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00|回复: 1

[公告] 内地12省份至少33人因被蜱虫叮咬染病死亡

[复制链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0-9-10 10: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河南省信阳等地区相继发现并报告发生被蜱虫叮咬后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例,18名患者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9 O2 {7 x( L! u2 S9 m3 A
: a, e! o' W. z  P3 c4 }
  9月8日,河南省信阳市卫生局疾控专家告诉媒体,正在当地传播的疑似无形体病,目前尚无法从根源上预防。国内有12个省份发现疑似无形体病例,这些地区的特点都是山区或水域丰富的地方。
" ?6 Z0 \3 l; r  `- v" E8 O$ N) F
6 b' _6 c, c% [* _5 C  对于信阳市未公布具体蜱虫咬伤病例遭质疑一事,前日,河南省卫生厅回应信阳蜱虫传疾病疫情疑问时表示,不存在瞒报疫情,信阳等地卫生部门从2007年就已将疑似无形体病例纳入网络直报范畴。
( c1 d. i: b, {; P4 j3 K+ a6 a
# {, v) j. q2 @; d1 L7 v0 H  发现:4年前安徽现首例
2 o6 G. V% @  ?" f, c6 f& [( \
- W' Q3 [0 X2 |. e* @  无形体病的全称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最早于1994年在国外被发现。最初,病原体被认为是查菲埃立克体,后来发现病原体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它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 ^9 T! h$ r9 c8 T1 V, o5 S6 r2 Z# g4 Q) e$ ?4 {5 N. }
  由蜱虫叮咬引起的“无形体病”并不是一种新病。资料显示2006年,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近年来,湖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天津、海南、四川、云南、江苏,都出现过病例。
; p: c; f* u4 ?5 r1 |! O6 T" @  U9 M' `: T
  近半年来,江苏省接诊的由蜱虫叮咬引起的“无形体病”共有13例,其中4例死亡。同样的情况在山东省蓬莱市也出现过,蓬莱一家医院的医生透露,仅截止到7月14日,他们一家医院接收的蜱虫叮咬致死患者就达到11例。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吴超科长昨晚表示,云南近年来也有蜱虫叮咬人散发病例报告。
) S" J! l, L' [4 {1 \$ S, d0 Z% R) U) a% e+ v" l0 ^- N' T" ^
  传播:可通过血液传播
9 {2 d9 k% C8 j" L( I8 F! g+ y& |
, h/ g; I* @# p1 S3 Q2 _  卫生部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已知的无形体病传播途径有两种方式。它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但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M' ~% V. c- U
) n5 a$ d1 [! S  C9 x$ u: s  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据专家介绍,信阳山区传播疑似无形体病的蜱虫学名叫全沟硬蜱,以吸血为生。这种蜱虫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爱躲在茶叶背面。
4 E* {4 M' A; k* ?+ |# o: r1 {  v" x$ f, I6 U% v7 d3 q$ u
  信阳当地盛产“信阳毛尖”绿茶,大多数茶农的腿上,都有被蜱虫咬后留下的伤疤。在村里每条狗的肚皮上,也经常可以翻检到蜱虫。除了无形体病,蜱虫还可以传播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和莱姆病等,这些病症状有部分类似之处,也给蜱虫传疾病的早期诊断增加了难度。! U# v, w2 [4 x* w* j

4 _+ K, |( B, y) r% c9 p' k' a! \  在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看来,蜱是一种很危险的毒虫,但这就如蚊子一样,“你明明知道它会传播疾病,却没办法将它灭绝”。
4 _) m+ D% K! g/ Y& S0 W
4 C5 F, L/ y* a# T  卫生部专家今日赶赴信阳. X- G* a' ?) ]
; N- ~6 @- f! X6 a' {) A3 k
  为做好该疾病的防控工作,专家将疾病的名称暂定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专家表示,蜱虫叮咬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3 V) O% i" H: q1 Z7 j( C/ e5 g/ ~; j: ?) ]! u% G( B
  前日,记者从河南省卫生厅了解到,卫生部派出的专家组今天将赶赴信阳,到达后,除了给当地现有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外,还将调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病因。据悉,这次卫生部专家组共有3人,其中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王贵强,他曾多次到河南、山东等地,为蜱虫咬伤患者进行会诊,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到达信阳后,除了给当地现有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外,还将调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患者病因。
# U  R1 E2 d0 Y( L4 N) }7 v4 ^
" o9 X4 w. U0 Y) H  目前,河南省卫生部门已指导群众清除居舍周围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境卫生。利用敌草隆、茅草枯、毒莠定等杀虫剂对野外游离蜱、畜舍、畜体开展灭蜱工作。同时,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被蜱虫叮咬。(新华社 新京报 河南商报)
, Q$ B$ X+ |3 f1 W+ e' M; _; B$ o' g
- q# U. M' ?  L7 A4 @  近距离认识蜱虫
% c6 n. L& w# ^7 }1 ?3 o$ b. n+ C9 S; N) r5 w. a
  一旦被蜱虫叮咬/ d; f' U( ?' m
6 u, k) s, d# S+ V
  千万不可用手强拔4 p, e" ?2 }/ D  |9 `
; E9 x2 S+ v. q0 Y8 a! H% F) |- L
  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8 S3 ~8 p$ @# R! ~) L0 e  @; `! G5 R' m: q% i: S3 f% J4 o
  危害. A7 H8 U( B0 s! D
9 T  G3 u  u9 P
  有小手指甲盖那么大小,掉到人身上后往皮肤里钻,钻到大脑就完了。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1 A( [6 m7 U+ R2 u. {$ H& {. p' l8 K! }) H' u
  临床特点: `' [/ Y7 [) \9 W$ V2 u! T

4 E& r/ O! V6 R/ d( j1 t; q) ?  一、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3 O' u& u; U0 m, z, Z% s# t& _) [; @
+ e; N+ V  Y& q# R1 d( X/ K
  二、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虫。2 S6 }  U/ {0 X0 }4 |% b

/ c% n- D0 m; Q) L1 Q6 q' F  三、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0 v. N1 r, S  F* n0 T* T' U8 _2 c* H4 C  ?8 _
  四、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幼儿身上,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3 e% n7 h" T$ |, d# s8 N2 L# x
1 \. W  R! D& ^' T2 B! O
  五、蜱咬热:在蜱虫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4 r. Q9 K+ C9 I/ h4 d6 W& Q" H5 V" p0 \5 H/ b+ j5 p% J
  防治( c( T. b2 P: N6 l4 H
& X: R' J9 p6 C, x# \2 J% I$ N* L
  1、一旦被蜱虫叮咬皮肤时,千万不可用手强行拔除。正确的方法是,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的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数分钟后蜱虫被“麻醉”,就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同时,赶紧就医。( u+ [' w  m. T, K4 h/ }9 k! A
# m5 ?5 w3 \- A5 A% s
  2、蜱虫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在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F" f! y( Q# R2 j- c
* P, H2 j$ h7 o) D5 {
  3、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
6 @1 @, v% \7 Q! W9 E
( O$ y5 M. \4 |& Y: x  4、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W5 P& r. S: Y

6 ~$ D' c  }1 a8 Y8 q# q' u  5、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用驱避剂喷涂衣服。; J4 S7 j7 I3 G; H4 h
" V, s7 q6 U5 z6 i
转自:http://news.qq.com/zt2010/bugdisaster/?pgv_ref=aio
! G6 P8 t5 b% N0 d  I  [8 s) j
40468407.jpg
 楼主|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0-9-10 1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蜱的特点及预防控制知识5 T; r1 P' l5 L# m
综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原分离情况,该病以蜱传播为主。
2 n+ g+ J) u# C' ^* [/ W- n3 }
, n+ F; D! Y, W; v* T# b6 i因此,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
- Y+ t  w% @- ^9 Y1 C
- V0 {, \5 i1 x& c- f6 B& P& W预防该病的主要策略:指导公众避免或减少接触到蜱,并告知公众如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疑似症状或体征时,应及时就医。
) q  ~* s( B0 T8 b$ L" |1 z. v( n9 d8 t" @" g5 H
一、蜱的特点
5 v' j  q& o6 i3 @0 G% q( z; y
; m, X& D4 O# ^0 H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8 j  \0 E  l* u: j5 y& b  K/ k# a

2 h" [/ c3 A& H& v$ U+ ~2 Z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等。
6 w! F& w) Q# [
5 _) d7 e5 f3 n4 \- ~蜱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成蜱、若蜱有8条腿,而幼蜱只有6条腿。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夏天较活跃,冬天基本不活动。7 W6 q% U0 @$ @1 r, V# ~
4 S8 x/ @" f! }' A1 F
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籽。
! X& @, b6 ?$ P& M/ k# r$ y8 z
9 ~, W: s: A: m, _* W5 w3 a二、蜱的危害
1 e* b% Y2 s1 M: [- ^8 b' u9 g) P$ W3 j- c% L3 W( R, p0 x/ u
蜱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1 f- N& X& j! O; u% C; T: U" u2 q- Z+ u. P2 a
三、环境及家畜蜱的预防控制5 R# p  P9 J1 l4 d7 k

1 Z+ k& a$ X  X7 `& O鼠类、家畜、家禽易被蜱侵袭,是主要的检视和防控对象。
( Z( g* L! `: k* h" n6 _! k& y+ y/ ~+ t) Y0 l( I( [
1、环境处理: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境卫生可有效预防蜱类的孳生。
9 T: m% T  ~$ E. ]0 i. C+ R$ y9 b4 q! N' b
有些蜱类通常生活在畜舍的墙壁、地面、饲槽的裂缝内,应堵塞畜舍内所有缝隙和小孔,堵塞前先向裂缝内撤杀蜱药物,然后以水泥、石灰、黄泥堵塞,并用新鲜石灰乳粉刷厩舍;用杀蜱药液对圈舍内墙面、门窗、柱子做滞留喷洒,保持畜舍干燥。灭鼠的同时要进行杀虫处理,防止蜱类游离后攻击人群。 ) R' K* p1 t* K0 g8 h
* k1 R, q  K% l' p& p* L
2、家畜、家禽的处理:发现家畜、家禽携带蜱类,可及时检视,用镊子取下后焚烧。蜱类较多时,可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杀虫剂,或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杀蜱。公众使用杀虫剂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 k+ b$ o, U- _4 i2 s; i, p  w  T& C  j4 P
3、城市以及我国无蜱分布地区居民家中饲养宠物通常无蜱寄生,如果携带宠物去有蜱地区出行,返回时应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 H/ @/ v# m, h  N% A% Y' l2 [# @. h/ }, A* x, t2 _
四、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u0 H+ `* o: M9 t% h8 Z- M' |' G

& {2 H! F, G  l' g$ V1、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1 Q" Y3 R7 T. g7 v/ i4 |8 P" k% H$ u
. B) i7 x  O$ ]8 u
2、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当使用遮光剂或防晒用品时,先涂抹遮光剂或防晒用品,然后再涂抹驱避剂,睡觉前应把驱避剂洗去。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驱避剂等。' R/ C! i. D- D" U
% q1 d( ~& m, y# F
五、蜱的处理9 H9 G) Q8 s5 h: q7 c% h( |+ l
5 j" n; j3 |8 F) C0 G8 u: x7 T
1、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 x3 k+ `- g+ B2 I1 G

- Z6 r0 I4 i3 l) i# O" F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 h0 m8 [2 B8 f5 B

3 I' D. `2 d6 a2、发现蜱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
# L0 Z7 a% \+ r2 m5 J
5 W8 R& l- l  [" A; x/ Z3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6 w; L: |' [- Z% Y! K6 P
& e* c2 w5 U! A1 g% X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 ... 82/201009/48961.htm
) T% k; s: |9 S/ B.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2 05:38 , Processed in 0.06806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