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27|回复: 4

[公告]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2011年版)》的通知

[复制链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2-12 13: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北京市、黑龙江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四川省、云南省、甘肃省卫生厅(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z: |. @& u- E6 t. e

- a, M9 X; {2 ^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我部在北京等10省市实施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项目(卫办疾控函〔2009〕1031号)。该项目的实施,为及时判断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全面描述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特征和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监控大流行临床严重性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f, i5 y  J( v
) h8 f* E+ t" E
为持续监控我国流感临床严重性变化,进一步丰富流感监测工作内涵,提高监测质量和工作水平,更好地为流感防控工作服务,我部决定继续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工作。现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2011年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 {5 A* W1 t4 j
8 U+ |* i. w4 B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 @; F" m! ?& b/ G
6 ^. M# K7 p5 M. q$ a. Y

" h" V9 L6 }/ B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2-12 13: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g& ]2 S% }7 W2 x. l
4 c2 I' H: S$ L: q哨点监测方案(2011年版)4 t' j% G% K. S9 w

# E4 ^# O8 \8 }; ^为持续监控我国流感临床严重性变化,了解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重症病例中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特征及耐药性变异情况,进一步丰富流感监测工作内涵,提高监测质量和工作水平,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c8 Z0 `. e& H* E- ?( t
, R( \; j  J/ `( D
一、监测目的
, L$ Z8 z. F3 ?! P! O6 a3 O  f: C* v0 n5 r0 |+ o, [
(一)监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占住院病例比例以及确诊流感病例占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比例的变化趋势,监控流感临床严重性变化和流感活动状况。- x! K" V+ u* d: u5 ?
. v- ~0 ~2 I8 T; I  s' u0 s
(二)了解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季节性特点,探讨流感重症发生和死亡的影响因素,为流感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 i6 o* E+ z# h$ U& G/ h7 ]
* J0 }; ]8 l5 g' p(三)分析流感重症病例中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特征及耐药性变异,为流感疫苗毒株的预测和推荐提供依据。3 @  P" y# j0 q& g" f

/ @6 k; }% S" r( @2 C- [(四)为禽流感病毒和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等)的监测提供平台。
3 l, A& R; v9 Q( P! m
) E  u. u5 s" a. Z! y(五)为呼吸道传染病疾病负担估计提供数据。9 ?8 s3 I9 }! t0 O0 A# s- _/ h' U

5 c! `: I! k( p+ Z8 y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定义4 g( F; a# u  ]4 i# h

4 _9 m6 p3 v1 ~(一)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描述。急性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以急性鼻咽炎为主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咽炎、喉炎、会厌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及成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和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等。急性呼吸道感染除通常引起发热和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体征外,也可伴随或引起全身和其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与患者年龄、病原体、感染部位及感染程度有关。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常需住院治疗,甚至进入重症监护室(ICU)。
: q9 d7 f* |( q9 k' {
% l$ b/ A' t0 O5 k8 h(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的病例定义。
( Y( p& q* q7 P0 w
% Q3 r: m; i9 a; v2 I0 S: [1. 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D: z) D% h0 y  s, H/ [
% X) d* P" N9 L2 ^( Q) I新收入院患者具有以下4项临床表现:
- H2 h( T; x9 c6 i1 x$ ^1 Y9 X
& l8 t1 s1 \  K7 z% z. Z$ v(1)急性起病;, y+ L! L/ W4 v6 N! t+ x: S
3 L( G1 E" q* O$ \; @- _) _7 \0 z
(2)腋下体温≥38℃;, M, c- \( ?% `! l
# O6 O( C; q2 c" ^- {4 Q' A
(3)咳嗽或咽痛;/ S  e; O: S: ]4 {$ x0 H
6 N0 b# k! I/ P& D1 K7 f3 _' l/ n
(4)气促(呼吸频率≥25次/分钟)或呼吸困难。
9 _% S: [5 A; b/ F; m% m" P6 Z; v8 i' K
正在住院治疗的患者如出现上述4项临床表现,也视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c3 l8 o  v. D

$ ?: T( w: h4 {. G/ c2. 5岁及以下婴幼儿。
( ~9 [( C( X1 s9 k& N" X9 x2 H2 Q5 S
新收入院患儿具有以下3项临床表现:% F# {- s$ P. ?- H; J: r6 H7 }& ]
: [1 U/ h% h% v. D3 C$ \3 y" c
(1)急性起病;
, y3 b  P% |; G- J3 C/ F
0 J+ u2 A2 N; k(2)咳嗽或呼吸困难;4 {* {. X0 H" D+ E
$ O) p3 j0 v# f4 w3 N) U# j3 W
(3)伴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
* W2 q6 e! ^/ t! c
9 x  E' N2 f3 g2 t  R. G①气促:呼吸频率大于 60次/分钟(<2个月的婴儿);呼吸频率大于50次/分钟(2-11月龄婴儿);呼吸频率大于40 次/分钟(1-5岁)。9 q+ g" }1 J+ A

! g1 R4 |% x& N3 _5 Z②拒食或呛奶。8 N9 X; h2 m: s3 Z% t4 }* Z2 _. d
& B" X5 u- Q  P1 d3 {
③严重呕吐。1 F8 |/ Y+ ]) t, q( s

0 @1 q( R9 ?8 u0 p④抽搐。
. |/ X# i4 A. }2 V/ n
0 W6 b* L4 y: a( P8 h/ v⑤嗜睡或昏迷。/ V: q4 D: o6 C3 T" W* `8 K

8 Y3 y' v" \& l' S/ V/ G* ]' C5 X⑥胸壁凹陷或平静时喘鸣。
5 l/ h* u1 X! M2 g, }* B5 E% y5 X1 J9 u/ y" F* N9 s! |
正在住院治疗的患儿如出现上述3项临床表现,也视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9 _) Z1 ?" u4 }" O2 c5 X

5 D0 `1 w7 s2 Z8 t' W; d% O三、监测内容与工作要求
2 X8 f' U% e! g- G
# R& X5 `. G+ @2 l$ r/ |(一)监测哨点医院及科室设置。0 w' D4 e1 X3 H  {

0 ]6 q" R0 F- h* v2 o4 U1.监测哨点医院设置。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气候特征、流感流行特点、监测哨点的地域代表性和既往工作质量等因素,经与北京、黑龙江、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甘肃等省市协商,确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10家医院、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0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名单见附表)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工作。监测网络将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分批扩大的原则,选择流感监测工作基础好、具有较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能力、参与监测工作积极性高的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及对应的网络实验室,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估合格后纳入。) q3 T" O4 {0 }; F8 x6 p
% U' f# ]5 _6 F3 d) Q: s
2.监测科室设置。- d! D; N& l2 Z3 X0 m0 q: C( w* o
0 o* ]) z2 a0 D& R  M1 P& W
(1)呼吸内科、儿内科和感染性疾病科病房。
1 d4 K5 c4 Q9 [  u8 o& o$ i2 c; @" C8 r4 S& J! p! y6 x
(2)重症监护室:上述科室及急诊科的专科重症监护室(专科ICU)。; Z, V. Z* q; ^2 ?1 M/ E

3 A  s" _. A4 x( D7 `(3)重症医学科:如哨点医院成立综合的重症医学科,则重点监测重症医学科中呼吸内科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患者。' [# L, [  K8 a  Z' A

+ L5 P0 d) b& [# V; K& Y, ^(二)监测时间。全年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 c/ p! w  Y! S9 G; L4 l$ |5 D8 v* g9 S

$ ~) y; z! }* o' \$ V(三)病例发现与报告。
  C8 d7 p+ o6 U9 |. m, Q$ N" j- x$ J+ S  M/ }. J) B
1.哨点医院每个监测科室确定专人,对每日在该科室病房或ICU新收入院的病人或正在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筛查,若发现符合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在病人入院后或住院病人出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24小时内,填写《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见附表1)。无论当日是否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分年龄组统计该科室当日入院的病人数,填写《医院入院病人数统计表》(见附表2),报医院主管科室。
. c3 ^, u  ^! X$ [# T7 E# O5 m! ~. i" B# R5 }7 f7 Q- Z8 a
2.哨点医院监测工作主管科室每日对各监测科室前一日登记、报送的《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和《医院入院病人数统计表》进行汇总,每周一负责将前一周数据分科室录入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库—附表1A-哨点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库—附表2》(利用Epidata软件设计,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供),注明报告省份名称和日期,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对应的网络实验室、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ari@chinacdc.cn)。) |3 U; l% O* X  p

" G+ B& {5 A" G0 F7 ?% H1 \# F; c(四)病原学监测。
6 X' y1 ~' e0 E1 n6 ]$ W0 N" s
/ x7 Q+ j$ X- |4 q0 H: y: {, R1.标本采集。/ z' W' |! t- b. a; g% W  t3 R
. @( Z! J( v0 H" G. _8 r
(1)采样对象:符合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病例定义的所有患者。
1 E/ |3 G; d* }! @+ `3 q  P5 h& x* w7 b/ j2 Q
(2)标本种类和数量:包括咽拭子、鼻咽拭子、气管吸取物。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采集咽拭子或鼻咽拭子,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可采集气管吸取物。其中咽拭子、鼻咽拭子采集后,放入含3-4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气管吸取物采集5mL。
8 y* B8 s2 j  Z3 i, l. S  E7 V3 Z! c" o' A5 s3 s
(3)采集时间: 各监测科室对每日筛查出的符合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病例定义的全部患者,在新收病人入院后或已住院病人出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后24小时内,由各监测科室指定专人采集病人上述呼吸道标本之一,将采样信息填至《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附表1),并根据患者临床病志或本人提供的信息,完成《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调查表》(附表3)第一、二部分的填写。如患者需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烷胺类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尽量在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4 m% t7 v  T  V- @

$ K1 @5 P- y# I, M. T(4)哨点医院采集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数量不纳入该哨点医院流感常规监测每周应采集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标本数量。此外,已作为流感样病例在门急诊采集标本的患者,仍需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登记、报告。
( z4 r! m% l5 H  B6 F- z3 _2 g$ v; L* Y
2.标本编号、保存、运输、登记及处理。, l& t; R# U4 J5 t

  ?( R1 X: o# t' _: i2 m  U哨点医院主管科室对各监测科室每日采集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统一进行登记、编号,同时在采样管和对应的《?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附表1)中登记。标本采集后应当在4℃条件下保存,并在48小时内运送至相应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同时附上附表1(复印件);若未能在48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的,应当置于-70℃或以下保存,并保证采集的标本1周内送到对应的网络实验室。标本应当避免反复冻融。流感网络实验室收到哨点医院送检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后,做好标本接收工作,并在附表1(复印件)中进行登记。' K1 p" H* O1 f7 D

" w$ T' [, {' W4 O( I标本送至网络实验室后,立即进行处理。将原始标本分为3份,1份用于流感病毒核酸检测,1份用于MDCK细胞和(或)鸡胚接种,1份保存待复核。所有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应当在网络实验室至少保存2年。# ?. k  }4 Z5 D" o4 H- i9 T1 F" b9 \

; @! s7 E4 T- q' R5 {' |' f' j3.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及反馈。! G: Q2 B: d' {* _3 c( n

  ~6 h* S/ K- |7 M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学监测的实验室必须为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或以上,具备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和鉴定的生物安全要求和检测技术、条件。
6 |$ ?- y" ^$ I0 b0 W" E: R3 {
' r1 @" @/ x- u5 A6 S) m3 g在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前提下,网络实验室收到标本后要及时进行标本处理和核酸检测,先进行甲型(A)和乙型(B)流感病毒通用引物核酸检测,甲型阳性的标本继续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季节性A(H1) 和A(H3)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若以上3种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要进一步开展禽流感病毒A(H5)核酸检测。网络实验室应当在收到标本72小时内完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在附表1(复印件)中做好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记录,并及时向哨点医院监测工作主管科室反馈。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病例,按照有关规定对病例进行报告和管理。
- ?' @2 Q0 c) I# p/ I  a
- i. S8 M! e- v对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各网络实验室要利用状态良好的MDCK细胞和(或)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和鉴定工作。具备禽流感病毒分离条件的网络实验室,要进行禽流感病毒分离和鉴定工作。(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涉及的相关实验室技术操作规范、表格均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全国流感、禽流感监测相关技术指南)。
3 J, X' j: G; D2 R3 d9 i6 l- U2 [5 }: E0 S
各网络实验室于每周二将前一周收检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填至《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附表1)上, 并录入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数据库-附表1B-网络实验室》(利用Epidata软件设计,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供),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监测哨点医院、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ari@chinacdc.cn)。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在核酸检测完成后2周内,将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按上述方式报送上级单位。# R9 C2 e$ `! q# V/ o! g: a! B

8 _3 ^6 b0 Z  E. W/ f* c- k  H1 l4.毒株保存、管理及寄送。
- s' g5 H3 T9 L3 A, z( [; o- Z$ `0 H; }
各网络实验室将分离到的流感毒株及时报送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尽快对网络实验室报送的毒株进行复核鉴定,并于每周一对前一周完成鉴定的复核结果进行反馈。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所有符合报送标准的流感毒株送国家流感中心。从标本采集到送至国家流感中心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
% j1 O2 F$ r- P4 s; U. \7 Q1 p' h  K' ~) k+ Y  F6 i
各网络实验室对于不能区分型别或亚型的毒株和阳性标本要求在48小时内送至国家流感中心;对发现的新亚型(或疑似新亚型)的毒株和阳性标本应当立即送国家流感中心复核检测。
- G) a' h4 @: |& n: T$ l( u9 l/ g, |
5.毒株抗原性、基因特性分析和耐药性监测。
; o' s; r7 F( M5 ~4 N
- Q) T- M5 c7 A6 o. _* `国家流感中心收到毒株后,按照一定比例,定期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分离的毒株,采用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抗原性分析,同时进行基因序列测定、比较分析,并开展毒株对烷胺类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向各省(区、市)和/或送毒株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反馈。国家流感中心若监测到毒株的病原学特征和耐药性发生变化,应当在24小时内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面报告。
1 ^  n# }8 T  B4 n$ U, s4 e, l0 R3 V1 Y2 E4 l$ U% ]
(五)病例追踪与调查。9 ]4 e( C6 E# J# F

* x$ e2 a0 d% o1.已采集标本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痊愈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内,其主管医生或科室指定的专人负责填写《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调查表》(附表3)第三部分内容,经核查完整后,报医院主管科室。
/ D/ V  B- T! }2 ^5 @0 B/ S% }: e. J  w* J+ u
2.哨点医院主管科室于每周一将前一周各监测科室已填报完整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调查表》(附表3),录入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数据库-附表3》 (利用Epidata软件设计,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供),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对应的网络实验室、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ari@chinacdc.cn)。% q7 ~+ t6 Q, G1 E, Q  z& i

% D. ^) I) j& a) |+ j, |) d, R3.若病例出院时未治愈,网络实验室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病例出院30天内对病例的转归进行动态追踪,并将追踪结果反馈给哨点医院监测主管科室,补录入《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库-附表3》中。  o! T8 a# P7 c3 g! f4 Y

7 u, q% ?2 ?1 @) i6 q- M
7 w/ B% [  C$ s. S1 q" a
+ z- X5 j3 q) P: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2-12 13: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组织管理及职责分工
+ x+ D8 D- C) C" @
/ L2 h% U+ |4 g$ \  K$ W(一)卫生部。负责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并适时组织对该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B, ?0 m; [6 @; e+ R" l# L2 u4 \# e8 o

2 D) |' r+ Q! s( ~' K( L/ L5 M(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8 N& C2 M; t, J) c* }# }* S( @( \' s! {1 B
1.负责本辖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以及网络实验室与哨点医院的协调。$ x  t2 b  R& ~* Z
+ |: N9 u0 M& j- J  Z
2.组织对本辖区各监测单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督导和考核。
( B( h0 F7 C# D" m
8 U/ Z/ K% m. Q3 y, y(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h  u/ f8 }, A2 l9 z
$ |/ ?4 V9 P( ]8 q9 M1.制订和完善项目相关技术方案和培训材料。( y8 ~: u3 z* d1 n& L

( x( p6 C* ]: H- k2.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网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协调、组织关键检测试剂的制备、分发工作。0 b3 u" S0 G2 O. N5 r% v0 k
( Y  x) A' G) Q
3.负责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库的设计、完善。及时分析、报告、反馈监测数据和结果。" L4 W. S- K! Y5 x# e
) U) m0 ?1 i) d5 O
4.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分离毒株抗原性、基因特性分析及毒株耐药性监测工作。) u: n% d& |1 R* @. X3 n1 H
7 F# a; L$ R0 S4 B7 \
5.对各监测单位工作质量进行质控考核与评估。$ b+ e, T' C4 |! k/ |; m

  ^% l- ]8 S/ u8 w7 {9 A(四)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 u2 ^6 t' H5 k3 o! [
) F) G9 Q4 G2 h, ]- K
1.负责本辖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
; Q. t* t( `1 F8 @! P6 z1 f" R* `. U! m$ a
2.为本辖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单位提供培训师资和技术指导。
3 t9 U( Z, c3 j8 c+ W$ ?) O% [
# K. @; _+ J3 X1 x# T$ m1 S3 o3.定期对辖区内的监测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监测年度结束后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年度监测工作报告。7 h; t- F  J, `- s2 E* Q0 K, {( ^1 J

7 E3 g* E6 i1 I& |# @: N3 k4.对本辖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并及时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6 E7 i) `1 p, K* v) V4 f8 @/ `/ ]
/ D1 v/ h$ o" J# p
(五)网络实验室。
# `) q# M* U6 e$ x1 f% w- d6 a0 f) U. D
1.根据监测方案要求,负责本辖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
/ A& w/ H9 ^0 S  J% w5 ]: Y4 c+ M  C
2.为对应的哨点医院提供培训师资和技术指导。, X2 Q$ X' b: C

) C+ j8 g& l" L/ [8 S: ?/ m3.负责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鉴定,将标本接收、检测等信息录入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库”,并及时报告、反馈检测结果。+ t( G; J% H. V% G4 \3 v, Q
2 U/ Q) o% |5 S/ A3 K
4. 按要求妥善保存标本和毒株。按照相应的时限和要求将流感毒株送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流感中心,并提供毒株送检、保存管理等信息。8 _+ L  r% V* Z8 W- s
$ a; \$ {- r& k, }; |/ f0 A& w
5.定期与对应的哨点医院沟通、协调,及时发现和解决监测工作中的问题。
0 u0 e4 A- C" z1 k# I
8 W; e. e* I& o' I' o  ^6.督促哨点医院完成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和入院病人数的登记报告、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工作,协助哨点医院对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和追踪。( ]" a$ Y" H4 B9 X/ k+ L; t5 [
$ w! L+ t: [4 B8 w# z; _, z6 W
(六)哨点医院。+ U8 ^+ _8 C2 s$ `
  h1 c( W5 Y- J. y  u6 U% D
1.指定专人负责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
, m& M; I" x- s' \
" G' B( R6 F& r0 l. g: T, C6 b1 x2.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完成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和入院病人数的登记报告、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工作。9 f8 e/ Z9 j, v

3 E- J- [) K9 H% B& Q2 \3.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培训材料,组织、开展对本院参与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
/ W2 L9 S3 D% \; k0 L3 f+ z* {0 v, ?( \/ o: k( G+ Q- ]# r! L* a
4.根据调查表收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数据库”。
  E# F8 G6 C; s6 P
# r" Z: r3 }- j, F5.定期与对应的网络实验室进行沟通、协调,及时发现、解决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 i# p# A9 Z7 ~& W
. O" u( M/ E6 v9 C) N% e4 W( q' M2 Z
6.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考核、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 x' x5 t1 T( P0 U2 I. n: o5 x. H* w3 H
五、资金管理、督导与考核评估
, N8 I( K2 ?: X: Z$ }* a7 S
- v* b: D' H, j; K3 J(一)资金管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支持各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筛查、登记报告、标本采集、检测、毒株寄送、人员培训、督导评估等工作。各省(区、市)要保证监测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补助资金。
4 \+ }7 o3 }; @8 ~- d, ^7 {: }) Y3 f9 |, l) o3 {9 ^
(二)督导。卫生部组织对各省(区、市)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对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的监测操作规程、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现场评估,对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灵敏性、可操作性等进行考核,同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并将督导报告反馈给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 E% L; W' q6 p* T

6 b2 O( `' N& D" M& ^3 L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对本辖区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敦促整改,督导报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案。- p. c9 _/ V! K0 L; X
8 w2 w+ i* z5 v5 g% Y% \  E
(三)考核和评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制订考核评估方案,对哨点医院、网络实验室、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对辖区内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进行考核,指导辖区内网络实验室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c0 l2 l7 Q5 M! n& @& I

2 r% o6 X0 U2 H# U3 y* X4 V联系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冯录召+ i4 _( h- ]* Q, a* }

" ^: }# h  Y0 [9 k& ^: y电话/传真:010-58900506
% x+ A. G; p+ y; Q+ p  O
4 h) S8 G0 D$ PEmail: sari@chinacdc.cn ( Y; W2 p8 m9 w. N0 M# y& t/ y

! g7 U# ~$ w3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身未动心已远 发表于 2011-2-13 11: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形势还是蛮严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2-13 11: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身未动心已远 的帖子
+ K3 C7 i; J: V+ R; B- J# c
! B6 `" c7 r$ B2 L今年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7 19:56 , Processed in 0.26083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