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卫人 首页 卫生部门 查看内容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010-9-9 09:53| 发布者: epiman| 查看: 3445| 评论: 3|来自: 卫生部

摘要: 卫生部网站报道卫生部近日印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以提高医务人员对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认识,加强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病例诊断与报告、标本采集与检测、疫情控制与应急处置等方 ...

卫生部网站报道 卫生部近日印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以提高医务人员对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认识,加强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病例诊断与报告、标本采集与检测、疫情控制与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自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以来,近年来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约600-800人。2006年,我国在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其他部分省份也有疑似病例发生。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据介绍,该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体格检查可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少数病人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进行激素治疗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较危重。

人对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高危人群主要为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如疫源地(主要为森林、丘陵地区)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等。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危重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不同国家的报道略有差异,多集中在当地蜱活动较为活跃的月份。我国曾在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根据国外研究,该病与莱姆病的地区分布相似,我国莱姆病流行区亦应关注此病。(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http://www.stws.gov.cn/system/edit/UploadFile/2010825161940906.doc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桶子 2010-9-23 11:33
我在医院实习也见到好多例啊,来得早的吃几天多西环素就好了,来得晚的就很危险了,连中枢神经系统都累及的基本上就没什么办法了
引用 枫叶红 2010-9-15 16:32
加强宣传 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这种病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引用 fyfeng 2010-9-13 23:29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注意注意!!!

查看全部评论(3)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9-18 14:06 , Processed in 0.04609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