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83|回复: 0

[分享] 文化营销助推莫言获得诺奖

[复制链接]
楼明贤 发表于 2012-12-8 03: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二○一二年十月十一日晚上,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看到一则新闻,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经常与文学打交道,看到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如获至宝,津津有味地欣赏之,批判之,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5 J' Q" A% V% p" K: g, Z
6 `5 m  U) I3 N( t4 L0 x# g3 [, L  说来惭愧,莫言的作品我还没有去看过。想不到一个国内乡土作家的作品,能够获得世界最高级别的大奖,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过去,华文作品在世界上并不吃香,处于一个并不看好的尴尬的境地。莫言能够走出国门,宣传中国文学,了不起的作家,据说他的三本成名作都有瑞典语版本,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已经不简单啦。中西文化有差异,如果缺乏沟通,交流起来更加困难,老外了解中国文化越少,获奖的机会就更加渺茫。' ^, \1 p& T0 }, p( f5 d

  `1 @0 v% G$ W1 @* ?5 b7 Y5 o0 e  作家也是人,要公关,拿什么来说话,作品推销出去,莫言的成功例子就是最好的明证。他身体力行,促进文学作品对外交流,让难懂的中国文化世界化,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吸收各自的文化精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0 E- z" n4 \, X: B8 D  z7 \  p. j, y3 F6 W# q
  中国文化营销海外,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中国作家都像莫言一样,力推作品,向海外拓展,不为得奖为目标,只问耕耘,不求收获,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大批作家作品冲出国门,像好莱坞电影遍地开花,到那一天,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界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高。
! e  @  y6 Y; K4 u7 R
3 g& U- u8 a0 ]* n3 w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今天看到莫言获奖,欣喜若狂,激动的心情久久难已平静。文章不写一句空,灵感到,得来全不费功夫。写作造句,苦差使,有时绞尽脑汁,一句话也想不出来,字字血,声声泪,没有那么严重,但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平常人最怕作文,文字艺术,没有浓厚的文化积累,对文字的敏感,是写不出来东西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社会这所大学堂,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做个有心人,从工作、生活点点滴滴中汲取养料,积少成多,笔耕不辍,发出去,给大家共享的你的心声流露,精神养料浇灌心灵,那怕对人有一点点启迪也好,心智需要激活,精神匮乏的人,生活就会空虚,日子过得乏味。在现代文明社会,精神营养越来越成人们追求的目标,享受的生活,真正的生活。让我们做一个有精神品味的人,用心智去照亮别人,用爱去回报社会,为和谐社会而努力。
, y+ _" N: n0 ^1 @) S2 {. H- Y5 O& j
1 }! E2 x5 m& t. y6 j6 p/ x  今天看到莫言获奖,明天的太阳跟今天不一样,文学的魅力无穷。心中有受,文学滋润,世界美好,社会和谐,这样的生活,追求的理想。7 q# y, @8 a: x( p; r

% g( B5 i- e% Z9 \* C8 a  鄙人医务之余酷爱看书。一天不看书,就好像不自在,缺少点什么似的。爱书就像爱护自己宝贵的眼睛。古人云:书中自有金钟粟、颜如玉和黄金屋。 ; H1 e1 A- ~. R  }  O# n! V

% J1 ^; J8 J0 w! Z' h/ t% ]" v8 D  我发现《语文》教材是精品,遂把《语文》课本网罗无遗。每出差外地,新华书店走一趟。买到一本好书,宛如找到一位好朋友,宠爱有加。一次首都行。我喜滋滋地捎回一大叠新书回家。书店里的书很多,可是囊中羞涩,怎么办呢?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站在书架前阅读,采用快速阅读法把感兴趣的知识装进了大脑。多年的读书生涯,炼就了我拿起一本好书就可以随时随地聚精会神阅读的习惯。书籍是人类的朋友。学问变化气质,读书足以怡情。过去我的性格急躁易怒,常得罪人,事后后悔不迭。经过几十年读书学习以后,性格变得文雅、谦逊、平易近人了。
- X& S3 V* x" F, T+ ^; B8 [; m
. B" d, m, p" E3 Z1 ^2 i) I7 `. s, D4 d  入夜,万家灯火。我在书房里,拧开台灯,翻开一本好书,神思飞扬,看到精彩处,拍案叫绝,把睡梦中的妻子惊醒。我还钟情工具书。工具书有权威性,是一个信息仓库。一次,儿子叫我举出三种冬眠动物。我语塞。翻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冬眠”条目,蛇、蛙、龟一目了然。尝到甜头的我添置《新华字典》、《中华成语大辞典》和《同义词词林》等十几种工具书。
, n; p3 G& Y- Y5 i6 s! v: D7 t& r) v$ Y- m6 Z
  盗版书,错字连篇,内容荒诞不经,负面影响大,误人子弟。我深恶痛绝,怕儿子接触到这类书,一经发现,就毫不留情地把文化垃圾清理掉。台湾作家柏杨著作等身。他恨“海盗书商”敲诈文人的血汗钱,旗帜鲜明地反盗版维权。文化盗版猖獗之时,就是文化事业萎缩之日。盗版挫伤了文人的创作积极性。当今的书市,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 o+ L: T% G5 Q' u6 Z# M" D
  a. m5 d; G! l6 x5 o+ }1 k
  我这个文学爱好者有书癖。我喜欢坐在电脑桌前看书,开着电脑,边看书边上网,看书上网两不误,一心两用,闹中求静,营造一种学习气氛。我的藏书不丰,但涉猎广泛,既读医书,又读文学类的书籍。我是那种熟读之、深思之、言必己出的人。光看书,不创作回报社会也不行。这样会把自己变成一个“书橱”,得不偿失。 ; Y! v0 K* u4 K- d& j% ~

% ~) x- b4 S, |1 ?- P% K  有一天,突发灵感,写出一篇小文,投寄到一家报社,不久却登出来了。这一下触发了我的兴趣。于是对报纸情有独钟、视作良师。它天天供给我“精神营养餐”。如今,我收集的旧报叠起来很高,视作“宝贝”。集报的爱好还引发一则轶事。一次,陋室装修,装潢工一入室内,惊叹有这么多书报。有一位还建议说把那批旧报处理掉算了。我说,不行,这批报纸对我来说是珍贵的资料。资料这东西,用得着是宝,用不着是草。
9 E1 e9 i- O9 f: \3 L) I; O/ X5 Y) b6 ^2 L2 @
  多读书,多看报,须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讲究积累。旧书报,潜心收集,并且持之以恒,必定会聚沙成塔。书到用时方恨少。报纸新闻性强,信息很多,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仓库。学海无涯。越读书越显出自己的不足。我发现社会上有些人不读书,迷恋搓麻将等消磨时间的方式,大概是患上“知识贫血症”。在知识经济发达的今天,有点落伍了。有人说我是书呆子,有点迂。我一笑了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 e$ k: b& E, d; r: n
, B1 s7 o% r. U" @) f1 I% ^/ Q
  现在回忆起来,我的读书经,是来自已故外公的指点迷津。他是一位学问家。当年他见我只啃书本时,就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一股探险精神,读书亦然,不能死读书本,社会是一所大课堂,走出去,融入社会中去,边读书,边思考,终有所成。”我牢记在心,并身体力行。居家看书学习,出外观察社会,探讨人生,锤炼自己,陶冶情操,信仰知识就是力量,铸造坚忍不拔的性格。
台北故宫观宝.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0 11:24 , Processed in 0.05882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