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99|回复: 1

[协议] 上海户口和居住证到底都有哪些区别?

[复制链接]
publichealth 发表于 2007-6-28 15: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四金的不同
  Y. ^3 J) s( s/ `% C( m5 e居住证对大学生最大的用处就是缴纳“四金”,这也是上海市宣传居住证的一大卖点。所谓“四金”其实是“三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虽然有了居住证,单位和个人就能缴纳这“四金”;但在今后享受“四金”上,与有上海户口的毕业生有所不同。
: e  L( p1 F8 E3 w: \3 {$ X) L1 {1.1 养老保险 目前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只对有上海户口的职工有效,从外地来沪工作但没有上海户口的人员,目前不能享受上海市的社会保险。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到本市社会保险机构或委托承办单位为你办养老保险的投保事项;但社会保险账户只有一个,且又随户口,所以如果你一直没有上海户口,将来要在上海领取养老保险可能有困难。 3 h' ~" V# Z% L  N. e, s

' ^/ Q' N: Z7 X1 B1.2 失业保险 根据国家《失业保险金申领办法》第二十一条“对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与本人户籍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其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提供由两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协商,明确具体办法。协商未能取得一致的,由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这显然是一个扯皮的条款。真出了问题,肯定是两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无法取得一致的,而等“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的时候,如果还没找到工作的话,恐怕已经流落上海火车站了。 所以,将来万一在上海失业,享受失业保险金也可能会遇到困难。 而事实上,在上海市的一个网站上看到的解释是,“办理《居住证》后可以办理‘四金’中除失业保险以外的‘三金’,具体办理可向各区县社保中心社保部门咨询”。显然,从这个解释理解,也就是说压根儿没有失业保险。
- U% _, [$ ]# R: Y& e
; e3 c; N( g/ T  H% L* W0 r1.3 医疗保险 这个没查到相关信息。不过我的了解时,在上海做博士后都可以(也只可以)享受医疗保险的,这个是可以确定。 " H$ d  l# O8 @6 v$ r
: m" z) j% z1 {; D
1.4 住房公积金 可能有很多同学是选择到正规的大公司就业,但不排除还有一部分人会到小企业工作。那么,你就要小心了。有些企业不是很规范,或者说很不规范,能省钱就省钱,尤其是在这四金方面。 居住证的规定说,居住证的持有者是可以交四金的。注意是可以,而不是必须的条款。因为居住证持有者是不受上海市劳动保障系统保障的。也就是说,你享有进入保障系统的权利,但保障系统不承担必须保障你的义务。 因此,这在公司方面是有选择权的。公司可以选择不给你交住房公积金,且这是合法行为。甚至是不给你交前述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当然,这属于非法行为。
% N! {' x, D: q. x- P) H" g& j6 F; X( P! A
1.5 离开上海时,四金的处理 居住证持有者在户籍所在地建立的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储存额不转移。离开本市时,本市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其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储存额转移到其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而基本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也可在持有者离开本市时转移至户籍所在地。而持有者在户籍所在地没有建立帐户的,将本金和利息一次性支付持有人。这还算有点儿人性。
1 I6 K+ Z0 R! p! T% Z6 j+ q1 I5 n- H4 X/ V
2 居住证的有效期限 居住证的期限有一年,三年,五年。 而在前段时间出台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关于200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已经明确规定,应急毕业生申请的居住证期限为一年。 那么,这就有了下一个区别。 9 E  d7 p* c) _$ Q' E$ A7 p( g

' p9 {8 g2 }8 ?: z3 居住证到期的申请 户口是没有期限的,而居住证一年就到期了。即使将来不是一年期的,规定也是“一般不得超过聘用或劳动合同有效期”。而到期就要重新申请。那么,就要重新拍照,填表,交费。每次都是这样,这一点和北京暂住证没啥区别了。 同时,引出下一个问题。 9 @8 W6 t) F$ F) W. g' L2 }
+ d$ w/ G$ t( a
4 居住证的费用 居住证的工本费是50元。第一次对应届毕业生有优惠,半价,呵呵。而且各种验证都是在学校办,不用花钱。如此想来,做学生就是好啊。 但第一年过了以后,除了50元工本费之外:二级医院的体检费用,大概是140;学历验证,80元一次;如果是双学位,费用double;像什么四六级证书啊,计算机证书啊...如果都要验证的话,都是统一价格,80元一次。 自己计算一下吧...... 6 i4 T0 e  e! S/ p6 l4 D

2 ~+ w% `  U, [( s5 R7 ]1 A5 居住证和户口的关系 居住证和户口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关于200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只是说申请了居住证后,仍然可以申请户口。但从没有居住证可以转成户口的说法。至少目前是这样。 当然政策或许有变。一切皆有可能嘛。 不过可以想想,在入沪政策明松暗紧的情况下,让精明的上海人绞尽脑汁,憋了这么久才把户籍政策想出来的情况下,可能把那么多居住证持有者转成户口吗?两个字,扯淡! . K+ E$ K' z" B; m- i

5 Z2 W2 k+ R1 I; `' c0 [: R. ^6 用居住证无法在上海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 这是有明确规定的,去==部的网站上查查就知道了。 办理护照请到户籍所在地办理。个人港澳通行证同理。
# F, K8 g4 k( S. Q
6 V" H/ n# D2 |8 l7 T2 f1 `6 e9 u7 用居住证无法在上海办理婚姻登记 这在《婚姻法》里明确规定了,“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且要出具双方的户口本、身份证。 当然,如果你的新郎或新娘有上海户口,那好说了。但至少也要把你的户口本拿到上海来。
- p9 n, G0 S3 c  i; g
" Y( j( w, E& w* l+ W6 z2 r8 子女入托及入学问题 《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中提到,“《居住证》的持有人可以在《居住证》有效期限内,为其子女申请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由居住地的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安排就读。” 这前半句是说持有人能干什么,但后半句是说,你能不能干的了,还得我说了算。这是《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中各项条文的最大“特色”,也是最让人ft的地方。规定中提及的很多待遇,用的都是“可”、“可以”、“应”、“应予”这类建议性的词语,而没有一条是“必须”这样的强制性表达。而且,还要去参照所谓的相应主管部门的“乌龟的屁股”。 因此,各项待遇能否落实,一要看聘用单位给你愿不愿意办,二要看具体的行政管理部门想不想给你办。 就子女入托入学的问题而言,“具体办理可向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咨询”。从网上查到的实际情况看,各区县存在差异,而“交纳赞助费”和“不能以上海生源身份参加高考、中考”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这一条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还早。祝愿我们在需要实际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都已经小有成就,可以轻松在体制内灵活搞定了。
/ e& ]0 y0 N9 q! j. D& X* E0 P2 L) D& \! o8 D4 E, c' u9 @! P; n/ u
9 是不是还有其他不同之处,欢迎补充。 ) M  u' }9 S5 h1 q: A+ K
3 N2 y: R# j7 k8 r. I
10 结论 对于年轻人而言,因居住证和户籍的差异而给实际生活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 如果的你的收入足够达到一定数额的话,因居住证和户籍的差异而给实际生活带来的影响,自然就不值一提了。 这两点显然是废话。四金本来就是为了将来而非眼前利益做保障的。子女入学入托的问题,对于广大应届毕业生而言,恐怕也是若干年后才提上曰程的。如果咱足够有钱的话,什么狗屁的居住证、户口,什么上海、北京,即使香港、纽约,也同样能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 办理居住证显然只能是无奈之举。不过别无选择的话,坦然接受也无妨。随着居住证持有者的范围扩大,待遇也许会真的和户口一样一样。但什么时候能实现,咱们这代人能不能赶的上,就不敢定论了。 也许,哪次人大会议一开,啪叽,户口就取消了,也不一定的,呵呵...
 楼主| publichealth 发表于 2007-6-28 16: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劫波渡尽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都能再次握手,还有什么矛盾不能解决呢。& E. u6 F5 X# R9 V/ G
/ ^- [6 ?! W) `
眼瞅着就毕业了,能做的越来越少了,只有祝福***,祝福母校了。- R0 I2 P! S" a

7 J' L/ a# d* d0 @# o) e无论是已经走了的,将要离开的,还是继续留下的......
+ ^+ w1 n7 e' |
: N4 e5 v+ N; {5 z6 T. \上海四金和税的算法
. o3 D- y3 m2 c/ h: A% ^3 V! g4 Q& R! c' J, O
1. 四金的缴费基数的定义: + N0 i# K1 H# F4 J/ o$ h0 G

* ^. R9 W: G/ g% W8 N一般四金基数就是当月的工资,不过如果工资很高(比如超过了上年你所在城市社会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基数就到顶了。而如果工资特别低的话(比如低于上年你所在城市社会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那基数也有封底。
* r0 p9 s* \1 @7 v  x# M9 J0 p& V: B6 R8 w/ o; X8 d
上海市2004年的情况为例,2003年社会月平均工资是1847元。如果你的月工资超过1847×3=5541元。则四金基数是5541元;如果你的月工资低于1847*60%=1108.2元。则四金基数是1108.2元。要是工资在1108.2元到5541元之间,那基数就是你的工资。 # @  B5 T/ R5 C. ^& [2 K

- p- u& V3 Y' R2 ?2. 四金缴费的比例: 2 c! E8 e% P! S

* P' t3 u3 [# N1 S+ ^四金缴费比例: 个人缴纳部分 公司缴纳部分
. C. X* A7 h& Y养老保险金= 基数×8% + 基数×22%(好像最近才改成这个比例了) 0 `8 p0 A% `% j0 n
医疗保险金= 基数×2% + 基数×12% 3 ^) ]$ Q/ L# i' a. k3 P
失业保险金= 基数×1% + 基数×2%
0 d0 v( d6 L" s住房公积金= 基数×7% + 基数×7%
5 A3 O' p1 ]$ _$ ~# ^2 T  b& y0 c. J; c! F6 j
其中个人出的部分是左边的部分,即基数的8% 2% 1% 7%=18%,其余右边的部分由公司出,其总数为基数的22% 12% 2% 7%=43%。也就是说扣除四金后的工资为:x=工人工资-基数×18%,(下面要以扣除四金后的工资x计算所得税)。而单位付出的总资金为:y=工人工资+基数×43%。 ( c( b$ }* s" Q
' O" c, _8 V( ^% V3 P" S
3.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J4 @# [7 F: ^. T% @* x* B3 j& }

6 r' D3 Y2 B% s0 M" Y* r+ t需要缴税的金额x = 工资 - 四金基数*18% -1000(上海缴税起点) 2 F, \0 O1 b4 `! I
1-500元,扣税比率为5%; : N5 k  T% H# _* c+ `0 _, H
500-2000元,扣税比率为10%;
) x6 o: b4 T2 Y- o5 e1 g9 L9 S2000-5000元,扣率比率为15%
' C( C8 Y; r/ e5000-20000元,扣率比率为20% ! d% a% W/ }! ^, D; D0 ~4 S
注意,是分段扣税的,就是说如果x = 4000,那么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 500*5% 15
0 X# V  P& N3 a4 C4 H00*10% 2000*15% = 475
1 t6 r& W6 d" w# P2 Y/ g0 Z- |
0 t4 L8 a. T4 K/ ?1 G0 `: q4. 奖金的计算方法:5 V( M, a2 n5 A, ~. L6 I2 z- P% _

( K% q$ @! ~% ~1 }奖金计入当月工资,累加后按方法3扣税。年终双薪也同样。) E  E8 J( ]9 u1 n
: x7 \' N2 \/ Q. d
从上海市政府一推出之初,就一直宣传持有上海人才类居住证,可以享受上海同等市民待遇,那既然可以享受上海高等市民待遇,那市政府为何不直接给那些“人才”以户口呢,
. \  h! P  T2 s+ ]* i$ t而是只给居住证。通过下面的比较,你就不难看出上海市政府的良苦有心了。
* V7 J  z/ k+ s0 f$ Q
* Y' v. q- J5 ^6 B持有上海市人才类居住证,用工单位就得为那些外地人来沪的“人才”交纳四金,可以享
" _& I, E" z3 [* s5 P% M$ U受上海市民同等待遇,听起来确实非常诱人。四金主要保括养老,医保,失业,公积金(还有工伤,生育由于比例较小,且个人不交费,这里不累述)
& Y3 ~# n' N' S
/ x  ^. H9 ]# h' L& n8 y- O1 i9 r/ p; ^第一项, 养老,这个问题是最让上海市政府头疼的问题,因为现在上海老龄化问题尤其突出,再加上以前的历史问题,这部分老人中有很多人自已都没有交纳过养老金,那这部分人这么办呢?现在在职职工养老金交纳,单位承担22%(计入社会统筹),个人承担8%(计入个人帐户),这样的记帐方式,对本地人而言,是无可厚非的,而对居住证持有者来说,就苦了,因为你退休后,不可能持有上海市才类居住证,就算由于特殊原因持有,按现有的规定,也不可以在上海办理退休,按居住证制度,你只能转回原户口所在地,而转回部分只是你个人交纳部分8%,单位为你所交纳大块部分22%,只能留上海,作为上海的社会统筹,光这一项,就能算出,外地人为上海市政府作了多少贡献,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算出你的转回原籍,又给自已的家乡增加了多少负担(因为你没有为自已的家乡作出多少贡献,却要回来养老)。. R7 B/ @# [9 K& @- J$ H* ]

* q7 Z$ d3 o9 F; i% {3 P% C第二项, 第二项,医保,单位承担12,个人交纳2%,同样方法,单位交纳的12%计入社会统筹,而只有2%计入个人帐户,这项呢,在上海工作期间还算是实际有用的,但事实上,你这个期间生病的概率应该较小。而在你退休后待到体弱多病时,你唯一的选择是,你的医保也只能转回原籍,同样,你也只能转出你自已交纳的2%,单位为你交纳的12%,也就只能为上海作贡献啦,同样,你又要给自已的家乡增加一份负担。' a( d  ~( I2 S  ~: ^
5 k6 s; a/ G& ?, R1 }, p
第三项, 失业保险单位交纳2%,个人承担1%,按上海目前的居住证制度,你基本是不能享受的,交了也白交(因为如果你失业,你就不可能持有居住证,而在上海的人才类居住证中70%以上都是一年期的),而没有居住证,你就不可能享有失业待遇。
% o- G' E9 v& F' Z0 [
+ B1 F" z, ~; y6 t8 l8 p* @第四项, 公积金,单位与个人各交7%,且全部计入个人帐户,只要你想在上海买房就可以100%的享受,这一项是唯一对外地人有实际意义的待遇。不过本项不是强制性的,因为现在的法律没有强制单位一定要为你交公积金,单位有权选择是否给你交,这项待遇得看你的就业运气了。
) }. |& b/ ?/ E# {& W$ [/ [  Z( c# o* s( g' X4 h: p( G/ @9 u
尾语: 现在的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就业比例都快近3:2,每5个就业者就有两个外地人,那么外地人还有一项为上海所作的最大一个贡献,就是税收,也就在上海每年的税收中有近40%是外地人所创造,也使得上海越来越繁华。看完这些,你应该不难想像出上海市府的良苦有心了吧,一句话“你的付出上海是需要的,你的负担还是推回你老家去”这就是居住证比户口的好处,这也是上海市府热推居住证的原因,并且推广范围已经加大至民工,因为民工相对于人才,是一个更大的群体,更有利可图,这也是为什么市府规定民工要办居住证,前题必许是你已经交纳过综合合保险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9 10:55 , Processed in 0.07604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