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MP5鱼

[讨论] 新的二十条出来,估计第十版就是最后一版了

[复制链接]
sinonline 发表于 2022-11-11 23: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子弹飞一会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P5鱼 发表于 2022-11-12 08:24:13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葡萄 发表于 2022-11-11 19:40% N( g; Z1 \# P8 p1 G
有些同行以为减轻负担和工作量了。我觉得太天真了。本来两三个星期的闪电歼灭战变成了全年的拉锯持久战 ...

- O+ e% K( P3 X5 B1 i你说的很对,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放开毕经之路,要想真正的放开,这段时间必须要有,可能你们地区出现疫情较少,体会不到动态清零带来工作多难,我们已经改变办公模式,集中办公一直到放开。之前是集中办公,没有病例了就回单位,现在是集中办公到明年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3324967 发表于 2022-11-12 09:34:03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MP5鱼 发表于 2022-11-12 08:249 r7 i  H  `3 C( {* M
你说的很对,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放开毕经之路,要想真正的放开,这段时间必须要有,可能你们地区出现 ...
$ s9 }7 S- ^! T3 W! \6 b6 Q
确实是,像深圳这边各个区疾控单位的人几乎都被抽调去专职做流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吃葡萄 发表于 2022-11-12 12: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MP5鱼 发表于 2022-11-12 08:24
3 r2 G4 d, H* J你说的很对,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放开毕经之路,要想真正的放开,这段时间必须要有,可能你们地区出现 ...

) e( Z% Z$ z" {动态清零为什么难?一个是运气,输入少就压力小。二就是全员核酸早发现。当出现几例或者十几例的时候打优势歼灭战。所以我们这里基本上几个月出现一次疫情然后花几个星期扑灭,大部分是清零状态。" T: O4 g8 G3 E
如果持续几百几千病例,那么带来的就是全年战时,全年集中办公高负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P5鱼 发表于 2022-11-12 12:53:31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葡萄 发表于 2022-11-12 12:18
) e8 l6 y, t7 C动态清零为什么难?一个是运气,输入少就压力小。二就是全员核酸早发现。当出现几例或者十几例的时候打优 ...
. C! P6 S) @5 l! Q9 H
看来你所在城市,没有国际机场,也不是交通要道。动态清零对于交通不发达地区确实行,但是人口流动大,太难,你们几个月一次疫情,我们这一个月几次疫情,你问为啥,因为人口流动大。奥密克戎隐匿传播,落地检根本查不出来,而且人流动巨大,你不能让人进来之后居家三天再动。说白了,我们内部早就已经成共识,动态清零只是现阶段政策,迟早放开,全民免疫,能做的就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做好准备,而不是一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吃葡萄 发表于 2022-11-12 12: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吃葡萄 于 2022-11-12 13:04 编辑 / X. D6 S( n9 a6 [" i
MP5鱼 发表于 2022-11-12 12:53
2 a0 U% I# T, J6 l+ R1 B4 g# @3 a& w看来你所在城市,没有国际机场,也不是交通要道。动态清零对于交通不发达地区确实行,但是人口流动大,太 ...
# f7 m) _& c* A- |) x' g0 Q/ {
& x& ^0 v! P- X& I+ Z
我们算是Ⅰ型大城市,运气好也是一个原因,输入的不多。同时加码到位才会有这样的防疫成果,防疫人员也有更多的时间调整。其中一次较大的疫情清零过程花费人力和物质成本远远高于之前加码成本。* {. C) {9 K, V7 r0 z$ _
我认为我们的防疫是科学的。而且大部分城市输入还是不多的,如果前期放松了,清零花费的成本得多几倍甚至十几倍。至少现在还没躺平,全员核酸的成本,加码成本谁来填,就是我们,难日子还在后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月30号 发表于 2022-11-12 17: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葡萄 发表于 2022-11-12 12:59
8 j7 E% D" `( t" y* N. k! a- O4 M我们算是Ⅰ型大城市,运气好也是一个原因,输入的不多。同时加码到位才会有这样的防疫成果,防疫人员也 ...

$ K$ j4 b1 O( q; ^7 e6 e我的意见就是要不放开,要不严控,这种看似不放开又不严控的状态,动态清零很难,基层疾控就得累死。并且很容易造成大范围传播,一个两个看起来很快扑灭,但是如何精准就摁得住这一个两个?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per超 发表于 2022-11-13 09: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月30号 发表于 2022-11-11 14:10
7 E" W, Y7 ~4 m( ~% h% S" z看完20条,我就想知道这活怎么干?2 f: o$ L( P: r/ e+ k
相当于明文措施回到2020年,但是病毒的传染性要强于2020年多少倍?
) I" F: u! Z# S- H6 l9 O+ t就 ...
$ Q0 v8 Z2 a8 |9 v
一、传染病,这个词的核心是“病”,而不是“传染”,所以单说传染性增强是不全面的的,主要评估的指标应该是致病性、病死率等。
0 C$ Q3 F% `9 k: g- f二、文件并未规定不允许全员核酸,原文如下“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实际是倒逼各地严格落实对于风险岗位、重点人群、流动人员的核酸检测(可以了解一下当地对于各类风险岗位人群是否能做到九版规定的检测频次和覆盖面),据有关研究表明26%的感染者感染原因是核酸检测,这个成本效益如何评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二月30号 发表于 2022-11-13 19: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超 发表于 2022-11-13 09:45  j! K( T7 d% n7 \
一、传染病,这个词的核心是“病”,而不是“传染”,所以单说传染性增强是不全面的的,主要评估的指标应 ...

  [7 p( [6 g4 x3 A& U' n一,对于我们基层工作来说,传染性对我们影响最大。3年间,在致病性、病死率下降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被传染性这个方面影响的,没有轻松一点。
- |- d& i7 k- f二,26%这个数据在我个人接触到的全市多起疫情几百个病例的疫情上来看,我觉得这个数据站不住脚。一场100个病例的疫情,我觉得只有2-5个病例是因为做核酸感染。当然,我所接触的几千样本毕竟还是少,不能说这个数据不对。
8 Q3 s$ i: E7 X: Y* b& m. u三,对于我们基层工作来说,最难的是发现第一个病例,而不是后续的清理工作,只要封住城+全民核酸+时间,没有处理不了的。而如果取消全民核酸,举个例子就是广大农村居民的检测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全民核酸我们可能在疫情初期就发现,而取消全民核酸,那么可能等我们一发现,就是好几百例。并且此时只针对某个疫情地进行全民核酸,这个范围是多大?允许封城的范围又是多大?公共交通是否要停止?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
( w3 v. J# K4 `  t8 J在目前的措施下,各地依然达到了日增1W例的数字,实在没有理由相信更宽松的政策,会让各地新增数据下降。目前我们放松政策的原因,我想大家也都清楚这是经济账。整个北方、内陆目前经济压力已经到了临界值。
* l4 \" o: ?! I" w$ e  W总结:二十条只是一个纲领,里面有很多好的东西,比方说取消次密。但是真正到基层的时候,会有很多很多问题,希望领导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全部按照二十条来处理,我有理由相信,基层将陷入白加黑、无休止的加班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j1352577120 发表于 2022-11-13 21: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月30号 发表于 2022-11-13 19:26
0 g! b( _: C* }一,对于我们基层工作来说,传染性对我们影响最大。3年间,在致病性、病死率下降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被 ...

0 q3 @$ Q5 v- T7 F0 J) h* Z已经是白加黑无休止的加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17 11:08 , Processed in 0.119603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