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23|回复: 0

为什么捕食者和猎物共存?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07-1-26 13: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http://blog.sina.com.cn/u/4a8acae30100060y
: W: e9 ^* l' _6 N+ E: y5 c2 d9 C# Y7 C" S! s
  警察不会消灭全部的小偷,在前面我们曾说是因为警察依赖于小偷而存在。不过,有人会不同意这个意见。他们可能坚持,所有的警察都希望抓尽小偷。是的,我可以认为这一点成立,但是即便如此警察也可能并不能抓进所有的小偷。其中的道理,与下面我们将提到的生物学上的捕食者和猎物为什么能够共存是相同的。1 Q+ J( n* W; n% ~+ Z8 c
  按照生物进化的最适性观点,捕食者发明了最有效的捕食对策,而猎物则发展了最有效的反捕对策。那么,为什么最有效的捕食对策没有导致猎物灭绝呢?或者反过来说,最有效的反捕对策为什么没有把所有的捕食者都饿死呢?这一结果,符合我们才讲过的,世界常常并非是绝对。但是,我们的确希望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捕食者和猎物实现了长期共存,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 c/ k/ m6 \$ o5 w; |9 W  生态学家曾提出三种假说来解释这一事实。第一种假说是精明捕食假说。人类肯定是一个精明的捕食者,因为人类知道避免对食物资源的过度滥用而使自身灭绝。问题是,动物有可能成为一个精明的捕食者吗?也许人们对此会比较质疑,因为在一个种群中,如果有一个欺骗者,那么他就会因起欺骗而获得更大的好处,他遗传给后代的欺骗基因也会比老实的精明捕食者多一些,最终导致种群中欺骗者越来越多,精明捕食者的比例就越来越少。但这种假说却有可能在一些通过占有领域而独占资源的动物身上找到依据,这些动物为了自己的(而不是种群的)长远需要而节省资源,因此成为精明的捕食者。第二种假说是群灭绝假说,即我们之所以只看见稳定的捕食系统,是因为不稳定的捕食系统早已经灭绝了。第三种假说是猎物超前进化假说。该假说认为,稳定的捕食者-猎物系统之所以形成,是因为进化过程中,猎物总比捕食者超前一步进化。这里有一个“生命-晚餐”原理,其意思是:兔子比狐狸跑得快是因为兔子快跑是为了保全性命,而狐狸快跑只是为了获得一餐。因此,兔子的进化压力比狐狸的进化压力要大,在进化过程中就总是先一步适应。$ [* o* W6 k' s
  在很多条件下,猎物的确具有超前进化的条件,因为他们的时代历期比捕食者要短,因此进化速度比较快。但是,这种超前进化为什么没有把捕食者饿死呢?这其中的原理也许可以由混合策略来解释(大家马上在下一节就会见到,对于混合策略的一种解释就是作为集体行为的一种推断):当超前进化比较快,那么捕食者就会饿死一些而数量渐渐减少;但捕食者数量减少,也就会减轻猎物进化的压力(它没有那么多危险了,也不必时时需要逃命了)其进化速度就慢下来甚至消失,从而有利于捕食者恢复自己的种群;而一旦捕食者种群壮大,那么猎物的数量就会下降,然后猎物就会在生存压力下加速进化,而同时猎物数量减少也使得捕捉一只猎物的代价会更高(需要走更远的路,等待更长的时间等)这本身可能降低捕食者食物获得数量而减小其种群规模——当然,捕食者通常不可能杀完所有猎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什么捕食者会依赖于一种猎物,但一种猎物变得稀少,那么它们常常会转向捕食数量相对更多的其他种类的猎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改名|钢镚|会员|联系我们|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5-9-19 04:23 , Processed in 0.050264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