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HBsAg carrier 填空题 1.病毒性肝炎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呈世界范围流行,传染性__________,传播途经_____________,发病率____________。 2.甲型肝炎是一种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以__________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以_______________传播为主,可形成暴发及流行,其主要感染对象为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 3.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单选选择题 1.下边哪条不符合 HAV 的特性: A. 加热 60 ℃ 12 小时仅部分灭活 B. 加热 10 分钟才能灭活 C. 耐酸、耐乙醚 D. 能在各种水体和土壤中存活一定时间 E. 0.5mg/L 游离氯 30 分钟不能完全灭活 2. 有关 HAV 的特性 , 下述哪条不正确 : A. 只有→个血清型 B. 基因序列的变异率很高 C. 在酸性条件下稳定 C.加热 60 ℃ 12 小时仅部分灭活 E.煮沸 1 分钟即可灭活 3.HAAg 出现在患者粪便中的时间主要是在: A. 潜伏期初期 B. 潜伏期中期 C. 潜伏期后期 D. 黄瘟期 E. 发病期 4. 关于抗 -HAVIgG, 下述哪条论述不正确 : A. 可作为早期诊断标志 B. 是中和抗体 C. 有免疫力的标志 D. 感染后 3~11 个月达高峰 E. 可持续很长时间 5. 下列哪种检测结果表示乙肝感染已恢复 A. HBs Ag( 十 ),HBe Ag( 十 ) B. HBs Ag( 十),抗 -HBE(+),抗 -HBc( 十 ) C. HBs Ag ( 十 ),HBe Ag (+),抗 -HBc IgM(+) D. HBs Ag(+), 抗 -HBc(+) E. 抗 -HBc(+), 抗 -HBs( 十 ) 6. 下列哪项论述是正确的 : A. 乙肝病人可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标志是抗 -HBe 和抗 - HBc 均阳性 B. 乙肝携带者是指携带 HBsAg持续 6个月以上 , 其他乙肝血清标志均阴性者 C. 抗 -HBs 阳性者对乙肝再次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D. HBcAg 是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之 - E. 在血液中检测出抗 -HBe 时 , 表明该乙肝病人已失去传染性 7. 判断某人是否已感染了 HBV最直接、最敏感的指标和检测方法为 : A.HBV DNA.,PCR 法 B.HBsAg,RPHA.法 C.HBsAg,RIA.法 D.HBsAg,ELISA.法 E. HBV DNA, 分子杂交法 8. 下述哪种病毒是 DNA.病毒 ?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9. 有关抗 -HBs 的下述论点中 , 哪条不正确 A. 是 HBsAg 的抗体 B. 为中和抗体 C. 有保护性 D. 滴度〉 20U 时对攻击才有免疫力 E. 在乙肝恢复期出现 , 持续 6 个月至数年 10. 乙肝抗原抗体系统中惟一对乙肝起有效保护作用的是 : A.HBsAg B.HBsAB. C. HBeAg D. HBeAB. E.HbcAb 11.1 名怀疑肝炎的患者血清检测结果为抗 -HCV 阳性 , 比较确切的解释是 : A. 己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B. 对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 C. 体内有丙型肝炎病毒 D. 是慢性活动性肝炎 E. 急性丙肝患者 12. 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HCV 是 DNA.病毒 B. HCV 为双链 RNA.病毒 C. HCV 核昔酸序列变异性大 D. HCV 只有一个基因型 E. HCV 可以分为日本株与美国株 , 但同源性高达 95% 以上 13. 下述哪项不是 HCV 的特性 : A. HCV RNA.可用 PCR 检测 B. HCV RNA.可早至暴露后 1周检出 C. HCV RNA.的变异性大 D.HCV 至少可分为 6 个基因群 E.HCV与 HBV 同属肝病毒科 14.有关HDV的特性下述哪项不正确 : A. DV 是缺损病毒 B. HDV 外包 HBsAg C. HDV 无核衣壳 D. HDV 基因序列变异小 E. HDV 只有一个血清型 15. 下述哪项不是 HEV 的特点 : A. HEV 是 RNA.病毒 B. HEV 只有 3 个血清型 C. HEV 核昔酸序列变异不大 D. 患者潜伏期末的粪便中可检出 HEV E 患者发病后在粪便中排出HEV 数量减少 16. 有关 HEV, 下述哪项不正`确 A. 病人粪便可排出 HEV B. HEV 的抗原血症持续时间短 C. 感染后 , 血清抗体反应低 D. 感染后血清抗体持续时间短 E.HEV 较 HAV 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17. 下述的论点哪个不正确 : A. HAV 对外界抵抗力强 B. HBsAg 有传染性 C. HCV 至少可分成 6 个基因群 D. 抗 -HCV 不是中和抗体 E. HEV 在病后 2 周的粪便中不能检出 18. 下述哪个论点是不正确的: A. 甲肝没有慢性携带者 B. 乙肝潜伏期即有传染性 C. 无症状携带者是丁肝的主要传染源 D. 慢性患者是丙肝的重要传染源 E. 慢性携带者是戊肝重要传染源 19. 甲肝的重要传染源是 : A. 潜伏期患者 B. 慢性患者 C. 慢性携带者 D. 恢复期患者 E. 亚临床感染者 20. 乙肝的平均潜伏期为 : A.2 周~1 个月 B.1~2 个月 C. 2~3 个月 D.3~4 个月 E.4~6 个月 21. 甲肝的平均潜伏期为 : A. 15 天 B. 20 天 C. 25 天 D. 30 天 E. 35 天 22. 我国目前 HBsAg 携带者中有 1/3~1/2 最可能的受染途径是 : A. 经输血传播 B. 母婴传播 C. 经微量血传播 D. 经口传播 E. 经精子和卵子种系传播 23. 下述论述哪条正确 z A. 乙肝主要经血传播 B. 甲肝主要经性传播 C. 丁肝主要经食物传播 D. 丙肝主要经垂直传播 E. 戊肝主要经生活接触传播 24. 引起戊型肝炎流行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 A. 日常生活接触 B.食物 C. 经水 D. 经血 E. 经空气 25. 下列病毒中不经血液传播的是 : A. HBV B. HCV C. HEV D. HDV E. HIV 26. 在我国哪型肝炎病后免疫力稳定且持续时间最长 ?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 丁型肝炎 E. 戊型肝炎 27. 关于甲型肝炎地区分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z A.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相差很悬 殊 , 高度地方性流行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等地 B. 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南亚、南 美、非洲等地区 , 西方国家主要为散发或输入性病例 C. 流行与卫生水平关系很大 , 西 方国家抗体流行率较低 , 发展中国家较高 D. 世界分布很不平衡 , 我国病毒 携带率南方高于北方 , 农村高 于城市 E. 世界上抗体流行率虽不平衡 , 但相差不特别悬殊 28. 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布特征 : A.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相差很悬殊 , 高度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在地中海沿岸等地 B. 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南亚、南美、非州等地区 ,西方国家主要为散发或输入性病例 C.流行与卫生水平关系很大 ,西方国家抗体流行率较低 ,发展中国家较高 D. 世界分布很不平衡 ,我国病毒携带率南方高于北方 ,农村高于城市 E. 世界上抗体流行率虽不平衡 , 但相差不特别悬殊 29.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特征 : A.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相差很悬 殊 , 高度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在地中海沿岸等地 B. 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南亚、南 美、非洲等地区 , 西方国家主要为散发或输人性病例 C. 流行与卫生水平关系很大 , 西 方国家抗体流行率较低 , 发展中国家较高 D. 世界分布很不平衡 , 我国病毒 携带率南方高于北方 , 农村高于城市 E. 世界上抗体流行率虽不平衡 , 但相差不特别悬殊 30. 丁型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特征 : A.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相差很悬 殊 , 高度地方性流行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等地 B. 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南亚、南美、非洲 | 等地区 , 西方国家主要为散发或输入性病例 C.流行与卫生水平关系很大 , 西 方国家抗体流行率较低 , 发展中国家较高 D. 世界分布很不平衡 , 我国病毒 携带率南方高于北方 , 农村高于城市 E. 世界上抗体流行率虽不平衡 , 但相差不特别悬殊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甲型肝炎病毒特征的叙述中 , 错误的是 : A. 只有 1 个血清型 B. 在外界抵抗力弱 C. HAAg 只出现在发病初期患者的粪便中 D. 感染后 , 抗 -HAV IgM 出现最早 E. 抗 -HAV IgG 出现较抗一HAV IgM 迟 2. 下列关于甲型肝炎病毒特征的叙述中 , 正确的是 : A. 基因变异性大 B. 耐热耐酸耐乙隧 C. 潜伏期的后半期即可出现在患者的粪便中 D. 抗 -HAV IgM 是中和抗体 , 有保护力 E 抗 -HAV IgG 可维持很长时 间 3. 以 HAV 特性中 , 哪些是正确的 : A. 煮沸 1 分钟可灭活 B. HAAg 在发病初期的粪便中可检测到 c. 抗 -HAVIgG 是中和抗体 D. 抗 -HAVIgM 通常维持 1~2个月 E. 是 RNA.病毒 4. 下列哪些肝炎病毒是 RNA病毒 :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5. 甲型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 : A. 经食物传播 B. 经输血传播 C. 经母婴传播 D. 经饮水传播 E. 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6. 戊型肝炎暴发的最常见传播途径为 : A.经母婴传播 B. 经输血传播 C. 经饮水传播 D. 经食物传播 E. 经直接接触传播 7.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亚型有 : A.adw B.adr C.ayw D.ayr E.awr 8. 下边关于 HBsAg 的描述中 , 哪些不正确 : A.HBsAg 是感染 HBV 后出现最早的一种抗原 B.HBsAg 在血清中检出 , 表示机体己受感染 C..HBsAg 在急性肝炎病人血清中检出 , 可诊断其为急性乙肝 D.HBsAg 相应的抗体是抗 -HBc E. 我国汉族的 HBsAg 亚型 , 以adw 为主 9. 乙肝患者中 , 下列哪些指标是表示具有传染性 : A.HBsAB. B.HBsAg C.HBeAg D.HBV-Dane 颗粒 E.HBV-DNA 10. 下列有关丙型肝炎病毒的论述中 , 不正确的是 : A.HCV 基因组为 RNA. B.HCV 核昔酸序列变异性较小 C. 暴露后 1~2 周即可在血清中检出 HCV RNA. D. 抗 -HCV 是中和性抗体 E. 抗 -HCV 可持续很长时间 11. 下达哪些项是 HDV 的特性 A.HDV 只能在 HBsAg 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复制 B.HDV 是双链 DNA.病毒 C.HDV 基因序列的变异较大 D.HDV 是圆形缺损病毒 E.HDV 无核衣壳 , 外包 HBeAg 12. 有关 HEV 的特性 , 下这哪些是正确的: A. 不同地区的分离株 , 同源性可达 90% 以上 B. 基民组是一单股 RNA. C. 患者粪便中检出病毒时间很长 , 至病后 1 个月 D. 世界上只有 -个血清型 E. 不同地区的基因序列差异率很高 13. 下述哪些内容是正确的 A.HAV 只有 -个血清型 B.HBcAg 在血液内元游离的形式存在 C.HCV 的变异率高 D.HDV 无核衣壳 E. 抗 -HEV 的持续时间很长 14. 存在无症状携带者的病毒性肝炎有 : A. 甲型病毒性肝炎 B. 乙型病毒性肝炎 C. 丙型病毒性肝炎 D. 丁型病毒性肝炎 E. 戊型病毒性肝炎 15. 下列哪些肝炎病毒已明确证实可经胎盘造成母婴垂直传播 : A. 乙型肝炎病毒 B. 丙型肝炎病毒 C. 丁型肝炎病毒 D. 戊型肝炎病毒 E. 甲型肝炎病毒 16. 慢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的病毒性肝炎 A. 甲型病毒性肝炎 B. 乙型病毒性肝炎 C. 丙型病毒性肝炎 D. 丁型病毒性肝炎 E. 戊型病毒性肝炎 17. 甲型肝炎的传染源类型有 : A. 急性患者 B. 慢性患者 C. 慢性携带者 D.隐性感染者 E. 恢复期患者 18.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类型有 : A. 急性患者 B. 慢性患者 C. 慢性携带者 D. 隐性感染者 E. 晴齿类动物 19.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类型有 : A. 潜伏期患者 B. 急性期患者 C. 慢性患者 D. 亚临床感染者 E. 慢性携带者 20. 戊型肝炎的传染源类型有 : A. 急性患者 B. 潜伏期患者 C. 恢复期患者 D. 慢性患者 E. 慢性携带者 21. 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 15~80天 B. 乙型肝炎的平均潜伏期为 1个月 C. 丙型肝炎的最长潜伏期为 1个月 D. 丁型肝炎的潜伏期为 2~4 周 E. 戊型肝炎的平均潜伏期为 40 22.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 A.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B. 食物传播 C.. 饮水传播 D. 经血传播 E.性传播 23.下述的哪些分泌物或排泄物中含有 HBV: A. 粪便 B. 唾液 C. 精液 D. 乳汁 E. 阴道分泌物 24. 下述哪些分泌物或排出物中含有 HAV: A. 粪便 B. 唾液 C. 精液 D. 胆汁 E. 阴道分泌物 25. 经水传播可引起哪些肝炎流行 : A.甲肝 B. 乙肝 C. 丙肝 D. 丁肝 E. 戊肝 26. 下述哪些肝炎是经消化道传播 A. 甲肝 B. 乙肝 C. 丙肝 D. 丁肝 E. 戊肝 27.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人群分布特征是 : A. 我国多数发生在 15 岁以下 B. 我国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 C. 有明显的种族差别 D. 女性多于男性 E. 西方国家青壮年多见 28.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人群分布特征是 : A.HBV 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B.HBsAg 携带率 , 女性高于男性 C. 抗 -HBs 阳性率 , 男高于女 D. 发病以青壮年多见 E. 医务人员的感染率往往高于普通人群 29. 甲肝的地区分布特点为 : A. 世界性分布 B. 西方国家流行率低 C. 在我国为南高北低 D. 在我国城市高于农村 E. 生活卫生水平差的地区高发 30. 乙肝地区分布特点为 : A. 世界性分布 B. 西方国家流行率低 C. 亚非国家流行率高 D. 我国 HBsAg 携带率南低北高 E. 高流行区主要在东南亚与非洲 问答题 1. 试述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2. 哪些人属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应怎样进行预防? 3. 结合丙型肝炎流行特征,简述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HBsAg携带者:指血清HBsAg阳性,但无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填空题 1.强,复杂,高。 2.甲型肝炎病毒,肝脏损害,粪-口途经,儿童和青少年 3.病人,HBsAg携带者。 4.经血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15天-45天,50天-150天。 选择题 单选选择题 1.B 2.B 3.C 4.A 5.E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E 14.D 15.B 16.E 17.B 18.E 19.A 20.C 21.D 22.B 23.A 24.C 25.C 26.A 27.C 28.D 29.E 30.A 多项选择题 1.BC 2.ABCDE 3.BCE 4.ACDE 5.AE 6.CD 7.ABC 8.CDE 9.BCDE 10.BDE 11.ACD 12.ABD 13. ABCD 14.BCD 15.AB16.BCD 17.AD 18.ABCD 19.ABCDE 20.AB 21.ABCD 22.ADE 23.BCDE 24. AD 25. AE 26. AE 27. ABE 28.ADE 29. ABE 30. ABCE 四.问答题 1.试述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答:(1)表面抗原(HBsAg) HBV感染的指标,对亚型的研究有助于追踪传染源、研究疫苗、了解其他地理分布 (2)表面抗体(抗HBs) 乙肝唯一有效的保护性抗体,提示感染后进入肝炎恢复期、病毒清除、传染性消失和免疫力产生;考核乙肝疫苗效果的指标 (3)核心抗原(HBcAg) 表示存在病毒颗粒,具有传染性,但血清中一般检测不到 (4)核心抗体(抗HBc) 该抗体无保护作用,抗HBc-IgM表示近期感染,抗HBc- IgG是既往感染标志 (5)e抗原(HBeAg)提示体内HBV复制传染性大,持续阳性,提示预后不良,易发展成慢性 (6)e抗体 (抗HBe) 表示HBV体内复制减少或终止,传染性减弱或消失,病情开始好转。 2.哪些人属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应怎样进行预防? 答: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包括: ① 产妇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也阳性者所生的新生儿; ② 血透患者及工作人员、血库工作人员及传染病医务人员; ③与乙肝病人长期密切接触者。为了防止发生HBV感染,应进行乙肝免疫的接种。对于HBeAg和HBsAg双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应先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4周后按0、1、6个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其他高危人员的接种按0、1、6个月的时间间隔进行接种。 3、结合丙型肝炎流行特征,简述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答:丙型肝炎是由HCV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其流行特征显示:主要通过血液及血制品进行传播,包括医源性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在输血后肝炎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可通过献血员传播造成暴发流行。由于丙肝DNA疫苗尚在研制中,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效果也不清楚,因而丙型肝炎目前采取一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主要是采用敏感的方法对献血员进行抗HCV检测,阳性者不得献血,以降低输血后丙肝患病率和HCV感染率,此外加强对丙肝病人和HCV无症状携带者的管理。 |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9-18 15:14 , Processed in 0.06625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