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0|回复: 6

[外文投稿] Top Journals 是标准吗

[复制链接]
epiman 发表于 2009-2-3 13: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科学网经常看到一些网友挥舞着“你在本领域的Top Journals发表过论文吗”的大棒。拿着这个大棒到处乱砍,无论你是谁,请回答YES or NO。你要是还没有在所谓的Top Journals发表过论文,那你就不是Top科学家,你就没有资格讨论问题,你的观点也就是错误的。本博文且不说“不就是Top科学家就没有资格讨论问题,观点就是错误的”这种推理的逻辑荒谬:在科学网人人平等,即使不是Top科学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对错大家心平气和地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公理自在人心。本博文仅仅分析一下“是不是没有在Top Journals发表过论文就不是Top科学家”合理不合理。实际上,这些网友已经无形地在心目中将Top Journals 作为评价科学研究水平的标准,甚至是至高无上的唯一标准。


      Top Journals 是评价科学研究的标准吗?或者说,Top Journals 是评价科学研究的唯一标准吗?那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分析一下物理学的几个Top Journals。

    首先,分析分析Science/Nature 。Science/Nature 通常被归于一类,属于综合类刊物,由于其超高的影响因子,通常被各个学科的科学家视为最顶级的国际学术刊物。其优点是强调综合性、新颖性、大众性(甚至还有娱乐性),特别注重一篇论文对其它领域的影响力。当然,一篇论文影响的领域越广其科学意义当然就越大。另外,Science/Nature的读者群量大面广,又是大家公认的Top刊物。在Science/Nature发表论文通常会引起轰动的效果,引用率也会很高。关于Science/Nature 优点我就不多说了。它们的缺点就是: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强调综合性、大众性导致这两个刊物基本上不接受理论研究的论文。因为编辑们深谙“多一条公式少一半读者”的道理。为了将大众化、娱乐化进行到底,宁可牺牲文章的理论化。可是,大家知道,科学研究一半是理论,一半是实验。从事理论性科学研究的人数和文章量起码要占总数的1/3强。这种排斥理论工作的政策实际上是自绝于许多创新性的成果。特别是,由于理论可以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往往理论工作更容易做出原创性的成果(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是典型案例)。所以,很显然,Science/Nature 无法将所有的Top工作一网打尽!2)还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强调综合性、新颖性,也由于投稿量大,Science/Nature 的审稿程序中编辑的作用过大。往往是一些不太懂行的编辑在第一轮粗选就将大量的稿件退回。我相信Science/Nature 的编辑都是很有经验的编辑,做出的判断99%正确,但1%的失误就难免不会将一些Top工作拒之门外。另外,Science/Nature 的大多是大同行专家,对一些文章的细节不了解。我相信Science/Nature 的审稿人大多是认真负责的,做出的判断99%是正确,但1%的失误就难免不会将一些Top工作拒之门外,甚至将一些垃圾文章当做宝贝发表了。我就看到过在Nature 发表的一篇日本人的磁性方面的工作,根本是对机理认识不清,而将一个普通的现象当做一个新的现象报道(当然,由于是在Nature发表,还误导了许多人跟!)。在几个著名的造假事件中,Science/Nature 让德国人、韩国人的造假论文大行其道,正说明其审稿程序和价值导向有严重的缺陷!实际上,Science/Nature 的影响力是与SCI的影响力同步增加的。五十年前,它们也就是普通的(当然有特点和风格的,这不在本博文讨论的范围)刊物。有个小故事,郭可信院士当年(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外写出第一篇论文,他的导师说:“这项工作一般般,投Nature 吧” 投了就中了。当然,几十年河东几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Science/Nature 现在是风光无限,但显然不能将能不能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定为评价科学研究水平的唯一标准。



本文转引自张志东的博客: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3949
 楼主| epiman 发表于 2009-2-3 13: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Science/Nature 除了其综合性、新颖性、大众性、娱乐性的特点,还有一个特点是商业性。这两个期刊是商业味最浓、商业运作最成功的期刊。商业性实际上是上述多种特性的根源。翻开这两个期刊,扑面而来的是一大堆商业广告。也就是说这两个期刊不但通过销售期刊挣钱,还从商业广告获得大量的资金。他们当然就可以将期刊的价格降低,降低到入会会员人手一本(以非常低的价格,大约100美金可以订一年的Science)。再加上其综合性的特点,其发行量非常之大。发行量与那些不能刊登商业广告的专业性期刊不在同一等级。发行量大,读者/作者当然就多,引起的兴趣就广,引用率就高。反过来,引用率高又吸引了更多的作者和读者,促进了其发行。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可以说,两个期刊是期刊商业化成功运作的典型范例。值得我国科学期刊的主编和经营者们仔细分析其成功之道。

实际上,几十年前,这两个期刊的形象更接近于科普期刊。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有水平的专业性论文在上面发表。这两个期刊一直致力于把一些学术前沿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不同领域的大众读者。所以,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发表在这两个期刊上,投稿前最好是让其它领域科学家读读。如果其它领域科学家能读懂,起码能做到通俗易懂,做到这两个期刊的最基本要求。由于期刊的定位偏向于科普一类,有一些文章根本不像专业性学术论文,可以称为“概念”文章。当然,由于期刊的价值导向还在于探索和发现,不排除有一些提出新概念的文章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个典型的例子:苏格兰一位造船工程师拉塞尔(John Scott  Russell )在爱丁堡格拉斯哥运河中,观察到一种孤立行进波的现象。当时他骑马追踪观察一个孤立的水波在浅水窄河道中的持续前进,该水波能长久地保持着自己的形状和波速。他将这一奇妙现象写成一篇短文发表在Nature,这一发现就是孤立波和孤立子研究的起始。当然,现在骑马就能出Nature文章的好事是不太可能再发生。但从大自然获得一些灵感(诸如荷叶、孔雀、跳蚤、蚊子等,国内科学家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仍是上Science/Nature 的窍门之一,毕竟仿生很容易吸引大众眼球的。也正是其科普、探索和发现的价值取向,这两个刊物实际上更偏向于天文、地理、生物、考古等学科,以前很少发表有关物理和材料的论文,最近几十年才开始重视物理和材料的工作,以C60、碳纳米管、MgB2、纳米结构和组装、磁电子学等为代表。由于最近越来越时髦,投到这两个刊物的文章越来越多,以致Nature出版了Nature Physics和Nature Matreials进行分流(当然,其中的商业考量就不去多谈了)。占上Nature一词的仙气,这些刊物的引用因子也都不低,风格也与Nature差不多。不过,好像这种分流效应将Nature的引用因子降低了不少。无论如何,Science/Nature 是公认的顶级期刊,能在上面发表论文肯定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再次申明,本人讨论“顶级期刊是标准吗?”的目的绝不是要全面地否定顶级期刊,也没有想苛求这两个大牌杂志一定要发表理论工作,毕竟各个期刊有各自的风格。我也绝不是要全面地否定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论文的价值和意义。我的主要观点:顶级期刊不能将所有的顶级工作一网打尽,有许多漏网之鱼(甚至是重量级的)。许多重要的原创性的工作(包括许多诺贝尔获奖论文)并没有在顶级期刊上发表,有兴趣者可以统计一下究竟有多少得奖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上。从统计学讲,发表顶级期刊文章当然比不发表强。某人发表了这种文章,值得大家庆贺,值得自己高兴。但不要得意忘形,以为自己就肯定高人一等。山外青山楼外楼,自有高人在前头。我的主要目的是:1)纯净科学网的学术讨论气氛。在科学网人人平等,不要以是否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作为能否在科学网发表言论的评价标准,更不要动不动拿它作为武器打人。2)破除对顶级期刊的迷信。还科学研究的本来面目。评价一项工作要以其对科学的贡献为标准,而不是简单地以在什么刊物上发表为标准。

下一篇博文将对物理学专业的Top Journals进行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epiman 发表于 2009-2-3 13: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专业水平考量,各个行当的Top Journals要比Science/Nature相对说来更具有“标准”意义。如果非要在一篇博文确定什么样的期刊为物理学的Top Journals,那这篇博文的争议性可能更大(那些没有被列入Top Journals期刊的出版社可能也要找我的麻烦:=o)。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的能力不同,各人心中的标准不同,所以哪个刊物可以定为Top Journals,哪个刊物不可以定为Top Journals,大家一定有不同的观点。这里我仅仅表达我个人的看法。有不同意见大家可以讨论。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按照每年的SCI分区确定Top Journals,它主要是根据期刊每年的SCI影响因子和长期的影响力来评定的。除了一些综述性刊物外,ISI公司(ISI Web of Knowledge)在2007年的分区将我们通常熟悉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L)/ Physical Review(包括A-E)、Applied Physics Letters (APL)/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JAP)、Physics Letters B (PLB)都列入Top Journals。不仅仅包括1区的PRL,还包括2区的部分期刊如PRA-E,APL, PLB, JAP等。所以按照SCI的标准,这些刊物统统都算顶级期刊。读到这里肯定有不少人会大摇其头。因为在许多人的眼里,除了一些综述性刊物外,唯有PRL是物理学的顶级期刊。现在这个标准显然是过低。实际上,大家长期以来是将在某个期刊发表文章的难易程度与这个期刊是否是顶级期刊挂钩的。也可以说是“甜葡萄”心理:所有难吃到的葡萄都是甜葡萄。

       先简单地分析PRL/ PRA-E,它们的要求都是对物理学有贡献,并且强调系统性和创新性。PRL还多了一点,就是能引起广泛的兴趣。这一点与Science/Nature的要求大同小异,当然是局限在物理学专业范围内的广泛。PRL和PRA-E两类杂志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review”。 Review翻译为“评论”,实际上带有综述的意思。要求作者对过去相关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本文工作有一定的创新,在过去的工作基础之上提出新见解或者有新的实验结果,而且要求有系统性。当然,刊物的要求也是不断地变化的。十几年前,一篇文章有系统性就可以上PRA-E,比如将一个类型的含不同稀土元素的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系统地研究一遍,或者从某个别人没有研究过的角度来一遍,就可以上PRB。但,最近几年PRB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关注创新性,看有没有新的物理现象。我理解,这都是期刊之间竞争的结果,SCI引用因子对期刊的压力所致。因为系统性的工作可能暂时没有人引用,就会成为SCI引用因子的分母。

PRL/ PRA-E的审稿制度都非常严格,一般有两个审稿人。PRL/ PRA-E的审稿制度与美国的法庭制度很相似。首先是无罪推定,认为每个文章都有发表的价值。审稿人的角色类似于检察官,进行有罪指控,找出文章的毛病,阐明文章不能在PRL/ PRA-E发表的理由。作者的角色类似于律师,可以进行无罪辩护。编辑的角色类似于法官。如果作者的辩护无法让编辑相信已经完全回答了审稿人的问题,则编辑不会主动地接受文章发表。编辑的角色比较中立和超脱(最近,由于论文数量急剧增加,导致编辑加大了初审淘汰的力度),接受文章的意见由审稿人做出。所以,两个审稿人中只要有一个坚决反对,就有很大的麻烦。由于审稿人对PRL/ PRA-E文章的要求比别的期刊严格,通常会提出很多问题。按他们的问题修改文章肯定对文章质量有提高。与审稿人辩论也是个提高学术水平的途径。当然,如果你觉得审稿人的意见有误,你可以上诉。编辑通常会找第三个审稿人仲裁。如果第三个审稿人也反对,一般基本上是没有戏了。原则上,你还可以上诉到PRL副主编或PRA-E编委,甚至特殊情况可以上诉到PRL主编、APS总主编。但通常在第三个审稿人、PRL副主编或PRA-E编委处就止步了。PRL副主编或PRA-E编委的审稿意见是亮身份的,通常视为终审意见。所以,上PRA-E有一定难度,上PRL的难度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将PRL视为顶级期刊的主要原因。

       由于审稿人对PRL要求比PRA-E严,平均来讲PRL文章的水平肯定高于PRA-E。但由此过分强调PRL,将PRL作为评价一个物理学家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简单化的。实际上PRL与PRA-E的区别就是能否引起广泛的兴趣。能够在PRL发表,仅仅表明有两个同行认为这个工作能引起广泛的兴趣。而“广泛的兴趣”本身就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运气好点,或者遇到了友好的审稿人,可能就上了。如果一个科学家在本领域有一大群朋友,审稿人大多是哥们,上PRL的可能性比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大多了。PRL拒回文章的理由经常是没有“new physics”和没有“novelty”。这两者与广泛兴趣基本上是重叠的。发现new physics是需要系统深入的研究才能发现的,一旦发现就应该能引起广泛兴趣。所以,评价一件工作有没有创新性、重要性和广泛兴趣性基本上是一回事。当然,不排除有些new physics的面比较窄,既然窄不上PRL也罢。本人从事PRL/PRB审稿工作近十年,前后也审了几十篇文章。我感觉拒稿的最好方式:1)直接指出文章的错误之处;2)直接指出文章的不创新性(前人或者作者已经发表过类似的工作);3)说文章不具有广泛兴趣,不适合本刊发表。后一点是作者最不好反驳的。

       另外。我感觉中国人的理论文章上PRL比实验文章容易些。毕竟理论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文章除了有好点子外,实验条件也要是一流水平的。没有个千万级的设备投入上PRL是很难的。相信随着我国对科研的投入,设备的更新,会有越来越多的实验文章发表在PRL。当然,我认为,不计功利观念, PRA-E杂志均属于Top Journals。因为PRA-E的文章可以长篇大论,工作更系统深入,可以有长的时效性。2007年两个诺贝尔奖得主(对不起,还要用功利的标准,毕竟诺奖的原创性是个公认的标准)的得奖文章,一个在PRL,一个在PRB。统计一下,在PRA-E发表的得奖论文可能要多于PRL。所以,没有必要因为PRA-E容易发表,而将它们不列入Top Journals。当然,每个人还是尽量向PRL方向努力,向更高的水平要求自己。但另一方面,应该将Top Journals的标准降降,给大家一个宽松点的科研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epiman 发表于 2009-2-3 13: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专业水平考量,各个行当的Top Journals要比Science/Nature相对说来更具有“标准”意义。如果非要在一篇博文确定什么样的期刊为物理学的Top Journals,那这篇博文的争议性可能更大(那些没有被列入Top Journals期刊的出版社可能也要找我的麻烦:=o)。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的能力不同,各人心中的标准不同,所以哪个刊物可以定为Top Journals,哪个刊物不可以定为Top Journals,大家一定有不同的观点。这里我仅仅表达我个人的看法。有不同意见大家可以讨论。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按照每年的SCI分区确定Top Journals,它主要是根据期刊每年的SCI影响因子和长期的影响力来评定的。除了一些综述性刊物外,ISI公司(ISI Web of Knowledge)在2007年的分区将我们通常熟悉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L)/ Physical Review(包括A-E)、Applied Physics Letters (APL)/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JAP)、Physics Letters B (PLB)都列入Top Journals。不仅仅包括1区的PRL,还包括2区的部分期刊如PRA-E,APL, PLB, JAP等。所以按照SCI的标准,这些刊物统统都算顶级期刊。读到这里肯定有不少人会大摇其头。因为在许多人的眼里,除了一些综述性刊物外,唯有PRL是物理学的顶级期刊。现在这个标准显然是过低。实际上,大家长期以来是将在某个期刊发表文章的难易程度与这个期刊是否是顶级期刊挂钩的。也可以说是“甜葡萄”心理:所有难吃到的葡萄都是甜葡萄。

       先简单地分析PRL/ PRA-E,它们的要求都是对物理学有贡献,并且强调系统性和创新性。PRL还多了一点,就是能引起广泛的兴趣。这一点与Science/Nature的要求大同小异,当然是局限在物理学专业范围内的广泛。PRL和PRA-E两类杂志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review”。 Review翻译为“评论”,实际上带有综述的意思。要求作者对过去相关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本文工作有一定的创新,在过去的工作基础之上提出新见解或者有新的实验结果,而且要求有系统性。当然,刊物的要求也是不断地变化的。十几年前,一篇文章有系统性就可以上PRA-E,比如将一个类型的含不同稀土元素的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系统地研究一遍,或者从某个别人没有研究过的角度来一遍,就可以上PRB。但,最近几年PRB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关注创新性,看有没有新的物理现象。我理解,这都是期刊之间竞争的结果,SCI引用因子对期刊的压力所致。因为系统性的工作可能暂时没有人引用,就会成为SCI引用因子的分母。

PRL/ PRA-E的审稿制度都非常严格,一般有两个审稿人。PRL/ PRA-E的审稿制度与美国的法庭制度很相似。首先是无罪推定,认为每个文章都有发表的价值。审稿人的角色类似于检察官,进行有罪指控,找出文章的毛病,阐明文章不能在PRL/ PRA-E发表的理由。作者的角色类似于律师,可以进行无罪辩护。编辑的角色类似于法官。如果作者的辩护无法让编辑相信已经完全回答了审稿人的问题,则编辑不会主动地接受文章发表。编辑的角色比较中立和超脱(最近,由于论文数量急剧增加,导致编辑加大了初审淘汰的力度),接受文章的意见由审稿人做出。所以,两个审稿人中只要有一个坚决反对,就有很大的麻烦。由于审稿人对PRL/ PRA-E文章的要求比别的期刊严格,通常会提出很多问题。按他们的问题修改文章肯定对文章质量有提高。与审稿人辩论也是个提高学术水平的途径。当然,如果你觉得审稿人的意见有误,你可以上诉。编辑通常会找第三个审稿人仲裁。如果第三个审稿人也反对,一般基本上是没有戏了。原则上,你还可以上诉到PRL副主编或PRA-E编委,甚至特殊情况可以上诉到PRL主编、APS总主编。但通常在第三个审稿人、PRL副主编或PRA-E编委处就止步了。PRL副主编或PRA-E编委的审稿意见是亮身份的,通常视为终审意见。所以,上PRA-E有一定难度,上PRL的难度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将PRL视为顶级期刊的主要原因。

       由于审稿人对PRL要求比PRA-E严,平均来讲PRL文章的水平肯定高于PRA-E。但由此过分强调PRL,将PRL作为评价一个物理学家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简单化的。实际上PRL与PRA-E的区别就是能否引起广泛的兴趣。能够在PRL发表,仅仅表明有两个同行认为这个工作能引起广泛的兴趣。而“广泛的兴趣”本身就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运气好点,或者遇到了友好的审稿人,可能就上了。如果一个科学家在本领域有一大群朋友,审稿人大多是哥们,上PRL的可能性比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大多了。PRL拒回文章的理由经常是没有“new physics”和没有“novelty”。这两者与广泛兴趣基本上是重叠的。发现new physics是需要系统深入的研究才能发现的,一旦发现就应该能引起广泛兴趣。所以,评价一件工作有没有创新性、重要性和广泛兴趣性基本上是一回事。当然,不排除有些new physics的面比较窄,既然窄不上PRL也罢。本人从事PRL/PRB审稿工作近十年,前后也审了几十篇文章。我感觉拒稿的最好方式:1)直接指出文章的错误之处;2)直接指出文章的不创新性(前人或者作者已经发表过类似的工作);3)说文章不具有广泛兴趣,不适合本刊发表。后一点是作者最不好反驳的。

       另外。我感觉中国人的理论文章上PRL比实验文章容易些。毕竟理论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文章除了有好点子外,实验条件也要是一流水平的。没有个千万级的设备投入上PRL是很难的。相信随着我国对科研的投入,设备的更新,会有越来越多的实验文章发表在PRL。当然,我认为,不计功利观念, PRA-E杂志均属于Top Journals。因为PRA-E的文章可以长篇大论,工作更系统深入,可以有长的时效性。2007年两个诺贝尔奖得主(对不起,还要用功利的标准,毕竟诺奖的原创性是个公认的标准)的得奖文章,一个在PRL,一个在PRB。统计一下,在PRA-E发表的得奖论文可能要多于PRL。所以,没有必要因为PRA-E容易发表,而将它们不列入Top Journals。当然,每个人还是尽量向PRL方向努力,向更高的水平要求自己。但另一方面,应该将Top Journals的标准降降,给大家一个宽松点的科研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epiman 发表于 2009-2-3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强、国力盛、科学兴、大师出、期刊旺。这是科学研究发展和期刊发展的一个大势。美国的物理学期刊的兴旺是与美国的国力强大、科学研究、大师级人物的汇集分不开的。特别是二战前后,一大批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欧洲科学家移民美国,使科学研究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而美国式的科研体制相对来讲在当代更具有竞争性。这些都导致美国的物理学期刊成为本领域的顶级期刊。当然,美国式的科研体制与欧洲体制的比较不是本博文的内容。研究国力与科学研究水平以及期刊水平的关系,我们还有一个很好的标本:前苏联国力的强盛,与美国并称两个超级大国,其科学研究自成体系,在科学的发展史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大师和科研成果。前苏联的期刊按照现在SCI的标准也算不上顶级期刊。但当时谁都不能小瞧它们。美国甚至专门出了几个期刊将前苏联期刊中的重要成果翻译成英文出版。如Sov. Phys. – JETP Lett.、Sov. Phys. Solid State、Sov. Phys. Tech. Phys.、J. Phys. Chem. U.S.S.R.、Phys. Met. Metall.等。我相信,有心人从这些期刊中一定能淘到宝贝。前苏联解体后,国力有所下降,科学家也走的走、散的散,科学研究水平有所下降。近年又有回升。但无论如何,前苏联所涵盖的国家甚至包括东欧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的科研实力是不可轻视的,特别是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非常扎实,科学家的功力非常深厚。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国家就是日本,科学研究也很有特色,其期刊中也是藏龙卧虎。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期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利用预印本库http://arxiv.org/、博客甚至e-mail作为转播媒介来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预印本库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期刊已经将在预印本库上的投稿日期视为在期刊上的投稿日期。对研究成果的评价也开始以预印本库上的投稿日期为标准。最典型的就是俄罗斯科学家佩雷尔曼(Grigory Perelman)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的三篇论文均是在预印本库上公开,没有在任何正式的学术期刊发表。佩雷尔曼在网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巡游美国发表演讲介绍自己的工作后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其他数学家只能费尽心力地一行行地梳理他的论文,填补细节。三个世界顶级的研究小组以长篇大论填补他的论文的空白,最后都将证明庞加莱猜想的功劳归于他。而科学界也接受了这种佩雷尔曼网络发表论文的形式,授予他素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实在是牛!更牛的是佩雷尔曼拒领菲尔茨奖。说到这里,实在是对佩雷尔曼的淡定一切的境界佩服得五体投地。相比之下,我在这里大谈什么“Top Journals 是标准吗?”,实在是自相形秽。自叹一声:要想在一个浮躁的社会和纷杂的年代在心灵深处保持一片宁静的时空实属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epiman 发表于 2009-2-3 13: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将顶级期刊定为评价科学研究水平的唯一标准简单易行,方便管理。管理者只要点点数,统计即可。但这显然是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标准。某种程度上是有违基础性科学研究的本性的标准。基础性科学研究的本性就是科学家对自然奥秘的非功利性的好奇心驱使的探索。需要的科学家的真性情。分析目前许多人(或社会)将顶级期刊定为评价科学研究水平的唯一标准的现象,我认为有两点主要根源:一)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管理者对科研人员缺少必要的信任。长期以来,在科学界存在一些不正之风、不正之人,导致花费了大量纳税人的血汗钱,而没有多少产出,从而导致社会和管理者对科研人员缺少信任感。所以必须用一些硬性的评价指标来检查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评价投入产出比。二)社会、管理者甚至科研人员本身对科学研究的成果缺少自信心。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基础研究一直处于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的状态,大家无法对本国的科学研究成果做出中肯恰当的评价,只好用一些SCI期刊、顶级期刊等等作为成果评价的标准。

用数数的办法统计和评价科学研究的成果,一方面方便管理者获得信息,并方便对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做个粗略的了解。但如果过分强调顶级期刊,并将其定为评价科学研究水平的唯一标准,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和好奇心有所压制,妨碍重大的原创性成果的产出。目前,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追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有所缩小。我们应该增强点自信心,制定出一个适合我国科学研究并兼顾科学研究本性的政策。为科学家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科研环境。使更多的科学家能够以平常心开展科学研究。一个具有自信心的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决不会将一些与科学研究本质无关的东西作为其重要的评价标准的。就好比,一个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决不会将钢琴考级、绘画考级等等当成评价标准的。

在结束“Top Journals 是标准吗”系列博文之前,总结归纳一下我的观点(以免引起一些评论者的误解:=))):

1) 顶级期刊是评价科学研究水平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标准。

2) 国家的科技政策、社会大众和科学研究的管理者应为科学家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

3) 科学家从事基础性研究应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平常心和好奇心。让科学研究回归其本征状态。

4) 在科学网人人平等,不要以是否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作为能否在科学网发表言论以及言论是否正确的评价标准,

良好的心态、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思想、民主的制度,激荡出原创性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产生真正的生产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如果我们制定出一个适合我国科学研究并兼顾科学研究本性的政策,长期稳定地执行下去,形成对基础性研究稳定支持的制度,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一定会兴旺发展、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必定会来临。同时,我国的学术期刊也必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赢得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公卫之星 发表于 2009-10-7 00: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形成对基础性研究稳定支持的制度     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5-19 11:07 , Processed in 0.06570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