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73|回复: 7

[论文写作] 如何一年发表20篇SCI论文

[复制链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1-29 12: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文原始发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 ... =blog&id=408086

前几天写了一篇《如何快速发表论文》文章,受到许多老师的质疑,主要是因为文不对题,本来想回答有人提出建议写写如何快速发表论文的经验,写到后来发现把发表论文的态度为主题了,因为后来没有进行修改,因此引起了许多置疑,为了纠正错误,这里就补充一篇,以作为补偿和表达歉意。
一、 靠思路快速发表论文
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我多次发表文章表明一个意思,发表论文的目的是交流思路,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第一篇是提出氢气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治疗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
二、 靠合作快速发表论文
我们在2009年根据日本学者的观点,自己发展了通过生理盐水给氢气的治疗方法,当时许多老师和朋友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慢慢做,但我觉得这对一个比较强大的实验室或许可以,但对我们这个比较普通的课题组,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我不告诉别人,其他人仍可以通过论文依靠自己解决这个技术障碍,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做,可能别人会慢一些。我认为但对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封锁一个相对简单技术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相反如果我告诉别人,对大家技术公共,提出一些公平的合作条件,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合作愉快,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会真诚相待的。后来的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合作单位达到50家,去年通过合作发表的论文达到15篇,将来会有更多,不仅给我们赢得国内同行的尊敬,因为合作也帮助我们自己提升了国际地位,我们因此成为氢气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小组,国际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果刚开始不走广泛合作的路子,现在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发表10篇比较一般的研究论文,几乎不可能形成集体优势。
三、 靠独有技术快速发表论文
这个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但肯定是可以的,有的实验室如果有独门技术,通过广泛合作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对有兴趣的研究项目共同参与,同样可以发表许多合作论文,我记得20年前我国内学习过的单位和1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的实验室(他们提供动物MRI和MRS)就有不少老师靠这个方法发表了许多论文。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这样的可笑花招,但即使是挂名当时也都被承认,实际是比较纯洁的一种合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论文都有许多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实际是非常不好,本质是被单位胁迫去争夺外在学术利益,是一种低俗的学术商业化行为。我知道自己无法免俗,我的许多论文也是这样处理的,但我内心渴望在我们周围应有纯洁的学术环境,少一些利益,少一些商业行为,多一些真诚合作,多一些开放讨论,还科研学术一个单纯简单的氛围,让大家能真正去享受做学问的乐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钢镚 +20 收起 理由
hgy8817 + 20 热心助人

查看全部评分

lizhao2000849 发表于 2011-3-5 1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论文的目的在科研,不在发表。
是的,很同意这点,意向正了,行为才可能规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1-29 12: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写了2010年发表论文的情况,许多老师对本人一年发表若干篇论文很有兴趣,有老师提出让我介绍一下快速发表SCI论文经验,仔细想想真没有什么经验可讲,就是说没有什么快速致富的经验。讲这些一些想法前,我声明不想让人误解发表很多论文就是成功的科研,不过在当前的情况下,多发表一些论文也是许多人所期望的。每年发表20多篇论文实在没有必要,如果能每年发表2-3篇质量比较高的论文,比发表20多篇普通的论文要强多了。虽然我希望将来能从数量向质量上转移,我觉得有必要在这之前总结一下以供年轻科研人员参考。
首先,发表SCI论文不是非常难。我觉得只要做了实验,如果是做基础研究,就应该而且必须发表成论文,我们现在没有那么高的姿态,可以为科学事业不考虑个人的学术形式上的积累。本质上学术能力与发表论文无关,如果你是纯粹的科学家,不一定要发表论文,只需要解决科学问题,然后可用任何可能的形式告诉别人,例如开学术会议,开新闻发布会议,或者只需要把研究总结出来,放到抽屉内、电脑内或网上公布,都有可能对人类的科学进步发挥作用,给人类的整体知识增加内容。但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需要靠发表论文来牟取利益,我们需要科研来换取生活资料,写论文是按照国际惯例将研究公告天下的一种流行做法。科学家需要用发表论文的形式告诉世人,告诉同行我做出了什么结果,可能说明了什么问题。SCI论文都发表不了,我认为根本没有达到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水平,因此我觉得任何研究都必须至少能发表SCI论文。否则就别说自己在做研究。
其次,发表一篇论文也不那么容易。发表就要发表值得发表的论文,值得发表的论文是能给科学有贡献的研究,贡献有大小,但必须要有。论文有没有价值的一个比较直观的判断就是看你的论文是否有同行阅读或引用,是否有人阅读很难量化,但是否有同行引用就比较容易。论文被同行引用不是简单地计算一下数量,也是有不同层次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引用是在同行分析自己的结果中(讨论)引用,一般是作为佐证;比较高档次的引用是在作为研究背景,一般在前言中引用;更高一层的引用是本领域的大牛在写综述时,把你的论文作为主要进展来引用,这不包括那些为凑论文数量而写的普通综述;再高级别的引用应是杂志给你的论文出个主编推荐或被同行评论;最高级别的引用是在科普和教材中被作为经典论文引用,你的论文走进普通大众和学校的课堂。
最后,发表论文的捷径是给别人提供研究思路。如果有其他学者愿意把你的思路实现,并原因把你作为作者之一,这样就可以比较快速地发表许多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论文。有一种办法是通过各种手段申请到巨量科研经费,然后招兵买马,让别人给你做研究。这样确实可以通过发表论文成名获利。我觉得这种情况并不是真正做科研,本质是属于一种科研管理,至少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科研,这些人只是论文作者,不是做研究,而是做作者,已经完全失去科研本身的含义,是一种特殊的学术剽窃行为。例如有人发表1000多篇论文,没有人相信他能了解所有的内容,参与所有的科研过程。很可能的原因是这个人是某单位的总头目,掌握大量的经费,有意或无意地在所有下属的论文中挂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1-1-29 12: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写自然基金写的头晕,就把今年发表的论文整理了一下。2010年发表SCI论文25篇,最高影响因子从过去的4分上升到6分,论文数量1年增加了1倍,而且引用次数增加幅度快速提高,2008年第一篇关于氢气的论文引用次数已经达到35次,超过9次的论文数量已经达到9篇,也就是说现在H-index已经到9,对比2007年是1,2008年是3,2009年是5,增加速度是比较快的。保守估计到2011年底H-index应该是12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论文中,关于氢气的研究论文达到25篇(09年和10年共发表24篇),占全世界氢气的研究论文总数的30%,顺便产生了几个第一:这个领域本人是发表国际论文最多的作者;我们这个团队是发表论文最多的团队;我们学校是发表论文(30篇)最多的大学;中国是发表论文(35篇)最多的国家等。造成这个高比例的原因是我开展这个工作比较早,我们建立了氢气给药的特殊方法,使许多合作单位需要我们提供帮助而产生了许多合作论文,实际也是抢了许多论文(例如关于老年性痴呆的研究,日本学者比我们早,但我们已经发表2篇论文,他们一直没有发表,估计他们恨的牙疼,从见报后他们马上写信来索取论文全文可见一斑),当然这个比例偏高,我认为理想的比例应该是10%左右,因此将来不能再继续发表低水平论文,否则会引起国际同行的憎恨(已经有这样的感觉了),应该以发表高质量论文为目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以解决科学问题为目的。将来继续与各合作单位加强合作,不仅在研究范围上,而且在研究层次上做更好的合作。



1. Liu Y, Xue F, Liu GK, Wang X, Liu Y, Liu WW, Xu L, Sun XJ. Helium preconditioning attenuates hypoxia/ischemia-induced injury in the developing brain. Brain res. 2011. in press

2. Wang C, Li J, Liu Q, Yang R, Zhang JH, Cao YP, Sun XJ. Hydrogen-rich Saline Re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by Inhibit of JNK and NF-κB Activation in a Rat Model of Amyloid-beta-induced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sci Lett. 2011 Jan 13. [Epub ahead of print]

3. Fang Y. Fu XJ, Gu C, Xu P, Wang Y, Yu WR, Sun Q, Sun XJ, Yao M. Hydrogen-Rich Saline Protects against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Extensive Burn in Rat Model. J Burn Care Res.in press

4. Liu SL, Liu K, Sun Q, Liu WW, Xu WG, Denoble P, Tao HY, Sun XJ. Consumption of hydrogen water reduces paraquat-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 rats. J Biomed Biotechnol. 2011;

5. Wang F, et al. Hydrogen-rich saline protects against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J Surg Res.2010; in press

6. Sun Q, Cai JM,Zhou JR,Tao HY,Zhang JH,Zhang W,Sun XJ.Hydrogen-rich saline reduces delayed neurologic sequelae in experimental carbon monoxide toxicity.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0 in press

7. Chen X, et al. Lactulose: an indirect antioxidant ameliorat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by increasing hydrogen production. Medical Hypotheses 2010
8. Sun H, Chen L, Zhou W, Hu L, Li L, Tu Q, Chang Y, Liu Q, Sun X, Wu M, Wang H.The Protective Role of Hydrogen -Rich Saline in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in Mice. J Hepatology. 2010; in press

9. Sun Q, et al. Hydrogen-rich saline provides protection against hyperoxic lung injury J Surg Res.2010; in press
10. Zhang YF, Sun Q, He B, Xiao J, Wang ZN, Sun XJ.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hydrogen-rich saline in a rat model of regional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0; in press

11. Liu SL, Tao HY, Sun Q, Sun XJ.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annitol may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edical Hypotheses. 2010; in press
12. Chen QB et al. Hydrogen-rich saline attenuated neuropathic pain by reduc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BDNF in spinal cord in a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rat model. Brain res.2010 in press.

13. Zheng J, Fang J, Yin YJ, Wang XC, Ren AJ, Bai J, Sun XJ, Yuan WJ, Lin L. Leptin protects cardiomyocytes from serum-deprivation-induced apoptosis by increasing anti-oxidant defence.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10

14. Fan DF, Liu K, Xu WG, et al.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decompression sickness in rats: nitric oxide might be involved. Undersea Hyperb Med. 2010. in press
15. Huang JL, et al. Through increasing cerebral blood flow acetazolamide aggravate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xygen toxicity of rats. Undersea Hyperb Med. 2010. in press
16. Zheng J, Liu kan`Saturated hydrogen saline protects the lung against oxygen toxicity. Undersea Hyperb Med. 2010

17. Liu XR, Liu WW, Sun XJ, Liu K, Xu JJ, Lv YH, Yan SK, Zhang WD, Xu WG. Effects of hyperbaric oxygen on uric acid and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omic study in rats and human. 2010; in press

18. Zhang P, Liu W, Kang Z, Cai J, Wang Q, Wang S, Zhang JH, Sun XJ*. Sulforaphane Protects Brains against Hypoxic-Ischemic Injury through Induction of Nrf2-Dependent Phase 2 Enzyme. Brain res 2010.

19. Liu Q, Shen WF, Sun HY, Fan DF, Nakao A, Cai JM i, Yan G, Zhou WP, Shen RX, Yang JM, Sun XJ*. Hydrogen-Rich Saline Protects against Liver Injury in Rats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Liver international 2010; in press

20. Chen CW, Chen QB, Mao YF, Xu SM, Xia CY, Shi XY, Zhang JH, Yuan HB, Sun XJ. Hydrogen-rich saline protects against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Neurochem Res. 2010;in press

21. LI J, WANG C, Zhang JH, CAI JM, CAO YP, SUN XJ. Hydrogen-rich Saline Improves Memory Function in a Rat Model of Amyloid-beta-induced Alzheimer’s Disease by Reduction of Oxidative Stress.Brain res. 2010;in press

22. Chen H, Sun YP, Li Y, Liu WW, Xiang HG, Fan LY, Sun Q, Xu XY, Cai JM, Ruan CP, Su N, Yan RL, Sun XJ, Wang Q. Hydrogen-rich saline ameliorates the severity of L-arginine-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 in rat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0; 393: 308-13

23. Shen MH, Cai JM, Sun Q, He J, Sun XJ, Huo ZL. Hydrogen as a novel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Med Hypotheses.2010 in press

24. Sun Q, Sun Q, Liu Y, Sun XJ, Tao HY. Anti-Apoptotic 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on a Rat Model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Surg Res.2010; in press

25. Wang RB, Xu JJ, Xie JX , Kang ZM, Sun XJ, Chen N, Liu L, Xu JJ.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promotes survival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a rat model of optic nerve crush. J Neurotrauma. 2010;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067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su316 发表于 2011-2-3 19: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种学术强人值得推荐的!做学术真的是一门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angxz 发表于 2011-2-4 20: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经验,对于像我一样的门外汉而言是一种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imy 发表于 2011-3-5 0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楼主一番经验,获益匪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anan1983 发表于 2011-4-23 01: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恭喜!继续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改名|钢镚|会员|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125号 )

GMT+8, 2024-11-1 07:00 , Processed in 0.13154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