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05|回复: 0

[分享]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艾滋病病毒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laoliu 发表于 2008-9-8 23: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有关HIV-1B’毒株的分子进化及分子特征性研究论文发表于世界艾滋病研究权威学术刊物–《AIDS》。《AIDS》杂志该论文审稿专家认为:“本文最有价值的地方即在于其仔细和详尽的遗传分析以及有关全球B和B’亚型种系发育的描述。”
/ x6 v7 m) S( q2 Q' T
) [; V3 |* C4 u. }- g  m+ t  据了解,武汉病毒研究所杨荣阁研究员领导的学科组和Simon Rayner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一年的合作,通过对所有HIV-1B’毒株的系统进化和分子特征的综合分析,发现HIV-1B’毒株分子以下进化规律:在全球范围内,HIV-1B’毒株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且传播速率较其他主要HIV-1流行毒株传播迅速,近年有进化减缓的趋势。
4 H0 m% ]- [  K. K# t/ P' m; E
; G# v- s/ n- h8 W, G: m8 h  专家介绍,HIV-1B’毒株是亚洲流行的HIV-1三大主要毒株之一,特别在我国中部地区既往采供血HIV感染者中广泛流行。同时B’毒株与其他HIV-1亚型毒株的共流行,催生了多种HIV-1重组型病毒。这些重组病毒在亚洲的HIV-1流行中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其影响范围日益广泛,对亚洲国家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
4 _0 g& ^. G& E; u4 S( R2 t5 _& g- m7 o$ M3 c; _' k
  据介绍,该研究对B’这一亚洲HIV流行性奠基毒株进行的全面分析,为HIV在亚洲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毒株的疫苗设计方案等提供了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7 01:04 , Processed in 0.057537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