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19|回复: 0

[分享] 饶毅博文:科研经费大项目指南是怎么立项的

[复制链接]
征服 发表于 2010-12-13 23: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制度和自律,相辅相成。但是如果毫无自律,制度作用很小,而有些制度,无论如何自律,都无济于事。 本文以科学大项目的经费指南制定过程,说明自律为什么不能纠正制度的错误,只有改变才能起作用。2 Z7 w6 J" z4 ]6 d
% y  [, `% U) W, E2 U/ I
科学经费大项目,是指经费上千万以上的项目,这些不一定是大科学,大科学是指需要很多人协同参与的项目,如曼哈顿工程、基因组计划。国内较多的科学大项目,如几个部委主持的大项目,以常规小科学为主,并非大科学。" i0 [- s1 d$ k) e! m  k
4 e" h& m) n0 F' ~* V0 ?* N
目前有些部门(特别是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外的、不仅一个部门),在现行体制下,制定大项目的指南是否有较好的途径、有合理的讨论、有公平的竞争,从而使反映国家需求和科学优劣的项目得以立项?* l' [8 E0 N2 D

/ j) }/ b5 J' A6 b分析立项过程可以发现,在不改变制度设计的情况下,自律只有两种结果:不参加立项评审过程,或参加但并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断。
! K* I! C% ]; r" A/ O' y' f( Z+ D- W+ |/ Q: H1 H: s4 A/ ^
对于不熟悉科学经费的人们,必需交代:在大项目指南中得以立项,是获得经费的重要一步,甚至可以说是关键一步。因为,一旦立项后,绝大多数是一对一:一个项目常常只有一个队伍申请(少数项目有两个队伍竞争,三个要么没看过、要么凤毛麟角)。因此,立项在很大程度固定了申请对象。
) Z- U7 R# c, v% l5 A- n* H5 Z& {  d# }2 y
我们举一个实际发生的具体例子,从事实来看立项是否合理。0 g  `4 i" P( t4 n* y4 V
% _1 ]- J7 [* y; D
目前,司局层面设立的专家组是确定指南的主要机制。如果担任了这样专家组的成员,看起来好像已经是“大权在握”了。那么,成员是如何参与制定项目指南呢?
! h2 q* H$ j  o' \1 [" R
1 E9 h' f  d( W2 b7 a* \6 Y) }我们用一个专家组的为例,虽然专家组间可能有差别,但用真实的过程才有事实依据。本文透露的是过程,不是具体资料,所以,是讨论机制、而没有泄密。- b/ C1 z- f! N+ Y2 b4 ^. [
+ ^* Q- j( }7 x$ S6 M) P6 z
某日,专家组组长通过秘书发给专家组成员们电子邮件,附上一个单子,上面有几十个项目,请成员们打分排名,50多个项目如果排名在前10(左右),有可能就获得立项。
# _" n* X& S/ S- h! \, W8 Z$ i2 `$ i6 e% h: m9 |( }) z8 F
这个单子来源各个部门,他们提交的时候,看到的材料相同于专家组看的。
" j6 |( W3 m) i- F9 N
6 A: {* M7 D/ V2 y0 }是否还有人直接给行政领导、专家组领导提交项目建议,局外人就不得而知。假设他们都很自律,那么全部是通过正规途径上名单。如果不自律,恐怕有旁门左道。目前体制设计中,非行政主管、非专家组组长,不可能清楚是否有旁门左道,即使专家组成员也不可能知道。当然,如果专家组成员自己走旁门左道成功,他知道旁门左道存在,如果专家组成员清白且自律,就不知道。
; C$ u( P) J- w* \8 `3 b4 G- a
# N, Y# [7 w$ L5 V8 R1 P, @$ V3 b7 F那么单子给了专家组成员,他们可以看到什么?每个项目有两段介绍,“国家战略需求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和“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每段大约250中文字,共500字,有时还有另外一些文字介绍,不过内容也有限。, f! ~. j5 x+ p9 ]- L
/ A* V" V7 p0 n! i/ ]& A
单子给了专家组成员,需要他们干什么?是请大家排名。根据专家组排名的总分,给出一个优先的单子。总分是否让专家组成员知道,取决于各个专家组组长和行政 主管自律,并无制度要求。6 _+ O; y& Q1 r# j7 ?+ Q

4 K$ C) A& ?" S( U, ]9 [- A如果不懂科学,不懂中国科学界现状,可能会觉得这好像真有规则和程序。6 L# E' `- ^# o& d) R: r8 s
* g( j3 w- l2 ]" i# h# O
我在此要不谦虚地说明,我的知识面要算比较广。但是,如果要我看单子上的文字,依赖如此少的信息,除了对少数一两个有点感觉,对绝大多数项目,我无法知道哪个项目优于哪个项目。因为,很有深度的项目可以体现不出来。而很一般的项目,如果会写短小精悍的标语口号,也能很动听。而实施的可能性,多半也无法比较。
6 T/ y% F. C8 d5 E3 w3 z4 L9 h% V; Z5 n
可以说,如果专家组成员自律说实话,自己没有足够资料打分,那么就只能出局。
2 A5 I& H  X! z, u. A$ b3 i" ?( P% Y* E3 z  }4 h$ z
那么如何排名立项呢?这就是我不懂的学问了。7 z  n7 C1 c9 N" H5 b

7 n5 T( ]- u+ M. `. \因为排名决定了哪些项目上指南,哪些不上,而上了指南,又很大程度决定了是否获得经费。所以,指南问题很大。" B  p; K' [6 V3 U& N
3 ?  ~8 w' }, j% a) g
在立项以后,申请经过评审的过程中,也有设计的问题,最常为人诟病的是:评审组专家(有时包括评审组长)只有打分的任务,却无知情权,他们只知道自己的打分,而不知道整个评审组给每个项目的最后总分,只有行政主管有知情权。为什么大项目的评审专家不能知道分数,而无论是国外科研经费管理机构、还是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每个项目、每个申请梯队的分数,对于参与评审的专家都是透明的,这也是制度中巧妙设计的几个步骤之一。# z) d) J7 d3 I) ?
8 [" F0 s8 v% h; J$ k4 n1 w
大项目中,绝大多数自然科学的项目,并无绝对明显的国家需要。4 D1 w6 X' A$ t0 v
" ?! R* F* S" v! p/ H
当然,有时国家确有突发需求,有些领域确有国家需求。但是,对于多数学科,和平时代国家需要是广义的要发展自然科学,而没有具体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项目要求按照国家需求来立项,难以避免地团队和局部的需求大于国家需求。7 }1 g; W* c7 b3 ^3 x( M% h8 J

% V; H. q( e/ M0 `! _. k  z这里当然不是说所有立项都不对,而是问,体制、机制设计是否很好、无需较大改善?结论是非得改不可。4 {2 @% p! U) q/ C

) F" @7 q- v, w5 k. F* R# K# G怎么改?如果国家有明确需求(而不是科学家提出的需求),比如突发以前没有重视某种传染病、能源需求科学基础等,可以提出国家需求的立项。但是,其他的科学项目,要么不要指南立项,要么指南要很广,不偏向特定对象。是否审定立项的时候要求更多资料可以解决立项时资料太少的问题?可以,但是如果每个项目要求很多资料,那么就等于取消立项而直接进入评审。而采用不要指南明确立项、或者指南广义立项两个方式,其目的是给实际申请带来较多竞争,竞争申请的时候,提供的资料要足够让参与评审的科学家能根据科学优劣进行判断。; J9 q6 ]. x+ M. n4 b

: X8 Q3 y6 F9 G3 t当然,这是机制改变。如果从体制上考虑改变,可以将项目形式的科学经费交给管理项目比较好的自然科学基金委。这样改可能导致有些部门,如科技部基础司,不 太管项目。但这并非使科技部基础司无事可做。比如,基础司主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自然科学基金委没有的一项,如果能合理地、较好地管理, 可以增加重点实验室的工作,做好、做出特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5-29 18:52 , Processed in 0.12232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