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39|回复: 1

[公告] 卫生部:增塑剂是否影响健康要看摄入量

[复制链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6-7 1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日前指出,卫生部已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l0 d8 V$ J3 ?6 N: Z0 C- m/ m
3 v6 C. K' V  h0 N( ^) ]; q
  目前,卫生部已组织各地省级疾控中心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开展应急监测,并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E3 C$ u. Q+ \6 W$ A
! f6 ~. P6 }  \/ V1 R# ~# J7 D
  塑化剂在我国大陆地区被称为增塑剂,可被添加到塑料聚合物中增加塑料的可塑性,种类可达百余种。此次台湾地区不法企业添加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一类常见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 D/ k. I% t, `3 e

2 B4 {# ^1 X. f, j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增塑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用品、油漆等工业产品中,环境、饮用水中也存在极其微量的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通常情况下,人群日常暴露水平极低,对人体健康尚无明显影响。但是,部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2 V% j4 r+ F& x6 [7 j9 w  c* `4 B# S6 q+ F
  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公斤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摄入9.0毫克,也是安全的。, j3 ~& u3 s6 Z' k

1 `6 u4 X8 b  z0 w( }, I  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也会有微量增塑剂从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但合格的塑料包装材料迁移量不应超出有关标准。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严格规定了DEHP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的迁移量为1.5毫克/千克,DINP为9毫克/千克,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规定一致。(记者白剑峰)
- Q+ r0 Q' R6 x; {0 n! e8 }$ i, p! ~) H) G
  质检总局6日更新了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新增问题企业有扬盛企业有限公司、东甲永业有限公司、受长春藤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制造益畅元素胶囊的中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百亮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名单涉及的企业已增至282家,涉及产品945个。按照规定,这些产品目前暂停进口。
8 {, ]5 X5 G3 ], }5 n: W, {7 K9 h  w! ^

0 w( W7 `* q' U; t$ f# P
9 ]7 s/ g( d/ W: N2 E& {' H3 f# o8 \: ?3 s3 W
- R7 j& K$ m) ^9 N1 \9 Z; x( ~

" s! I) ]% v" {  [. D" `http://news.sohu.com/20110607/n309449240.shtml# m& ?4 ^5 Y2 O  s
) {6 I) S1 P8 j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6-7 10: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地区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问答% M1 \- _; H0 h& R  G6 c# m) ?0 {% m
一、什么是起云剂?" i8 \# u1 q9 |- ~+ A5 C1 S8 Q

4 G( c) O/ `7 O5 _& {3 ^起云剂是台湾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名称,通常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其主要目的是帮助食品乳化,并起到改善产品口感和其他感官品质的作用。
. d1 b0 x! g1 I4 J; y* V' x/ }* D" x# |6 s, o- K3 u  ?
二、什么是塑化剂?
  E1 p8 |7 z! v9 w+ P7 U: R6 X, R
塑化剂在我国大陆地区称为增塑剂,可被添加到塑料聚合物中增加塑料的可塑性,种类可达百余种。此次台湾地区不法企业添加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一类常见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2 F0 _7 e) T$ l$ ^

" W% m4 F6 k2 b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违法添加到食品中。卫生部6月1日发布2011年第16号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7 p! C* X7 D2 S( Z4 g! `& t9 x  _: _( ?) X- M6 V/ h
三、起云剂为何含有塑化剂/增塑剂?
8 ~: v& I& i' R9 @( c" D8 E1 M5 b3 W2 C; F) M. n
据台湾方面调查,不法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在起云剂中非法添加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代替起云剂中的棕榈油,使得采用不法厂商生产的“起云剂”作为原料生产的食物、饮料等产品受到污染。
7 r( ~5 i8 a" E  h- D( t* \6 k3 W/ c4 ~9 t3 X9 f
四、DEHP和DINP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M4 P7 O2 H+ e- Z- v0 J' N; Q" m, I
. z& N& m. L1 R' V* D3 z
DEHP和DINP急性毒性均较低。动物试验发现长期大量摄入DEHP和DINP,会产生内分泌干扰作用,可造成生殖和发育障碍,并能诱发动物肝癌。3 T  `. w1 G& s7 K' W

# t/ u7 n, r$ z+ E+ E; Z# g/ n4 g由于增塑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用品、油漆等工业产品中,环境、饮用水中也存在极其微量的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通常情况下,人群日常暴露水平极低,对人体健康尚无明显影响。但是,部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v4 P5 z" b& S" P& i- P/ v
; ]& g# T, ?$ g
五、四查进入体内的DEHP和DINP能排出吗?  h: n' }( {! l4 {# j8 \9 W4 K
实验结果显示,进入体内的DEHP和DIN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EHP和DINP具有蓄积性。动物试验发现,绝大部分DEHP在24-48小时内会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48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DEHP之产品,体内DEHP浓度便会快速下降。
2 q, z) @5 ~; q9 C动物试验还发现,DINP在体内亦会被迅速代谢,72小时内有85%由粪便中排出,其余部分则由尿液排出。9 e  f$ Y7 S3 ]( L2 l3 x
8 b$ {4 S+ `2 p/ s2 c
六、人群每天摄入DEHP或DINP的安全限量是多少? 2 V) v$ }6 b6 m3 x- D5 B
% O3 }1 l2 ~+ C
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kg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 mg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摄入9.0 mg,也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 i2 r' H6 [6 [# ^
. G* [; J" P  ?. M+ s$ d5 _$ [七、人群接触DEHP的途径
  S+ H. b  a6 [) n& ^7 V
" N7 r$ e$ @; M4 H' @5 `. Z由于使用增塑剂的塑料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因此增塑剂DEHP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在空气、水中均含有DEHP。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也会有微量增塑剂从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但合格的塑料包装材料迁移量不应超出有关标准。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严格规定了DEHP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的迁移量为1.5mg/kg,DINP为9mg/kg,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规定一致。2 _  U: w+ i, e' N& U1 F; D
$ a' {1 f! h" c6 z, ^
八、如何查询受污染的产品和咨询健康问题. I5 E2 U: E4 V) r: d, n
. y2 v, r2 {- \7 f, S
如果消费者对所购食品存在疑问,可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查询,也可对照政府公告的问题产品名单。如发现问题产品,应当通过拨打各部门公布的举报投诉电话举报。
6 U1 m8 f1 V+ ^( h( \$ L3 x5 x( p$ J6 N, K9 r
消费者如对增塑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有疑问,可以拨打公共卫生公益服务热线12320咨询,未开通12320热线的地区,可拨打010-12320或上海、广东地区的12320热线咨询。4 r5 x7 y$ j8 f2 J7 U( h" A7 z4 v

- J9 [/ d( }" m5 {; R% @九、卫生部采取了那些应对措施5 ~7 V$ Y- F3 F- C0 k) e' [/ Z

- i9 D( @- A$ b/ g" y卫生部已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各地12320或其他卫生热线向消费者提供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健康影响和科学知识的咨询;组织各地省级疾控中心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开展应急监测,并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 f- S6 }0 B( b
& k' {9 Y' [) H! r  S3 G1 B
5 l: N+ b" ]7 K; o4 {' p;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6 20:56 , Processed in 0.07014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