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10-07-30 17:32:59 卫办应急发〔2010〕1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了解各地卫生应急工作基本情况以及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等要求的落实情况,为编制全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我部决定于2010年8月在全国开展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充分认识本次调查的重要性,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单位支持,认真组织实施。本次调查涉及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设置、队伍组建、培训演练、装备和储备、工作经费和储备金等情况。由于调查涉及面广,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协调和实施工作。 二、各地要严格按照《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方案》(见附件)的要求开展工作,真实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当地情况,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调查任务。我部将组织专家对部分地区调查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调查工作的技术指导,并负责调查人员培训,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及报告撰写等工作。 四、有条件的省份可以在国家调查工作方案要求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当地需求内容,与全国调查同时进行本地区的调查,我部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技术指导和师资培训上予以协调、支持。 附件: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方案 二〇一〇年七月三十日 附件 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方案 为掌握全国卫生应急机构建设和人员现状、卫生应急经费、装备和储备等情况,为编制全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卫生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 一、调查内容 (一)卫生应急有关部门设置; (二)卫生应急队伍组建、培训和演练情况; (三)卫生应急常规工作经费及应急储备金情况; (四)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有关建议。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调查对象为省、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承担应急任务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调查数据时间段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 三、调查方法 卫生部统一制订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各省(区、市)组织本级和市、县填写调查表;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级填写,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省(区、市)数据汇总和录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和上报。卫生部将组织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抽样检查。 四、工作安排 组织专家编制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并选择东、中、西部省份进行预调查,完善调查表,设计统一的数据库。对调查和督导人员开展培训,实施正式调查,督促各地做好数据录入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并加强质量控制。 (一)6月20日- 7月31日:设计、论证调查方案,开展预调查; (二)8月1日- 15日:正式开展调查; (三)8月16日- 30日:各省数据录入、审核和上报; (四)8月31日- 9月30日:全国数据汇总整理及报告撰写。 五、数据录入与上报 本次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建库并下发录入程序,对省级疾控中心人员进行培训,受训的省级疾控中心人员负责本省(区、市)调查培训指导,以及调查数据汇总、录入和审核,并将本省(区、市)的所有数据汇集以Epidata数据库的形式于2010年8月30日前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应急办,电子信箱wsyjdc@cdc.cn,联系电话010-5890050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收集所有调查数据后,利用SAS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完成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本省(区、市)所有填报单位的原始调查表(盖章)于2010年8月30日前邮寄至卫生部应急办,以便对调查数据进行审核,联系电话010-68792561,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邮编100044。 六、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卫生部领导本次调查工作,并组织现场抽查。 (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本次调查工作的技术支持,负责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 (三)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省(区、市)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附表:1. 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1 2. 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2 3. 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3 4. 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4 附表1 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1 (卫生行政部门填写) 本次调查不作为评价的依据,请如实填写。 填报单位: 省(区) 市 县卫生厅(局) 一、基本情况 1.本单位编制人数为: 人。 2.本单位是否有独立设置的卫生应急部门:①有 ②无(如无,跳至3) 2.1编制人数 ,实际工作人数 ;实际工作人员中,医学专业 人; 2.2实际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 岁; 2.3实际工作人员中,博士 人,硕士 人,本科 人,大专 人, 大专以下 人; 2.4实际工作人员中,长期借调(借调时间≥6个月)的工作人员有 人; 2.5卫生应急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是否还包括某些疾病的日常管理(如鼠疫、SARS、禽流感等):①是,请列出 ②否 2.6卫生应急部门是否有独立的办公用房:①有 ②无 3. 如无独立设置,是否指定其他部门承担卫生应急工作:①是,指定部门为: ,应急兼职工作人员 名; ②否 4.是否指定本级卫生应急医疗机构:①是,有 家,应急床位 张 ②否; 5.是否制定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①是 ②否 6.是否制定本级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①是 ②否 二、卫生应急队伍组建、培训和演练情况 7. 本级是否下发文件成立专门的卫生应急队伍:①是 ②否 如成立,队伍共有 类 支 人,其中包括: 7.1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 支 人; 7.2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 支 人; 7.3 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伍: 支 人; 7.4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队伍: 支 人。 8. 列出本单位自2008年1月1日以来主办的各类卫生应急演练活动: 时间 演练类型 演练名称 演练范围 参加人数 8.1 年 约 人 8.2 年 约 人 8.3 年 约 人 8.4 年 约 人 8.5 年 约 人 8.6 年 约 人 (演练类型请选择:①桌面演练 ②实战演练) (演练范围请选择:①本单位 ②跨单位 ③跨部门) 9. 自2008年1月1日以来卫生应急培训情况: 9.1本单位发文举办的各类卫生应急培训班情况: 2008年累计 次, 天, 人; 2009年累计 次, 天, 人; 2010年累计 次, 天, 人。 9.2 本单位卫生应急人员参加各类卫生应急培训情况: 2008年累计 人 天; 2009年累计 人 天; 2010年累计 人 天。 10. 本级是否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①是 ②否 10.1 如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共有 类 人; 10.2 本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在过去1年内是否开展相关活动: ①是 ②否 三、装备与储备 11. 卫生应急部门装备情况: 11.1 卫生应急部门专用的办公车辆共有 台; 11.2 专用办公车辆是否携带独立通讯设备(如中继台、卫星等) :①有 ②无 11.3 卫生应急部门除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外,是否有其他的应急通讯方式: ①有,请简单列出: ②无 12.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包括药品、疫苗、检测试剂等) : 12.1 本级是否有卫生应急物资实物储备: ①有 ②无 12.2 如有,储备的实物价值(当年度实有实物储备累计数) : 2008年度 万元,2009年度 万元,2010年度 万元; 12.3本级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地点: ①本单位仓库储备 ②委托医疗卫生机构储备 ③外租仓库储备 ④其他, 13. 本级卫生应急队伍是否有统一的卫生应急服装:①有 ②无 如有,款式为:①卫生部指定款式,已装备 套; ②本级自行设计款式,已装备 套; ③直接购买其他成品服装,已装备 套。 14. 是否参照卫生部印发的《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对卫生应急队伍进行装备:①是 ②否 如是,则现有的装备情况:①基本满足需要 ②无法满足需要 四、工作经费 15. 本单位卫生应急部门年度预算的日常工作经费为: 2008年度 万元,2009年度 万元,2010年度 万元。 16. 本单位年度预算的卫生应急储备金为: 2008年度 万元,2009年度 万元,2010年度 万元。 17. 本级政府临时追加(预算外)的工作经费为: 2008年度 万元,2009年度 万元; 请列出追加经费的事件名称或原因: 年, 年, 18. 是否为卫生应急队员购买人身伤害意外保险:①是 ②否 19. 是否为卫生应急队员发放高风险补贴: ①是 ②否 如有,则标准为:①四川汶川地震: 元/人/天; ②青海玉树地震: 元/人/天; ③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元/人/天。 20. 请就改进以下几方面工作提出建议和需求:(如有需要,请另附页) 20.1卫生应急机构建设: 20.2卫生应急部门人员编制: 20.3 卫生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 20.4卫生应急经费保障: 20.5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 20.6 卫生应急政策: 20.7 其他: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审核人: 填表日期(单位盖章): |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9-18 14:02 , Processed in 0.04534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