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3|回复: 3

[分享] 卫生部为一滴香正名 系咸味食品香精对人无害

[复制链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2 12: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被视为有毒化工原料的“一滴香”,昨天被卫生部“正名”。当天,卫生部召开食品添加剂新闻通气会介绍,经质检总局、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调查发现,“一滴香”、“火锅飘香剂”等产品属咸味食品香精,如按照标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卫生部同时发布公告称,从今年5月1日开始,面粉中将禁止添加增白剂。  o* Y- m% I( x& o
; e1 J' c, N7 Y: Z8 `6 _9 X5 @+ S
http://news.qq.com/a/20110302/000124.htm?pgv_ref=aio6 k0 a8 O6 f$ V9 q% Q5 A, |
47422995.jpg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3-2 12: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一滴香”
; _; P  d; x" @6 v- [! q2 x; S; q! H/ R# l$ E& M7 E, a
热点事件 ' j3 c5 y0 @$ h3 C5 N
" a! ]3 ^/ n% G0 O+ k/ r5 A* p
去年,多家媒体报道“一滴香”在火锅店、麻辣烫、煲汤店广泛食用,滴入“一滴香”,清水就能变成高汤。有媒体称,人若长期食用“一滴香”将危害肝脏。 ; [, C7 d& y. Q8 J; Q0 K
/ N& `$ i3 V$ C: q% }
>>调查认定" @5 k9 N$ _$ i+ _6 z  ]9 E: P/ c

& {, f3 U# e; f) e# S$ w“一滴香”类似“鸡精”- f- c# @4 L% N* G0 U" \
5 G  w; v; |6 ~/ Q
卫生部监督局局长苏志昨天介绍,“一滴香”的问题提出来以后,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责成相关部门立即进行处理。质检总局、国家药监局对相关企业、餐饮环节等进行了检查。 ( t5 u- t; q# ^& @7 s
4 |: T3 t; _6 o- {8 I+ O
苏志说,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一滴香”有它相关的生产标准,属于咸味食品香精的一种,是按照咸味食品香精进行的生产,“就像大家普遍用的鸡精。”
9 {% [9 u) ], i# ?
/ G  ?8 x3 b5 Q0 V$ z9 m2 i据了解,咸味食品香精是列入我国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目录的。
* v' O( L& y/ X* X# G! C" ~# _4 Z, y. u3 U! {8 a
宣传被指欺诈消费者
( q7 L$ V4 ~$ }( T
$ ]( x3 V: b& F2 i+ F苏志说,“一滴香”的包装上写着是“一滴香”,这是为了它的宣传需要。“一滴香”如果是按照标准生产,生产很规范,就没有安全问题,也不应该属于食品安全问题。
% b2 a# r( V7 j9 [$ O/ y6 w' P" \0 Q  n
“但老百姓很生气。”苏志说,“一滴香”确实有违法的地方,比如它的标签不科学、宣传不规范等。“一滴香”的宣传是往白水里一加,就变成了高汤,“我们认为,这类问题应该属于欺骗消费者的问题。”
! W' {1 H1 f) m  C4 c0 K8 z: ?* ~$ f3 f& _2 f
“一滴香”含3种成分
& h4 `, Q, a4 _6 b% |: C  L7 i! B( u3 E, _
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副司长王红介绍,全国获得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有385家,在产的有256家。“一滴香”事件后,质监部门对256家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在产的256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都是符合要求的。”但个别食品添加剂存在未标注“食品添加剂”字样以及含量、成分等问题。 . g3 I3 f7 Q- z. S2 l# I4 X

  b5 K2 O1 N9 E$ h0 p王红说,“一滴香”的主要成分应该是食品原料、食品辅料和添加剂三种组成,这都是符合标准要求的。“但这类产品是叫‘一滴香’、‘飘飘香’还是‘香精王’?是叫产品名还是叫化学名,这方面的规定现在还比较混乱。”王红说,目前质检总局正在加紧规范这方面的问题。
# I: _0 l9 g* _! _5 Y/ [  @3 |9 |8 [- ]& P. \
■关于双酚A奶瓶- c1 v9 F# w5 {- n1 J+ [

2 J) ?2 B9 @! }  L/ f& d% D- y热点事件 - U/ G! j5 N0 v6 Z, ]

; W. d2 ~5 i. [9 o* n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昨天起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我国塑料奶瓶多以PC材质为主,而PC奶瓶多含双酚A。但国内尚无相关标准公布。双酚A的问题目前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关注。8 d8 x* _! J' x; p& P" x) X# v
+ ^, \( ?) U- w- B9 m' C
>>最新进展' ?4 b1 b# C( F9 ~. ~1 d

! ]# |7 s! j' C0 n3 u! K我国正研究评估双酚A
9 h' e! q8 ]5 \, P( E  T: P4 ~0 K6 V; Z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李宁介绍,双酚A是生产包装材料的一种物质,用双酚A生产的包装材料透明、不易碎,所以广泛用在塑料瓶和奶瓶中。
( m) c, n7 Q) M- [( U5 \
+ D0 g( v- a) }" p2 ?李宁表示,由于双酚A有一定的安全问题,比如会导致婴儿性早熟,欧盟刚刚颁布了新的规定,从3月1日开始,禁止双酚A在婴幼儿用品中使用,而且从6月份开始禁止进口含有双酚A的用品。 / l0 r3 r) `7 _) l6 n

9 X) F& b  D; a( v! Q2 L. n# \+ i她表示,目前我国正在清理包装材料,也出台了征求意见稿,稿中也规定我国未来的婴幼儿奶瓶不能使用双酚A,目前这些正在征求意见。同时,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也在做一项工作,对目前可能使用了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做一些研究,并进行相关评估。+ H% ?) g: K3 [# f- p
9 c9 t0 ?; W' r! r+ t3 b$ W
■关于三聚氰胺
( k. m+ u1 l) M2 j  ^9 _+ T  q; |" U! W! j, c0 m
热点事件 + \% l4 V2 W, \$ _+ r

* y6 M& c+ N$ [% N  i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三聚氰胺实名制销售,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 U+ X# x5 F; ^% G1 i
8 {7 M$ o; X! R
>>最新进展
) V5 I2 k6 y* a' }7 n
. K& R. Q) t- q6 i3 T1 U实名销售三胺制度年内出台
4 X  C3 G: K/ s* ]. r0 K  [2 X; k/ N3 o& F
1 b2 L3 y8 u8 |4 e' o/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副调研员邓小丁介绍,此前工信部就加强三聚氰胺消费管理专门下发了通知,对三聚氰胺的销售实行实名登记制,严禁生产企业将三聚氰胺销售给饲料企业。去年还专门组织到重点产区河南省和山东省进行了督察。
7 B1 O$ d) ?( {5 X
" S( F" A# k9 f0 J5 W邓小丁透露,目前工信部正会同工商总局积极制定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办法,从法规上进一步明确三聚氰胺的实名销售制度,以从源头上遏制三聚氰胺流向民间。实名销售制度年内出台。邓小丁表示,届时,一旦企业不遵守实名销售制度或违反相关销售规定,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将被吊销。
$ y6 Y( i) v3 b# d( Y
1 N4 a9 R3 M& X& Z7 D! `■关于“面粉增白剂”
* T9 L3 d& Z8 F9 `; P. N2 f0 g8 O# |) q) K
热点事件 ; K  [" s3 q5 v+ T" d5 N# J6 x

1 v* E5 ^8 Z3 |0 Z去年12月,卫生部监督局网站就是否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俗称“面粉增白剂”)公开征求意见,拟从2011年12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使用增白剂。投票结果显示,超九成网友赞同取消面粉增白剂的使用,但对“一年缓冲期”存在争议。& H# z0 Z$ B2 P/ A: u0 a; E2 Y

) i5 `" D) {* O( k>>最新进展/ i: ?' K' f* V/ F) x8 R7 [3 a' s( p

- Y, ~7 q, A8 K; \; T五一起面粉禁“增白”! Z# e- y  v3 b  W
: K0 D9 ]! K- `+ D$ Z
昨天,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公告称,自今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也即面粉增白剂,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也不得生产、销售面粉增白剂。此前按照相关标准使用面粉增白剂的面粉及其制品,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3 H8 R; |" C# ?4 V
$ k" W1 c  _  J# p) i
“面粉增白剂已经没有技术上的必要性了。”苏志说,食品工艺必要性和安全性审查,是决定某一添加剂是否使用的标准。 " ~5 h( t/ ]# m% W8 i7 V
. X' r# K0 |1 T- I, ]5 O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即使有些添加剂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但如果食品工业已经不需要了,工艺技术没有必要再使用这种添加剂了,有关部门就可以通过征求意见后予以撤销。
5 G- {5 y+ Z! h( y: F3 G1 K$ \) P3 l! A& N7 o( }& E! ^/ R
苏志表示,2010年共制定发布了95项食品添加剂标准。有关部门即将公布7项新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和58项新制定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并将对食品添加药剂品种进行动态管理。
! q9 B/ l5 B8 R( z; D% x7 N+ b7 z
  J& v# q% N4 k过渡期缩短为两个月0 y4 W# c" h0 [8 }1 W4 c

9 }! X7 k$ C. k6 X+ X" _对于面粉增白剂过渡期的问题,王红表示,确实很多人不理解,“既然它没有必要加,为什么还要给过渡期?如果添加剂有毒有害,相关部门今天晚上不过夜都会制止它,但有时候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不是这么特别紧密的时候,我们会给它一个延伸期,让企业来转轨。”
* e# `$ ~- v/ d6 [3 ^5 a: H! W
! ~8 W: w- E7 K8 D6 T/ `9 [, N此次禁令提前至今年五一,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表示,前段时间卫生部门两次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全社会高度关注。“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调整,要给方方面面留出准备的时间,但社会上对于这一事件确实有很多声音,要求缩短实施的时间。”
( W* G- }3 n8 ?0 f  e
& ?5 ?9 {/ A3 _( x陈锐说,根据这个情况,卫生部门与方方面面进行了反复研究磋商,确定了调整的时间和程序,最终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留出了两个月的过渡期。, Q3 d3 k/ S: g1 u  c
6 D, S' f$ G3 g. v0 }" C0 j+ A+ M. S
■监管新规
: E' {( W* {0 B3 d8 S
$ R. I  A: V% \* e' j食品添加物质鉴定将有标准
1 ^$ y+ f* i% k" N
" k! }1 F5 K" h4 q* W1 \9 A卫生部监督局局长苏志介绍,为配合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需要,卫生部正在抓紧制定《关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及食品中有毒、有害非食用物质鉴定暂行办法》。今后,在公安部门进行刑事审查的时候,判定一些物质是不是属于有毒有害、是不是涉嫌刑事犯罪,都会有一套技术上的标准和鉴定办法。 & \* P2 S" F. q

$ C! m* ]9 K* ^$ A1 f3 I: L“《办法》出台的最大意义是,将加大对违法添加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苏志说,这样卫生部门就加强了与公安、司法和技术之间的衔接,使公安部门在立案阶段就能及时提供立案依据,便于公安部门开展刑事侦查和司法处理。
: {5 F5 y0 t) Z: y% d5 T! J4 {# Z1 T9 n! N1 j
卫生部监督局标准处处长张旭东介绍,目前该《办法》已有了征求意见稿,现在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办法》涉及到鉴定范围、鉴定程序、鉴定的技术单位、鉴定结果和鉴定时限等方面。 " B. Z! a* |- J! B' M1 [4 o

% w/ W. E7 b5 n5 i昨天,卫生部、公安部等6部门还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案件查办和移送工作的通知》。今后,对于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将一律依法给予法定范围的最高限处罚,涉嫌犯罪的将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从严处理。
4 A! q: d/ j$ ?0 n
7 I4 a1 @4 C& A! v5 ~% p5 \3 z苏志表示,去年有两人因食品安全违法被判处无期徒刑,随着新的刑法修正案(八)的公布,这方面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
0 O& [+ h8 ]& V- L
. [3 ]2 ^0 ]0 D  K' K! c■新闻背景
- m- Z) C  |* Q! i6 T! X, a" w: n! i1 i) h9 b
全国食品添加剂去年产710万吨
7 R3 D: ?$ G+ k4 N
& b, F& A! Y: t* d据有关方面统计,2010年全国食品添加剂产量约710万吨,同比增长约11%。
0 M3 I. F2 [* c$ }( }, r# R3 m  l3 T9 Z7 I% |" u0 ?: [; l1 k7 v
截至目前,卫生部门共公布了5批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这些物质作为有害物质列入“黑名单”后,被禁止使用。
5 E5 f' @9 h6 J' _7 t9 j3 _" R
- o7 c/ J8 t" d+ T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陈荞
4 [$ d! x2 K4 u0 B4 h' y. f
* x) j" k  x% p& Z5 }- p" L3 \
4742299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gang 发表于 2011-3-2 15: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喜欢吃真正高汤做的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单豆页 发表于 2011-3-2 18: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监管亟待加强,需要科学人才的科学监管。结论“按照标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的出台还是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5-23 22:22 , Processed in 0.10043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