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724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分享
精华
威望 旺
钢镚 分
推荐 人
|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生物产业将在2020年成为我国支柱产业% {9 O- `9 g Z, f
. n& S" c) h8 e6 U0 ^ \0 O; [科学时报
$ B, x( `2 Y) C$ a8 V, a. \+ s3 J3 W& v3 r
根据中国政府网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我国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9 Y- n0 r' @+ ` ]( L
; h: N- s* o# J* V
这份近8000字的文件在发展目标中说,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 ], f1 A5 m8 k5 D& W9 q0 ]* ~9 F/ f( Z M
《决定》说,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 I5 u, K$ s' C3 r+ y
& ]# x3 H2 a+ x" f1 S
生物产业意义更加深远
: l$ l6 b: v+ y4 g+ U& \2 h; q9 c! E+ G4 Z- }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r" r! O8 ?5 `) w3 O: J- y$ @0 P0 q4 V6 y" @0 V( T# Z! ^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在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首次透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产业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在同一论坛上分析说,相比其他6个产业,生物产业的战略意义更加深远。 ! Z8 r; \% A/ G, P! t- j
* q0 q1 w( k! T- Q0 Q% F“其战略性主要体现在满足人类健康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解决我们资源环境压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需求上。”冯飞说。 d5 ^/ m; v$ m& a- o
; F4 W5 ~ G1 }; \' I事实上,生物产业的重要性很早就被高层领导人所注意。记者查阅到的一份文件表明,早在2004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就上书中央,建议把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 1 ?; K0 B# A' g3 o+ L- T' v$ U: a8 u
, s1 H5 X$ [ _/ o国务院总理***对该文件批示说:丁石孙同志的信,提出了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发展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不仅关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应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点,列入中长期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我国有发展生物技术的基础,在这方面可以搞得更好更快一些。 , }# W4 c7 r$ J3 g ?* ]) _
* w# Q* U W8 O0 R- r E
2007年,我国首次发布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9年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规划纲要和指导意见。我国还在2009年在天津举办了全球第一次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与此同时,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在全国遍地开花,一年一届的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推波助澜,生物经济逐渐蓬勃发展。 / o3 J+ W% g4 `+ o, B3 y
2 C$ R& J# }8 Y0 e可行的目标 2 Z. B! Y& S/ D# J' l, ?) h$ m" _- @. ^
7 \, t% ?& A* g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哲此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从理论上说,占工业增加值的5%以上的产业可以作为支柱产业,例如石油、能源、汽车等产业。
* V5 Q" [! n, [( Q9 \- k. n8 P4 O1 ~5 ?9 n) [8 [
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比较长,就业容纳量比较大。此外,还有一些规模不大,但带动性、创造性很强的产业,例如信息技术、网络等产业,这些产业称为先导产业。 9 N: w1 n. r, p
5 d3 K. Q: z; c“生物产业兼具支柱产业与先导产业两者的共同特征。”李哲说。 # V j, n% z/ y; u4 Y' x/ A
' V! x( V' w% z U关于生物产业产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数据。一个首要的原因是,生物产业自身的产值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据。 1 e* ^2 p2 D H* G: ]
; q8 Q. @( H) C/ Q, v* a2 J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提供的数据,2008年我国广义生物产业的产值大致在1.1万亿元左右,而到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
1 C5 m3 M* c8 r
+ X- j: m6 ~ a( o3 G相比之下,生物技术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曹竹安所提供的数据略显保守。他和参与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专家测算的数据是,2003年生物产业的产值约为35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万亿元,而目前约为8000亿元。 + s+ i, \8 y- Y0 m7 o# L# V C
: K' w5 i w3 q& z
相关专家分析说,上述两个统计数据虽然相差较大,但依然值得采信,“因为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得到那么精确的数据,只要能对形势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8 t3 Q- I1 m( [, W$ y* F3 I
* L$ N) E, v3 G# _* Q曹竹安教授此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20年还有1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按此前6年的势头,2020年达到2万亿元应该是可行的。” 0 d- B4 U) h5 M: Q
6 s% s6 d6 ^3 n# u5 j
一个定性的说法
! B; N! ]& F4 P5 l* S% l1 H
+ D( ]8 |# y4 P* o; ]; R毋庸置疑的是,我国正在从不同层面大力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示范,都有政策、财政以及税收等不同方面的支持。 9 k6 Z4 Q" e. _4 e I1 m m8 T0 x
: q0 {2 D* s" ~& M! _7 i$ _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隶属于科技部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正在调动全国的力量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近日于沈阳举办的“中国(沈阳)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表达了这个初衷。 3 t# a. m# o( t: P) Y, ~ f
& @) l/ H5 q1 @' {$ Y+ l王宏广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有限的科研经费去鼓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向这个领域投资,把社会的各种资源激活,一起推动产业的发展。 & k" U- q! V/ b+ R$ T
3 x* S. K/ i8 D. E* a
据王宏广介绍,由科技部支持的涉及医学药品、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发计划都是由该中心组织协调。例如“863”计划,该中心在过去5年中用30多个亿资助了1000多个项目。
: |5 I' l* `; S' i6 b9 v0 ~
1 g! M0 H% T r+ x- n# h# X在产业化方面,国家发改委在每年一届的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都会对产业化示范项目企业予以授牌,并给予支持。
5 U; e5 a6 i7 h3 T+ k" [8 Q. m/ ~5 W. I3 ^
根据10月18日发布的《决定》,生物产业等七大产业除获得财税优惠、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以及协助企业融资之外,更将提出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产业建立稳定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增加财政投入;同时为产业引入市场资金,让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投资者参与投资,增加产业发展的资金渠道。 & K9 `# a" D" ~0 v3 I. j% }. r
1 ~/ `+ b+ r' | u6 ~" m10年之后生物产业能否成为我国支柱产业?对于这个目标,一位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一提法是国家发改委统筹之后提出来的,“但只是一个定性的说法”。
7 @/ N4 ~: u" a. p2 Q L/ g Z
- O4 q' X E0 a/ `国信证券新兴产业研究人员在陈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是影响未来中国20年经济发展的政策。而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规模扩张一定要大大快于传统的产业,从而才能够不断提高在GDP中的比重。 & P2 _9 c- U) w( m9 t" i( w
- j6 u, r& B4 r' Y- ~! G4 [; m8 @
, g. X/ ^% i5 \9 i6 O0 ~; x% Y5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