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公卫人 返回首页

昨夜窗外有雨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piman.cn/?1630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成功同心圆——做最好的自己[收藏]

热度 2已有 1464 次阅读2010-10-15 09:4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成功有秘诀吗?到底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成功法则呢?


  换言之,如果成功是多元化的,如果“做最好的你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那么,我们该在哪些具体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呢?

  还记得我在此前提到的,那个一心想做领导、做管理的名牌大学高材生吗?

关于如何成功的对话

  我在中国工作的时候,认识了很多中国学生。其中有位来自名牌大学的同学,成绩优异,智商和情商都非常出众。
  有一天,这个学生问我:“开复博士,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样成功。根据我的理解,成功就是管人,管人这件事很过瘾——尤其是在每次发放薪水时,管理者一定会有大权在握的感觉。那么,我该怎么做才能走上管理者的岗位呢?”
  我问他:“你认为,成功到底是什么呢?”
  他回答说:“成功就是有财富、有地位,成功就是做领导、做管理。”
  我没有想到,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对成功的认识竟然如此片面和肤浅。而中国社会历来也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
  我并不排斥将成绩或名利视作成功的标准之一,但同样有价值的成功标准还有许多种,不能因为强调成绩、名利而忽视了其他因素,更不能因为推崇某一种成功模式而堵死了所有其他通往成功的道路。
  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是典型的一元化成功模式,对青年一代的负面作用相当大。一旦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就会因为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而忘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忘记了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价值和责任。即便最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名和利,也不一定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在我看来,一元化的成功模式有两个极为明显的弊端:
  首先,一元化的成功会让许多人失去正确的奋斗方向。
  在一元化成功模式的影响下,即便是某些最优秀的人,也往往不甘心于“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他们时刻企盼着成为世俗评价体系中的“成功人士”,一旦遇到大的挫折,或是遭到机遇和命运的捉弄,就会逐渐丧失自信和快乐,甚至有可能就此走向迷茫或消沉。
  当时,我进一步问那位高材生:“那么,你觉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创意、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商业头脑、基础知识。”
  当然,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但又都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具体的某种知识或某种能力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都可以在需要时修正或更换,但那些最本质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却可以伴随着你渡过一生,让你一辈子受用无穷。
  因此,我对他说:“做管理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服务的意识,好的管理不在于驾驭他人,而在于有足够的管理智慧。”
  “那么,我该如何得到这种智慧呢?”他一脸迷茫地问道。
  “首先要得到下属的尊敬和信任。”
  “我又该如何得到他们的信任呢?”
  “学会团体合作,学会为下属着想,只有将心比心,才能赢得信任。”
  “该如何得到他们的尊敬呢?”
  “你要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人。这样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敬。”
  “那么,我该如何找到理想,获取抱负,得到能力呢?”
  “要有良好的素质、习惯和态度。但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是一个好人,一个讲诚信的人。惟此,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这次对话使我思索良久,为什么郭士纳可以从纳贝斯克食品公司空降到IBM公司并成功地拯救了IBM?为什么微软公司要求每个副总裁都可以随时接替任何一位其他副总裁的工作?我更明确地意识到,真正的成功人士并不是仅仅靠了知识、创意等外在素质赢得成功的,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具备了某些最为根本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他们获得成功的内因几乎都可以用一个“成功同心圆”来解释。
 

  什么是“成功同心圆”呢?简单地说,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如果价值观不正确,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都会像南辕北辙的赶车人那样离成功越来越远。
 
价值观

  有了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六种,它们构成了同心圆的第二层。
 
态度

  最后,还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它们构成了同心圆最外面的一环。
 
行为

  只有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个人才有可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
  将这一成功法则逐步细化后,我们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完整的成功同心圆。
 
成功同心圆

  下面将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对成功同心圆的结构和内在逻辑做一个概述,本书的后续章节则会按相同的顺序对成功同心圆的每一个要素进行深入的探讨。

  成功同心圆的中心是价值观,这也是判断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

  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抉择(KNOW RIGHT FROM WRONG),意味着他是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

  只有从诚信出发,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这种成功法则其实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提倡和推崇的。例如,《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话不正点明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心”和“诚意”)对于为人处世乃至建功立业的重要性吗?

  有了正确的价值观,还必须努力培养自己,使自己具备正确的、可以适应当代社会的人生态度。这里所说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理解为做事的基本原则(HOW YOU DO ANYTHING)。

  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态度也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和他人心目中的映射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他就不可能体现出这些正确的态度或品质来。

  概括起来,对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态度有六种,分别是:

  积极:现代社会需要积极向上、勇于参与、勇于接受挑战的人。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崇尚积极的态度,中国青年则需要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同理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要从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角度出发,做事时为他人留下空间和余地,发生误会时要替他人着想,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勇于承担责任。
  自信:自信的人敢于尝试新的领域,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更容易获得成功。自信的人也更快乐,因为他不会时刻担心和提防失败。
  自省:在保持自信的同时,还要善于自省。善于自省的人能客观地评估自己,不会盲目乐观;会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能力限制,不会轻易接受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工作;当然,他们也乐于接受挑战,但会在接受挑战时做客观的风险评估。
  勇气:一个成功的人有勇气尝试新事物,迎接挑战,也有勇气面对苦难,接受教训。勇气给人力量和自信,可以使人更加主动地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
  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广的胸襟同样是成功的前提。胸怀可以让人目光高远,不再拘泥于细枝末节;胸怀可以让人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更加健全的人,也可以让人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功同心圆的第二层中,六种态度两两一组,构成了三个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在图1?5中,第二层每两个相对的态度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内在联系:

  积极和同理心:在积极和同理心之间求得最佳的平衡,参与社会事务时既不能咄咄逼人,也不能因羞涩而畏缩不前。
  自信和自省:既不能因过于自信而跌入自负的深渊,也不能因为过于自谦而加入自卑者的行列。
  勇气和胸怀:既要有勇气面对挑战,改变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也要有足够的胸怀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

  中国文化强调团队和纪律,更注重自省和同理心,更有胸怀“来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意识,更注重自信和积极主动,更有勇气“来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所以,融会中西,协调均衡是在态度上“做最好的自己”的关键所在。

  行为

  行为是态度在具体行动中的反映,行为是一个人与社会、他人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行为也是社会衡量每个人的价值的外在指标。

  行为受价值观和态度的指导,是态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态度都主导了一种具体的行为。这六种行为分别是: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和合作沟通。

  追寻理想:树立人生目标和阶段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认真的规划,有可实现的愿景。
  发现兴趣:寻找自己的兴趣,激发自己的热情。爱自己的工作,做自己喜爱的工作。
  有效执行:培养自己的毅力,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一步步落实和执行既定的计划并达到最终目标,。
  努力学习:每个成功的人都必然是善于学习的人,每个成功的人也都必然是坚持终身学习和自学自修的人。
  人际交流: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赢得他人的信任。处理好人际关系意味着拥有了与人合作的基本能力。
  合作沟通:现代社会是分工合作的社会,能否掌握沟通与交流的技巧以提高沟通效率,直接影响着个人乃至团队的成败。

  以上六种行为均受第二层六种态度的共同影响,但对每种行为而言,其中的某一种态度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追寻成功时要注意:

  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
  以自信培养、发现兴趣;
  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
  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
  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
  以胸怀促进团队合作与相互沟通。

完整与均衡——用智慧选择成功
 

  在理解和使用成功同心圆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两个原则:完整的原则和均衡的原则。

  完整的原则是指要完整地理解成功同心圆的每个方面,要同时培养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成为完整的、结合中西文化优点的人才。

  例如,不能只顾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忽视了培养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能只拥有积极的态度,而没有了同理心。

  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善于从各种不同的思潮中汲取力量,善于融会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均衡的原则是指在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时,不能偏激,不能走极端化的路线,应当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在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里选择最佳的均衡状态。

  例如,既不能因为过于自信而跌入自负的深渊,也不能因为过分的自省而加入自卑者的行列。在自信和自省这组对立统一的逻辑概念之间,需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正如此前所说的那样,国际化人才是融会中西文化精华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格的国际化人才都是在价值观、态度等方面达到完整、均衡的人。

  完整和均衡并不意味着圆滑、世故和骑墙,完整和均衡也不意味着必须丧失自己的个性与激情。

  恰恰相反,这里所说的完整和均衡既不反对展示个性,也不反对挑战自我,这里所说的完整和均衡仅仅是在提醒大家: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需要足够的智慧来避免自己走入偏激的误区。

  也就是说,在遇到两难选择的时候,需要依靠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出最适合于自己、最能满足需要、对社会和他人最有价值的选择。

  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不要把一切归于宿命。成功是选择的结果,不成功也是选择的产物。你的选择会让你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功同心圆——因为你的理想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你如何均衡自己的态度也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只有积极把握成功道路上的每一次选择,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只要完整和均衡地理解了成功同心圆,只要学会了智慧选择的方法,就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因此,我衷心期望广大青年朋友能够在理解和实践成功同心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智慧,达到下面这种完整、均衡的境界: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做到了这一点,大家就与真正体现自我价值的、多元化的成功近在咫尺了。

本章要义

  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是典型的一元化成功模式,既会让许多人失去正确的奋斗方向,也无法让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衡量成功的最根本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

  多元化成功是让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发掘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同时也能让社会保持健康、和谐的状态,让社会成员体验到最大的幸福。“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成功的秘诀:成功=价值观+态度+行为

什么是“成功同心圆”?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它处在同心圆的中心位置,是第一层;
  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可以更好地完善人格,端正人生态度。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六种,它们构成了同心圆的第二层;
  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就构成了同心圆最外面的一环;
  只有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个人才有可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
 

摘自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路过

鸡蛋

鲜花
2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WWY2009 2010-10-22 16:22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应该放大点~~
回复 昨夜窗外有雨 2010-10-23 08:43
WWY2009: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应该放大点~~
哈哈,当时排版的时候显示的比较大,就没注意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5-4 14:34 , Processed in 0.03185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