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09|回复: 5

[卫生综合] 2005 年北京大学卫生综合简答题:1、简述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此生长乐未央 发表于 2012-11-16 17: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0钢镚
1、简述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最佳答案

查看完整内容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不合理膳食,年龄增长,农村人口城市化,高血压、高血脂及早发冠心病者,妊娠或巨大儿生育史,多次 流产,缺乏活动,吸烟饮酒,精神紧张,长期接触化学、放射性物质,反复感染病毒等。 糖尿病的防治措施:预防措施:1.一级预防: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肥胖,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提倡膳食平衡,戒烟限酒,重点人群筛查;2.二级预防:对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3.三及预 ...

评分

参与人数 1钢镚 +40 收起 理由
epiman + 4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lishujing 发表于 2012-11-16 17: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不合理膳食,年龄增长,农村人口城市化,高血压、高血脂及早发冠心病者,妊娠或巨大儿生育史,多次 流产,缺乏活动,吸烟饮酒,精神紧张,长期接触化学、放射性物质,反复感染病毒等。4 h" g$ u1 t+ J% K; T- B
糖尿病的防治措施:预防措施:1.一级预防: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肥胖,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提倡膳食平衡,戒烟限酒,重点人群筛查;2.二级预防:对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3.三及预防:减少糖尿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控制方法:1.减轻体重;2.多活动;3.戒烟限酒;4.放松心情;5.调节血糖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wr89 发表于 2013-9-8 10: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1-型糖尿病:1.遗传因素 2.病毒感染 3.自身免疫 4.其他环境因素
0 {! E$ `8 c; U2 k, ^6 c5 x+ P2-型糖尿病:遗传因素 2.肥胖 3.体力活动不足4.膳食因素 5.早期营养 6.糖耐量受损 7.胰岛素抵抗(IR)8.妊娠 9.社会经济状况 10.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
& `2 A! g5 W4 T) M9 I一级预防:1.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 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3.提倡膳食平衡,注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戒烟限酒限盐4.预防和控制肥胖* P  Z4 K6 _9 l0 w5 q
二级预防措施: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治疗尽快对高血糖等生化异常进行控制。筛检试验包括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检验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7 u: F2 W; K- ]- p
三级预防:对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除了控制血糖,还要同时控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应采取更严格的标准。提供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采取合理治疗手段,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控制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V: c, A) H) f) P$ o
(来自《流行病》)
2 D6 ~. t) h% M0 L$ h6 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杂粮煎饼 发表于 2013-9-9 15: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危险因素:
% o! m& O* f5 E5 I1.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家庭遗传易感性
6 v: h" ?' D) x3 M2.肥胖:研究发现,超过理想体重50%者比正常体重者糖尿病发病率高12倍  q9 l- E" D# |$ E8 @7 X" b  G; J
3.体力活动缺乏:体力活动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x; ~1 `! Z% P8 q1 w$ ^
4.生理因素:糖尿病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上升
8 S9 a% l' w& G1 `: n5 ~5.社会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压力大等
4 S5 B6 c$ W( e0 R* G( N2 {6.营养因素:不合理“西方化”膳食,以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为特征,可造成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因而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调节细胞对糖的吸收,再加上此类人群机体胰岛素促进糖分解代谢功能下降,由此出现血糖异常升高或发展为糖尿病。微量元素铬、镁、锌等缺乏,可导致或加重糖尿病4 d. i* c7 g5 K3 O& l! G- ~& @
9 C; k( m7 l- i; F9 l0 l
防治措施:7 J/ w* d; i- M% Q4 _$ T1 u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应是综合治疗,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等综合措施,其中饮食治疗则是控制血糖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营养防治原则如下:& V3 K; ~8 q3 D1 I( u
1.控制总热能 维持标准体重
6 C9 W! z( l' w, u: v2.限制精制糖的摄入,选用淀粉等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选择低GI的食物
6 |& o9 [5 C2 g% }: z. j3.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6 g' r* X, @2 [/ T! R: t
4.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在烹调中尽可能少用(无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因油都含有极高的热量,对饮食控制不利,烹调方法也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油炸、油煎的方法。 1 M3 o7 u5 d! g" w! D$ e
5.适量的蛋白质# a8 P! p- `1 r
6.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
1 ?) _! l3 ^% }# }) T0 R! b- j7.增加矿物质的摄入量
/ M3 [% u8 @" p; C/ a; a/ g* Z  i8.合理分配膳食 7 Q: d/ Q* o  s5 V! N
9、少量多餐,三餐外最好有1~2次加餐
) P; }- z: H6 x10、戒烟限酒' b1 g* v! C* x1 [
11、少吃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aoli 发表于 2013-9-9 18: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1型和 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所不同1 Z. K, X1 u! t/ t$ E7 h3 r
对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已基本达成了共识。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糖尿病阳性家族史;年龄增长; 肥胖,体重指数(B MI)≥25; 腰围/臀围 (WHR)男性≥0.9、女性≥0.85; 分娩巨大胎儿的母亲;脂肪代谢紊乱(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shujing 发表于 2013-9-15 19: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第一次赚到钢镚,谢谢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6 20:37 , Processed in 0.06591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