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9|回复: 0

[执业医师] 10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部分

 关闭 [复制链接]
yanzihuangs 发表于 2010-2-11 16: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流行病学' o- a2 }- b  z% U9 R+ T% M
一、绪论 1.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1)流行病学定义(2)学科特点
6 V% w0 \. D& q! P2.流行病学的原理及应用 (1)基本原理(2)主要用途
* ]( j- }# `/ O7 p0 g% ?二、疾病的分布 1.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1)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引入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累积死亡率、PYLL、DALY
4 y  _, t) G- V- G: d; n/ _(2)率与比(3)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之间的关系;死亡率、病死率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 E7 Y0 F) ^1 a4 S
2.疾病的流行强度 (1)散发(2)流行(3)暴发 ) X2 k9 c1 m; y0 W
3.疾病的分布特征 (1)人群分布(2)地区分布(3)时间分布$ ?! G" X8 G; `/ A* |1 O
(4)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的综合描述 ! k8 ]4 B, L  s( b
三、描述性研究 1.概念 (1)定义(2)主要类型及基本特征(3)主要用途
! ?, \0 h* P% j3 s2.现况研究 (1)普查:概念、用途与优缺点
2 p  M. C0 I' [, P. z# s$ H(2)抽样调查:概念、用途与优缺点(3)现况研究中的主要偏倚
; i. |! B; t) L( O(4)常用抽样方法的特点
3 x; |5 a6 M0 y6 Z5 K' V2 `% [3.生态学研究 (1)生态学研究的概念和用途(2)生态学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7 A8 b) ?; q' J四、队列研究 1.概念 (1)定义(2)用途与优缺点 , L" L8 p: H; I
2.设计 (1)暴露人群的选择(2)对照人群的选择
3 T, J, j0 O0 l5 `; ?(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4)资料的收集
2 w' V9 B& H, Y$ z" j& i- o1 N( i$ D/ X3.资料分析/ H+ m( ?5 h$ v3 `4 g3 ^, x- V% j
(1)累积发病率与发病密度(2)人时的概念,以人时为分母计算频率的优缺点
6 j0 h; i! x0 V: i8 `: ~(3)SMR与SPMR的概念、计算与应用
' v5 ^0 {, P, Y+ d- x(4)RR、AR、AR%、PAR、PAR%的概念、计算与应用
6 W: V5 R  k- }, b4.常见偏倚 失访偏倚、错分偏倚 ! E' M2 Q* F0 Z) ~- v: Y0 g9 T
五、病例对照研究 1.概念 (1)定义(2)用途与优缺点
" u; d5 K4 o. \" w2.设计 (1)病例的选择
$ u) Z& y: ?7 W2 l9 y(2)对照的选择(3)研究因素的确定(4)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5)配比设计
, f& E6 p6 w8 U% w. n# Y3.资料分析 (1)成组资料、配比资料、分层分析(2)0R值及95%可信限(3)PAR%
$ k; E& F" N3 g" K. d4.常见偏倚 回忆偏倚、混杂偏倚
+ g( F/ [) }; Y* @六、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概念 $ S& {7 p1 s  {  {6 S
(1)定义、特征、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用途与优缺点
! h: i- |6 P1 g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 (1)研究对象的选择
7 c' v, p% ?) N! d/ H  l3 O, k(2)分组方法(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 f% H2 b7 ?" M0 ]+ Y(4)资料的收集(5)盲法 4 N  L0 o! N: v9 D" d
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资料分析 (1)治疗效果评价指标(2)预防效果评价指标 1 m1 Y; O; T* O, u
4.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概念 (1)定义、原理、基本特征(2)主要用途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4 B) Y. y$ F3 t$ a5 C
5.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 (1)定义、原理、基本特征(2)设计(3)优点和局限性
! p/ c* m+ j# N# u% c: u七、筛检及其评价 1.概念 筛检的定义、目的、用途 8 x$ _; ~8 X2 h& Q7 q
2.评价 (1)筛检方法的真实性评价:灵敏度、特异度、影响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因素
1 s1 J% z" c) y' l(2)筛检方法的可靠性评价(3)评价筛检效果的主要指标
' H6 z( q6 _7 I. Q% \" u0 W" x八、系统评价 1.概念 系统综述的概念和特征
+ G' h9 O+ G  c9 p2.Meta分析 (1)基本概念、(2)分析方法和步骤(3)常用的统计方法(4)偏倚 2 |9 N0 _0 u7 v* T8 n
九、偏倚及其控制 1.概念 (1)偏倚的概念(2)偏倚的类型(3偏倚中常见的种类与特点
" d5 E* B( A* ~3 `- K9 x2.控制方法 (1)选择偏倚的控制(2)信息偏倚的控制(3)混杂偏倚的控制
0 \$ Z6 E- p  R0 @: [6 O十、病因与因果关系推断 1.病因的概念 (1)基本概念和病因模型(2)疾病发生的多因性 6 s4 k. j" M( E2 H* S8 G" N2 M
2.流行病学病因推断 (1)关联与因果(2)因果推断的基本原则 2 c  Y$ c+ F& B1 u7 r* M3 ~
十一、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1.预防策略 (1)概念与意义(2)预防策略与措施的关系 9 Y0 p( x- `, H! Z6 n4 N
2.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的概念(2)二级预防的概念(3)三级预防的概念
" u7 g, q* Y2 J0 G& x; \3 ]9 s3.疾病监测 (1)定义和监测几个基本概念(2)用途(3)内容和方法 % r/ _3 i) e6 A8 p4 t; O7 X7 J( `# E
十二、传染病流行病学 1.传染源 (1)定义(2)种类:患者、病原携带者、动物
1 j; M: \; i' E' O" q1 U# f(3)潜伏期、传染期的概念及流行病学意义 + r2 A: g1 N8 G/ P- L
2.传播途径 (1)传播因素及传播途径的概念(2)各种传播途径传播的特点7 ?! c( z) E' S1 W
(3)垂直传播及水平传播的概念
3 f8 S( ~4 Q) X7 l- ?( p4 U! D3.人群易感性 (1)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2)人群易感性与流行的关系 ' [8 S2 d+ a5 o- c$ \! f+ F
4.疫源地和流行过程 (1)疫源地发生条件、范围及消灭条件1 m6 j( S9 b! y6 ]$ \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
8 k( B3 d& ~$ `. R  G+ n: Q" T5.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1)预防控制策略) ]% r, t' u# W1 c. u
(2)防疫控制措施,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j0 o3 U8 r& ~* w( ~
6.疫情管理 (1)报告病种及时限(2)报告种类(3)疫情报告工作考核(4)防疫措施
$ Z0 B' J+ p3 M: \( z$ f7.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1)扩大免疫计划(2)免疫种类(3)疫苗及其免疫效果评价 ; }& R) e& x' l3 T
十三、传染病暴发调查 1.基本概念 (1)传染病暴发的概念(2)常见传染病暴发的种类 " r' o/ ~0 m' y4 M: h4 Y; D/ }6 e
2.传染病暴发调查内容 (1)疫源地调查(2)易感人群调查及控制(3)传播途径调查
$ o- U3 [  s( r# S. Q! L(4)调查的流行病学资料处理
* P% y/ _% r) t" k, F" f十四、艾滋病 1.概念及病原学 (1)概念(2)病原学(3)窗口期及潜伏期
( R% \2 b6 M  f5 c: c2.流行动态及特征 (1)流行动态(2)传播途径
! w2 C+ r0 j# l% s" }3.防治策略及措施 (1)策略(2)措施 4 T: o( B- N2 M# H+ }
十五、病毒性肝炎 1.病原体 (1)形态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特性(2)抵抗力(3)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 4 Z0 V# ]4 {5 I% F
2.传染源 (1)患者(2)病毒携带者 & _( O$ n% I% u1 a. E# e
3.传播途径 (1)种类(2)特征 3 C, w5 V; s; i
4.人群易感性 (1)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2)人群易感性与流行的关系
+ S' F  z& B1 {3 J$ W+ L5.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2)时间分布(3)人群分布
. _  `+ V& `$ m+ `# z  O( o4 W5 P6.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 [$ y% C& c9 p8 [! I1 h/ e十六、肺结核 1.病原体 分类、形态、培养条件、毒力、致病机制
9 I6 r# j2 s9 c2.流行动态及特征 (1)流行状况(2)流行的影响因素 , o  E3 O% p  u. U* Q1 B% t( g
3.防治策略及措施 (1)新生儿卡介苗接种(2)病例发现
; u/ }9 O* E5 S8 n; I(3)督导短程化疗(4)药物预防性治疗(5)切断传播途径
' C9 W! L# {  u7 A3 S/ g卫生统计学  _% Q3 A7 Z# z9 t+ U4 c2 N
一、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资料的类型(2)总体和样本(3)参数和统计量(4)概率与频率 4 B: w0 p/ d, r) T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频数分布的类型与用途 5 c" v# N. {8 P4 g( @: |; u# Z
2.集中位置的描述 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3 Q8 l! f& N( I
3.离散程度的描述 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6 F) ?' f7 K/ x$ X1 L
4.正态分布 (1)正态分布的特征(2)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3)标准正态分布 5 `& V- |" n: M0 o
5.医学参考值范围 (1)正态分布法(2)百分位数法 # K" k; _5 O2 @" _& I  G9 n: m7 y  x9 K
三、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1.均数的抽样误差 (1)均数抽样误差的概念
) S" i% K! g1 R; q  r, v3 k; y(2)标准误的含义和计算
1 z, a5 N- Z8 f- ~8 ?/ r& }2.t分布 (1)t分布的特征(2)t界值表的使用 2 E6 R5 F  ?" C8 J! @7 H
3.总体均数的估计 (1)总体均数估计的概念与意义(2)置信区间的含义与应用3 ]6 W# N- ?0 f
(3)均数置信区间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 k, {6 f+ [+ a, q7 E8 n
4.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 H5 R2 ^  i: \6 H& U2 n! o0 F0 o5.t检验 (1)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2)配对t检验(3)成组t检验 8 b; B; U. Y$ ^  g+ O7 e
6.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 (1)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的概念(2)检验效能的概念
, t* s) z9 U9 @" K+ [7.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 Y5 p7 k6 d7 j. f: T# {2 A四、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适用条件 ! }$ f7 e. \: ?7 W' ]1 }6 X) s
2.多个均数的比较 (1)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2)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  p, q) m: `  W% `* R7 W
(3)多个均数间两两比较 , I7 @0 B" w& X  D7 k
五、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1.常用相对数 率、构成比、比的意义与应用 9 X# I3 i2 M- s6 l7 l; o$ v
2.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1)构成比和率在应用中的区别
/ I+ a2 l5 ?0 a1 Y0 P- p6 l(2)合计率的计算(3)指标的可比性(4)观察例数问题
0 J5 x; Z6 D: z- l. E3.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动态数列常用的分析指标及其应用 2 M/ O# q' m% L
4.标准化法 (1)标准化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2)直接和间接标准化法的应用
# o, ~, J3 k& o( p/ g+ X" G(3)标准化死亡比的含义
5 z" u( S8 Q- |; p六、率的抽样误差与Z检验 1.率的标准误1 h# k/ o8 D8 W3 [* M
(1)率的抽样误差的概念(2)率的标准误的含义与计算 . t' M9 U7 z, T
2.总体率的置信区间 总体率的置信区间
; q" {5 k0 L: P( D3.率的Z检验 (1)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
. @3 n6 R4 D) T- }5 {( Z$ Y(2)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 ]$ c% n" ~* {6 N9 _
七、χ2检验 1.四格表资料 (1)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χ2检验的计算及应用条件/ T4 _5 {9 X0 y, S7 e! f  k0 f5 V
(2)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χ2检验及应用条件
1 b1 S  ?3 [# u) _: I2.行×列表资料 (1)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9 L$ {' q/ K0 p' P- b  F" G7 \+ G
(2)行×列表资料χ2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n& ]2 j3 F+ i: B; C
八、秩和检验 1.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
4 v3 O& T1 e0 u2.秩和检验 (1)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0 T" Z) {- ^- w. Z0 l
(2)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3)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 K( I$ z2 R# Y1 C
九、直线回归与相关 1.直线回归 (1)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7 q2 t% Z. j1 v2 e, K8 w" @
(2)直线回归系数的含义及其假设检验(3)直线回归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 |8 j3 `1 \. {# _( ^
2.直线相关 (1)直线相关系数的含义与计算(2)直线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7 p( m) r' {2 L- ^+ A- z
(3)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和联系
$ {: [  I$ L6 k2 a3.等级相关 (1)等级相关的适用范围(2)等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 L; T8 c* J' ^4 }% ^# n- {, W
十、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 制表的基本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 v$ Q( D- G& A: I8 `2.统计图 (1)制图的基本要求及其注意事项(2)统计图的正确选择 ; f" d3 @3 t8 Y4 L
十一、统计设计 1.两种研究类型的特点 (1)调查研究的特点(2)实验研究的特点
4 v  P8 @( v3 J2 [% L- T  j, H2.调查设计 (1)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2)四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 R$ ^" E5 R6 b# }* Y
3.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基本原则(2)实验设计基本要素(3)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
. K, R9 c  m" K4.样本含量的估计 (1)样本含量估计的意义( A0 U( p( L( N5 a2 G
(2)样本含量估计应具备的条件(3)常用样本含量估计的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4 12:09 , Processed in 0.089709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