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37|回复: 0

[讨论] [转帖]我一个外行也来谈谈强化免疫

[复制链接]
蓝瑶石 发表于 2014-12-19 08: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帖地址:http://bbs.cnool.net/cthread-104913799.html
" b/ u3 `7 P7 n$ a: V" z1 p' D# H首先,我要在文章开始前声明我是个外行,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不要把这篇文章的内容作为指导自己选择的依据。其次,我虽然是个外行,但是我也是一个三岁孩子的爸爸,所以我关心强化免疫问题,我希望立足于准确的公开数据之上进行理性分析,并和其他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这篇文章可能会比较长,但是一定力求准确,文章分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 e0 s' c: Q* U' D
: k' k* U2 G/ K3 v) ~& |9 n【1】什么是强化免疫
: `! V( t: g- O, F  l【2】谈谈天花的灭绝
- r9 [) m: f9 H& h. l7 J【3】谈谈麻疹强化免疫' {; Z' e8 q! C  i- W
【4】谈谈脊灰强化免疫
3 T9 ]2 v1 G5 C0 h8 p6 y  M1 s2 T, q* ~& _" W7 c! t( r4 Z
文章主要内容集中在麻疹强化免疫方面,但是其中大部分结论适用于脊灰强化免疫。而麻疹强化免疫方面,主要是针对微博上一个叫做“疫苗与科学”的id(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预防接种管理工作10余年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观点进行展开。对于脊灰强化免疫的一些特殊之处,将会在脊灰强化免疫内容中单独讨论。
4 I! B7 K9 M$ a' m3 i+ ~1 S+ u* P, F8 b3 P/ z
【1】什么是强化免疫# B- b% Y/ f- S  D9 z
4 M0 i4 S# a+ _+ T
什么是强化免疫?根据有时候也会不靠谱的百度百科:
# b, {  X4 N( Y2 t- l$ }& Q
3 O3 W+ `& k. ?1 P( D6 S强化免疫是指国家或地区针对某种传染病的发病或流行情况和人群对该传染病的免疫状况进行分析后,决定在短时间内对某年龄段人群进行的普遍免疫,它是对常规免疫的加强。它与计划免疫共同构成了计划免疫体系。国家在消灭或消除某种传染病时,都要采取强化免疫的手段。
$ z/ N' z$ H# x5 C0 V9 o* [8 G; s& H6 @2 k4 r+ j8 E
我国已经开展过的强化免疫活动:7 J9 z/ Y3 W: v' G2 R( _6 W3 ]; M/ K

) O6 `! e! ]- t& w( G- f8 j1、1990年至今的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我国已经于2000年向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消灭了脊髓灰质炎;
% S- P; P: V' v1 Z2 d/ |2、2005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消除麻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是组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这是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为贯彻落实《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的目标。$ x* v6 {$ S% ?/ J' ?

( d1 k, T2 w, R5 V$ W# W为什么强化免疫一般都是在12月和1月进行呢?根据有时候也会不靠谱的互动百科:
* C* p: ?. T) R+ ]( M4 i. f; n% h% [6 x' `7 Q7 j
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World Strengthened immunity Day)。世界强化免疫日是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确定并实行的。世界强化免疫日主要是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而设立的。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少数能被消灭的疾病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感染者、已经有有效的疫苗、免疫能终生持续存在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取常规免疫、群众运动、监测、扫荡式接种等四大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尤为突出的是为强化免疫而采取群众运动形式——国家免疫日。国家免疫日是为了补充及完善常规免疫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免疫高危险年龄组0-4岁的每个儿童,尽可能快地阻断脊髓灰质炎地方性流行。通常包括一年两轮的国家免疫日(隔一个月),持续至少三年的期限,达到捕捉未免疫或仅部分免疫保护的儿童、提高已免疫儿童的免疫水平。这样,最敏感年龄组的每个儿童同时得到保护,也就立即剥夺病毒的生存。 * m0 d4 `! k$ c; V' o) ?# L  e

3 `, u! a+ }$ k+ T' N+ V/ U4 E+ D根据以上资料,其实可以很容易知道,强化免疫与计划免疫不同。* O5 ~! w- Q7 N5 j2 h: e0 r

# G, r5 D: m& p" ?6 j: _1,两者的时间确定性不同。计划免疫是从孩子出生后,根据孩子出生的年月日就有一张明确的疫苗接种时间表,而强化免疫的时间一般是不确定的,是国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的在短时间内对某年龄段人群进行的普遍免疫,具有时间不确定性。- V5 |. t, G' E" `

8 ~: G2 M) ]' r( N1 b5 f9 A9 A4 }2,目前只针对两种病毒进行强化免疫,那就是麻疹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因为强化免疫和计划免疫的目标不同,强化免疫是为了最终在人类中消灭某种传染病(甚至是消灭导致传染病的病毒)。因为天花(已经消灭)、脊髓灰质炎和麻疹三种传染病的病原都是病毒,而且自然界不存在其他宿主和媒介,因此只要在人类中消灭了就意味在自然界被消灭了。
5 F4 a7 s6 ]0 m5 H6 K; p/ }3 J! ^( P$ C  L; e
知道了以上知识,我们就应该明白不应该简单套用计划免疫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强化免疫。强化免疫可能可以最终在人类中消灭某种传染病(甚至是消灭导致传染病的病毒),现在的孩子多打了几次疫苗,但是以后的孩子却再也不用打这种疫苗了,这是一件功在万代的事情。而有些病毒除了人类宿主之外,还有动物宿主,所以即便某一个时刻在人类中彻底消灭了某种病毒,但是其他动物还是会把这种病毒再传染给人类,所以对这些病毒进行强化免疫是意义不大的。6 y" }3 p' L. d" G4 `
  g! j, I: p& h. m
当然了,也有一些“高瞻远瞩”的人,他反对消灭自然中本来就存在的某种病毒。他说病毒也是生命,消灭一种生命这违背了自然规律,这会造成了生态灾难,将来人类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开始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几乎要倾倒,甚至都要相信了。但是,说这话的人,他生病了,他也要违背自然规律,他又是打针又是吃药,如果花一百万能让他多活一天他也绝不会吝啬,他绝不肯因为生命的平等就让病毒和细菌把自己淘汰了。这时候,我忽然对他说的话,又不以为然了。
) r) |7 ~2 S6 p1 @; p, G8 h& V) J9 T+ a% G& W) a1 J$ f" O

6 t& t' e# N, l: U【2】谈谈天花的灭绝1 q0 d. i# u1 g! M5 N, Y- Q
; p7 r. d8 @. m( {3 D
有人说,你主要谈麻疹强化免疫和脊灰强化免疫,怎么忽然又扯到天花的灭绝上去了?什么时候才能扯到正题呢,你的文字本来就罗嗦,我们耐心实在不多,超过500个字的文章我们就读不下去了!其实我也想直接谈后两种强化免疫,但是我总觉得不谈天花的灭绝,就没法领会强化疫苗的伟大意义。如果你能意识到,你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你的行动其实也有一种你想不到的伟大意义,也许你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6 w4 T; J4 n9 ?1 w: i- {, c0 Q! A; S: W! V; Z8 q4 z: P* b% s
再次根据不怎么靠谱的百度百科:
+ A4 d# i& o; Y( r# i2 X8 G$ V( j3 n. n" Z# `5 a( v3 Q: |
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所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正常人一旦接触患者,几乎无不遭受感染。即使侥幸不死,也免不了在脸上长满麻点,样子很难看。在人类历史上,多次记录过天花大规模流行的悲惨情景。公元846年,在入侵法国的诺曼人中间,突然爆发了天花,天花病的流行使诺曼人的首领只好下令,将所有的病人和看护病人的人统统杀掉。1555年,墨西哥天花大流行,全国1500万人口中,死了200万人。16-18世纪,欧洲每年死于天花病的人数为50万,亚洲达80万人。有人估计,18世纪内有1.5亿人死于天花。
  e+ J- r6 Q. x+ r5 o. c9 N# W, |2 g) R6 m; E0 @/ l
1798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在自己的病人当中,偶然的机会下发现挤牛奶的女工似乎没有感染天花的病例,于是经过研究之后,他发现是这些牛感染牛痘病毒后,挤牛奶的女工透过挤压受感染牛的乳房而感染牛痘,而这些女工们在痊愈后便终生对牛痘免疫,不会再患同样的疾病,同时对天花也能终身免疫。所以他认为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有一定关系,得过牛痘的女工们也刚好能对天花病毒终生免疫。透过把含有牛痘的溶液涂在健康人的伤口上,他们便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于是爱德华·詹纳便致力研发牛痘疫苗接种。以后牛痘接种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对消灭天花起了巨大作用。他的成功还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免疫学,他是在科学基础上征服传染病的先驱。
2 F# K+ O& L  w# [+ O* `& Q. K2 ?7 s2 U: u$ G, N: ]8 j
为什么种牛痘会消灭天花病毒呢?牛痘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该病会透过与牛的接触而传染给人类,患者会出现红疹,但和天花病毒相比,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小的。由于牛痘病毒具有与天花病毒相似的抗原,曾经感染牛痘病毒的人类,其免疫系统亦可制造针对天花病毒的抗体。一旦感染天花,免疫系统就可迅速制造针对天花病毒的抗体,以阻止天花病毒进一步入侵身体。不过后来用作天花疫苗的牛痘病毒,和在野外找到的牛痘病毒,其实已经是两个不同的病毒品种。
+ R: Q; D  q" i0 Y, b6 T& D0 I2 s$ n- T' d( `! k1 ^3 s
而关于天花被灭绝的详细过程可以看下面这篇文章。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明白要消灭一种病毒(以后孩子再也不用打这种疫苗),是需要世界各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进行携手合作。如果各国步调不一致,那么想要彻底消灭一种病毒,那是绝无可能的。即便某些国家已经消灭了某种病毒,但是仍然不能停止给孩子注射疫苗,因为很难避免携带病毒的外来国家人员进入本国并导致病毒在本国再次扩散。: c: F7 A  L0 F7 J5 L

( Z3 K5 [- j% p, r( E  TCCTV:《锁进“魔瓶”里的天花》(探索·发现2006-125)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 ... 060525/102567.shtml
1 @# n% W; f% l# n- D+ o3 u/ |( g2 d* h% U" W( \, D7 ?: \$ X
根据这篇文章:
9 W# r( P# Z( \1 T4 C0 P( o/ M9 \9 r5 W/ ]$ S' _) f' ^3 p7 d9 [
自19世纪初开始,不少国家和地区接受并推广牛痘接种法,可是接种牛痘者毕竟只占了世界总人口的极少部分。因此,尽管1798年琴纳找到了预防天花的有利武器——牛痘接种,但是当时世界上仍然每年大约有5000万人感染天花。1948年,英文缩写为WHO的世界卫生组织成立,还在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之初,天花就被列为应该控制的第一个疾病。根据天花病毒的特点,科学家们相信天花是可以消灭的。但是人们也意识到,单凭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努力和力量,还不足以消灭这个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共同参与才有可能战胜这一宿敌。195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苏联人提议大会应考虑组织全球范围内的扑灭天花行动。1959年,第12次世界卫生大会终于通过决议:委托世卫组织开展全球天花扑灭行动。1966年第19次世界卫生大会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开展全球性大规模的扑灭天花运动,并通过了消灭天花的决议。为什么这个决议在1966年里能够得到通过呢?
& k9 L5 C! d5 m2 d" a
5 i1 @8 M$ w4 A- m苏联早在1936年就已经消灭了天花,我国也于1960年消灭了天花。1959年12月-1960年2月,前苏联在消灭天花25年后,莫斯科发生输入性天花爆发。美国最后一次天花暴发于1949年,但是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还是天花蔓延,为此美国政府每年需要花费2000万美元来预防天花的传入,最终还是无法阻拦天花进入国内。无独有偶,在1962年已经消灭天花的英国也传出了惊人的消息:五名国外的天花病毒携带者把天花病毒带入英国。为此,数百万惊恐的英国人被紧急接种了牛痘疫苗,尽管如此15周过后仍然有25个英国人,成为这次天花入境的牺牲品。严肃的事实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世界各国应为根除天花进行携手合作。只有天花在全球范围内绝迹,才算是真正地消灭了天花。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性消灭天花的运动正式拉开帷幕。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在各国的讨论研究之下,筹足经费,在1967年再度开始进行全球性的扑灭天花运动,这笔专款约有25,000万美金,并预计在10年内完成。在第一年,疫苗大部分由美国和苏联提供,供应没有能力生产痘苗的国家使用。直到1970年,发展中国家的疫苗制造技术才逐渐合乎国际标准,而且种痘技术也简化了。从此,消灭天花运动在全球范围内,才真正走上了实际运转的轨道。
+ O1 u" j6 u, j$ |) m+ l
1 h) {2 i0 l4 _9 k" j1967年,在西非和中非的19个国家中,共有7000万人接受了牛痘接种。这一年,世界上尚有46个国家有天花流行,到了1968年,天花流行的国家降为31个,全世界感染天花的人数降为8万人。到了1971年,全世界只有16个国家,尚有天花呈报至。1972年底,世界上天花流行只剩下印度、孟加拉、博茨瓦纳、埃塞俄比亚、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少数国家。1975年5月,印度的天花被消灭了。在孟加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家,由于也采取了采取接种、监测和隔离并重的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1975年底,天花就在亚洲绝迹了。由于亚洲消灭了天花,全球天花病例从1974年的218367例迅速降至1975年的19278例。# `* J4 n- i, Q( s
6 i9 @$ c' ~# D3 [
1975年,形势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天花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有效地遏制,仅在非洲部分地区流行。由于加强了种痘及监测,仅仅用了三年半的时间,中西非洲的20多个国家就消灭了天花。1975年底,当世界各国消灭天花大功告成的时候,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仍有天花肆虐。随着天花在世界各地的绝迹,已经有更多的人力可以投向这个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招聘、培训了天花监视和疫苗接种人员,调动了大量的运输工具,甚至动用了直升机参与埃塞俄比亚消灭天花的行动。不到一年时间,埃塞俄比亚的天花也宣告绝迹。正当人们准备举杯庆祝的时候,一个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游牧民把天花从刚刚绝迹的埃塞俄比亚,带到了原来已经宣告消灭天花的邻国索马里。于是,索马里展开了一场围剿天花的歼灭战。1977年10月26日,索马里炊事员阿里·马奥·马丁被治愈的时间,成为世界上歼灭天花的最后日期。- @7 b- t0 ?* C+ M9 k5 {" F2 w

5 a' p9 A/ N, x3 w8 x9 {但是,根除天花的战役,并没有随着阿里·马奥·马丁的治愈而告结束,继续搜索天花病例的工作又持续了两年之久。世界卫生组织把报告天花病例的奖金,提高到每例1000美元。1977至1979年,大约15000个疑似天花病例的检样,被送到世界卫生组织协作中心的实验室作最后鉴定。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可以在三日内迅速提出报告。这样,世界卫生组织就能及时组织力量追踪全球的疑似天花病人。最终,实验室诊断证明,天花已经在地球上消失。1979年12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消灭天花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确认天花被人类彻底消灭。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的21位委员,在证实全球消灭天花的文件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大会正式宣布,危害人类数千年的天花已经被根除。自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根除天花以后,全球就停止了牛痘接种。天花在世界绝迹之后,中国政府也于1980年,结束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天花疫苗接种。而上个世纪80年代前我国出生的孩子,几乎胳膊上都有一个“种牛痘”的疤痕,这就是那个年代为了预防天花而进行的接种。
6 o( j1 D/ s! f0 l/ p1 Z7 x
' K$ c: ^1 m8 U" @$ z8 W; @$ w" K8 \6 t
牛痘疫苗的广泛接种导致了天花病毒的灭绝,有人分析过一种病毒可以被灭绝的几个前提:1、人类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2、病毒只有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血清型,并自始至终在免疫学上保持稳定(也就是说不易变异)。  j& f2 F# g$ X

$ K( L# `, Z# o4 e类似的病毒还有甲型肝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尽管有3个血清型,但不易变异)等。遗憾的是,由于存在广泛的基因突变,绝大多数致病性病毒有多种血清型,有多种宿主。因此,尽管20世纪40年代就开发出了流感疫苗,尽管目前已开发出异源疫苗、重组疫苗、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等多种疫苗,但实践证明,对新一轮流感流行,这些疫苗的预防作用甚微。同理,由于艾滋病存在多种毒株又极易突变,所以这方面工作目前尚无重大突破。: g7 j  W3 O9 N# @. X' W

# O' |2 E+ Y$ }; K5 P4 }以上两个因素是一种病毒可以被灭绝的绝对因素。即便一种病毒从理论上来讲可以被灭绝,但是也有难易的区别。我觉得接种疫苗的副作用是否足够小,接种疫苗后是否能终生免疫,这都是评估一种病毒是否容易被灭绝的重要参考因素。" y4 k4 l4 i# [

# c3 Y. y* q! ~$ f1 V( G【3】谈谈麻疹强化免疫: Q4 [. ^9 m9 Y

8 H% o9 l5 K% p: o这部分内容已经单独单独发文,详见上一篇文章。  M" }& `) ?% ?2 t( [
我来谈谈“疫苗与科学”反对麻疹强化免疫到底对不对 http://bbs.cnool.net/cthread-104904610.html( e$ t# Y# R5 i' ~. |- K1 L" `
! J. g8 _4 r; z- `2 x& }
【4】谈谈脊灰强化免疫' R( f! A% n% B. `7 i
1 S3 O" D$ t/ p4 E! H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它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每200例感染病例中会有1例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通常是两腿瘫痪)。而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会因呼吸肌麻痹死亡。到目前为止,脊灰始终没有特效药,能做的只有预防。脊髓灰质炎在中国曾广泛流行。60年代初期每年约报告20000-43000例。1970年代出生的人当年读书时大多在学校里见过因为脊灰而双腿瘫痪的同学。如今这样的孩子已经很少见了,这得益于中国自1980年代开始的计划免疫和后来的强化免疫工作。自1995年,我国已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2000年,经过严格地认证,世界卫生组织终于证实我国实现了无脊灰目标。
" l1 n) h$ |7 p* W
' ~4 @' p, n/ L  l- I我先概括性说几句。1995年以来我国已无本土脊灰病例。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终于证实我国实现了无脊灰目标,脊灰病毒作为一个生物物种就在我国被消灭了,我国从此处于无脊灰状态。2000年之后,我国也出现过脊灰病例,主要有三方面:1国外传入脊灰野病毒导致的脊灰病例(已经被迅速扑灭),2减毒活疫苗(OPV)产生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导致的脊灰病例(全国只发现了几例),3由口服减毒活疫苗导致的小儿麻痹症(全国每年100例左右)。对于1和2的出现,其实说明了常规免疫没有达到足够的保护率,只要经过强化免疫是可以完全消除的,而且在现实中我国也采取了这样的策略证明的确是有效的。对于3,其实和强化免疫没有关系。因为由口服减毒活疫苗导致的小儿麻痹症(全国每年100例左右)基本上都发生在第一次服用减毒活疫苗的时候,而脊灰强化免疫一般都是都是针对4个月以上的孩子,这个时候孩子一般已经口服减毒活疫苗三次以上。而我国有13亿人口,各个地区发展很不均衡,经过多年的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已经实现了无脊灰目标,但是与我国接壤的少数几个国家还存在野病毒流行。全球消灭脊灰病毒的胜利曙光已经很接近了,在这个前提下,我国继续采取大力度的强化免疫巩固现有的成果,并以此配合世界卫生组织最终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我个人认为这没有错误。1 J4 z# a/ L5 A6 t: g" Z; |$ U
$ T) i7 i& v! y( w2 ]
(1)全世界消灭脊灰工作的进展
5 G9 K8 \* m" I8 V; |
& l# n/ ]2 R7 W4 X# N  Y1988年,166个会员国代表出席的第四十一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世界消灭脊灰决议。它标志着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发起的全球消灭脊灰行动正式启动。自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启动以来,病例数量减少了99%以上,从35万多例的估计数减少到2006年报告的1997例,至少避免了五百万人因患脊灰而导致的瘫痪。病例数的减少是全球努力消灭该病的结果。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美洲区域(36个国家)被认证为无脊灰区域。2000年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包括中国在内的3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002年欧洲区域(51个国家)也获得认证。全球自1999年后未再检测到Ⅱ型脊灰野病毒。
* e$ n1 C7 q1 L( m/ p: B, `6 k5 Y1 N7 k; `
2010年,全世界只有4个国家仍有脊灰野病毒流行。印度北部、尼日利亚北部以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界地区存在脊灰持续小面积传播。2010年全球共报告脊灰野病毒病例1349例,其中690例(51%)病例发现于与我国接壤的国家,其中巴基斯坦144例、印度42例、阿富汗25例、塔吉克斯坦458例、俄罗斯14例、哈萨克斯坦1例、尼泊尔6例。而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三个国家一直存在本土脊灰野病毒流行;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在经历十年无本土病例后,2010年因野病毒输入造成新的流行。2009年也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在此形势下,脊灰野病毒输入我国的风险增大。2010年,全球共19个国家检测到脊灰野病毒病例,包括4个本土脊灰流行国家(其中3个与我国接壤),15个输入国家(其中4个与我国接壤)。
5 m/ p4 i6 L; U$ P( d/ F/ ~
0 V, E2 K3 k4 P% Q: ^) w  ~2 o2012年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仍有脊灰疫情流行,分别是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自1988年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启动以来,全球脊灰病例减少了99%以上,从当时逾125个流行国家中估计的35万例病例,降至2011年的650例报告病例。2012年,脊灰流行区域进一步缩减至3个国家中的部分区域,成为历史上流行范围最小的区域,野病毒病例数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但世界上只要还有一名儿童感染有脊灰病毒,如果停止接种疫苗那么所有国家的儿童就仍有感染该病的危险。- r& k9 K( h, r2 J

$ Q6 X) e9 }8 M1 G; a+ k8 O(2)全世界消灭脊灰病毒工作的困难之处
* ]& ?5 b1 a0 d& l. @' C
- |5 }" S/ }' V. {& S' X人类在消灭天花以后,还试图向脊髓灰质炎、麻疹等发起绝杀,尤其是全世界消灭脊灰运动似乎已接近尾声,然而迄今还都没有完全成功。WHO通报曾采访了唐纳德-亨德森,而后者是当年WHO负责天花病菌消除工作的前主管官员,在采访中唐纳德-亨德森有过这样的表达:
2 G0 N( G5 j  b" Y& n/ ]& ~
! s8 B9 _" ?3 i. \, s3 y7 ?问:您认为未来的消灭运动,例如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探索方向如何?答:尽管(脊髓灰质炎病毒)已接近根除天花病毒的尾声,资深的工作人员从来不讨论消灭其它任何疾病的可能性。这其中有这样一个原因。其它的任何一种疾病都没有那么多的致使天花易于被消灭的那些特性。脊髓灰质炎疫苗较为昂贵,需要接种几次,尽管如此,疫苗的保护作用也无法得到保证。天花的单次接种后其保护作用有可能持续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天花疫苗在37°C下能够保存一个月,然而脊髓灰质炎疫苗不得不用冷链保存一直到现场接种。而这在发展中国家里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确实地知道天花病例在哪儿,因为每一个感染者都会出现特征性的疹子。而脊髓灰质炎在200个感染的儿童中才会出现一个瘫痪病例,因此其他 的199人就非常有可能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他们能够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将此种疾病传播到国家的许多不同地方。你不能够象处理天花那样的去处理脊髓灰质炎,即集中处理一次暴发并免疫周围的群众就能够以预防传播。
. W1 }9 M2 I/ f! a
3 z0 A2 _1 X# K  I" ?* m/ a: x这些现实都表明,即使有了可靠的疫苗,要想消灭相应的传染病也还需要相当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因为天花病毒易于被消灭的那些特性(1人类是天花病毒的唯一宿主,2病毒只有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血清型且不易变异,3患者感染天花后容易被识别且被控制,4利用天花病毒的近亲牛痘病毒来进行接种免疫,5天花疫苗常温下能长期保存,6种牛痘后终生对天花免疫),所以天花病毒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在全球被成功消灭。
1 t" T: E. \* a4 W) Z  s' |0 M( w2 u! K( o5 i  a6 Q" v( {
天花病毒和脊灰病毒相比较,前者易于被消灭的特性更多。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克服了阻挡在消灭脊灰病毒路上的重重阻碍。目前虽然脊灰野病毒还没有被彻底消灭,但是显然全世界灭绝脊灰病毒工作的一个困难在于口服减毒活疫苗(OPV)如何退出的策略上。
5 a# O) T; E1 k: O1 i5 o0 S4 m+ N) z/ k2 E$ F9 K8 t
(3)口服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疫苗(IPV)5 F! |8 r: m' S5 X
" R* I3 v. d/ P# `
脊髓灰质炎疫苗分为减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1952年,美国科学家 Jonas Edward Salk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例脊灰病毒疫苗。在随后的几年中,两种类型的疫苗相继得到生产,一种是利用毒性较强的脊灰病毒毒株(也称为Salk株)生产的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IPV),其中脊灰病毒被杀死而不具有生物活性,但是病毒的遗传物质仍可在接种者体内引发免疫反应。另一种是美国科学家Albert Sabin研发的口服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它所使用的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脊灰病毒的弱毒株,通称Sabin株。目前,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是价格为3美元一支的灭活疫苗(IPV),而口服减毒活疫苗(OPV)的生产成本仅有前者的百分之一。正是有了如此低廉的价格,口服减毒活疫苗(OPV)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这些国家新增脊灰人数急剧减少。
* U, M( \& F- r' V  f( I! J/ A, ?4 B; Y5 t
口服减毒活疫苗(OPV)的性价比之好,不仅体现为服用方便价格便宜,还因为作为一种弱毒株,它可以通过接种者的粪便进行自然传播,但是又不会引起具有明显症状的疾病,而感染者则因此具有了对严重脊灰病毒的免疫力,这相当于让成千上万的人多次进行自然免疫。
9 c9 [- R0 o2 E. J
5 }8 w+ u. k4 M4 s# _相比减活疫苗,灭活疫苗除了成本高外,还有几大劣势。包括它必须进行注射而不像减活疫苗那样可以口服。这样就需要专业人士和冷链(指在冷藏状态下实现人体疫苗的运输和流通的系统)的辅助,而且,荷兰阿姆斯特丹VU大学的流行病专家Ellen Heinsbroek教授在最近发表于《疫苗》杂志的一篇综述中指出,灭活疫苗目前诱导的肠道免疫性不如减活疫苗充分,而且生产灭活疫苗需要使用毒性较强的野毒株,这样就使得实验室病毒外泄可能成为脊灰病毒死灰复燃的主要来源。# b# G( D% p  N( @3 S
: E% {, i4 F, L' t* P+ r: v7 C
然而,基于Salk株生产的灭活疫苗对生产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必须要有P3等级的病毒实验室和生产条件,其工艺路线虽然成熟,但是要确保免疫效率,仍然要进行十分苛刻的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世界疫苗研发生产的领头羊赛诺菲巴斯德的灭活脊灰疫苗终于被引进中国,作为二类疫苗,本着“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由受种者自费接种。然而,每针200元的进口IPV疫苗价格,与国产OPV每针0.5元且由政府承担的成本价相比,其市场销路可想而知。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本土生产的脊灰灭活疫苗。
3 Q4 g: N, G1 C! e+ {4 W& J( D
4 {5 n8 I5 b5 c3 k, u从以上分析可知,要消灭脊髓灰质炎病毒,首先要消灭脊灰野病毒。这个工作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完成(包括中国),目前只有三四个脊灰野病毒流行国家。只要这三四个国家完成消灭脊灰野病毒的工作,那么脊灰野病毒就会被彻底消灭。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只要脊灰野病毒一日没有被彻底消灭,那么发达国家依然要对所有儿童免费接种灭活疫苗(IPV),不发达国家出于成本负担的考虑和本国疫苗制造技术的限制,只能对所有儿童免费接种口服减毒活疫苗(OPV)。$ G3 i( d/ w/ @3 g, X2 n

& I: q! D6 V5 V5 j2 Q9 I7 c6 K5 m) f而口服减毒活疫苗(OPV)有两个无法避免的危害,1是由口服减毒活疫苗导致的小儿麻痹症。目前全世界每年报告的由口服减毒活疫苗导致的小儿麻痹症,年均有250~500例之多。因为口服减毒活疫苗(OPV)本身就可能让极少的接种者患上小儿麻痹症,估算一下中国每年由口服减毒活疫苗导致的小儿麻痹症应该在100例左右。2是口服减毒活疫苗(OPV)本来就是经过减毒的活病毒,那么就有可能变异后产生衍生病毒。从2000年到现在已经在11个国家被发现。其中,2005年印度尼西亚的脊灰疫苗衍生病毒感染为46例,而2009年1到11月,尼日利亚的此类感染高达148例。2003年,WHO的一份评估报告表明,尽管OPV可能导致疫苗衍生病毒,但是继续推行这种口服减活疫苗对于控制脊灰而言仍然利大于弊。考虑到活性脊灰疫苗的潜在威胁,WHO曾在2003年建议,在清除脊灰病毒和遏制脊灰病毒蔓延后,不再使用OPV。在发达国家灭活脊灰病毒的IPV已经在普遍使用,但是在不发达国家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导致这种策略不可能被实施。" w, b5 ^- Y% c/ u- {/ U1 p
% v  U8 y" p2 _# a4 o: p) [
(4)脊灰强化免疫( ^# F3 i% }. B+ ~; i' W& j0 o

9 [& c/ w3 y! F7 K7 g3 R2000年,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为无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国家。然而,所谓无脊灰国家,只是没有脊灰野病毒存在——它在中国本土已经超过了自然流行周期,不会再复发了(野生脊灰病毒不能在人体外长期存活,如果它找不到可以感染的人就会死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自此彻底没有脊灰病毒,没有新增的脊灰患者了。但是目前全球目前仍有极少数国家有脊灰野毒株的流行,且多与我国接壤。2011年8月,我国新疆地区发生了脊灰流行,打破了我国的无脊灰状态,并造成20人感染,2人死亡。随后的调查证实,此次脊灰疫情的病毒来自与新疆接壤的脊灰流行国家巴基斯坦,同时新疆当地也确实积累了大量易感人群。为此,国家疾控中心在新疆开展应急强化免疫接种工作,以筑起人群免疫屏障。在这次新疆的脊灰疫情中,我国使用脊灰疫苗对当地人群进行了多轮强化免疫,提高了人群的免疫力,最终扑灭了疫情。2012年,为防止再次从国外传入脊灰野病毒,新疆即将展开第五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活动。
  F1 J5 {  V7 i! F/ s; U+ I. b$ s; C8 A. W1 T9 `
口服减毒活疫苗(OPV),由于它是活病毒,所以在某种情况下,疫苗中的病毒有可能发生变异,毒性提高,甚至恢复脊灰野病毒的传染能力——也就是说,它从“温和、正派的”减毒活疫苗,变身为“危险的恐怖分子”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VDPV),使患者留下终生残疾。VDPV会在接种率较低的地区引起脊灰传播,甚至在人群中循环。
  o% o) r- k0 L0 r! Z& G: ~' X
不过幸运的是,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对已经服用口服减毒活疫苗(OPV)的人群没有感染性。所以要防范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感染,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人群免疫——如果一个群体中绝大部分人都对脊灰免疫,那么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自然没有了生存和传播的空间。实际上,这对预防输入病例引起的病毒传播也同样有效,只要没有免疫空白,无论何种输入性的脊灰野病毒,都不可能造成传染。& a; j! t1 X& }6 z$ W

' x* g8 L( p9 T$ ^. c我国目前针对脊灰病毒的疫苗策略也是基础免疫+强化免疫。基础免疫包括婴儿出生头一年服用3剂口服减毒活疫苗(OPV),4岁再服1剂,即可终生免疫。而对于部分脊灰输入风险较大或免疫工作薄弱地区,可以视情况对特定年龄组儿童开展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以维持人群的高免疫力。
6 R5 L% L% S6 T; \) \3 \9 E6 {" C6 O' k2 y$ F' r) F% ]
(5)脊灰强化免疫今年在宁波的开展情况
) R/ _( l: U  w$ I: ^" }# A  J
( H4 o" u2 f# }5 f4 O为了保持我市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根据省卫生厅和宁波市卫生局统一安排,宁波市也曾多次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8 ?" y  U' }! j7 v! C& y+ |. l
; }4 |3 i7 D4 b' k3 D# Q
2010年宁波脊灰强化免疫情况:所有2—47月龄(4周岁以下)儿童,即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5日出生的儿童,无论以往脊灰疫苗免疫接种史如何,无论其居住地与出生地在何地,都需要接种2次脊灰疫苗。【童童是2010年6月出生的,但是我不记得那时候我有接到脊灰强化免疫的电话或者短信,似乎那次童童也没去参加免疫强化。】
" _' E1 K9 x- p5 f' `% D' ^' o6 J+ f0 K+ q4 x9 l
2011年,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 台州市开展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查漏补种地区的免疫对象为所有 2~47 月龄(4 周岁以 下)儿童中脊灰疫苗免疫史少于 3 次的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使用口服糖丸疫苗)。
" r7 d! ~$ w+ p3 w' m: U+ y  R# m6 g5 V
2013年宁波脊灰强化免疫情况:所有2—47月龄(4周岁以下)儿童,即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5日出生的儿童,无论其以往脊灰疫苗免疫接种史如何,无论其居住地与出生地在何地,都需要接种2次脊灰疫苗。【童童是2010年6月出生的,这次接到了社区的电话通知和幼儿园的短信通知,童童已经在12月5日服用糖丸一次。】
$ u, p6 C% Q" M' A; b7 O( W& u4 z" k7 G
7 ]" O6 Y* L8 k: `) d, q8 }4 h(6)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应该考虑2剂脊灰灭活疫苗(IPV)+2剂减毒活疫苗(OPV), p# H- \% H! F& p$ T2 U, Z! f

: D& o  X2 d7 P! H- X( G" R! t口服减毒活疫苗(OPV)是活疫苗,对于免疫发育不良、原发性免疫缺陷,以及患有其他一些疾病的儿童存在较大风险,在1/25万左右的情况下,接种后可能发生罕见的疫苗相关麻痹(症状与小儿麻痹症相同),但这种情况几乎都发生在第一次接种时。在这种情况下,脊灰灭活疫苗(IPV)就是最好的补充。灭活疫苗(IPV)采用已失去活性的脊灰毒株,接种后没有病毒变异、毒性回升的危险,从安全性角度出发,即使是免疫低下的儿童也可以使用。0 B3 ~: r: i8 D0 z% R6 r) h

8 v  s5 I8 k; f, U$ a0 z* a5 N其实,IPV发明的比OPV要早。1950年,美国发明了IPV,很快得到应用。1955年,美国又发明了OPV,发现对人群免疫效果更好,于是从1955年开始改用OPV代替IPV。如今,由于人群整体免疫水平较高,美国重又改用IPV,以杜绝OPV可能带来的风险。6 Q' H7 g) t4 G& O; _# N* X
- r1 N$ Q- t$ ]  x( E4 p+ ^& w
但在中国,对基础免疫程度高的大城市,比如北京,可以改用IPV, 而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要更好地提高人群免疫水平,OPV还是毋庸置疑的首选。“而且,OPV是口服糖丸,孩子容易接受;它的价格也低,每粒只要1-2毛钱,一共吃4粒也不过1块钱而已。但IPV是进口的注射剂,一针就要198元,4针下来,比OPV贵了800倍。”
/ z. a: y+ F# s3 p7 Q9 h' M
6 c( [2 i. K! o5 b. P! f) D而对于那些考虑给孩子使用IPV的父母,上海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医师陶黎纳则建议:“其实减活疫苗效果好一些,前2剂用灭活疫苗可以避免中招风险,后2剂用减活疫苗可以提高效果和避免扎针。在相当一段时期内,2剂灭活+2剂减活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等减活疫苗退出历史舞台后,再考虑全部4剂用灭活疫苗。”- F6 e0 ~0 ]' g5 j

! q) P% T, h$ u2 e# P, i1 E陶医师还有两点补充说明:
5 S# d) Y* y* ~①综合多年我国不同省的经验,肛周脓肿患儿是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后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的高危人群,也应该是脊灰灭活疫苗的推荐人群;
$ \( g% P8 ^0 O②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后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的情况绝大部分发生在第1剂,所以如果要使用灭活疫苗,第1-2剂使用才有意义;如果已经使用了脊灰减活疫苗且没有发生疫苗相关麻痹,之后剂次改用脊灰灭活疫苗并非不可以,但失去了其主要价值。
1 A& N# F# @8 f7 o+ S0 R' z2 P( ~' u
参考资料:
+ I+ k8 y% i6 U/ P, w5 W- q1 v( O0 e, G7 h
中国无脊髓灰质炎十年之后:脊灰灭活疫苗上路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084561.html
) Q7 |1 g- Y) n# ]; c/ k预防小儿麻痹,灭活疫苗更好吗?http://www.guokr.com/article/153579/
7 Y  n8 R3 Z+ ?0 L$ Y海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医师陶黎纳:脊灰疫苗,如何选择?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a54c650100ruw9.html' k: v% \. \: {# j* X# p; ?
( W) ]8 H- K$ `8 t, F; P# D! z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7 02:01 , Processed in 0.06308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