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33|回复: 0

[分享] 2010年诺贝尔奖得主预测

[复制链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0-9-21 22: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1位“引文桂冠得主”有望角逐诺贝尔奖 0 F: h6 w2 ^+ T8 C- r

9 P9 e; q3 j; O% t. i/ e
6 E# A* L; u: G. a& Q9月21日,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率先公布2010年引文桂冠的得主名单,他们将有望角逐诺贝尔奖的殊荣。这些备受全球瞩目的研究奖项的获得者即将在两周后揭晓。
$ y) [& Q" d$ t, }* f! Q" d1 U2 o5 j+ {3 P
每年,汤森路透都会基于其研究解决方案Web of Knowledge SM的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来甄选诺贝尔奖设奖范围内诸如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等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这些研究人员的论文被广泛引用,因而荣获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的称号,这预示着他们可能成为今年或不久后的诺贝尔奖得主。# i4 }) M$ Z- S5 Q. ^) J( P) }

7 d5 \+ V' R- G( N汤森路透是唯一采用定量数据预测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机构。2002年以来,已经有19位引文桂冠得主获得了诺贝尔奖。
0 q+ M. t6 m' f6 P1 {+ [8 _' H7 N
汤森路透研究服务部的引文分析师David Pendlebury表示:“我们通过评估科研人员著作的被引用次数和影响力较高的论文数量,同时评估值得诺贝尔委员会认可的发现或主题来评选我们的引文桂冠得主。科学文献的被引用次数和受同行尊敬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诺贝尔奖等专业奖项也是反映同行认可、尊敬的体现之一。”- S1 f. k; |( a9 Y( ?4 k: r

7 P$ q. b% e; e5 H根据研究人员所发表论文在过去二十年间被引用的次数,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通常名列其研究领域科研人员的前千分之一。/ `0 y; ?/ r' \: G: V% Y' Y
( l  ~; o! s. w9 m
今年有21名研究人员获得引文桂冠得主,他们中有15位来自美国的大学。来自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的研究人员也同时入选。
* B# E& \6 K5 O8 {. N; g  z' e, V( V9 z# s; I
以下是2010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名单(按诺贝尔奖项分类)
% z: L, j' C4 @8 H& d& i0 r  ?2 r& P+ C- I
化学奖
4 F) K, D  R2 m/ W( r6 h' L获奖原因
: M- B& j  K1 A& x. i- W# _0 x$ |% }+ c5 I6 [7 ?! c
•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生化系教授兼美国马里兰州切维柴斯 医学院研究员 Patrick O. Brown 因发明、应用基因表达变异研究中的创新型工具 DNA 微阵列而获奖 ; R# n% C+ [5 j4 \+ t5 b! q9 }
• 美合成细胞材料学院副院长兼日本京都大学合成化学及生物化学系教授 Susumu Kitagawa 因设计和开发多孔金属有机骨架而获奖,其应用包括氢气与甲烷的存储、气体净化和气体分离等 " B5 Q8 D5 a7 B  T+ P  {  p7 k3 |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化学和生物化学系 Omar M. Yaghi & j& V7 u9 C+ b6 n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化学系教授 Stephen J. Lippard 因开展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包括发现破坏 DNA 复制的金属配合物而获奖。DNA 复制对癌症疗法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6 ]2 N% R- b( F4 H1 X( C0 F物理奖
' P% t; c6 z% G  `" I5 j获奖原因) D+ l8 o3 ]. J5 r! X1 j" l- T

6 Q0 o, Z; O$ d  S* `, @$ P•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物理学与天文学系教授,兼美国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太空飞行中心 实验宇宙学高级科研人员 Charles L. Bennett 因从得自 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WMAP,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得到的发现,包括宇宙的年龄、宇宙的地形以及宇宙的成分而获奖
% W& \/ o$ y; I$ f% U! w• 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 物理学系 物理学教授 Lyman A. Page
0 S' ^$ H) m5 t! ^) Y# k0 l# [• Class of 1897 Foundation 的 Charles Young 教授兼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天文物理科学系主任 David N. Spergel
+ N) D+ H% i5 C5 ?•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 教授兼 ISIS科学与超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Thomas W. Ebbesen 因观察和解释光通过亚波长孔的传播,为Surface Plasmon Photonics表面等离子体领域的研究作出巨大贡献而获奖
) O5 `: `1 h, ]& h5 y7 v- u3 K•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物理学系教授兼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高级科研人员 Saul Perlmutter 因发现宇宙膨胀加速度及其黑能量存在推论而获奖 " h  N+ i! q  [- ?3 g4 h# B, z
•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系教授兼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学院 高级会员 Adam G. Riess
$ ^, L5 O: }; @& U! V- T  b• 位于澳大利亚韦斯顿克里克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天文学与天文物理学研究学院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教授 Brian P. Schmidt
1 a  _# }% m$ y8 t9 k& [/ N) r% t生理学或医学
# j& d: Z& w9 [5 l获奖原因* k1 B; J4 Q+ n
+ x6 K( A( Z7 ^, V
• 位于美国缅因州巴港的杰克逊实验室 名誉高级科研人员 Douglas L. Coleman 因发现调节食欲和新陈代谢的激素致轻素而获奖 # @. \/ `0 F8 ?' ^4 m
• 美国纽约州洛克菲勒大学 分子遗传学实验室 教授兼美国马里兰州切维柴斯 研究员 Jeffrey M. Friedman
2 Y7 b3 c! d  G$ D• 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 高级科学家 Ernest A. McCulloch 由于他们在 DNA 因发现干细胞和开发诱导多能干细胞而获奖 $ n! O: E5 @4 t. r
• 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 高级科学家 James E. Till * f0 Z0 D+ b( ^0 F* K4 ]$ ^, Z1 G
• 日本京都大学 再生医科学研究所干细胞生物学系教授、美国加州旧金山 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高级调查员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解剖学教授 Shinya Yamanaka
) [* y& F3 ^: h5 ~& ]•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 细胞生理学和免疫学实验室 教授兼高级医师 Ralph M. Steinman 因发现作为关键免疫应答调节物的树突状细胞而获奖
- G3 J. o& p- _( s& h经济学$ D0 \/ @8 |# ~9 t
获奖原因
7 S/ f% @# g0 ?9 u6 {
, Q) x4 c. v- H0 z* A• 美国哈佛大学 经济系 政治经济学教授 Albert Alesina 因其针对政治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尤其是关于政治经济周期的研究而获奖 ; x1 {1 W7 {" i! ?# G
• 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经济学教授 Nobuhiro Kiyotaki 因建立 Kiyotaki-Moore 模型而获奖,该模型描述了经济所受到的微小冲击如何会导致抵押物价值下滑,信贷环境受限,从而步入产出下行周期 9 A  K1 O7 v6 ]: ?) c
•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 政治经济学教授以及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经济系经济学教授 John H. Moore
2 C. n4 C5 j7 F& v•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杰出贡献经济学教授以及美国加州斯坦福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Kevin M. Murphy 因在社会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实证研究而获奖,所涉主题包括工资不平等和劳动力需求、失业、成瘾以及医学研究投资经济回报
3 Z7 \, K- {3 t3 P- l. `* ?. s) n
/ H1 Q  _6 b9 K# C( e
& ^+ F) s/ F, I/ y欲了解各引文桂冠得主的详细信息及其研究领域的信息,或参阅前几届引文桂冠得主(现仍角逐诺贝尔奖项)的信息,请访问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网站,网址: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 K7 v! z* |& [( h* g$ }
今年,汤森路透还将在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nobel/上举办一次论坛。来自不同背景的诺贝尔奖观察家将出席该论坛,讨论过去和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 x8 J5 V, m" ]4 c(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 08:27 , Processed in 0.053523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