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32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分享
精华
威望 旺
钢镚 分
推荐 人
|
地产商妄称拐点扰乱调控 实际房价并未降4 J, h2 D" O/ _) w
# g) G* ~" x$ p& ~, J--------------------------------------------------------------------------------# G/ }9 N; B: `0 Q, S# P
. z' ^9 G4 g' _( D
$ [9 M' e1 e7 J' }' q) v& _0 G
0 {$ W* j! m0 h4 G! a4 w: w- y9 }/ ?
“最近有人说房地产的拐点已经到来,但我去年10月看中的楼盘却还在涨,真不知道究竟该不该买房。”北京某文化公司的周先生告诉《市场报》记者,他本来就犹豫,眼下则更加举棋不定。
" D' Q, E) [9 S" C& x
4 Q ^/ W6 ?' i% ?+ U" F! W 《市场报》记者调查发现,像周先生这样持币观望、期待降价的购房者并不在少数。而影响他们的,主要是时下此起彼伏的“唱空”房地产的“拐点论”。
7 v8 h. l4 D x
1 S! {9 b& [3 B$ Y% Q" u& c' p 和以往不同,这次最先提出的不是别人,而是地产界的领军人物——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 q2 e$ g' o8 {! f" s" E9 t
& L2 `0 x3 \4 e! n% A* K# k( o7 h 日前,王石在北京出席一个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我承认楼市拐点确实已经出现了。”王石还指出,当前中国的房子价格高、质量差,非常不值,建议三四年后再买房。
9 P+ d9 k; F! O/ n5 T) R1 \4 s/ \, I6 w* @) N/ A
随后,明星地产商潘石屹也公开表示,北京房价在 2008 年的表现,就是低档商品房的价格要跌落。他分析,从2008年开始,单价在8000元以下的房子价格可能会出现“拐点”。
4 a. \4 Y9 m# y: X2 {9 I! q& X5 v; e! b
作为楼市风向标的房价到底降了没有?地产商所称的楼市“拐点”真的到了吗?0 f# o' o* B1 l* P
+ [+ L, [7 B1 ^0 c# i, I' g
实际房价并未降
) M& G& c- ]4 T" V: Z5 ~; M F m; x' t0 ^5 A. H2 j
《市场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通州一个叫做“世纪星城”的楼盘。售楼处邓小姐介绍,目前小区销售的是期房,价格为1.1万元/平方米,2009年4月才能入住。当记者问会不会降价时,售楼小姐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的!”她还表示,该项目已多次提价,每次幅度均在500元/平方米左右。2 S0 c( a2 {& n% D( m
: g+ a9 T6 V( y 同是这个小区,记者发现,在去年春季,也就是2007年4月的房展会上,售价还是6300元/平方米。仅仅8个月,房价几乎翻了一倍。
0 w* e6 [5 R- O7 \
+ ~- }& l( f/ }3 H+ I% X$ c5 y( N 《市场报》记者随后致电北京东部的几个楼盘,对照以前房展会上的价格,无一例外均是价格疯涨,近期也并未出现具有“拐点”意味的规模降价。# x* A7 k) n1 s4 c
. Z) _/ `+ t0 I- ?! \& {+ V) s 不仅北京,有媒体报道称,率先降价的广州市实际上也并未降价。据广州一家楼市杂志主编跟踪房价发现,广州一些楼盘的价格实际在“明降暗升”,去年国庆节去采盘时是1.7万元/平方米,然后就直线拉到现在的2.2万/平方米,拉价后再给很多的折扣,如九五折、送管理费等,但最后计算出来的房价比国庆节时实际高了2000多元。' S8 {1 t$ w: v# i6 n
9 A8 Y8 y, Y8 I5 L3 j( B+ T0 | 事实上,在 11 月份房价大涨的同时,许多大城市的楼市却一片低迷,普遍“有价无市”,直接表现就是成交量在急剧萎缩。& _2 Z# U4 W& }6 q
9 t' ^6 R7 ^3 H8 y. F, Y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2 月,北京市期房网上日均签约313套,成交量同比下跌了292套,降幅高达48.3%。
9 Q' m, J6 K# ~% F* L8 I. I% g5 Z) P
同样,北京二手房市场也遭遇寒流。北京知名房地产中介中大恒基公司内部人士介绍,截至1月9日,该公司已关闭门店达40家,还计划关闭100家,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场交易冷清。
4 V8 I8 S+ a5 ^* X% \; O' c) f, W. k9 x7 z
这种“有价无市” 是否意味着“拐点”已经出现?北京大学副教授、中国民营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黄俊立告诉《市场报》记者,早在去年房价大涨的时候,就出现了“有价无市”。交易冷清,销量下降,促使开发商对于资金回笼的要求更加迫切,而每年春节前夕,都会有一些促销。他认为,短期内的回调只能称为“盘整”,明显“拐点”尚未出现。" B, P G2 ~6 W% G/ u
4 c J* S4 q p- }# J
虚假信息乱调控8 A+ q! n8 z% z+ o/ _' `. D
8 v/ D" M& P7 T: L5 X
《市场报》记者调查发现,北京的房价明明是没有下降,但有媒体却称,数据显示北京房价大幅下跌,跌幅高达两位数。开发商也在电视上称,房价“拐点”已经到来。4 M6 x6 @. ?- q: K8 r
5 k% H; z, ]& [5 p- y4 x# E- ~
“拐点”未到,为何有人着急提前唱衰?4 w6 Q+ {. Z& [
+ }5 R" ? m# }) I2 b5 z& t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治彦表示,每次调控政策发布后,就有市场发生明显变化的信息发布。这里面有的可能是只看到片面,有的则是别有用心,甚至是在散布虚假信息。
; F& v/ a. x, K! Z9 O; h! S& I/ C/ ]# j$ Z
在2007年严厉的房贷新政、住房保障政策出台后,“深圳、上海等地房价应声而降”的声音迅速传出,甚至还有人测算出了下降的数据。8 t# R1 S- D# c" i: A
4 Z! J8 B9 E5 ?9 `- H
但没过多久,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数据: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5%。谎言不攻自破。2 o. J* }5 V6 G+ T
! j/ X1 F: t% Z, i) e; O
根据以往的经验,每次房产新政出台后,立即就有“效果显著”的声音。房价更是在这种“效果显著”中且调且涨。
1 Y, `" s" L1 L
( @# W% I# o5 _' D! S: T 2005年3月,“国八条”刚一出来,有关“房价一夜之间下降 10%”、“楼市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的报道就开始见诸媒体。随后,某某地“撤销购房合同潮涌现”、“退房引发集体诉讼”等等报道也铺天盖地般涌现。
$ Z/ A5 f) ?. n# [+ |& e+ c7 Z) s% D, o, ]/ T' k3 C
事实证明,这些都是虚假消息,房价仍以惊人速度疯涨。
7 l% Y: A- ~2 l" R( A! `9 k
! g: D+ K% O8 Y% t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认为,今天出政策,明天房地产就有变化,这是误解。实际上政策有滞后性,房地产地域性比较强,时空上是有滞后的。
- L5 p: Q- _: K3 A( o
. Z: q- f9 i: ~( a* g5 r7 E* | 有关业内人士直言,比房价拐点更可怕的是宣称楼市拐点已经到来。事实上,目前房产商们大声嚷嚷楼市的拐点已经出现,跟以往的政策出台后称效果立竿见影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散布虚假信息,扰乱政府调控。真实目的是希望政府不再出台新的调控政策。
- G7 f2 R4 M( ?6 w0 G4 |) Y6 a* G
9 ~- d; M8 W4 f+ {+ C, P+ u 调控未到欢庆时
1 O# _2 d2 p5 }* T, E2 ]: \: j8 |9 [3 W% }, v$ n, x
2007年中央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已经为 2008 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确定了明确的政策取向。而这些调控措施终于在2007年年底使楼市得以降温。业内专家表示,这些迹象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将出现调整,房地产市场已走到一个临界关口,各方都在博弈中密切关注着走势。
/ f& ^% P' d& w
7 k1 Z" \7 ?$ x; l “在 2008 年,房地产调控要取得显著效果,恐怕还得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北京大学副教授、中国民营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黄俊立告诉记者,“比如,究竟会有多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会投入市场?当前土地转让收入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他们会拿出多少地,完不成任务有没有问责,这些需要明确。”
0 Q8 S& I1 o% R
e" ~% x8 v2 D! h: x 业内人士表示,有些调控政策仍需细化,楼市是否出现了“拐点”需要继续观察,迫不及待地夸大容易误导决策层。事实上, 2005 年的房价调控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跟当时对房价的短暂下跌过分夸大有着直接关系。, Y. i0 n6 h% n7 w0 D
2 Y% R, R' V& s- u/ m- v
来源: 2008-01-14 市场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