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6|回复: 2

冯仑:人的成本

[复制链接]
epiman 发表于 2010-1-20 15: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们常常讲的人情面子,主要是指在熟人之间运作。民营企业很多领导总有一个感觉:熟人多了好办事,要用熟人,用熟人可靠。我算了一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熟人实际上也不是都能赚钱的事,不一定用熟人就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另外,熟人通常不会给你个人带来很大利益,相反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成本上的过度支出,收入是递减的。  z5 A7 [  W6 O( [. J2 @

) c- [) ]# N$ X4 n! Q再举个例子。你开车违规了,闯红灯了,被警察拦住了,你一看那警察是个熟人,他对你说:“大哥,你怎么在这儿!”你说:“对不起,刚才没看见红灯,打了一个盹儿。”对方说:“没事儿,过去吧。”这时候你会怎么样?你会觉得有面子。为什么?别人闯红灯会被警察拦住了处罚,而这个警察当着别人的面管你叫大哥,按照我们刚才讲的人际关系模型,在第三者面前管你叫大哥,是给你面子。你又有了面子,又省却了50块钱罚款,你今天就很开心。然后你说:“兄弟,没事儿,改天一块儿吃个饭。”他说:“行。”
  t  D: h% f; [
+ T3 R7 H. u  s# u9 @, b! h
第二次路过这儿,不是闯红灯,而是拐错弯了,一看又是这哥们儿,这回不道歉了,你说:“又是您当班啊?”对方问:“最近买卖不错,要请客啊!”你说:“行啊,改日喝酒!”又省了50块钱,面子大了去了!但因为觉得麻烦了人家两次,都被拦住又放了,你会找理由请他吃饭,还这个人情。跟警察哥们儿一吃一喝一高兴,花费肯定超过100块钱。警察这会儿觉得很有面子,因为你请他喝酒,而中国人喝酒时要敬酒、要吹捧,他的感觉肯定好得不得了。俩人关系于是由一般熟人变成亲密熟人,甚至是家人那种,更有面子了。于是,吃完了以后,你多问了一句:“最近弟妹忙什么呢?”警察说:“你这弟妹不争气,一天在家没啥事儿,找工作特别难。要不上你那儿找个活儿干,能开点钱开点钱,别让她在家待着?”你说:“没问题,哥们儿的事儿嘛。”因为你不答应是不给他面子,答应了就是给他面子。于是他又敬你一杯,然后散了。过两天警察媳妇儿来上班了,怎么开工资呢?按照当下的标准,工资不可能太低。这工资月月都得开,每月至少1 000块,还要买保险,加上其他杂支,差不多2 000块钱,每个月都得给。上班3个月之后,警察兄弟打电话来了,说:“大哥你那公司咋管的,这么乱!媳妇回来见天跟我说,您好好管管您手下,不能老欺负我媳妇,她不就是没上大学嘛,没上大学也是人。”第二天你上班,被迫变法儿让人都知道她老公跟你是哥们儿。而这时你可能已经不开车,也不可能违章了。同时你也对这位警察媳妇不耐烦了,对警察说:“弟妹在这儿不舒服,干脆让她回家。这样吧,她不用上班,我每月给她开一千二,一年给她发两万四。” 这就是中国人的博弈,你花了钱,一年搭进两万四,还不好意思停这工资;最后钱花出去了,又早晚得罪了哥们儿。但如果当初警察一上来敬礼说罚款50块的时候,你就乖乖给50块,任他扣分,你整天就会闷闷不乐,责备自己不留神,并开始小心驾驶。回家后媳妇问你为什么不高兴,你告诉她今天开车闯红灯被罚了,老婆就该骂你,说:“你牛什么,你跟警察不是哥们儿,市局又没人,就瞎闯红灯。咱家这点钱不够你罚的。”你会说:“行了,别说了,以后我小心就是了。”从此你就变成好公民,尽量不再违规、不被罚款。: i& {3 l9 H. R3 L

$ B! h! E; `( q, R我们公司甚至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熟人的太太到公司来上班,后来跟别人跑了。结果这位熟人丈夫打电话来,质问说为什么把媳妇放这儿还被人勾引走了。和警察媳妇的例子如出一辙,要维持跟这类朋友的面子关系,就要保证他们托付的人开心和平安无事;而任何时候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面子就没了,人的关系归零,回到生人关系,你看合算不合算?
4 z( W/ p: @2 q; M* H: g
熟人往往能满足你片刻的虚荣心,但会导致你不必要的交往,花了时间、精力,同时又导致你过度的成本支出。有时候为面子支付的成本你是不知道的;只有当你跟警察兄弟掰了的时候,你才知道,为了当时的50块钱,支付了两万多成本,中间搭了这么多扯皮的事,而且弟妹来了以后让公司内部关系变得更复杂。很多的故事证明,熟人关系是超越制度而且破坏制度的。- n1 S5 `  u5 ~  ~

4 E* E9 b! m( |' E% E熟人关系是有选择地超越规则,熟人之间有亲疏、有利害,亲密的、利害大的关系超越制度就多一点,疏远的一般关系超越就少一点。熟人越多的地方,越没法遵守制度,结果只能由习惯和传统文化来支配。比如乡村社会,文明制度(法律)是最少的,这时候老爷爷说了算,全部都是熟人与面子关系,最后潜规则占上风。所以民营企业熟人用得越多,越相信内部熟人关系,制度成本就越高,而且制度会被损害,甚至根本没有办法建立制度文明。例如,我们曾让监事会专门对公司内部制度执行情况做过一个定量研究,专门研究哪些制度被执行,哪些制度没被执行,后来发现执行最不好的是报销制度,大概只执行了40%,因为报销是熟人给熟人签字,没有人认真核票,基本上都签了。越是熟的人越不好说不签,因为关系太熟。执行最好的是投资制度,因为投资是董事会定,董事会都是生人,跟经理平时没什么交往,关于投资一定要董事会批准,执行率是100%。我因此意识到这几乎成为一个规律:熟人多的公司,执行力度就不好。所以万通很早就提出生人原则,建立生人文化,另外还提出了担保制度,也就是说公司不主张用熟人,都用生人,从那以后公司制度执行比原来好很多。我们现在大多通过猎头公司和网上招聘,公司现在的熟人已经降为不到10%,这在民营企业中已相当少了,不过按我的理想应该一个都不要,全部都是生人才好。. Z- D+ B" w6 m; F4 z

1 ]0 o- k# s  D- a担保制度是什么?谁要推荐熟人,需要这个推荐人担保;这个熟人犯了错误,推荐人要赔钱;熟人得了奖金推荐人可以跟着分。从公司整体看来,实行了担保制度后,制度执行比原来好很多,坚持生人文化、生人原则有利于提高公司制度化。很多民营企业长期不注意这一点,熟人介入最大的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规则最难建立,比如儿子犯了错误,你能把儿子炒了吗?儿媳妇做出纳把钱点错了,你能扣她奖金吗?所以你的规则就虚设了。于是你们家族成员在公司内部全部超越规则,却要求剩下的人都按规则办,那怎么会有凝聚力?在这方面,我觉得熟人本身超越规则造成制度成本巨大,熟人在一对一博弈当中也是成本巨大,而人们往往浑然不觉这种隐含在面子下面的成本。事实上,当你算清楚以后,会发现生人比熟人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更有利于公司制度化,也更有利于控制组织当中的成本。
* Y5 E3 O7 |4 d: {  ]- Z* H* m
 楼主| epiman 发表于 2010-1-20 15: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讲“人脉”,对于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人脉就是“熟人”,就是“关系”。有了人脉自然好办事,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很讲“人情”,不太讲原则和规则的国家。最近读了冯仑写的一篇文章《熟人的成本》,按其观点谈开去。+ j3 l2 r% _/ S0 l* i, H: q
      冯仑讲,中国人很要面子,熟人越多,越显示自己有本事。他讲,如果开车违章了,没熟人,警察罚款了事,自己心里很不痛快,下次会注意了,减少违章。而有了熟人呢?下车一看认识,警察还客气地叫一声“大哥”,寒喧几句走人了——够有面子!再次违章,又遇到了熟人,还是寒喧几句走人了,二次违章应罚四百,省下了。但出来混,人情总是要还的,请警察喝个酒吧,还好,哥俩只花了二百银子,比罚款还少。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总要拉家常呵,随口问句“弟妹还好吧?”
9 F0 y! o& _; h7 a      警察好似也随口一答“这不下岗了吗!唉,每天在家里烦着呢。要不,大哥,让她让你那干吧?给不给钱都行,有个事干。”: ^* ?: N" z# D
     人家张口了,不能不给面子呀:“行,来吧!”. ^3 ^# l( n' w1 J% k
     找一个公司最差的员工给辞掉,让警察老婆顶替了。可干一段时间发现,这警察老婆还不如辞掉那位最差的员工呢,怎么办?只好把警察老婆养起来,该招人还得招人。警察老婆假如一个月1200元工资,一年14400,加上保险等各种费用,一年二万出去了。3 g1 H8 N1 L& F1 y0 H; ?; l6 E
     本来两次违章400元的成本,结果因为熟人花了二万多。* D5 k: Z% s& g; R5 v( U0 L

; `0 z4 N6 ?$ S) l" p) F      这种最简单的熟人成本例子很多。这还仅仅是表面成本。深究开去,成本更大了。因为工商局有熟人,就可以弄点小违法事,出了事熟人摆平;因为税务有熟人,就搞点偷税漏税,出了事熟人摆平;因为公安局有熟人、法院有熟人、市政府有熟人,就更大胆违法乱纪,重庆的黑社会、赖昌星大概都是因为各个“衙门口”都有熟人吧!
" B9 V! y9 L+ q9 l& |$ m1 v( k1 b, D% h* o& z
     成也熟人,败也熟人。再说冯仑讲的例子,即使警察老婆没到你这工作,可每次违章都有警察哥们庇护,胆子肯定越来越大,原来可能还仅仅是小违章,闯个禁行、违章停车什么的。可有了警察哥们儿,还怕什么呀?闯红灯、高速逆行,什么不敢呵?可哐当一声巨响,一场车祸后,警察也帮不了你了!& b! a1 Z2 [0 Q$ n1 ^, W* r
      熟人成本看来并不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WY2009 发表于 2010-5-13 0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冯仑:熟人的成本《中国商人》 2009年07月0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8-19 12:21 , Processed in 0.09894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