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56|回复: 4

[公告] 卫生部通报2010年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和2011年重点工作

[复制链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5-31 15: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根据职业病防治部门职责分工,卫生部门通报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2010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二是2011年重点工作。
: L+ {: o. ~5 a+ K1 e
( L/ {1 b* o5 Z; c+ j& r( j  一、2010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 X( \" S7 L" a6 c0 p

0 N; v) e- H4 ?0 H5 A  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10年新发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23812例,急性职业中毒617例,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其他职业病1394例。从行业分布看,煤炭、铁道和有色金属行业报告职业病病例数分别为13968例、2575例和2258例,共占全国报告职业病例数的69.02%。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现患527431例;累计报告职业中毒47079,其中急性职业中毒24011,慢性职业中毒23068例。
0 P* O+ n1 g8 u0 A) R  ^; h# n5 G+ L4 `8 D& S3 ]
  (一)尘肺病。2010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23812例,死亡病例679例。23812例尘肺病新病例中,94.21%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2564例和9870例;57.75%的病例分布在煤炭行业。
9 r& J8 K. e0 Y
9 d/ a. j+ X5 }8 H- u7 c  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10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42%;尘肺病发病工龄有缩短的趋势;超过半数的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 \0 G* a! _. B! q. V. _* s8 v
. M5 [$ `/ M8 w/ J2 _" p  (二)职业中毒。2010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301起,中毒617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4.54%。其中,重大职业中毒事故19起,中毒215例,死亡28例,病死率13.02%。报告急性职业中毒起数最多的为化工行业,占21.59%;急性职业中毒人数最多的为煤炭行业;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涉及30余种,居首位的为一氧化碳,共发生78起175人中毒;病死率最高的为硫化氢中毒,47人中毒,死亡8人。" q2 i* \; {* L# Z/ H3 t+ |

' h. I$ m* W/ ?0 b  2010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人数排在前3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别为499例(占35.22%)、272例(占19.20%)和157例(占11.08%)。主要分布在轻工、冶金和电子等行业。( R- ~% O' O& P1 D$ ^, t
5 b) {* I+ N4 w) {, G2 T# ^0 m
  (三)职业性肿瘤。2010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80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49例,焦炉工人肺癌18例、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共10例、联苯胺所致膀胱癌1例、砷所致肺癌和皮肤癌1例、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1例。
# T: W0 _. a- C
' |9 {1 Z) q) m2 P) p) Y) U) h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等疾病。2010年共报告1314例,其中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47例(其中噪声聋多达333例),职业性眼病251例,职业性皮肤病226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25例(其中中暑117例,手臂振动病100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201例(其中布氏杆菌病159例,森林脑炎42例),其他职业病64例。, Z& G* I+ f. m/ e1 l
0 e' L) i  |& ]0 J
  二、2011年重点工作
! S7 @/ c/ B- ]
1 h6 Z5 A4 \4 T$ ^+ b  2011年,卫生部门按照中央编办《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的精神,理清职责,明确任务,继续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修订思路和进度,卫生部门将组织有关部门修改配套法规、规章及标准,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二是进一步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水平,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落实职业病防治项目为抓手,继续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机构的审批和管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完善重点职业病监测网络,开展职业健康风险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状况评估,为国家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四是继续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职业病防治监管和技术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覆盖率;五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教育和职业人群健康促进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者健康的良好氛围。; |1 }" g7 C. P9 r  x+ G# T$ C# R

8 ?' ~% A0 Q  C. _8 a9 R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 ... 54/201105/51676.htm
6 m0 B" f& @- s; Z5 [8 I3 G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5-31 15: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一下以往的资料,可以了解职业病的发病情况。
1 j; L0 _/ p& X8 l7 C, [+ p2 }( }
, X& l* n9 h* h卫生部通报2009年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
9 K* V# C3 {5 w9 [! }5 Y, k0 Y
3 `+ a: \1 Q! [% z3 k- S) |6 }7 T5 h3 {5 \) p4 }1 V

9 x" n; o) d" m! u4 _( O) 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 ^; O7 C- G1 U! \+ a5 A. S2010-04-28 14:43:02
. Y% ^6 ~# K+ F, T
- q$ g" D* Q1 H8 M, k, n(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八日)
9 O$ g' z/ t: n$ n卫生部新闻办公室1 `8 _/ J8 D' D2 c+ g  k+ t, @/ g1 X  t. ^
" M  R( O3 n5 U
根据职业病防治部门职责分工,201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期间,卫生部门向公众通报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及2009年卫生部门开展的主要工作和2010年重点工作情况。& t" q2 b  |+ y
5 W3 q; R4 K8 S3 ]- k# R1 ~
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 R* Y2 b" A1 l$ y( ]' H
其中,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死亡病例748例。在14,495例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09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职业中毒方面,2009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3.80%。其中包括重大职业中毒18起,中毒188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11.17%。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5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物质为一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冶金、煤炭、建设和建材行业。66.74%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生在小型企业。2009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别为1082例(占56.59%)、208例(占10.88%)和165例(占8.63%),主要分布在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行业。2009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63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22例,焦炉工人肺癌19例,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11例,联苯胺所致膀胱癌11例。2009年共报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职业病1106例。其中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24例(噪声聋居多,达348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92例(布氏杆菌病190例,森林脑炎2例),职业性皮肤病176例,职业性眼病161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11例,其他职业病42例。' _% u( v: R% o5 q/ [0 G
0 E' l! A* g3 ]
2009年,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一是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2009年7月,卫生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69号)。河北、上海、江苏、山东、陕西、宁夏等省(区、市)相继出台了当地的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2009年,国家加大职业病防治投入,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加强中西部地区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防治工作。
- i7 s4 H# I5 a: Y, m
4 A8 U; t- {8 Z4 ]二是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2009年,卫生部先后印发《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82号)等文件,召开了全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会议,组织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委员会有关专家对江西、四川等省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查。2 l8 G. B* `" _% ~
  Y) ?0 |( m9 x: c! V
三是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系列宣传活动。2009年3月,卫生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和全国总工会以“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8 W, }1 q  i& S1 N为主题,联合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召开保护农民工健康高层论坛。0 g+ A2 p+ p/ ~9 D; G
" s" z2 Z& R5 f: s6 \% I* T
四是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09年4月,卫生部组织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中期评估。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完善基层职业卫生服务网络,提高职业卫生服务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初, 9 E' i& R0 w& T; [$ C
经各地推荐,卫生部在全国19个省(区、市)46个县(区)扩大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相结合的经验和做法,逐步提高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覆盖率。至此,全国29个省(区、市)65个县(区)开展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B' V8 b$ m+ l. w: v& d. i" y" a

5 |) W! H; Z- `6 e五是组织开展2009年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做好大案要案查处工作。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国家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卫办监督发〔2009〕40号)要求,各地卫生部门积极开展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根据各地上报数据统计,2009年共检查用人单位125,231家,检查职业病危害评价建设项目10,704项,依法查处用人单位10,481家,其中,给予警告处罚9,701家,给予罚款处罚871家、罚款金额1275.9万元,责令停业34家,提请关闭122家。2009年,在卫生部和有关部门督办、指导下,有关地方调查处理了安徽省凤阳县农民工患尘肺病事件、河南省农民工张海超尘肺病事件等多起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严肃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进行了追究,维护患病农民工合法权益。
) k. h4 ]" \3 ~  _5 a# a* d# g* Z6 Z4 E8 I- \+ i) \4 B% Q
六是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机构监督管理工作。2009年,卫生部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机构实验室间比对。同时,各地卫生部门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对各级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机构的监督管理,共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机构2710家,其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机构35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机构404家、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13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511家、职业病诊断机构331家、单独取得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的机构416家,依法查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140家,其中给予警告处罚123家,给予罚款处罚11家、停业3家,取消资质3家。
% V- Z- y/ |9 I: m. I9 z9 N3 i& ^  O: V
2010年,卫生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根据部门职责分工,做好职业病防治有关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修订完善《职业病防治法》;二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三是突出重点,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四是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职业病防治技术和监管水平;五是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爱劳动者健康的氛围。
6 ^' l! j7 V+ q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 ... 54/201004/47129.htm5 q& X& X6 @- j2 b7 N1 y# @
$ i  a% w- T6 y  M!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5-31 15: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8年全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09-06-09 18:03:41 卫办监督发〔2009〕86号
4 V" R: _1 s6 T# \: z( z# X. x! @2 j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k( d7 R" q( i6 P0 _% H
. w- \1 Z7 Z" J( h/ f4 e% l* a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2008年,各地根据我部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职业病报告管理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 T# E9 T5 w% @' B# k. I; J9 u一、2008年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  N( n6 B. ~4 Z2 j
根据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北京市、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2008年共检查存在粉尘、石棉、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115,697家,建设项目7,261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861家。2 P3 K$ z5 _' a9 S
6 X7 }0 C9 Y+ g2 |3 ^. a
(一)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
; a3 R5 }- I" R/ D/ Y) {
/ {. M+ ]0 J+ ^! T8 o8 A1.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基本情况。在被检查的用人单位中,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79,691家,占68.88%;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78,588家,占67.93%;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或方案的70,300家,占60.76%;共配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113,539人,其中专职人员26,068人。
6 F+ I5 z7 ?1 T* q- k; h3 E
' o( D: ^2 s: S5 ^# p- U0 C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情况。在被检查的用人单位中,共有劳动者23,575,301人,其中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8,788,120人,占劳动者总数的37.28%。2008年度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56.72%、56.66%、30.57%、48.5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为59.64%,对有职业禁忌证的调离率为88.29%。2008年在监督检查的用人单位中,共发现疑似职业病12,552例,诊断职业病8,760例。. A' I& _; A. M' H1 J$ u* g7 G8 n
- G* I! v, k) J5 H& ?
3.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2008年共监督检查建设项目7,261项,其中存在职业病危害的5,916项,占81.48%。已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2,809项,占47.48%;应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1,531项,实际审查861项,占56.24%;应竣工验收建设项目3,339项,已竣工验收1,961项,占58.73%。
; T- `" C- P" _1 X5 H- X
, t! \5 Q6 v1 T% y4.行政处罚情况。2008年共依法查处用人单位20,975家,占检查总数的18.13%,其中给予警告处罚14,149家,给予罚款处罚1,170家、罚款总额2306.67万元,责令停业55家,提请关闭68家。
& B/ N9 e: U+ I0 n" B; R( H
% j, b' |8 r  R9 w* y2 F(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检查情况。
9 ?1 [$ ^2 }$ b1 \! Q. W6 y+ a- {& W$ z7 F, [; N& m0 z5 e
2008年各地卫生部门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对各级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共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861家,其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机构25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机构323家,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12家,单独取得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的机构501家。依法查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4家,其中给予警告处罚20家,给予罚款处罚1家,取消资质3家。% d# Q4 q$ Z7 O

* l0 H. N" ~  ^& {2 \二、2008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4 m/ |0 s9 c/ E* V7 l
5 r6 b, `4 z4 S( t) C. D; b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08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设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9.81%、13.05%和6.90%。建国以来至2008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共704,602例。. N* B: L" B  [. f

* K5 k- x1 ~4 j; k4 Q(一)尘肺病。
' k% D) V) m& f  h! ~( x
% q9 d7 m  R/ K7 v2008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0,829例,死亡病例613例,晋期病例811例。建国以来至2008年底,累计报告的尘肺病病例达638,234例。在10,829例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89.32%。1 d2 T% n/ T/ h" n( T7 f
. d6 \. p1 z9 T& h0 _
(二)职业中毒。
: [' S6 E: N- k
; W% _+ b; D: p: U- q1.急性职业中毒。2008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09起,中毒病例760例,死亡病例49例,死亡率为6.45%。其中重大职业中毒29起,中毒病例336例,死亡病例49例,死亡率为14.58%。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6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前3位化学物质为一氧化碳、氯气和硫化氢,分别为287例(占37.76%)、101例(占13.29%)和82例(占10.79%)。在30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以私有企业居首,为129起(占41.75%),362例(占47.63%)。
# @1 v6 `2 q, B# {- ^
& I( ]- n, a, J8 \6 a% F2.慢性职业中毒。2008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171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人数排在前3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二硫化碳,分别为617例(占52.69%)、185例(占15.80%)和124例(占10.59%)。其中818例慢性职业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占69.85%。2 u* Y1 K# f2 B: P* ]/ G- n

! t! m! R# ^3 P* v6 v7 k(三)职业性肿瘤。
* g' D1 d6 n- S6 b' A- s
. N; x; n' l% P2008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39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17例,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12例,焦炉工人肺癌10例。0 H0 {/ p- {1 {5 w: s

/ {$ r& |% L- C(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职业病。2 f! r) B8 R- F4 d* |
6 K' ?4 p  X7 q- a5 r2 U# R9 N
2008年共报告945例。其中,职业性眼病280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36例,职业性皮肤病230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82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90例(布氏杆菌病89例,森林脑炎1例),其他职业病27例。
" z2 \. q# l/ z2 Z2 {9 F0 s1 Y0 c( }7 }9 Q1 y4 ?
三、结果分析  ]  }$ K( W. C* h8 u4 ]

' C$ u4 T. f9 n  S- A) H2 V(一)职业病危害形势依然严峻。1 ]- W8 l4 @3 i0 N# Q7 ]9 M% `8 s' |
( e% Z% y  c/ }# V0 b
根据2008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尘肺病发病居高不下,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发病工龄缩短。2008年报告尘肺病新病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8.79%。根据各地职业病上报情况,2001年以来,尘肺病新病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均在75.11%以上,最高达到82.64%。2008年各地职业病报告中,诊断尘肺病新病例数超过100例的群体性病例报告有13起。2008年尘肺病新病例平均接尘工龄为17.04年,比2007年缩短2.35年,实际接尘工龄不足10年的有3,420例,占31.58%。二是职业中毒呈现行业集中趋势。急性职业中毒以一氧化碳、氯气和硫化氢中毒最为严重,主要分布在化工、煤炭、冶金等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以铅及其化合物、苯和二硫化碳中毒较为严重,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行业。三是中小企业职业病发病率高。2008年职业病报告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职业病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特别是69.85%的慢性职业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
1 p9 @6 k; k9 D5 f: R; {# f5 O! x" H) j: s) P, W# Y
(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i  ?! D1 p+ y2 V+ ^! s; L
- e  C5 O& Y$ p2 l; {7 G% P* s8 j7 P
2008年监督检查发现,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有所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用人单位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的比率较2007年均增加9个百分点;二是2008年度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率均较2007年略有提高;三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率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率较2007年分别增加13.74和25.56个百分点。但是,总体上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与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E1 I$ i, v- j( h5 ]
8 _# V* |$ {! b" {1 Y& ~5 B8 F. ^0 {
(三)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有所提高。; T. N3 J/ W8 Q8 A
& D, r$ u- L) H+ ~3 y, p! s$ A
2008年共监督检查用人单位115,697家,比2007年增加31,214家;建设项目7,261项,比2007年增加632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861家。监督检查力度较2007年有所提高。 ! b; O' L; g' Q8 }; z$ u1 R( T3 I

* V+ S4 k$ _) B8 f9 g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y& T: n+ i9 ?9 ]
! ^  O- L8 _. Z5 h( x0 `4 Y4 w
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落实责任 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31号)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5 F' s$ s! x" m6 W; y, }) y- h: w/ `7 }' B
(一)充分认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职业病防治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3 f. {2 b+ }# ?( F5 p: h

$ N! }0 |) P7 ^% A9 v8 y(二)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认真做好尘肺病、职业中毒等重点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09〕49号)要求,重点监督检查存在粉尘、铅、镉和有机溶剂职业病危害的中小企业,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B: Q5 |5 ~' m: W1 Q
(三)加强辖区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强化依法执业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O  V/ F: S; u8 B) P6 x- Q- F
(四)认真组织做好职业病防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 O1 L- a4 x* w4 h4 {) }+ c9 d           二○○九年五月二十二日7 p; H# y* y7 U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 ... 54/200905/40893.htm& Y+ E& e. s8 d; y" ]1 p! _" U$ b4 ^
1 z+ N( q" q' V. ^. O, [

/ A( c, N: z) F8 N/ D-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5-31 15: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全国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
# x7 O7 H: l1 ^& X卫办监督发〔2008〕104号- y9 V7 K8 R( K; i

- j& R/ U: N8 \/ m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 k! c5 d: d! @" Q
8 _/ C- E# ?* B) u$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2007年,各地根据我部统一部署,并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现将2007年全国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情况通报如下:9 _' T  y, l2 |; [; |2 B9 t% l2 Z4 b& O
5 V8 n3 M) E4 Y& l5 P6 S
一、2007年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检查情况+ S4 o4 p, u8 N5 i. C1 P& T

7 b, V. I# d9 j3 V' Q- f: R# Y(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2007年共检查用人单位84483家,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4217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113家。6 W6 Z$ R& y* D6 i

5 h, e& b( L+ Q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
8 O, w1 H7 R! B) t" I* @* a; K1 L/ f9 e- `4 V) v( f4 P0 z
(1)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基本情况。在被检查的用人单位中,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52467家,占62.10%;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49918家,占59.09%;制定了职业病防治计划或方案的43456家,占51.44%;共配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73337名,其中专职人员15531名(见附件1)。
6 s. f9 Y& W! p4 E" c
7 ^: ~! k1 d3 [* R& x. L(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情况。在被检查的用人单位中,共有职工13990299人(含非正式用工2918253人),其中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5303469人,占职工总数的37.91%。2007年度正式用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52.05%、59.69%、22.55%、80.42%,非正式用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35.05%、41.44%、16.97%、13.26%;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正式用工为62.21%,非正式用工为41.48%。对在岗期间检出患有职业禁忌证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情况,正式用工调离率为81.80%,非正式用工调离率为90.92%。2007年在监督检查的用人单位中,共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19278名,诊断职业病10344名(见附件2—1、2—2)。
+ Y- K4 U! U6 {. k0 I
; Q1 C/ F" f% B(3)行政处罚情况。2007年共依法查处用人单位15226家,占检查总数的18.02%,其中给予警告处罚9911家,给予罚款处罚1175家、罚款总额2488.81万元,责令停业40家,提请关闭154家(见附件3)。$ e) ~, t% u3 B9 y
5 Z' W$ Z3 x( g' V; o& x+ k
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2007年共监督检查建设项目4217项,其中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1584项,占37.56%。已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1423项,占33.74%;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486项,占30.68%;已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1304项,占60.96%(见附件4)。2007年共依法查处用人单位1591家,其中给予警告处罚1133家,给予罚款处罚56家、罚款金额381.20万元,提请关闭16家(见附件3)。
7 D2 \0 }7 u: s8 P
1 d  T' ^7 I4 Q/ M4 T; D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检查情况。2007年共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113家,其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甲级30家、乙级494家、丙级26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253家,职业病诊断机构310家。2007年共依法查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80家,其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51家,职业病诊断机构17家。给予警告处罚47家,给予罚款处罚2家、罚款金额2.50万元,责令停业2家(见附件5)。+ U& P1 O! Y4 r. A0 G! g( t4 l8 V

4 ^  U. ?% d1 I(二)放射卫生监督检查情况。
0 ^2 o; P* |- Z3 f# R1 I
) F/ C! G$ g) t& P) u* Y4 ~4 d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2007年共检查放射工作单位37312家,其中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36370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843家,放射防护器材及产品生产企业82家,核设施17家。
- ^! y- i) n+ `' Q1 k: C
: a$ t% L; R' @, W) s" }( E1.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监督检查情况。
8 F! L* \/ Z, C: T! N3 M! o* H
$ ]7 F% G# R) a5 s9 }6 b(1)共监督检查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36370家,其中开展放射治疗的机构888家、开展核医学的机构705家、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机构2784家、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的机构31993家。所检查的医疗机构中,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机构17016家,占46.79%;设置辐射警示标志的机构31213家,占85.82%;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机构26017家,占71.53%;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的机构27915家,占76.75%;配备受检者防护用品的机构19297家,占53.06%。应完成质量控制或放射防护检测的辐射装置50163套,已完成34730套,占69.23%。所检查机构中,共有放射工作现场操作人员113423名,其中佩带个人剂量计的人员有79106名,占69.74%;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人数为110349人,实际检查人数为85882人,占77.83%。- a; [( N' T9 o% ]
- H8 J& n' c: i' `' \
(2)监督检查新建、改建、扩建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2412项,其中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1435项,竣工后放射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1704项。
+ |% {# u( K0 X! Z$ E: N0 c4 J. `/ F% e' J# C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放射防护)监督检查情况。共监督检查843家,其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放射防护)甲级机构5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放射防护)乙级机构134家,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机构339家,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机构7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83家,职业病诊断机构75家。
8 z  L# N! W$ S$ U+ t; L3 ?  t- i8 B7 p3 M7 q
3.放射防护器材、含放射性产品生产企业及核设施监督检查情况。共监督检查放射防护器材生产企业41家,含放射性产品生产企业41家,核设施17家。& N: B' E% O) P7 ~; d+ \
5 H  n8 ]) v5 ~/ P2 N8 Z
4.行政处罚情况。2007年共依法查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4447家,技术服务机构3家,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产品生产企业2家。给予警告处罚1140家,给予罚款处罚431家、罚款金额共184.20万元,责令停业33家。1 m( J6 c9 e* r' M( I

! y+ Z6 ^$ C( L. ?# K二、2007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k) n9 _- q/ x: F

$ V- T# W# y+ Z/ y& p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不包括西藏自治区),2007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5.84%、10.12%和6.38%。) i0 u8 S" |- j1 y' V! @! j& d

2 \8 j; G, D. m/ c+ T3 g# R* `& T+ x' Z

' o  ^7 Q: {8 p/ W( _# E
4 ?/ w# h, p) N! ^(一)尘肺病。) C! X* z+ P! k+ S. }

# a+ L8 ?- G% I( T2007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0963例(比2006年增加2180例),死亡病例875例,晋期病例860例。截至2007年底,累计报告的尘肺病例达627405例。在10963例尘肺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89.37%。$ L) i) `& w3 j5 B9 }) m

' {, R% ^& x; l8 e(二)职业中毒。' y# z3 g/ N$ \0 u: p$ P

0 l$ K7 P1 N9 x' e6 P1.急性职业中毒。2007年,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01起,中毒人数600人(比2006年增加133人),其中死亡76人,急性职业中毒病死率为12.67%。其中重大职业中毒事故(同时中毒1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下)39起,涉及188人中毒,死亡76人,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病死率为40.43%。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6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前两位化学物质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分别为188例和68例。中毒致死例数居首位的化学物质为硫化氢,急性硫化氢中毒死亡27例,病死率为39.71%。在301起职业中毒事故中,一半以上发生于非公有经济类型的企业,其中以私有经济类型企业居首,为135起,涉及307人中毒,占总中毒人数的51.17%,死亡45人,病死率为14.66%。; e& w. t) o8 R. r* s2 Q8 p

! |: w  m$ L# A7 ^! Z2.慢性职业中毒。2007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638例(比2006年增加555例),其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慢性铅及其化合物中毒849例(占51.83%),慢性苯中毒225例(占13.74%)和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181例(占11.05%)。82.97%以上的慢性职业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8 P* x0 N" X4 h1 J- ~) |

& `4 z& h* L# A+ i(三)职业性肿瘤。
# U  x' i! @% \3 `3 r+ W* y# ~3 ]) x8 o$ D5 a% `3 U+ M$ q' v
2007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48例。其中,焦炉工人肺癌25例,苯所致白血病16例,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4例,联苯胺所致膀胱癌2例,砷所致肺癌、皮肤癌1例。1 l! I& U/ w. g/ u5 n
5 N" o& M. w  ]4 X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6类职业病。8 }0 h* G' K; J  P3 x
) Q$ m* `4 c& X; Q* z
2007年,共报告耳鼻喉口腔疾病等6类职业病1047例。其中,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90例,职业性眼病349例,职业性皮肤病280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4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48例,其他职业病26例。2 Z' |) ]) w# l% L

5 i2 F6 V: k5 M% I9 {三、结果分析
; i; x3 s% h0 W
/ s# i6 ^( X- L1 w( t) ~1 X(一)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 e' T: N+ i: d, R6 a% ?6 |) m4 n8 Z" T8 o( K) Z
(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
( J. D  S2 F; L, p, S% F5 |
+ g2 k* }/ s& ~* l(三)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持有率和防护用品使用率较低。* E; T& m" U5 x9 B
& y/ Z  p6 O, x7 r7 L$ F
(四)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检查力度有了提高。& Q5 D2 Z. Q: G* D5 P' k* ^6 x+ @1 }

, V% m5 {! U5 o4 t. ?. k3 v6 m6 N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5 m/ J& ~" s5 A7 g" n; G# f3 C, m. M  w# H+ N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国家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08〕45号)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突出重点,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 l' _. |9 w0 v: \- }
, V: E3 e( D; L. b  w(一)以存在粉尘和有机溶剂职业病危害的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大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3 S( }/ @( d7 _+ \# G
9 x" Q$ p$ C/ ]( r4 M3 W
(二)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执业的意识。8 V$ i  }+ z: B1 N+ e2 ~& R8 j& X
4 J2 ~7 A7 u- Y' S, P1 g
(三)加强放射诊疗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依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46号部长令)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第55号部长令),重点开展对放射诊疗许可和放射工作人员证发放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8 u# j) D3 {" |) N$ U

* d/ M+ w! W' p5 t- H: B, p# y(四)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重视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氛围。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法治意识;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职业病防治科普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
) V. M. Q9 r8 u5 x二〇〇八年六月三日6 g4 g9 H  ~9 ^% @& Q

. N5 [; S" b4 x6 f/ a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 ... 54/200807/37160.htm! y; C& U. ~& r4 n6 b

# D$ |* q9 F6 J7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5-31 15: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和职业病危害形势# l6 ~- \* H9 S% V7 ~4 U' F, `. p
  a0 u. b  {. }3 E+ l. h
$ C, i- N$ w* W& u5 n3 T1 f
一、200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0 s2 F1 W# L6 ^; g1 a; G8 s; k
  e) j" j. C  ?8 P- q- l2006年,根据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缺陕西,不含西藏),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1519例。
+ x# {+ g9 w' Z' b" s9 Y其中尘肺病8783例,占诊断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25%,急、慢性职业中毒分别为467例和1083例,各占诊断职业病病例总数的4.05%和9.40%。
& M  R+ o8 V$ X; ?8 ?/ Q% ^& B% E2006年职业病报告具有以下特点:1、尘肺病例比例增加,发病时间缩短。2006年诊断尘肺病病例比例较2005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2006年诊断尘肺病例接触粉尘时间不足10年的占诊断尘肺病例总数的22.62%,其中不足5年的占11.04%,不足2年的占1.57%。! e1 k  y% X4 z& Z
2、急性职业中毒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和轻工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以铅及其化合物和苯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轻工、有色金属、冶金、电子和机械行业。
$ S: ~. @0 ?( \( {/ I0 @6 ~7 `3、未成年工职业健康损害严重。2006年报告的职业病病例中有643例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其中621例为尘肺病患者。
5 g+ b& h" I7 ^4、报告职业病例数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0.92%、12.85%和6.45%。
2 f6 n3 b8 x5 O' i7 n5 \& b& n( A
二、全国职业病危害形势及特点4 V& }/ s5 x$ h8 M+ n: o& \) K
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Z# T5 P9 ]$ U* `
$ G- |; w2 b4 l& ?( m8 @7 ~& ?0 F
(一)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676,562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616,442
  e4 }" _4 b+ s$ i例,死亡146,195例,现患470,247例;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人近1万例。1991至2006年累计发生中毒38,412例,其中:急性中毒21,482例,慢性中毒16,930例;其他职业病21,708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专家们估计,在今后若干年我国的职业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目前的职业病报告不能反映职业病发病的实际情况。3 k& b6 k- x3 g3 B% _! m& Z

3 T3 v& ~9 f0 G2 A- h(二)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从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到汽车制造、医药、计算机、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我国职业病名单规定的职业病涉及粉尘、急慢性化学中毒、职业肿瘤、职业传染病等10大类115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的工业生产中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达133种。我国各类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职业病危害也突出地反映在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 \! W2 w: ?) b
  @  @2 ?- N" ^/ l3 c
(三)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在引进境外投资和技术时,一些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企业和工艺技术由境外向境内转移。与此同时,境内也普遍存在职业危害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的情况。我国有近2亿农业劳动力,其中相当部分人从事有毒害作业。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农民工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
2 Y$ m, o9 `; T1 D
% m1 S& N2 W; }1 G/ t% c(四)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其危害往往被忽视。慢性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的潜伏期较长,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疗,病死率高。以尘肺为例,潜伏期可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屡屡发生的尘肺病、正己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镉中毒等群发性职业病事件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农民工家庭因职业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职业病危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p- p' ~# ?$ [) x9 C8 {3 B6 r3 w, `

; s7 _8 R; G% z8 whttp://jxzy.smu.edu.cn/151/PrjFile/lxb/showdown.asp?soft_id=314
5 c4 S, _4 p5 t. T9 v6 q5 W$ f0 I- F* Y) W
http://www.chinacdc.cn/n272442/n272530/n3246177/17430.html: P6 S) c5 M- S: x( K$ Z# T: z. p

* R" q' H: M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7 17:12 , Processed in 0.12531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