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64|回复: 0

[分享] W135菌群流脑:要严防但无须恐慌

[复制链接]
laoliu 发表于 2008-9-12 23: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9月9日,有媒体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首例由W135菌群引起的流脑病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何为W135菌群流脑?其流行状况如何?对今年流脑流行有无影响?预防W135菌群流脑有无特异性免疫手段?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专家。 ; _- k  t" t& t6 O3 t
, i" h3 Z* {8 L6 D( M
  国内W135菌群流脑有个案报告 % X- ^% w" e; f2 V! L2 T2 o
) E# b3 M( E! l# D, W- }
  据中国CDC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罗会明主任医师介绍,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国际上将脑膜炎奈瑟氏菌分为13种血清群,即A、B、C、D、X、Y、Z、29E、W135、H、I、K、L群。一直以来,我国流脑病例多为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所致,同时存在B、C、Y、W135群散在病例。
. d$ \3 h6 g( X( x& j2 _/ r
( v8 ~; Z! I4 y( r3 a1 X0 h1 ?  近年来,国外由W135群引发的流脑暴发已有多起。2000年,在非洲、欧洲一些国家及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地,发生了W135群流脑局部暴发;在麦加朝圣人群中也发生过W135群流脑暴发。2003年~2006年,非洲的一些国家均出现了W135群流脑局部暴发。
% z' w$ X0 M& p7 ~& q$ q# d( W7 B) y. n- i& s1 |
  国内监测显示,目前我国由W135群感染引起的流脑个案病例也有报告。 - D3 o7 y7 T; Q0 k7 r0 h: o  m
$ `) a/ ^1 j* A# J& c
  我国为流脑低发地区 # i2 M& S! P1 v; F

0 }+ }" Q. A; S( c2 X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流脑年发病率为1/10万~10/10万,以非洲中部流行地带为最高。过去每隔8年~12年出现一次周期性流行。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其流行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流行区域不断扩大。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非洲一些国家在1988年~1997年共发生流脑70.4万例,死亡10万例,仅1996年的流行就发生了18万例病例。 : Q$ |# j; q& x  q6 u! I; Q; q
2 {' ]! [6 S& `9 t8 n& P
  罗会明说,随着流脑疫苗免疫接种的普及,人们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的不断改善,我国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2000年以后,发病率下降到0.2/10万以下,总体属于世界流脑低发病地区。病例相对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并以散发为主。
4 W0 q( H" m  u" x; p2 i% \' W6 z' Y# I$ S1 |$ o- y
  W135菌群也有针对性疫苗
9 F' |: Z8 Z3 U) m# I6 k. ~7 ^+ O5 B  u9 I; S) ^3 P0 p
  罗会明告诉记者,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发病与控制暴发或流行的有效措施,但流脑疫苗免疫具有菌群特异性。目前我国上市的流脑疫苗,包括A群流脑疫苗、A+C群双价流脑疫苗、A+C+Y+W135群四价流脑疫苗。我国流脑疫苗接种已经被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从今年开始,全国范围内6个月~18个月的儿童接种A群流脑疫苗,3岁~6岁儿童接种A+C群双价流脑疫苗。A+C+Y+W135群四价流脑疫苗及适龄儿童以外人群接种的流脑疫苗,均为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   T# ]$ S( ~  M  z

, A/ f5 y3 P2 C9 a, V* k7 L6 R  罗会明说,要有效地预防流脑,需要针对流脑流行菌群选择适合的疫苗。发生流脑疫情后的应急接种,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疫苗使用种类,由政府组织实施。如果病人病原检测为C群,即使用A+C群双价流脑疫苗;如果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仅为A群,可使用A群流脑疫苗,也可使用A+C群双价流脑疫苗;如果无菌群检测结果,可首选A+C群双价流脑疫苗;对于发生W135群流脑疫情地区,可考虑对适龄儿童接种A+C+Y+W135群四价流脑疫苗。 2 ~' W: v7 {% K" w. ?# l$ G

5 I  o. k; N, h/ w! I  我国已有特异性防控措施 2 X3 j, k$ Y  W/ ]/ a: c; f7 p
6 J& Q6 Z5 w4 B% _% s3 w% ~( o  f
  罗会明指出,尽管这些年来我国流脑发病率较低,但流脑死亡数与病死率一直居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为此,我国在积极展开流脑预防接种的同时,加强了疫情监测等系列防控措施。 + X* S# p6 ^' ^2 b' u+ O+ b3 v

' a4 R+ b& z- o; ]7 v1 Z  据介绍,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及时报告发现病例。各级疾控机构实时监视流脑发病动向,发现聚集性病例立即启动流行病学调查。与此同时,我国还设立了国家级和省级流脑监测哨点监测网络,仅国家级流脑监测哨点就有40多个,除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监测外,重点之一是开展实验室监测,动态掌握流脑菌群的变迁,为流脑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6 w- u1 I2 H+ W/ p

2 J4 ]. ?, G8 S  罗会明说,近年来,我国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包括W135群在内的各种流脑菌型实验室监测水平均有了很大提升,对W135群流脑已经具备特异性预防控制措施。
9 \) Z1 @5 r" E. E$ @: a  D7 V
2 L3 l7 u# o# ~; }& P* h: H6 X% ~
+ e6 [0 s+ j! I7 N
) _5 E, r+ |; I' ]% J6 B$ C! V网络编辑: 来源: 健康报 发布日期:2008-09-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7 07:47 , Processed in 0.049842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