统计国际会议”了,今天老师刚好出门诊,所以去找老师签字,老师说趁着去北京这段期间,边学习边思考,要尽可能的思考怎样把我现有方法用于清晰的阐释理论。非常惭愧的是,我之前和可预期的 ...

  马上要进京参加“首届生物统计国际会议”了,今天老师刚好出门诊,所以去找老师签字,老师说趁着去北京这段期间,边学习边思考,要尽可能的思考怎样把我现有方法用于清晰的阐释理论。非常惭愧的是,我之前和可预期的之后一段时间,都将陷入这样的一个艰难的处境,就是,“方法有的是,就是不解释!”呵呵。实际上,方法确实是可以彼此借鉴的,相对比较简单,然而解释起来确实有很多困难。当我用一种方法解决了一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冒出另外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像我本想用神经网络来做中药复方临床试验的随机分组(这一部分我以后会详细说明),却不得不上升到中医理论来对这些本质问题进行更为深入讨论,而且这一关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我还将继续在这样困境里折腾。我最近折腾起了社会网络。哇!又是一个我以前从来没碰过的领域,而且还要折腾一下不是很熟的R软件,难度还真不小,所以做出来的图还很粗糙。我是用igraph包中的fastgreedy.community()函数做的。数据是脂肪肝的中医症状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集。



  下面就来解释解释,首先,还是基于SOM神经网络的分组,只不过这次提取了16个特征组,至于为什么分16而不是15或17,我觉得这个就和八纲辩证一样,为什么不是七纲或者九纲。我选择了n个特征组是为了寻找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联,我发现当n=16时,这种关系刚好可以作图,因为分组太多,线就越多,社会网络图就没法看了,分组太少,建立的关系就太少,而16组刚刚好,所以就选了16组来建立脂肪肝各症状之间的关系。


  脂肪肝的主症集中在图的下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主症”,我这里的主症除了常规意义(1.就人群而言,出现这些症状的人多;2.就单个人而言,在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然而,我定义的主症还包括了一层意义——“关系”,即3.与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建立的关系最多。有6个主症:1烦躁易怒,2周身困重,倦怠乏力,3纳差,4头痛,5耳鸣,6舌红。这六个症状很容易和其他三组症状建立关系(图的左部,右部和上部)。这有什么意义呢?有的,它的意义在于,指导中医问诊,首先围绕六个“(关系上的)主症”问诊,当患者同时出现了头痛、舌红、耳鸣时,就指导下一步中医问诊,下一步传递是看有没有骨蒸热或舌暗红,如果有前者,那么很有价值的就是看向左边的形体消瘦和舌尖红,通常临床医生会辨证为阴虚内热;如果发现患者有舌暗红,就继续向上,看舌苔是不是黄厚,如果只是黄厚而不腻,那么舌黄厚腻上面的一群症状就没有价值,只有热,排除湿热,因为传到在这一步断掉了,从概率角度讲,如果苔黄厚而不腻,继续向上传递之后出现的症状(胁肋隐痛、齿痕、少腹痛等)概率很小,但是一旦有了舌苔厚腻,就是湿热。如果进一步上传,出现齿痕,可考虑湿热痰浊壅滞,有齿痕在考虑有无痛有定处;出现胁肋隐痛,可考虑湿热夹瘀,余类推。

  好像最近一个新的名词叫做“临床路径”,虽然我不太了解,如果仅是望文生义的话不知道这个网络方法能否有所作为。是否可以提供一些辨证思路,甚至可以规范中医辨证的诊断过程,规范中医问诊程序。
  讲了这么些,我还是没有什么确定性的结论,惭愧,尽管我不能告诉您我得出了哪些具体的结果,但我期望的是它可以引人深入思考,思考临床。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0-7-9 18:52
有点儿高深哦。

查看全部评论(1)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9-18 14:08 , Processed in 0.03756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