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96|回复: 8

[公告] 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工作指南

[复制链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18 12: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国家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组织体系 ; I4 Z7 H! n- l, u& ?5 Y
* @! c- W  x' l9 V
1、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0 Z+ I% X& r4 R2 t- e
1 m2 Z3 d- H% q. c  X5 Y& f  p" `
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 l( _3 H8 v% Q" h3 z# `7 l
' j% {; v& `( S& u; O$ j" z, u8 i/ ]
2、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
( ?6 K* {0 L! Y) t. f) O0 K5 {0 ?5 v! v  ]3 W. j
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以下简称卫生部核应急中心)设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卫生部核应急中心设临床部、监测评价部和技术后援部。第一临床部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和血液病医院,第二临床部设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人民医院,第三临床部设在解放军307医院,监测评价部设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技术后援部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
& ^( T( d% \  o: A* G. o. l, X
1 c0 |- f( H  F/ f7 t! l) U3、核和辐射损伤救治基地
# P& ]' G  A. R* c! X2 [( A. K$ k2 Q) N
国家级基地主要任务是:承担全国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医疗救治支援任务,开展人员所受辐射照射剂量的监测和健康影响评价,以及特别重大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的现场指导;开展辐射损伤救治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 \, D! v. B2 N4 g4 R. M5 z
5 x% c! ?. L  q' S( i( O省级基地主要职责是:承担辖区内核事故和辐射事故辐射损伤人员的救治和医学随访,以及人员所受辐射照射剂量的监测和健康影响评价;协助周边省份开展核事故和辐射事故辐射损伤人员的救治和医学随访,以及人员所受辐射照射剂量的监测和健康影响评价;负责核事故和辐射事故损伤人员的现场医学处理。. f% j" H3 w: i+ e6 h
& N; K$ C. H; u
4、相关医疗机构0 `6 P6 ]/ I0 I; Q8 A% U/ S
9 d2 S' i' a1 D2 G2 l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有放射病、血液病、肿瘤或烧伤专科的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以及职业病防治院、急救中心等,承担辖区内的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医疗救治任务,负责事故伤病员的救治、转运和现场医学处理等任务。
, V. l  B: _- e  m; }1 O3 s" Q7 u5 O6 h# i5 Y/ d( l# B% d. l$ V
5、放射卫生机构
1 s9 {. Y: v* j5 m2 Z% C7 w
0 M" p2 x1 i! l: q8 U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承担放射卫生工作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等,承担辖区内的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放射防护和辐射剂量估算任务。( `) q* d1 T; {" A' t
: F- \- D' a: x: {  m; a
——摘自《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
/ [; \8 r; x, I6 ^, \# D/ c1 Z0 g$ S2 Y& O" V3 ~) Z+ p

! _- B: E3 m8 H  _
未命名.jpg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18 12: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准备
9 u% @2 Q7 z, q- G6 ~/ b& C  x" N, H* l% {2 ~2 D
应急技术准备8 d. t/ N( i$ e; s8 v( S; X

% ?+ p( I! D/ k& Q5 H) f应急预案和程序的制订$ [* K) m; I. G5 \
3 w& n+ u( d4 U$ U" O
通讯联络体系建设4 d3 T6 U. a- U& E
  `9 b6 ~$ ?5 |. J1 ^
信息系统建设
1 l& Z: [/ D, h9 Y
- ~2 k2 S  ?0 j% r5 O; @' `医疗救治网络建设8 }- A/ T0 Y; ~& J) I8 ?

' R1 A6 n& w6 ^& u2 Y应急培训
0 m- R# S3 g' N- a% L. C# R" w4 n/ N3 u
应急演习
5 I5 W+ K' ~$ f: q! i6 ^( |! \7 X' Z$ p
公众宣传教育
3 c8 p3 O7 Q/ n/ o$ t
. L$ |/ {- E% M  P" \/ ^' E8 \物资储备和经费保障" G) z+ m3 p4 f

3 O- y- D- p. m# ^% I各级核与放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专业组织储备一定数量的医学应急药箱、放射防护装备、现场辐射剂量检测仪器、实验室放射性样品分析测量仪器设备等,并适时更新。
7 L1 q0 {* @/ |: t- O8 H/ w. _' K: z  S; g/ f  P* ?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储备一定数量的医学应急经费,医学应急经费应列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0 ]: j  o0 k5 L. v6 m3 @: {$ X+ Q2 U' m# F7 l8 i

3 A0 l5 L' M( h1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18 12: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响应分级
# q$ ^4 i6 H3 \+ h- n
7 y# K) a* l; d5 m8 X. k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辐射事故的卫生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 d1 l6 ]' g8 S1 f( J. r/ Z* i! ]$ [% W  V% {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受到全身照射剂量大于8戈瑞。
6 S+ r$ h2 `) I! e9 H" K8 I6 N* `, \" q! J3 V) ^' e
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受到全身照射剂量大于8戈瑞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s1 `" m% j* h; l

0 \0 p+ E/ z+ O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O  ~1 S+ c( c8 z& Z
/ J4 H# S% L, i+ U
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7 ^" b; u5 I0 ]( A# ^8 A, a; X
$ p, `$ r0 y; y$ U  U7 m% d
——摘自《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 : \' C+ |8 v" b( w* h1 [, W0 F

7 G1 T4 U. Q- S5 H5 O. F" r, S
( f9 S  {# [.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18 12: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核事故应急状态分级
& ~0 |, W) l- Q  f) ]  X
) X* z5 N( T  \# e& v1 E% b核电厂的应急状态分为四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总体应急)。其他核设施的应急状态一般分为三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潜在危险较大的核设施可实施场外应急(总体应急)。( w0 G# J: N. m: |9 N
  (1)应急待命。出现可能危及核电厂安全的工况或事件的状态。宣布应急待命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缓解后果和进行评价,加强营运单位的响应准备,并视情况加强地方政府的响应准备。
6 n& |/ A+ E) A0 [* X4 G& o  (2)厂房应急。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已经或者可能即将发生,但实际的或者预期的辐射后果仅限于场区局部区域的状态。宣布厂房应急后,营运单位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现场人员。6 e3 r( N- n' f
  (3)场区应急。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可能扩大到整个场区,但场区边界处的辐射水平没有或者预期不会达到干预水平的状态。宣布场区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场区人员,并根据情况作好场外采取防护行动的准备。
6 ?$ I, r1 B$ p: c/ ^/ Q4 ?  (4)场外应急(总体应急)。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预期可能超越场区边界,场外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状态。宣布场外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保护场区人员和受影响的公众。 0 w5 h0 c. V, U/ Q) c) J6 Y. }

+ H! |# p  V  ~0 p——摘自《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 ! t  }: ?2 X  }0 F8 N
# _, @% B' B$ J" n

4 J3 M8 ?$ F# j& c- g5 _. C9 C%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18 12: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辐射损伤事故报告/ g+ w+ n# H1 Y
( M7 c& R- o( r6 M! ^  x7 l& j/ _
医疗机构或医生发现有病人出现典型急性放射病或放射性皮肤损伤症状时,医疗机构应在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d9 p# f8 R; P3 e+ G
4 [' c- Q. D. w5 g+ \1 T
接到辐射事故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在2小时内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直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向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通报,并将辐射事故信息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发生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时,应同时向卫生部报告。
/ z' a  l+ p. t1 \: ?6 f8 T! S+ C7 l1 U2 f; O$ [: S! m. I3 `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辐射事故报告后,经初步判断,认为该辐射事故可能属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和重大辐射事故时,应在2小时内将辐射事故信息报告省级人民政府和卫生部,并及时通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
; {) y1 f9 n: |. U6 }8 q/ A* \9 u( S# H0 o5 O0 @

8 ]5 g: ~% |! Z$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18 12: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干预原则
# Z$ \' s( u" U6 y) r6 A
( e( B) O9 Y, B. q在应急干预的决策过程中,既要考虑辐射剂量的降低,也要考虑实施防护措施的困难和代价,因此,应遵循下列原则,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的因素:
. b* M: E7 ^0 J8 w! V+ W  Z0 f# E. P3 s0 J9 N0 M
(1)干预的正当性原则。干预应是正当的,拟议中的干预应利大于弊,即由于降低辐射剂量而减少的危害,应当足以说明干预本身带来的危害与代价(包括社会代价在内)是值得的。
3 ?5 F! G' V0 F% b: q/ `
" p) F: R* C7 d1 H! |# h(2)干预的最优化原则。干预的形式、规模和持续时间应是最优化的,使降低辐射剂量而获得的净利益在通常的社会、经济情况下从总体上考虑达到最大。
+ u$ Y# S- R+ u% @" p6 r; \9 _. b' F, b! S2 v+ j8 P- E7 n. U: W
(3)应当尽可能防止公众成员因辐射照射而产生严重确定性健康效应。 7 e0 o) s" x# Z5 _0 ^9 }/ @

; p; O2 D; |8 G+ u( g- M) D7 q, P% ^6 b2 F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18 12: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应急计划区划分 7 K& x- Y! O3 m2 u

$ Y+ ~5 ~& J+ S5 A3 O核电厂- h  O  _# U. s& V
" X6 D; Z- l) e
应急计划区划分为烟羽应急计划区和食入应急计划区。前者针对放射性烟羽产生的直接外照射、吸入放射性烟羽中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内照射和沉积在地面的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外照射;后者则针对摄入被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食物和水而产生的内照射。5 g/ X5 ]6 x9 `6 S
3 ^1 C  ^5 b9 p
烟羽应急计划区系以核电厂为中心、半径为7至10公里划定的需做好撤离、隐蔽和服碘防护的区域。这种应急计划区又可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的半径为3至5公里,撤离(包括预防性撤离)准备一般主要在内区进行。食入应急计划区系以核电厂为中心、半径为30至50公里划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要做好事故情况下食物和饮水的辐射监测和控制的应急准备。5 P& R7 Z2 F3 e3 w8 ?

2 N+ J' Z4 `5 k2 [另外,事故情况下根据需要,也可能在应急计划区的部分区域采取临时避迁和永久再定居等长期防护行动。
$ `9 x$ N- Q0 ?7 Z+ w$ x8 p# M) N# E' ]% b5 S
划分应急计划区并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其目的是:在应急干预的情况下便于迅速组织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对公众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多数事故情况下,需要采取应急响应行动的区域可能只局限于相应应急计划区的一部分,但在发生严重核事故的极个别情况下,也有可能需要在相应应急计划区之外的区域采取应急响应行动,由于出现这种极个别情况的概率极小,因此,应急准备只在应急计划区内进行。
2 X' T. E' h1 C8 ~$ D0 z7 z' O3 G/ l
其他核设施
8 F. C2 r4 k8 Y' b
7 z) z0 f* Y6 ^  h* M) c. m# p4 f应在危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核燃料循环设施与研究堆等其他核设施的应急计划区及应急准备的内容。
$ t/ s$ @( w8 E& e) T. X7 T) U1 [) o7 C  o8 q. w( ^" E: o
——摘自《国家核应急预案》
4 e3 ?: Y" ^) U4 V! J, d: y3 @9 n
1 i& w# Y9 D. q$ J8 P# P" n
$ C7 k" H+ i3 o2 {2 j: S*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18 12: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应急术语
2 L- T0 I/ J8 O) P3 l7 v# e! y7 f/ s5 F8 n3 H" W
核设施
' m' y; B9 E3 g3 N7 ?9 V3 Q1 K( `# x# `
需要考虑安全问题的规模生产、加工或操作放射性物质或易裂变材料的设施(包括其场地、建筑物和设备)。如铀富集设施,铀、钚加工与燃料生产、贮存及后处理设施,研究堆,核动力厂,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等。, T( X2 F; G' d; Y! y1 r9 I

% [! |7 M; ~  x' [! g7 k核事故" k, y. K" j( ^+ y
4 x9 y( {, K! z+ L; O7 B
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中很少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 D' }/ B0 \: U9 L$ C" k5 F; T8 m4 m
辐射事故
$ n" C5 l4 k3 u, H# Q  k, x' k. h9 Z: _6 q
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7 F6 M& j, v2 O/ l& O! @9 \

# U0 D4 B( ^& v; u3 U# b事故照射
9 N$ z( D& p! K5 D
# C) M" F1 w& q; @& m  g$ d4 C在事故情况下受到的异常照射的一种。它是指非自愿的意外照射,不同于应急照射。
+ M. D$ m6 `+ I$ [1 n& O: D
" Q$ X# [+ D( \( w应急照射
6 _# B; p  }) v% c3 M% ?5 u- t! t8 @7 G5 E0 z1 L) K
异常照射的一种,指在发生事故之时或之后,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阻止事态扩大或其他应急情况,而有组织地自愿接受的照射。$ q0 ?  h( C2 ^1 b
2 u# N' i3 |/ C: v
(辐射)后果5 l0 S# F- @$ C
' e5 l& E# d1 T" w  d
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引起的结果或影响,用以度量的量是预计的或实际引起的剂量或剂量率。6 w9 c7 Y8 a: [8 p

3 r$ e* h. E+ B2 k" R) Q3 X4 b应急7 O8 J0 Q, ^( Z+ C  v- m, j

; A& [/ f9 ^0 Z9 W! L& t3 m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9 ]5 }, [; e; T$ y5 ?5 M
  {( T- o' C) X7 A" r应急预案
% ~  Y3 T5 ]) z6 A: d# L' O+ X0 q; d6 }8 T3 E3 b
一份经过审批的文件,它描述了文件的编制与实施单位的应急响应功能、组织、设施和设备,以及与外部应急组织间的协调和相互支持关系。该文件应有专门的执行程序加以补充。
; D* v+ f$ l( ?3 |& ]7 x/ o2 b! }( N
应急准备9 @( \  u8 @" g9 y' ]8 q

4 h: U2 k: A5 P  k! |! p. \# y为应付核事故或辐射应急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组织,准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设备与物资,以及进行人员培训与演习等。# r, x" \3 ^  M
5 _# Y7 W2 `) z$ \/ e! N  V, j' E
应急培训% g; B% ^4 Q* V0 j/ w: G, U

7 x* {. y* F2 S+ F. j0 _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对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进行的教学与训练。
! _5 R- W0 S2 Q" Y, \! W( B- _! s' w; m, y% v6 \: q( S$ L4 ~' O
应急演习
, G( y/ }5 s: a$ o5 z
  Z& m$ i2 V& \/ \% b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单项演习(练习)、综合演习和场内、场外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0 u+ C8 P' q' ?$ F+ Q% I7 i- w: e8 H# @8 ~1 {3 {
应急响应6 `9 l. K" f5 l8 c1 W1 h! w; }
3 J3 S% `) _6 _& l1 ^* J( i7 u/ D
为控制或减轻核事故或辐射应急状态的后果而采取的紧急行动。. D+ N8 c7 O4 l+ o7 p- A
" I+ D- B3 C/ O7 S3 G7 F
行动水平) @6 ^4 @  v) p8 m, }
/ g1 ]* R: w7 O! L& e5 T5 b
在核及辐射应急情况下,应考虑采取防护行动的剂量(率)水平或活度浓度水平。
  k& P: N2 G; V) _
! _  I: r# W. N0 z+ v- x4 t应急(辐射)监测# U6 Y5 y7 P' j* u

' ?8 K* @( S3 V+ R4 D2 |2 D, w在核及辐射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放射性污染情况和辐射水平而进行的辐射监测。6 N& |6 B- ]# Y$ h( O1 ~6 L

: u, R( ]- @. R4 A服碘防护0 Z, {* g/ i- z2 ?1 T

$ K# u& g4 b5 l$ ~8 r2 p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将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为一种防护药物分发给居民服用,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 }" `8 E' A; w* r  {0 N) Y4 V
9 T$ t  _; Y! q4 I6 g9 e
隐蔽/ F+ w7 E' k1 c- @* d  ~
* M+ l, Q% i# j7 j$ |% G
人员停留在或进入室内,关闭门窗及通风系统,以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吸入和外照射,并减少来自放射性沉积物的外照射。
, `% {/ j; l% W- Z3 H/ m: H8 r" g: C  L% B* M5 N
撤离2 p9 l# J) O( `; @" y) r

; z% G/ r, `- [! A3 t9 O将人们由受影响地区紧急转移,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该措施为短期措施,预期人们在预计的某一有限时间内可返回原住地。
7 t5 b9 c4 ]) E7 R3 u5 y' c# D* y; P- G# E; C
去污
$ {/ R" s0 X0 M: ?$ f$ l% K3 Y- ]
( w7 _& ~6 ?. Z* _! _, i2 Q" x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降低放射性污染。
. K, A: c% ^4 ?5 Q5 s, C) E4 ]/ I9 I+ {1 g! w( F
——摘自《国家核应急预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
& y. g9 B! |0 K2 T1 G; l$ |; [. q1 k! H, ]
; H  J3 R0 u( P) }$ J. U' Y5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18 12: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药品、防护设备和辐射检测仪器
: V4 \0 O$ }# f9 f# q7 M
9 U! Z3 }8 f9 h9 H6 F( ~辐射测量仪器
3 T' _0 x, C9 p4 u. t+ B& v. L! J0 x2 W% n
(1) 辐射巡测仪
9 X0 l  }0 w/ r0 B  {
% K  b6 N+ E: z. n(2) 表面污染仪
+ R# O7 k8 D0 j  s7 Y6 |
5 ?9 \0 P: C% H( d7 ~(3) 中子剂量当量仪, ?: h7 W8 ~! h; `4 y% d
! `0 o" q/ G( D1 W8 x
(4) 热释光剂量仪/ q+ Q. I8 u& P  }% f0 X

' ~3 k( i% p" d(5) γ能谱仪
. j2 J& R$ `# p: w0 l7 k6 O
; x' I) _7 Q$ G. {6 F(6) α、β测量仪等
+ \2 t" @/ h& @3 q* ~2 N6 _% {3 S/ G: \  S# X
辐射防护用品! E) I4 b6 j8 m- F% E) L% c  R/ y4 A! F# i
1 O$ |/ \: r6 p( F6 b
(1) 直读式个人剂量仪
" C9 O- S- {  \! l* D5 c/ v1 S8 n4 I. O( z
(2) 累积剂量计1 b' A* H- ]( i; W) k( s9 j2 k; A

/ N0 x) z$ z2 m4 E6 d* ?(3) 防护服
2 ]- t! o7 c6 e% Z) Q9 d
" N# a, l* h2 j(4) 呼吸防护器
8 J# m0 ^! a4 B& n9 V
8 c8 d. C8 o  h  v% Q(5) 防护口罩
' l3 t  t* v0 Y9 R) h  B8 |
' y% }2 F  e( J  B& G7 F(6) 防护靴、防护手套等
+ A) p9 a* ^. d$ ]9 e! h/ F/ I& e
* _3 P; W$ f, l0 p+ N* f其它应急设备及物资: m" a- L) e& Y' u  v& ^( I: U1 a

8 u- ?* L* g5 D6 Z8 J8 b(1) 除污染洗消器械4 l* w, n6 F  E0 o* W

- b, U1 t$ N! U5 p(2) 核和辐射应急监测车( I" M- K; I2 z+ m: _2 `3 D: `" C

1 V; d! Y, g3 M  j3 e1 s(3) 救护车等% A5 Y/ i& d+ }; e- w$ c
: c% q& B# ?) D
核和辐射应急药品
! M! D8 Q: K6 y: b$ ~3 @+ B
( W* e2 `- L4 h8 [" m  ^' i碘化钾、普鲁士蓝、DTPA、褐藻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镁、硫酸钡、雌三醇、尼尔雌醇、细胞刺激因子、通用急救药品等。
- X$ H+ j& L5 B
9 W! r) Y/ {% l' d——摘自《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和《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
- J3 O. |5 X/ D9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8 08:43 , Processed in 0.13017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